日期:2022-04-30
這是部編版海濱小城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要求:
1、了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受到熱愛家鄉的教育。
2、學習作者觀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觀察能力。
3、練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海濱小城景色的特點,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的觀察方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檢查背誦《五彩池》二、三自然段。
2、聽寫前課詞語。
二、導入
新課。
板書課題。
“濱”是什么意思?(水邊)海濱小城是什么意思?
三、自學課文。
1、提出自學要求:
小聲朗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想一想,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四、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
2、說說每個自然段講了什么。
五、討論交流。
1、課文講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2、哪些自然段講海濱景色的?
3、哪些自然段講小城景色的?
4、課文先寫海濱,后寫小城,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5、這篇課文如何分段?一(1-3);二(4-6);三(7)
六、總結: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座海濱小城美麗整潔。
七、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語文教案-海濱小城。
2.熟讀課文,體會海濱小城景色的特點,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按照空間變換順序記敘的方法。
3.了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體會作者熱愛家鄉的感情,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熟讀課文,體會海濱小城景色的特點,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按照空間變換順序記敘的方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出示課題:海濱小城
2.課題由哪兩個詞組成的?我們一看課題,就知道課文寫哪些內容?(課題由“海濱”和“小城”兩詞語組成。課文是寫海濱和小城的美麗景色。)
3.什么叫海濱?(靠近大海的地方。)
(二)提出學習目標
1.海濱小城美麗的風景有什么特色?
2.作者是怎樣按一定的順序觀察,抓住的特點進行描述的?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學生輕聲朗讀課文,想想每個自然段講些什么?
2.學生交流自學情況。
第1自然段:蔚藍色的浩瀚的大海上,許多船只來來往往。天空飛翔著海鷗,飄著云朵。
第2自然段:早晨,海面上到處都被朝陽鑲上了一層金黃色。
第3自然段:沙灘上遍地是各種各樣的貝殼。捕魚的船隊歸來時,海灘上就喧鬧起來。
第4自然段:小城里每一個庭院都栽了許多樹。
第5自然段:小城公園里的榕樹很美。
第6自然段:小城的街道多,而且用細沙鋪成,十分干凈。
(四)指導分段
1.第一段:1-3自然段。
第二段:4-6自然段。
(提示:課文是根據“海濱”和“小城”不同的類別分段的。)
2.作者按照什么順序來觀察海濱小城的?
明確:從海濱→小城,也就是從遠→近的順序觀察的。
(五)學習寫“海濱”部分的課文
1.自學這個部分的生字新詞。
2.理解詞語的意思。
浩瀚:本課指海面遼闊無邊。
交界:兩地相連的地方。本課指遠遠看去海面和天空相接的地方。
水平線:本課指海平面。
鍍:使一種金屬附著到別的金屬或物體表面上,形成一個薄層,如鍍金、鍍銀。本課指陽光照在物體和人身上,好像鍍上一層金黃色。
寂寞:孤單、冷清,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海濱小城》。
喧鬧:聲音很大,很熱鬧。
3.講讀“海濱”部分的課文
(1)從這座小城看大海是什么樣的?
(2)這部分課文,作者寫了哪些景物?是怎么寫的?
明確:景物:大海、天、機帆船、軍艦、海鷗、云朵、沙灘、貝殼及船上的魚蝦、蟹、海螺等。大海是藍色的、一望無際的,海面上有許多機帆船和軍艦來來往往,天空飛翔著白色的、灰色的海鷗,還飄著云朵。
(3)大海什么時候景色最美?美在哪里?
明確:大海在早晨的時候,景色最美。因為海面上的各種景物和人們都被朝陽鍍上了一層金黃色。
(4)海灘有什么特點?
明確:遍地是美麗的貝殼,人們都不會理睬,貝殼只好寂莫地躺在那里;滿載而歸的船隊一靠岸,海灘上就喧鬧起來。
(5)作者用什么方法寫出海濱的美?
明確:一是概述了景物的色彩,通過“藍、棕色、銀白、白色、灰色、金黃色、青色、銀光閃閃”等表示顏色的詞語把海濱描繪得絢麗多彩,突出海濱的美;二是在寫海灘特點時,先寫貝殼又多又美和它的寂寞,再寫漁船歸來時的喧鬧,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前者寫靜態,后者寫動態,突出了海濱景色的美麗,生機勃勃,惹人喜愛。
(6)讀這部分課文,要求讀出感情,給人以美的感受。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了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體會作者熱愛家鄉的感情,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1.作者寫“海濱”部分,寫了哪兩個地方?分別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2.作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二)學習寫“小城”部分的課文
1.自學這部分的生字。
2.學生討論自學情況。
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庭院:正房前的院子。一般統指院子。
亞熱帶:從氣候上劃分的地理區域,是熱帶和溫帶之間的過渡地帶,與熱帶相比,有顯著的季節變化,氣溫比溫帶高,植物在冬季仍能緩慢地生長。
籠罩:像籠子似的罩在上面。
每逢:每次遇到。
甚至:連詞,有進一層的意思。
3.講讀寫“小城”部分的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作者寫了小城的哪些地方?從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小城的特點的句子來。
明確:作者寫了小城的庭院、公園、街道三個地方。文中“這座海濱小城真是又美麗又整潔。”這句話概括了小城的特點。
(2)小城的庭院有什么特點?請從這段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庭院特點的句子來。
(3)作者怎樣圍繞著總述句來寫庭院特點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明確:作者圍繞總述句先寫樹的種類,再寫按樹的香味滿街,最后寫鳳凰樹開的花像一片片紅云。另外,從樹的種類,也可以看出是寫了南方特有的樹。這樣寫的好處是具體地寫出了庭院很美麗。
(4)有感情地讀這段課文。
(5)總結學法:我們學習這段課文,先找這段課文的總述句,再分析作者是怎樣圍繞總述句具體寫,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課文。
(6)用同樣的方法學習寫“小城公園”和“小城街道”這兩段課文。(“小城的公園更美”和“小城街道也美”這兩句話分別寫出了這兩處地方的特點。其中,寫小城的公園美,具體寫了“一棵棵榕樹就像一頂頂撐開的綠絨大傘,樹葉密不透風,可以遮太陽,擋風雨。”寫小城的街道,具體寫了街道多是用細沙鋪成的,人們把街道打掃得十分干凈。)
(7)作者寫小城的庭院、公園、街道的特點與小城的特點是什么關系?
明確:這些特點都是圍繞著小城“美麗整潔”的特點來寫的。兩者是先分述再總述的關系。
(8)有感情地朗讀寫“小城”部分的課文。
(9)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這段文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明確:總結全文。
(三)總結全文,學習寫法
1.這篇課文讀后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2.課文寫的是一座海濱小城的美麗景色。想想作者按怎樣的順序觀察的?是抓住了每個地方的什么特點來寫的?
明確:由遠及近。先寫海濱的美,再寫小城的美麗和整潔。
3.作者怎么抓特點寫具體?
4.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完成課后練習。
(五)板書設計
(六)隨堂練習
(一)看拼音寫詞
(二)按課文內容填空并作答
1.作者按________的順序,抓住海濱和小城的________,描述了這座海濱小城________。
2.海邊是一片沙灘。沙灘上遍地是________的貝殼。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將自己最喜歡的一處景物講給別人聽。
3、了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整潔,體會作者熱愛家鄉的感情。
4、體會海濱小城景色的特點,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按照空間變換順序記敘的方法。
【教學重點】
體會海濱小城景色的特點,學習作者按地點轉換順序、抓住景物特點記敘的方法。
【設計理念】
致力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構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品質;以讀為本,在讀中理解語言,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讀中內化語言,在讀中感悟語言,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以趣激情
同學們,你們去過海邊嗎?……(板書課題)“濱”是什么意思?(水邊)那么,海濱就是海邊。作者要向我們介紹的就是海邊的一座小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課文描寫了哪幾處景物?
三、質疑問難,獨立思考
1、生自由質疑并引導學生從讀懂寫景文體應掌握的方法上質疑:景物有何特點?按什么順序寫的?
2、生獨立讀書思考.
四、作學習,交流討論(分成五組)
五、報成果,升華提高
生全班交流,師相機點撥,指導朗讀
六、總結全文,內化運用
1、交流課文敘述的順序。
2、你最喜歡的一處景物講給同學(家長)聽。
一、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從對*海濱小城*的介紹與描繪中,了解海濱小城的美麗景色體會作者
熱愛家鄉*海濱小城*的思想感情。
2、 學習課文按不同方面連段成篇的方法。
3、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 學習第一段的寫法,從不同方面把一個地方的景色寫具體。
5、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二、 教學重難點:學習按不同方面連段成篇。學第一段的寫法,從不同方面把一
個地方的景色特點寫具體。
三、 教學用具:投影片
四、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檢查預習情況,讀熟課文,提煉主要問題。
教學重難點:通過質疑提煉主要問題。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放海浪的錄音)同學們,你們聽出這是什么聲音了嗎?對,是海浪
翻滾的聲音。你們見過大海嗎?大海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咱們現在就去廣東的一
個*海濱小城*看看,那里一定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齊讀課題:《17、*海濱小城*》。
二、 在預習中,哪一段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你就讀那一段。自由讀后,指名讀。
三、 檢查預習情況。
1、 音、形
老師出示所有生字,讓學生找一找哪些字是形聲字。
濱 棕 帆 睬 寂 寞 躺 喧 榕 撐 逢 繁 遮 甚
2、義
海濱:靠近大海的地方。(沿海)
喧鬧:喧嘩,熱鬧。
寂寞:不答理,沒有人理睬。
每逢:每次遇到。
2、 還有一些詞語是經過查字典理解的,向同學們匯報。
四、 讀熟課文。
1、 自由讀生字新詞所在的句子。
2、 自由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 同桌互讀互查。
五、 給課文分段。
1、 默讀課文,想一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2、 哪幾個自然段是同一個意思,關系最密切,給課文分段。
六、 再讀課文,看看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畫出來。
七、 小組討論,互相解答問題,歸納出解答不出的問題。
八、 小組代表發言,提出不懂問題同學幫助解答。
九、 老師與同學一起,歸納出2-3個重點問題。
1、 海濱是沿海地帶,書上應該只描寫海灘,而不應該描寫大海。
2、 為什么說貝殼是寂寞地躺在那里。為什么用寂寞這個詞?
3、 為什么說鳳凰樹開花是“熱鬧”?好像籠罩在一片片紅云之中?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學習課文,了解*海濱小城*的美麗并學習課文按不同方面連段成篇。
教學過程:
一、 回顧問題導入課文(如果問題都解決了,可由第一段開始學習。)
二、 深入理解課文并有語氣地朗讀。
(一)、學習第一段,理解海濱美麗并有語氣地朗讀。
1、 默讀第一段,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用橫線畫出。
2、 把書扣過去,說說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
(天、海、機帆船、軍艦、海鷗、云、漁民、戰士、貝殼、魚、蝦、蟹、海螺)
3、 幫助學生理清順序,體會課文是由遠及近、由上到下地描寫,先描寫海面,再
描寫海灘。
4、 再默讀第一段,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用波浪線畫出。
5、 填空。(出示投影)
( )的天 ( )的海 ( )的機帆船
( )的海鷗 ( )的云朵
6、 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象。
7、 指名讀,評讀。(老師可以適當范讀)
8、 再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9、 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后指名讀,再評讀,體會到早晨海面景色迷人。再自由讀。
10、( )的貝殼 ( )的魚 ( )的蝦和蟹
( )的海螺
11、 結合句子通過對比,理解“寂寞”,說明沙灘上貝殼太多了。“喧鬧”是因為船
隊滿載而歸,人們高興得大聲呼喊,異常活躍。海灘很熱鬧。有語氣地朗讀。
(二)、學習第二段,理解小城的美麗,有語氣的朗讀。
1、 默讀第二段,告訴大家你最喜歡哪一個自然段?為什么?這一段描寫的景物美
在哪里?
2、 庭院:
①樹的數量、種類多。-形象美
桉樹葉味道香、濃。-味道美
鳳凰花多、紅。 -顏色美
②重點理解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體會“熱鬧”、“籠罩”在句中的意思。
③邊想象邊有語氣地朗讀。總結特點:樹多
3、 花園:
①重點體會“一棵棵榕樹就像一頂頂撐開的綠絨大傘,茂盛的枝葉長得密不透風,可
以遮太陽,擋風雨。”這句話描寫了榕樹數多而形美。
邊想象邊有語氣地朗讀。特點:榕樹多而美
4、 街道:
①重點體會街道獨特而潔凈。
②想象有語氣地朗讀。特點:潔凈
5、背誦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自然段。齊背,檢查。
三、通過板書理解前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海面、海灘的景色,都是描寫海濱這一個
方面,后三個自然段分別講了庭院、公園和街道,都是描寫小城這一個方面。課文
先寫了海濱這一方面,后寫了小城這一方面,這就是按不同方面連段成篇,今后我
們寫文章學習這種寫作方法,把文章寫清楚、具體。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學習第一段的寫法,練習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 學習第一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1、 回憶第一段的結構,先寫了海面,再寫了早晨海面景色迷人,最后寫了海灘的
景色。
2、 板書景物,體會作者是按從上到下,從遠到近的順序寫的。所描寫的景物很有
特點。
3、 老師舉例,學生先想,師生再共同說這個地方有哪些景物。要有順序。
4、 再回憶,作者是怎樣把這些景物寫具體的。用上了顏色的詞語,寫出了景物的
動態。
5、 學生先自己想,如何把景物寫具體。師生共同說具體。
6、 按這個方法,自己再找內容,試這說具體。
7、 同桌互說互改。
8、 指名說,全班幫助修改。
9、 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
10、落筆。
二、 造句
三、 填上恰當的詞語。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