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5
這是部編版憶讀書一等獎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9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新詞,能夠聯系實際和上下文理解本課詞語和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將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如詩如畫的情境中,感受讀書的重要性。
3.積累語言,像作者那樣留心觀察自己周圍的事情。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受到語言美的熏陶。
4.鼓勵學生在閱讀時多問幾個為什么,逐步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獨立閱讀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將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如詩如畫的情境中,感受讀書的重要性。
難點: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獨立閱讀的能力。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受到語言美的熏陶。
教學思路:
這篇課文用詩一樣的語言,告訴我們: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教學過程:
一、交流談話,導入新課:
師問,平日里你都喜歡讀什么書?叢書中尼有什么收獲?指名回答。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是一篇詩一樣的文章,同學們一定等不及了,也想讀讀這優美的詩篇,請你們打開書,利用手中的字典、結合課后的生字表解決生字新詞,將課文讀通讀順。
1.學生初讀課文解決生字新詞,教師巡回指導。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糾正錯誤發音,指導個別字的發音。
三、研讀課文,了解內容;
這篇文章表達了自己熱愛書的思想感情。因此我認為在教學中還應以讀為主,為的是讓學生通過閱讀,能夠較為深刻的感受文本所表達的中心思想,也為學生能夠通過自己一遍一遍有效和真情的與文本對話。
四、品讀課文,感悟:
在設計品讀課文這一環節中以各種不同的閱讀方式和有效的指導,讓學生能夠自主感悟,自發抒情,自然續情。
1.自由閱讀課文,解決課前預設的問題:冰心少年時代是怎樣讀書的?你是否做到了“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選擇幾段讀給你的同位聽聽,看看你的同位能否明白作者是怎樣讀書的?從書中學到了什么?。根據學生情況,及時指導學生用“心”來說話。用心來朗讀。再指名朗讀。
3.從課文中找到“總而言之”“統而言之”這兩個詞語,體會它們的意思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4.讀讀課文的最后一節,回想文中一句句真情的話語,你能感受到作者想表達自己怎樣的感情嗎?
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五、感情朗讀,深化主題;
全班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喜歡讀書”的心情。個人,小組間互讀,評議。
六、談感受:
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表達自己讀后的感受,你應該怎樣讀書?
七、布置作業:
搜集讀書的名言警句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
2.理解讀書的好處,明確應該多讀書,培養讀書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
采用座談的形式,給學生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2.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
教學重點:
理解文章的主要觀點。
教學難點:
了解文中提到的眾多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謎語:千層寶典一翻開,黑白縱橫一排排,歷代往事它記載,知識沒它傳不開。(打一事物)
2. 學生猜謎語或者說關于讀書的名言,并跟隨老師的思路進入新課學習。
二、介紹作者
1. 教師啟發學生:試著說出中國文學女作家的名字。
2. 教師結合課本的注解,簡單介紹有關冰心的情況。
3. 教師引導學生談談冰心的作品,學生互相交流有關冰心的作品。
三、導讀課文
1. 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感情表達、節奏、停頓、劃出不認識和不理解的字詞。
2.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遇到生字詞查字典或在小組內商討解決。
3. 學生快速閱讀,了解文章大意。(培養學生在最短時間內接受的信息量。)
四、初步感知課文
1. 教師引導學生提出疑難問題,并和學生討論、指正。
2. 學生提出疑難問題,然后交流回答。
(一)參考問題:
l.“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
(前者說劉關張在桃園結拜;后者說三人在剿滅黃巾軍起義中首次立功)
2.“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
(這是指三國鼎立幾十年后,魏國最終統一了三國。)
2.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主旨,采用自由搶答問題的形式,也可以小組為單位,優勝組給予表揚。
(二) 問題設計如下:
1. 在這篇文章里冰心想說什么?
2. 讀書有什么好處?(提示:書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說“讀書好”呢?)
3. 全文哪些句段是寫“多讀書”的?
4. 全文哪些句段是寫“讀好書”的?
(三)學生思考、回答問題。教師歸納后明確:
1.“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 讀書可以獲得美的享受;讀書可以擴大知識面;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3. 引導學生根據剛才的討論和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思考,探究:本文結構上有什么特點?如果讓你給課文分層次,怎樣分比較好?說說你的理由。
4. 學生思考,交流,教師巡視指導,最后指名學生發言,大家共同議論。
五、小結本節課,教育學生:
本節課我們主要初步了解了冰心的作品以及《談讀書》的一些觀點,希望同學們課下結合自己的讀書體會比較自己的讀書情況,認真體會讀書的好處。
六、作業:
1.課后字詞抄寫三遍并積累。
2.查找資料,了解課文中提到的書籍。
第二課時
一、師生座談:
1. 教師由冰心的話引入交流座談會。
2. 教師啟發提問: 冰心認為什么樣的書是好書?
學生交流發言,從課文中找出有關句子。(意在復習昨天內容)。
3. 教師啟發提問:讀書對我們有哪些好處呢?
教師組織學生交流發言,談讀書體會。學生自由交流讀書的好處。
4. 教師啟發提問:冰心奶奶說“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讀書有許多好處,這節課我們就來談談讀書的好處,以及我們應該如何讀書?
二、整體把握全文主旨,深入理解作者寫作意圖和寫作特點。
1. 教師由學生的交流導入提問: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意圖)是什么?
2. 學生討論,交流,指名學生回答,其他同學補充。
3. 教師明確:作者以自己的經歷談“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告訴我們讀書是人生的快樂,讀書與我們的成長有許多好處,要認真讀書。
三、問題探究與拓展活動。
1. 教師引導學生就以下問題思考、探究:
2. 你喜歡讀什么樣的書?
3. 就你個人的體會而言,你認為讀書有什么好處?
4.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發言。派代表或自由發言。
5.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如何選擇書,怎樣讀書?
四、課文閱讀訓練:
(一)1.讀作品,寫作者:
《三國演義》 《水滸傳》 《聊齋志異》 《紅樓夢》 《茶花女》
2.看作者稱呼,寫出作者、時代,并各舉出一篇作品:
柳柳州 李長吉 李易安 岳武穆
(二)閱讀課文下列片段,回答有關問題。
“我自從會認字后不到幾年……讀到‘分久必合’的結局。”
1. 第一段中,“不是……而是……”突出表現了什么?
2.“我”為什么常常“含淚”上床?
3. 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表達意義。
(1)我只好帶這對故事下文的無限懸念……
(2)我決定咬了牙……
4 “……一知半解地讀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義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加以說明。
(三)填空組詞(或成語):
人情( )故 ( )然無味 津津有( ) 一知( )解 不能自( )
風( )雪月 氣憤填( )
官( )民反 無病呻( ) 自作( )情 心動神( )
五、總結本節課內容,教育學生:
我們學習了冰心奶奶的讀書心得,各位同學也交流了自己的體會,希望同學們能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多與書為友,與名人交游,不斷增長自己的見識。
板書設計:
憶 讀 書
冰心
可以獲得美的享受 讀書好
可以擴大知識面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多讀書
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讀好書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
2、理解讀書的好處,明確應該多讀書,培養讀書的興趣。
3、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
教學重點:理解文章的主要觀點
教學難點:了解文中提到的眾多作品。
教學方法:教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課時:2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進入圖書館,閱覽室,書店的時候通常會看到這么一句話: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的一句至理名言。讀書給予我們知識,而知識又富予我們內涵。讀到好的文章,就猶如聽美妙的音樂。這就是讀書給人的愉悅享受和精神熏陶。世紀老人,冰心女士,在回憶自己的讀書經歷時,也為我們總結了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名言:1、書是傳播知識的工具。
2、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二、介紹作者
1、教師啟發學生:試著說出中國文學史上女作家的名字。
學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2、教師結合課本的注解,通過課件簡單介紹有關冰心的情況。
★冰心(1900-1999),現代女作家,兒童文學家。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五四”運動時,在革命浪潮的激蕩下,開始創作反映社會、家庭、婦女等問題的小說。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小說集《南歸》、《往事》;散文集《同情》、《冰心游記》等。
★課文選自《冰心選集》。
3、教師引導學生談談冰心的作品及學生互相交流有關冰心的作品。
三、導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感情表達、節奏、停頓、劃出不認識和不理解的字詞。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了解大意:
①在第一自然段中,冰心說:“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為什么話多?說明了什么?
②這篇寫這篇文章,你認為主要是告訴我們什么?你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句話告訴大家?
四、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多讀書。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
①說說作者讀了哪些書?
《三國演義》、《聊齋志異》、《水滸傳》、《蕩寇志》、《精忠說岳》、《茶花女遺事》、《紅樓夢》
②這些書是在什么時候讀的?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
時間順序。
③結合課文分析,從哪些方面寫了作者讀的書“多”?
時間:從七歲開始讀,直到晚年
種類:古今中外俱全
數量:讀萬卷書
板書設計:
多讀書——時間、數量、種類。
2、讀書好。
小組閱讀2—11段討論:作者讀的這些書給作者帶來了哪些好處?
討論歸納:
①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種情感,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
例如:
《三國演義》讓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聽極了”,還“含淚上床”,“哭了一場”;
《水滸傳》讓作者“大加欣賞”,“氣憤填胸”;
《紅樓夢》讓作者“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現代優秀的文學作品讓作者“心動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遺事》則讓作者對外國小說“有了廣泛的興趣”。
②讀書能擴大知識面。
例如:
讀《三國演義》可以了解三國時代的“天系大勢”。
讀《紅樓夢》可以了解到“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歷史。
讀《茶花女遺事》等外國小說可以“知道許多國外的人情世故”。
③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讀《聊齋志異》對文言作文有很大幫助
④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
第11段“從讀書中……得不到的”
設問:文中有一句話總寫了作者讀書的感受,是哪一句?
“從讀書中……大道理”
小結:本節我們重點分析“讀書好”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這些都是作家的經驗之談,希望我們讀后有所收益。
板書設計:讀書好——①激起感情,獲得美的享受;②擴大知識面;
③有助于寫作;④提高品德修養
3、讀好書。
抽生朗讀課文12—13段,思考:
①文段中提到的這些書,作者認為有什么特點?
《西游記》:精彩;《封神榜》瑣碎;
《水滸傳》:人物如生;《蕩寇志》:索然無味。
②結合課文分析,作者認為怎樣的書才是好書?
概括:作者認為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有助于擴大知識面,有助于寫作的書,才能算好書。這樣的書,首先必須人物個性鮮明、故事情節感人。
具體地說:古代小說:精彩而不繁瑣,引人入勝而不索然無味;
現代文藝作品:必須充滿真情實感而又質樸淺顯。
板書設計:讀好書——
五、課堂遷移:在你讀的書之中,最喜愛的是什么書?你的感受是什么?
六、板書設計:
多讀書——時間、數量、種類。
讀書好——①激起感情,獲得美的享受;②擴大知識面;③有助于寫作;④提高品德修養
讀好書
七、作業:
1、記憶文中的注釋。
2、閱讀教材后面的名著引讀190—192頁,勾畫重要語句。
3、課下準備一下,向同學介紹你看過的一本喜歡的書: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生字新詞,讀準多音字。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讀書經歷,說出作者對“好書”的看法。(重點)
3.能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交流對“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這句話的體會。(難點)
4. 能對作者的讀書方法發表自己的看法。(難點)
教學過程:
一、走近作者,讀準詞語
1. 同學們,認識圖片中的這位老人嗎?讀過她的哪些作品?
出示冰心簡介(冰心,生于1900年,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一生熱愛讀書,堅持創作,被稱為“文壇常青樹”。她熱愛少年兒童,致力于兒童文學創作。《憶讀書》寫于1989年(89歲高齡)。
2.讀人物簡介,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被譽為“文壇常青樹”的冰心奶奶,在她89歲時,回憶自己的讀書經歷,專門為少年兒童寫了一篇文章,那就是(指課題)《憶讀書》。齊讀課題。
3.課文中有一些人名、書名不好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第一組】賈寶玉 諸葛亮 魯智深 《蕩寇志》
這組多音字,誰能讀準字音?
【第二組】著力 著急
傳說 《水滸傳》
讀萬卷書 卷尺
讀這一組要注意停頓。
【第三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二、圈畫梳理,悟“多讀書”
1. 作者回憶了讀書的哪些經歷?【ppt出示】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用“ ” 標出作者讀書的時間,用“ ”畫出閱讀的書目。)提示:重復的信息不用再勾畫。 交流:
(1)找到了哪些表示時間的詞語?
預設提示:4歲是作者自己在讀書嗎?要注意信息的準確性。
有一個特別容易忽略,她只在十二三歲讀過紅樓夢嗎?梳理信息要全面!
(2)把這些“時間”關聯起來看,有什么發現?作者就是沿著清晰的時間線回憶讀書經歷的。【ppt出示】
(3)冰心奶奶回憶了哪些書?重點寫的是?(《三國演義》《紅樓夢》“萬卷書”)
(4)從七歲的童年到八十多歲的老年,冰心奶奶一直在讀書,這就是她告訴我們的——“多讀書”。(板貼:多讀書)
剛才,我們用不同的符號,在課文中標出了想要的信息,這種梳理信息的方法叫圈畫法。(板書:圈畫)
(5)根據我們梳理的信息,你能試著說說冰心奶奶的讀書經歷嗎?【ppt出示】
三、 表格梳理,悟“讀書好 ”
1.冰心奶奶回憶自己一生的讀書經歷時,曾發出這樣的感慨(齊讀):“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ppt出示】
現在,就讓我們跟隨冰心奶奶,找尋讀書的“快樂”。默讀課文第2-7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寫作者讀書感受的句子,再用三角號標出關鍵詞。
交流:
(1)讀《三國演義》的感受是什么?【ppt出示】
①無限期待的是什么,你有過這樣的讀書感受嗎?
②冰心奶奶就是用這樣的真情實感寫出了自己讀書的經歷。(指生讀、合作讀)
③一本好書竟然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正是這份期待,讓作者拿起了《三國演義》,一知半解地讀了起來,此時,作者的感受是什么?(越看越明白)
“居然”一詞,讓你讀出了什么?(聯系上文想想)
請你讀出這份意外(指生讀),讀出這份驚喜(齊讀)。
關于讀《三國演義》的感受,誰還想補充?
④讀《三國演義》,作者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引起了對章回小說的興趣)由讀一本書到讀一類書,你這樣讀過嗎?這是很好的讀書方法。
小結:從津津有味地聽,到一知半解地讀,再到喜歡上讀這一類書。作者童年時就嘗到讀書的快樂。所以她這樣說,【ppt出示】扣讀:“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
(2)讀同為章回小說的《水滸傳》作者又有怎樣的感受?原因是什么?(尤其欣賞、生動的性格)讀《紅樓夢》呢?(厭煩,嘗到滋味)(誰來補充,有不同的想法嗎?)
①同一本書,不同的年齡讀,就會讀出不一樣的味道,一本好書總是這樣耐人尋味。(指生讀)
②正如本單元導讀頁中,詩人蘇軾所說——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詩人說的百回讀就是讀一百遍嗎?反復讀,讀一遍就會有一遍的感受。
小結:由欣賞生動的人物形象,到反復讀,讀出書中的滋味,作者的收獲越來越大,所以她說【ppt出示】扣讀:“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 這也就是作者告訴我們的——“讀書好”。 (板貼:讀書好)
2.同學們,我們圈畫出的信息散落在課文中,如果把這些信息分類填入表格中是這樣的。(ppt 呈現表格)
(1)你感覺用表格呈現出來的信息怎么樣?(清晰明了,一目了然)列表格也是一種很好的梳理信息的方法。(板書:表格)
(2)縱看這一列是一條清晰的時間線,橫看是?(閱讀時間—書目—感受)。
原來大作家在寫讀書經歷的時候,不是簡單羅列時間和書目,還寫出了自己鮮活的感受。
(3)誰能借助表格中的信息,再來說說作者的讀書經歷?
四、分條梳理,鞏固運用
過渡:學習《松鼠》一課時,我們還學過分條梳理信息。如果把作者童年時的讀書經歷分條列出,可以是這樣的。【出示PPT】
1.八十歲以后的讀書感受,你能列出一條信息嗎?(瀏覽第9自然段)
2.這就是分條梳理,用這樣的方法也能將作者的讀書經歷清晰的展現出來出來。 (板書:分條)
五、學會梳理,悟“讀好書”
1.冰心奶奶挑選好書的標準是什么?【出示PPT】咱們合作讀第9自然段,有發現了嗎?
2. 請大家小組合作,先圈畫關鍵詞,再用表格或者分條來梳理作者老年時選書的標準。
3.交流展示,提示,先說用了哪種方法梳理信息,再說內容。
4.通過梳理信息,看出作者認為好書是什么樣的?(情節精彩、人物形象生動、感情真摯,語言淺顯質樸)。(板貼:讀好書)
六、梳理方法,期待閱讀
1.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用圈畫、表格、分條的方法梳理信息,把握課文內容。其實,梳理信息的方法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出示:比如各種各樣的思維導圖式、時間軸式)這些方法各有所長,大家可以根據需要靈活選擇。
2.文章的結尾,冰心奶奶總結自己八十多年的讀書生涯,勉勵我們少年兒童:【ppt出示】(齊讀)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作家葉文玲說——書,被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
英國作家莎士比亞認為——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尤安·艾肯感覺——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的故地。
讀書的妙處,真正愛讀書的人都知道,他們的答案可能各不相同,但都叫人心動,令人神往。孩子們,相信以后的生活中,你會“多讀書,讀好書”,切實體會“讀書好”的美妙滋味!
板書設計:
26憶讀書
讀書好 圈畫
多讀書 表格
讀好書 分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