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4
這是燈籠吳伯簫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各種花邊的紋樣來裝飾燈籠。
2、能夠按老師的要求正確地制作燈籠。
3、能夠合理配色、制作色彩鮮艷的燈籠培養幼兒對制作燈籠的興趣。
活動準備:
白卡紙、剪刀、釘書機、線、花邊紋樣6張。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過幾天就是元旦了,大街小巷都布上了漂亮的環境。
你們想不想把教室也布置成節日的環境啊!
二、觀察花邊紋樣,學習用花邊紋樣裝飾燈籠。
1、出示燈籠讓幼兒觀察、燈籠上的花邊紋樣。
2、指導幼兒畫花邊的紋樣裝飾燈籠,及制作燈籠。
三、幼兒制作
要求:
1、畫三條花邊紋樣,每一條的花邊紋樣都要畫滿格。
在花邊上涂上顏色,然后涂上底色。
2、在兩邊涂上顏色,按線剪出形,制作成燈籠。
四、幼兒和老師一起來布置環境。
活動目標
1、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2、運用粘貼的方法制作燈籠,促進雙手的協調配合,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購買的紅燈籠一個,圓形燈籠(三片紙做的)范樣一個,菱形燈籠(四片紙做的)范樣一個。教室里
預先拉上繩。
2、毛錢做的燈籠穗子,固體膠,剪刀。
3、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出示實物紅燈籠,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這是什么?你們在哪兒見過燈籠?都見過什么養的燈籠?設么時候掛燈籠?
2、出示圓形燈籠范樣,幼兒仔細觀察,探索燈籠制作方法。
提問:它們是有什么紙做的?是用幾片紙做的?是怎么粘在一起的?
3、教師邊示范邊提出制作要求。
(1)制作燈籠的彩色紙可以是三張,也可以是四張、五張等。
(2)對折后在彩紙的反面粘上膠,紙片的邊角要對齊、粘牢。
(3)粘合最后一篇紙時,先把穗子掛線夾在燈籠中間。
4、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完成作業后熱心幫助別人。
(2)幫助能力弱對幼兒掌握對折、粘連的方法。
5、把幼兒制作的燈籠掛起來,共同欣賞。
討論:說說哪個燈籠做的好,好在那里。
6、出示菱形燈籠范樣,引導幼兒探索制作方法,鼓勵幼兒回家嘗試制作。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剪、貼、穿的方法來制作紅燈籠,體驗做做、玩玩的快樂。
2.注意安全,知道用完后要將剪刀、筆等放回原處。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的小燈籠、自制燈籠的步驟圖。
2.紅色蠟光紙、剪刀、筆、彩線、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1.欣賞教師自制的小花燈。
★指#教案# 導語:元宵節到了,我們看到了許多美麗的花燈。今天,老師自己也做了一盞花燈,它是什么樣子的?是用什么來做的呢?
2.觀察操作材料和步驟圖,了解制作燈籠的方法。
(1)觀察材料,了解其用途。
(2)觀察步驟圖,了解制作燈籠的方法。
(3)討論活動規則。
3.嘗試用剪、貼、穿的方法來制作紅燈籠。
4.手提燈籠,相互欣賞。
延伸活動:
開展《聽鼓點玩燈》的游戲,體驗做做、玩玩的快樂。
在平時的活動中,孩子們對于折紙的興趣也比較大,能夠認真折紙,但是對于看圖示折紙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動手能力較弱的孩子他們的靈活度不夠,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繼續學習看圖示折紙,先折“雙三角”再折出燈籠。
2、發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3、發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張彩色方形紙;顏色有紅、黃、綠等。
2、操作卡片《燈籠》折紙圖示1份,半成品1份,未吹氣成品1份,裝飾好的燈籠一只。
3、彩色長紙條、剪刀、漿糊、棉簽、顏料。
活動流程
導入活動—幼兒學習折疊方法—幼兒操作—評價活動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教師:國慶節時,小朋友們在大街上看到掛在店門口那圓圓胖胖的是什么?
2、引導幼兒學習燈籠的折疊方法。
(1)出示折紙圖示,明確圖上各符號所代表的意思。
(2)幼兒按操作卡片圖1、圖2、圖3折好:圖1把正方形紙對角折成三角形;圖2、圖3把兩只尖角分正反對準直折成正方形。
(3)教師出示半成品講解并演示圖4“雙三角”的折法:一只手插入中間,另一只手對捏兩道邊后,用手抹平就成圖4下面繼續圖5、圖6、圖7折成圖8,教師再拿出沒吹氣的燈籠示范吹氣的方法。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教師:請大家開始折雙三角,折好再按圖5、圖6、圖7折成圖8.折的時候注意折邊要整齊,每折好一個步驟都要用手把紙抹平,全部折好后,再用剪刀把長條紙剪成細絲狀,貼在燈籠底部,上面貼兩根細紙條作為掛的帶子,吹好氣以后再把上面的兩根細紙條連接貼好。
(2)請小朋友用顏料、棉簽,給燈籠輕輕畫上好看的圖案。
(3)幼兒操作,教師輔導。
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完成折紙,并指導幼兒粘貼,注意粘貼的部位并保持整潔。
3、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把做好的燈籠懸掛在窗臺上,讓全體幼兒來欣賞,找出折得好或裝飾得好的燈籠,讓幼兒說出喜歡哪一個,并說出為什么喜歡。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較高,當教師示范吹出燈籠的時候表現的非常新奇,還給與教師鼓掌,也由此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欲望。能力強的孩子能夠根據圖示一點一點的進行活動,而能力弱的則需要教師的指導或其他同伴的幫助,才能完成。但是整個活動能進行完,孩子也在此基礎上能有創新,將燈籠變成了話筒。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