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1
這是教學設計模板及案例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 簡要復述課文,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2) 揣摩人物內心世界,理解“心聲”的內涵
(3) 嘗試心理描寫的片段語言訓練
2 過程與方法:
教師激趣,學生探津引導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學習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尊重學生個體,展示學生個性,引導學生從文中攝取有益的東西,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2)引導學生學習主人公李京京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促進健康師生關系的形成
教學重點:
揣摩人物內心世界,明確“心聲”內涵
教學難點:
分析人物形象,領悟文章的主旨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換位思考法 ;
3: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工具: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先請你們欣賞一段歌曲《爸爸媽媽聽我說》,歌中唱道“你對我好,我心里都知道,我學學這個學學那個忙得不得了,我的煩惱又有誰能知道,學得太多學得太雜消化不了……”道出了多少孩子心中的感慨,訴說了多少孩子的心聲成長中的你是否有些感慨想說給爸爸媽媽呢?能不能放下心中的顧慮,把心里的話說出來呢?
可能有以下幾種感慨:
生1:我想對媽媽說:媽媽,女兒已經長大,請您松開您的手,讓她自由地飛翔吧!
生2:我想對爸爸說:爸爸,我的成績總是沒有達到您希望的目標,請您不要傷心,我會繼續努力的!
生3:我想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我們很久都沒坐在一起聊聊天了,你們能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輕輕松松地陪我吃頓飯嗎?
師:(聽取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感受)看來,面對人生,面對爸爸媽媽,成長中的我們有太多的話要說,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靜靜地聆聽黃蓓佳阿姨筆下的小學生李京京的“心聲”吧
二: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速讀課文,自行積累字詞,明確小說的三要素
學生可能這樣歸納:
其1:這篇小說的主要人物形象:李京京
其2:小說的環境:校園
其3:小說的情節: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
開端(117):李京京要求在公開課前朗讀課文,被老師以“嗓子沙啞”為理由拒絕;
發展(1844):李京京在林中練習朗讀,想起自己與萬卡相似的遭遇,心里難過悲傷;李京京糾正同學朗讀的錯誤,被同學嘲笑,他倍感委屈
高潮和結局(4559):李京京在公開課上終于得到了機會,聲情并茂地朗讀了課文
3 結合故事情節,簡要復述課文
(師提示: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復述)
學生發言、教師小結:
在一次語文公開課的準備過程中,程老師設計了學生表情朗讀小說《萬卡》的教學環節我(李京京)有著和課文《萬卡》的主人公相似的情感,所以我很想參與課文的表情朗讀我的這一愿望遭到老師的斷然拒絕和同學的嘲笑在公開課上,當程老師的按部就班被學生的怯場打亂時,我舉起了手,用沙啞的嗓子滿懷感情地朗讀了課文,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三:精讀課文,揣摩人物內心世界,明確“心聲”內涵
精讀文中,描繪李京京的文字(如:語言、動作、神態、心里活動),劃出令人感觸最深的語言,有感情地誦讀,并將他的心里話說出來.
?、倮罹┚┫胱x課文.
京京站起來,結結巴巴地說:“老師,我能……念一段嗎?”
②李京京渴望得到老師、同學的肯定、理解和尊重
京京垂下頭他多么喜歡這個故事呀!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幾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準能念好朗讀課文難道要唱歌的嗓子嗎?
?、劾罹┚┫肽顮敔?渴望父母和諧、家庭溫暖:
京京嘆了一口氣,走起神來講義從他的手指間滑落,飄在地上,他沒有發覺,一動不動他也有一個鄉下的爺爺小時候,他是在爺爺那兒長大的……
④李京京思念妮兒,渴望得到友誼.
這么說,這個叫“奧爾迦”的女孩子一定跟萬卡挺要好了?京京以前也有個好朋友,叫妮兒,就住在爺爺家對門……
?、堇罹┚┛释中箖刃那楦校?/p>
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動著身子他真想站起來可是,如果舉了手,程老師會喊他嗎?課后趙小禎會不會嘲笑他呢?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風頭,是心里有種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來,吐出來
……
學生研討、交流教師點撥:
李京京的“心聲”(心里話)是:執著的要求在公開課上朗讀小說;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認可、尊重;渴望親情、友情,家庭能和睦,想念爺爺和兒時的伙伴;渴望感情的傾訴、宣泄總之李京京的心聲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語言訓練:
用動情、細膩的筆觸將自己曾經歷的某種“渴望”時的心理活動表達出來(學生預習本文時已醞釀)
示例:渴望“理解”時的心理活動
我到底犯了什么錯?為什么,為什么當班長這么難?我像徘徊在兩片森林之間的小鳥,不知該向哪兒飛我該怎么辦?幾顆晶瑩的淚珠從臉頰上緩緩滑下來,落到唇邊,苦澀的!我覺得自己就向馬克·吐溫筆下的那個競選州長時被加上了種種罪名的人“馬屁精”、“發報機”……都成了我的代名詞
五、思讀課文,探討主題(多媒體分步出示討論題)
結合下列討論題,快速探討小說主題:
1. 你認為李京京是個怎樣的孩子?請同學們結合自身生活實際想一想,我們應該從他身上學點什么?
2. 談談你對程老師安排公開課的看法?
(提示:可以與文中的李京京、程老師進行換位思考,談看法)
學生小組探討,積極發言,教師小結:
通過寫李京京渴望朗讀課文、傾訴思念之情,卻遭拒絕,最后勇于爭取、表達心聲的故事,告訴孩子們在人生道路上,美好的愿望遭到他人拒絕或嘲諷時,不要灰心沮喪,更不要輕言放棄,而是要執著追求,用努力為自己爭取成功的機會并真誠呼喚教師對普通學生的尊重與愛護,呼喚珍視學生的美好情感和獨特體驗,關注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六、拓展延伸、訴說心聲(多媒體課件出示配樂畫面,烘托氣氛)
教師導言:同學們,成長的路上有陽光,就會有風雨;有關愛,就會有孤獨生活中,被老師誤解、被同學誤會、與家人隔膜、與集體對立……曾經我們困惑、苦悶、彷徨、甚至逃避……今天李京京給了我們人生的啟示,他讓我們看到了青春的美麗此時我們對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就讓我們再次向生活敞開自己的心聲吧!(學生訴說心聲,師生隨機點評)
教師訴說心聲,并作總結:
溝通從“心”開始,傾聽了同學們的心聲,我深受感動和激勵作為老師,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捧著一顆真誠的愛心,與每位同學平等交流,讓心與心的平等交流成為教育最亮麗的風景
七:板書設計
心 聲
黃蓓佳
人物:李京京(沉郁、執著、倔強)
(117)朗讀要求被拒絕 (開端)
情節 (1844)用真情和體驗練習朗讀 (發展)
(4559)聲情并茂朗讀 (高潮、結局)
教學反思:
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說教學的重要內容解讀過程中首先應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整體感知,復述內容;精讀課文,理解李京京的心路歷程,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讀出自我,與文本對話,理解文章深刻的主題
李京京現象在學校里是司空見慣的,如何善待這樣的學生,不僅是時代的呼喚,也是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而每個教師可以通過認真的反思,想想自己是否配做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
通過分析、揣摩李京京的心理描寫和程老師的做法,領悟作者表達的意圖,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評價教師、評價教育,才能促進良好健康的師生關系的形成。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掌握常用文言詞語,翻譯課文。
3、學習本文借事說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翻譯課文。
2、認識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解決生字詞。
【教學內容】
《傷仲永》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寫的一篇議論文。作者先講述了方仲永由一個神童變化成一個普通人的經歷,然后由此引發議論,表達了對這位神童的惋惜之情。教學本文,除讓學生熟練地翻譯課文外,還要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方仲永變化的原因,并從中汲取教訓。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講述一些被人認為笨或不聰明的人經過不懈努力而終于取得成就的故事導入新課。
(也可讓學生講述)
二、整體感知
1、明確學習目標。
2、朗讀課文:
第一遍,教師范讀或放錄音,學生在聽的過程中:
?、?劃出生字詞。
?、?注意句子的停頓,并用鉛筆在課文中作出標記。
第二遍,學生自由誦讀,進一步感知課文內容。
第三遍,學生齊讀,注意下列加粗字的注音:
扳(pān) 環謁(yè) 稱(chèn) 泯(mǐn)
三、疏通文意
1、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將課文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并將不懂之處標出來,然后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最后小組代表翻譯課文。
(其他成員可進行補充)
2、全班同學討論交流,解決四人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
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學過的文言文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領會課文大意,最后強調本文重點文言詞語:
?、?未嘗識書具(曾經)
?、?即書詩四句(寫)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此)(完成)
⑷ 其文理皆有可觀著(文采和道理)
?、?邑人奇之(對感到驚奇)
?、?稍稍賓客其父(以賓客之禮相待;把當作賓客)
?、?父利其然也(認為有利可圖)
?、?不能稱前時之聞(相當)
?、?賢于材人遠矣(比)
?、?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被)
四、齊讀課文,解決以下問題
1、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的原因是什么?
3、文章最后一段議論講了什么道理?
4、學完本文,你有何感想?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明確:
1、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觀者。方仲永天資過人,具有作詩才能;第二階段: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階段:又七年泯然眾人矣。完全變成了一個平庸之人。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也。強調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4、學生自由談感想,可以從仲永自身的角度談,也可以從仲永的父親的角度談,還可以聯系實際來談。只要觀點是從本文中提煉出來的,中心明確,語言流暢即可。
五、小結
1、借事說理的方法。
本文采用借事說理的方法,以方仲永為實例,說明了后天教育對成長的重要性。文章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敘寫了方仲永由天資過人到泯然眾人的變化過程。第二部分由此引發議論,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2、語言簡潔生動。
六、拓展
口頭說文讀《傷仲永》有感。
說文要求:
1、理解文意,多角度思考;
2、語言流暢,中心明確。
教材分析:
《稱贊》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
愛聽好話,這是人們的正常心理,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認可,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處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兒!只要是發自內心的稱贊,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獲得別人的稱贊,得先學會稱贊別人。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采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服務。
教學思路:
1、課前通過學生欣賞4幅插圖,初步了解了課文故事,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結合插圖敘述故事。
2、在學課文前,進行反復的自由讀,選擇喜歡的段落讀,小組讀,分自然段讀。然后在分角色朗讀。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它可以喚起學生的想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3、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抓住了重點語句進行品讀,讓學生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
4、創設情境,進行課文內容表演。學生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行角色表演。這個過程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表演才能,同時又能培養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3、學著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會寫生字,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1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讀通課文,在語言文字中學習生字,并且書寫8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1、隨機表揚:
(你坐得真好!老師稱贊你!)
(你的學習用品放得多整齊??!我也稱贊你!)
(你們的精神真飽滿,眼睛一直在注視著老師,我稱贊你們!你們真棒!)
聽了老師的稱贊,你心里感覺怎么樣?
2、
我知道你們都非常的聰明、能干,平時得到的稱贊一定少不了。
請同學們用上“稱贊”一詞來說一句話。
師:(你表現得那么好,的確該得到稱贊;發現了別人的優點,是該好好稱贊一番啊!)真為你們高興,得到了那么多的稱贊!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以“稱贊”為題目的文章,隨機出示:稱贊(齊讀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讓學生問)
4、同學們問的題目非常好,這些問題讓我們共同到課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放錄音朗讀課文,學生邊聽邊看圖,思考課文講了誰稱贊誰?
出示:小刺猬——小獾(他們在互相稱贊)
學習生字“猬”跟讀正音(注意:詞語連讀時這個字念輕聲)
看圖片:我們對刺猬已經很熟悉了,渾身長滿了刺,圓滾滾的,可愛極
了!可對于獾我們并不了解,那就一起看看它的長相吧!看圖片
點擊這兩個生字:“猬”和“獾”都是四只腳的帶皮毛的小獸類,所以
都是反犬旁。
2、自由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生字大聲讀幾遍,讀通每句話,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小組內自習生字,游戲“你指我讀”。
三、認讀感知(檢查自讀效果)
1、我能認:認讀生字詞語
刺猬
小獾
板凳
粗糙
但是
泄氣
傍晚
椅子
瞧
留下
(學生讀,教師及時正音)
2、我能記:出示生字,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
3、我能讀: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指名讀。
四、書寫指導。
1、我發現:出示本課的8個生字,讓學生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我會寫:每個生字寫三個。
五、小結
這節課的收獲真不少,學習了這篇課文的生字新詞,初步知道了課文講小刺猬和小獾他們在互相稱贊的事,那他們為什么事而稱贊對方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教學要求:
1、激發學生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
教學重難點:
1、讀好人物對話。
2、理解課文內容,激發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課前準備:
幻燈片
教學設計:
一、課題導入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讀了題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3、生質疑,師歸納并相機板書:
(1)“書”指的是什么? 為什么“書”字要加引號?
(2)這本書里有哪些內容?
(3)這本書有什么作用?
二、細讀課文,深入探究
1、請帶著剛才提出的三個問題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2、我們現在一個一個地來解決這些問題。
誰來告訴大家,這本“書”指的什么?
(1)指名回答,相機出示第四自然段。
?。?)指名讀,說說巖石為什么像書?“一冊”還可以換個什么詞語?
?。?)指導讀好含感嘆號和問號的句子。
?。?)哦,原來這本書指的就是巖石啊!現在我明白了。那你們明白為什么“書”要加引號嗎?
3、過渡:既然叔叔說巖石就是“書”,那這本書里有哪些內容?它又有什么作用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5至12自然段,找找川川對叔叔提了哪些問題?
?。?)指名讀川川的話,指導讀好問號。
(2)從川川的提問中,你覺得川川是個怎樣的孩子?(勤學好問)
(3)面對川川的問題,知識豐富的地質勘探員叔叔是怎樣回答的呢?現在請同學們分角色朗讀他們的對話。(指名分角色讀,男女生讀,教師示范讀,齊讀)
4、誰能說說這本“書”里有哪些內容?叔叔是通過什么判斷這里原來是長滿樹木的森林,后來變成大海的呢?
5、這本“書”有什么作用?
?。?)課文中用”……”是什么意思呢?誰能接著說說它還有哪些作用?(出示幻燈片)
(2)聽了叔叔的介紹,川川的心情怎樣? (高興)
?。?)帶著高興的心情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讀了這一段,請大家猜猜看:川川長大以后想干什么呢?
四、小結
最大的”書”不僅滿足了川川的好奇心,還讓他從中找到了自己的夢想.相信同學們也從中學到了不少知識。大自然的奧秘還有很多很多,等著聰明的你們去探索、去發現!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