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3
這是串聯和并聯教學設計省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知道串聯和并聯電路的特點。
2.會設計兩個用電器的串聯和并聯電路并能畫出電路圖、連接電路。
3.能說出生活、生產中采用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實例。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探究發現串并聯電路的特點。
難點;規范畫出串并聯電路、動手連接串并聯電路。
教學工具
多媒體、板書
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上節課學習的電路圖中,我們只用了一個用電器,可是在一個實際電路里,用電器往往不只一個,有時兩個,三個甚至更多個,那么怎樣將它們連入電路呢?這一節我們將來學習第十五章第三節串聯和并聯。
(二)出示學習目標:課件展示學習目標,指導學生觀看。
過渡語:明確了學習目標,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指導認真自學課本,時間約7分鐘
二、先學環節
(一)請同學們帶著下列問題看課本P41-43頁內容,勾畫知識點并記憶,可查資料要獨立完成:
1.閱讀課本p41頁,結合課本插圖和右邊的電路圖找出串聯和并聯電路的特點。
2.結合課本p42頁實驗:連接串聯和并聯電路,明確電路的構成及電路圖,會設計兩個用電器的串聯和并聯電路并能畫出電路圖、連接電路
3.閱讀課本p43頁,生活中的電路及想想議議,舉出幾個生活、生產中采用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實例。
(二)學生自學教材:師巡視
(三)自學檢測反饋
要求:7分鐘完成自學檢測題,要求書寫認真、規范。讓4個小組的的同學到黑板前展示,書寫成績和題目成績記入小組量化,要求書寫認真、規范,下面同學交換學案,小組長組織成員用紅筆將錯誤畫出,準備更正。
1.如下圖所示,L1與L2屬于串聯的是 ( )
2.以下電路正確的是( )
3.如圖所示電路,要使燈L1、L2串聯,則應閉合開關———,斷開開關———;要使燈L1、L2并聯,則應閉合開關 _______,斷開開關_______;絕對不能同時閉合開關 _______ 。
4.如圖所示,回答問題:
閉合開關時,會出現短路的圖是______;由兩盞燈并聯組成的電路圖是_______;由兩盞燈串聯組成的電路圖是_______;無論開關閉合還是斷開,電路中總有燈不能發光的是_____.
三、后教環節(15分鐘)
(一)展示交流,統一答案:
先交換學案,然后更正。選取4個小組同學分別展示1、2、3、4小題,下面同學提出修改和補充建議,老師要做出及時評價,2分鐘時間讓學生用紅筆更正,提出先學中未解決的疑惑,小組或全班討論解決。
(二)小組探究串、并聯電路的特點:
注意:在連接電路的過程中一定要 開關,防止發生 。
初中物理串聯和并聯教案設計二
知識
技能 知道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連接的特點,會連接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會畫簡單串聯、并聯的電路圖。 過程
方法 在動手實驗、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分析歸納串、并聯電路在結構、開關作用、用電器間關系等方面各自的特點,從而學習識別串、并聯電路的方法。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認識串、并聯電路的興趣;積極主動找出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及識別方運河,能聯系生活中的串、并聯電路,體會科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及其價值。 教學重點 知道什么是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并會連接簡單的串并聯電路。 教學難點 認識串并聯電路,在實踐中總結出串并聯電路的連接特點及區別 教學用具 兩個小燈泡、開關(3個)、導線若干、電池(2節)(學生電源)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 計 意 圖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給出每組燈泡(2個)、開關(1個)、導線若干、電池(學生電源)。
首先說明電路連接時的注意事項,然后學生思考如何連接可以讓燈泡發光。
合作探究
1.學生根據所給器材設計一個能使兩燈同時亮的電路。;
2、各小組將設計好的電路圖畫在黑板上。
指導學生觀察兩種電路圖中燈泡連接方式的不同,引導出串聯和并聯的定義。
學生回憶電路連接時的注意事項:不能直接將電源兩端用導線連接,接線要擰緊。
明確設計要求,小組討論設計的思路,共同設計電路并畫出電路圖。
將各組的電路圖畫到黑板上,小組討論:
⑴找出電路圖的不規范之處,并改正。
⑵各小組討論在連接方式上的不同。
⑶找同學進行分類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培養學生設計簡單電路的能力,同時由于學生初次設計電路,需要對設計思路加強指導。
培養學生動手實驗能力。
培養學生規范做圖。
從圖形基本連接上來區分,使學生從感性上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點評:
串聯:首尾順次連接。
并聯:首首連接,尾尾連接。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各元件的實物圖,找學生按照分類的兩種電路圖連接實物圖。
學生根據實物圖來連接實物
教師巡視指導
3.串并聯的特點:
(1)在電路圖上用箭頭標出電流方向,讓學生體會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電流的路徑。以及并聯電路中的“干路”和“支路”。
(2)將串聯電路中擰掉一個小燈泡閉合開關,觀察另一個燈泡的情況;將并聯電路中的燈泡擰掉一個閉合開關,觀察另一個燈泡的情況。
(3)按照右側電路圖連接實物圖:①閉合開關S1、S2,分別斷開、合上開關S,觀察兩燈是否同時熄滅、同時發光;②閉合開關S和S2,分別斷開、合上開關S1,觀察哪盞燈受S1控制;
③閉合開關S和S1,分別斷開、合上S2,觀察哪盞燈受S2的控制。讓學生根據實驗觀察,歸納出結論。
歸納兩種電路的特點
路徑
開關的作用
用電器的關系
串聯
一條
控制所有用電器
相互影響
并聯
兩條或多條
干路:控制所有用電器
支路:控制本條路上的用電器
互不影響
教師板書
串聯電路各用電器互相影響;并聯電路各用電器互不影響。
4.生活中的電路
(1)出示一串小彩燈,判斷各燈之間連接關系。
(2)教室里面的各燈是串聯還是并聯?
(3)家里面的電燈、電視、電腦是串聯還是并聯?
本課小結:
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其他學生觀察黑板板演是否正確。若不正確,給予改正。
各小組按照實物圖動手連接實物。
學生動手做實驗并觀察實驗現象。總結串并聯電路中各個用電器是否相互影響。
學生判斷并且說明驗證方法,說明這樣連接的好處。 來區別。
通過電路圖來連接實物圖,再到連接實物,可以減少學生連接電路的難度。
區別是否有影響。
讓學生體會并聯電路開關的作用和優點
從物理走向生活,通過物理知識來判斷日常生活中的現象。
初中物理串聯和并聯教案練習題
1.節日的夜晚,路邊映襯小樹的一串串小彩燈是____聯的;而將高大的建筑物點綴的壯觀的五顏六色的霓虹燈是____聯的。
2.如右圖所示的電路中,如果使L1,L2串聯,應閉合開關____,斷開開關____,如果使L1,L2并聯,就閉合開關____ ,斷開開關____ 。
3.用一個開關控制兩個電燈和一個小電動機同時工作,這三個用電器在電路中( )
A.一定要并聯B.一定要串聯C.可以串聯也可以并聯 D.一定混聯
4.如果一個開關能同時控制兩盞燈,那么這兩盞燈是( )
A.一定是串聯的;B.一定是并聯的;C.可能是串聯,也可能是并聯; D.以上說法都正確.
教學目標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優秀教案設計
1.理解的連接特點.
2.會連接簡單的.
3.會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
4.通過實驗與觀察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教學內容有:的連接特點、連接簡單的、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將兩個燈泡連在電路中,要求一只燈泡亮時另一只也亮,一只熄滅時另一只也熄滅以及兩個燈泡,要求各自開關、互不影響兩個問題,作為討論兩種最基本的電路:的出發點.初中階段只學習簡單電路,這是學生學習電路知識的開始.能辨認出實際的電路是串聯還是并聯,會畫出合乎要求的電路圖以及根據電路圖來連接電路,這對剛學電路知識的學生來說都是比較困難的.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習題,并通過教師的示范及學生親自動手等,使學生逐步掌握這些技能.要注意教給學生連接電路的方法,提高演示實驗的可見度.演示實驗最好利用示教板進行,將平鋪在講臺上的器材懸掛在示教板上,邊講解,邊操作.教師的演示將對學生起示范作用,因此要注意操作的規范性.
教法建議
教學中不要引入混聯電路知識.對于串聯電路及并聯電路的定義,不必追求嚴謹,只要指出電路元件的連接特點,即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串聯電路,在串聯電路中通過一個電路元件的電流,同時也通過另一個;把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并聯電路,在并聯電路中干路里的電流再分支而分為兩部分(兩路并聯的情況),一部分流過第一條支路中的元件,另一部分流過第二條支路的元件.對于串聯電路要強調逐個順次,對于并聯電路要強調并聯在兩分支處.不要簡單地把串聯電路說成是連在一串,把并聯電路說成是并排連接.教材中介紹的電流的流向特點,是判斷串聯或是并聯的重要依據,要多舉實例介紹.
電路連接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作為實例,教材列舉了節日裝飾用的.小彩燈、家用電器及電冰箱內的壓縮機和照明燈泡.如果這些實例在當地不常見,教師應聯系當地的常見實例來講解,不要硬講一些學生不熟悉的實例.
對于初學電路的學生來說,正確畫出電路圖和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建議把教師的講述和學生自己的動手緊密結合起來,如介紹串聯電路后,就讓學生做串聯電路的實驗,畫串聯電路的實物連接圖和電路圖;介紹完并聯后,就讓學生做并聯電路的實驗,畫并聯電路的實物連接圖和電路圖,使學生有較多的在教師指導下自己動手練習的機會
教學設計方案
1.復習提問:
(1) 用磁性黑板上如圖4-6的電路,復習上一節電路的知識.
(2) 利用投影儀、投影膠片,復習電路元件的符號.
(3) 請同學畫圖4-6的電路圖.
(4) 找出幾個錯誤的電路圖,指出不合要求的地方.
2.引入新課
(1) 提出問題:在圖4-6的電路里,我們只用了一個用電器,可是在一個實際電路里,用電器往往不只一個有時有兩個、三個,甚至更多個,那么怎樣將它們連入電路呢?
(2)讓學生連接電路并畫出電路圖:用一個電池阻,兩個燈泡L1和L2,一個開關和幾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要求閉合開關時,兩燈都亮,開關斷開時,兩燈都熄滅,想想看,有幾種連接方法,畫出電路圖(可畫在玻璃紙上,以便于在投影儀上進行分析和訂正).
(3) 分析幾位學生所畫的電路圖,引出課題
3.進行新課
(1) :
串聯電路: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
并聯電路:把電路元件并列連接起來.
練習1:如圖4-19(事先復印在投影膠片上).請同學們用筆跡代替導線,將L1和L2組成串聯電路,畫出它們的連接圖,并畫出它的電路圖.
(2) 討論串聯電路的特點
實驗:請一位同學在磁性黑板上把圖4-19中的元件連成串聯電路.
① 合上、打開開關S,觀察現象.
② 提問:看到什么現象了?--兩燈同時亮,同時熄滅.
③ 調換開關S的位置對串聯電路有無影響?可能有學生說:開關必須接在電源正極和燈之間才起作用,若將開關放在燈和負極之間,即使開關打開,燈也能亮,因為電流已經流到燈泡那了.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讓學生實驗操作證明一下?.
小結:串聯電路的特點:電流只有一條路徑,通過一個元件的電流同時也通過另一個;電路中只需要一個開關,且開關的位置對電路沒有影響.
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見到哪些電路屬于串聯電路?教室里的燈能用串聯的方法嗎?
(3)討論并聯電路:
練習2:將圖4-19中的筆跡用濕布擦掉,再用新的筆跡代替導線,將L1和L2組成并聯電路,開關S同時控制兩盞燈,畫出它的實際連接圖.(可將幾位同學所畫的連接圖,在投影儀上進行評析.)
練習3:找出幾個存在短路、部分短路、導線交叉等錯誤的電路連接圖,指出電路連接圖中的錯誤和不足.
實驗:找一位同學到磁性黑板上連接課本上圖4-20的并聯電路.
①閉合、斷開開關,觀察開關S控制幾盞燈?
②熄滅一盞燈,觀察另一盞燈的發光情況.
③分析電流有幾條路徑.
④利用投影片,在并聯電路圖上標出電流方向,找到分、合點.在并聯電路中,電流沒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開以后的路徑叫支路.觀察實驗2中的開關S是在干路上還是在支路上?若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盞燈,應該怎么辦?(做課本上在干路和支路上都有開關的演示)
小結:并聯電路的特點:
①電流有兩條(或多條)路徑;
②各元件可以獨立工作;
③干路的開關控制整個干路,支路的開關只控制本支路.
試分析教室里的燈是怎樣連接的?
指導學生看①課本中家用電器的連接圖的和電冰箱內的電路圖.
探究活動
有一個電路,電路連接有電燈L1和L2,開關S1和S2.已知當開關S1和S2都斷開時,L1和L2都不亮;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L1亮L2不亮;當開關S2閉合,S1斷開時,L1和L2都不亮;當開關S1和S2都閉合時,L1亮L2不亮.試根據上面的情況,畫出該電路的電路圖.
教學目標:
1、會看、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2、能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3、通過探究,用實驗的方法了解串聯、并聯電路的區別。
4、能說出生活、生產中采用簡單串聯或并聯電路的實例。教學重點什么是串聯和并聯電路,會連簡單的串、并聯電路。
知道常見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教學難點理解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及區別。
會設計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教學設計修改與補充:
一、新課引入:
教師活動:
1、復習常見電路元件符號的畫法。
2、出示一長串小彩燈,并接通電源使它發光。
3、多媒體放映家庭照明電路中用電器工作情況。
4、激趣引入新課。
學生活動:
1、練習電路元件符號的畫法。
2、觀察小彩燈的發光情況。
3、思考小彩燈及家用電路元件的連接。
4、討論提問。
二、組成串聯和并聯電路
教師活動:
1、強調電學安全操作要領,防止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安全事故。
2、介紹常見實驗器材。
3、問題:你能否選用一些器材使一盞燈亮?
4、學生在黑板上連通電路使燈泡發光后,要求全體學生畫出電路圖。
5、提問:如果給你兩盞燈和一個電源,你能同時使兩燈都發光嗎?有幾種接法?
學生活動:
1、牢記電學安全操作要領。
2、認識各種器材。
3、學生上臺連接電路,使燈泡發光。
4、畫電路圖。
5、學生動手、動腦,相互討論,然后畫出電路圖,再連接實物圖。
6、設計由3盞燈組成的電路圖。
三、探究串并聯電路的特點
教師活動:
1、在學會連接串、并聯電路后,引導學生對照實際電路,觀察比較在不同電路中,各元件的.連接方式、電流路徑、開關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有何不同。
2、師生共同分析歸納串、并聯電路的特點,并板書結論。
串聯電路只有一條路徑,用電器的工作互相影響,只需要一個開關,開關的位置不會影響控制作用。
并聯電路有兩條以上的路徑,用電器的工作互不影響,支路的開關只能控制支路的用電器,干路的開關控制所以的用電器。
3、練習連接串聯和并聯電路。
學生活動:
1、學生小組討論、相互交流,匯報討論結果。
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連接串聯和并聯電路。
四、課堂鞏固
教師活動:
1、多媒體播放:夜晚的路燈,滿天星彩燈串,高大建筑物上的裝飾彩燈。
2、多媒體投影電路圖:A、B、C、D這四個電路哪個是串聯電路,哪是并聯電路?為什么?
3、問題:比較串、并聯電路有哪些不同?
學生活動:
1、相互討論交流,闡述自己的觀點,對不同的看法可進行辯論。
2、學生獨立分析并回答。
3、個別回答,相互補充。
五、小結和練習:
1、讓學生談談對本節課的收獲。
2、練習題(略)。
板書設計什么是串聯電路?什么是并聯電路?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特點。
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及根據電路畫電路圖。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串聯和并聯》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八年級第五章《電流和電路》第三節的內容,
第五章是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電學的基礎,第三節《串聯和并聯》又是以后學習電學的重中之重,在這節中能否識別和連接串、并聯電路及按要求畫電路圖,將直接影響下面各章電學知識的學習。
(二)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提出的培養目標、課程基本理念,我確立以下為本節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實驗探究知道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連接的特點。
(2)在實驗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動手連接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3)會畫簡單的串聯、并聯的電路圖。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動手實驗,實際操作,分析歸納串、并聯電路在結構、開關作用、用電器間關系等方面各自的特點,從而學習識別串、并聯電路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生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的熱愛和興趣,逐步養成遇事必思,見問必究的良好習慣;在學生探究串、并聯電路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大膽實驗,執著探究的精神;通過列舉生活、生產中的簡單串、并聯電路的實際應用,讓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對于人類生活、生產的影響。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動手實驗探究發現串、并聯電路的特點是本節課的重點,根據上課實際情況確定規范畫出并聯電路、動手連接并聯電路是這節課的難點。
(四)課程資源的開發
根據本節教材的特點,制作多媒體課件,準備分組實驗器材(電源、開關三個、小燈泡兩個和導線若干),制作示教板兩塊(一塊串聯、一塊并聯,連線圖都不可見),市場上小彩燈一串,以備教學使用。
二、說教法
根據本節教材特色,為了充分體現《物理課程標準》的要求,以知識和技能為載體,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深入理解交流與合作的研究方法,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原則。本節課采用以設疑、啟發、科學探究相結合為主,以演示、理論講解為輔的教學方法;設計簡單易操作的實驗探究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同時提高學生與他人的協同、合作能力。
三、說學法
(一)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上一節的學習,已經知道簡單電路由四部分組成,并會畫簡單的電路圖,但他們的知識僅限于一個用電器,同時學生對電學學習早有期待心理,認為電學中實驗很有趣,都想動手去實驗,有很強的動手意愿。
(二)學法指導
根據課程標準的內容要求,將學生學習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并根據本節內容和以上教法,學生以實驗、觀察、思考、交流、分析、歸納等為主要學習方法。在整節課中讓學生自己想“探究”、想“成功”,并能通過動手、動腦、動口地探索學習,達到“學會”。
四、說教學程序
(一)激趣引入
同時展示示教電路板(一串小燈泡看不到導線)和一串市場中賣的小彩燈(只取紅色)
第一次合上開關兩燈亮,分別摘下一個燈泡再合上開關,小燈泡亮,小彩燈不亮,觀看學生表情后不失時機的提出問題:剛才我們看到兩種電路的演示,同學們有什么想法、想知道什么?
學生討論,通過討論引起學生的興趣,疑惑。盡量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即而進入主動思考過程,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
(二)串、并聯電路的連接特點及電流的特點探究
先提問:如果給你兩盞燈、一個開關和一個電源,你能同時使兩用電器都工作嗎?有幾種接法?
在連接電路前先強調電學安全操作要領,同時教給學生一個接線柱接兩根線的方法,也是暗示學生采用并聯這種方式(采用啟發法),讓學生帶上問題去連接,實驗過程有創造性也有競爭性,學生實驗能否成功,只需由燈發光來表明,因此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課堂上充滿了成功的喜悅。
完成連接后再展示實物圖,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接著讓學生根據自己連接的實物畫出電路圖,這樣體現了分層教學的思想,學生采用串聯這種簡單方法使燈泡發光,他就能畫出簡單的電路圖,采用并聯的方法使燈發光說明他能力強,他的電路圖就有一定難度。而不是采用先設計電路圖再連接的方法進行教學,這樣就降低了難度同時也訓練了根據實物圖畫電路圖的能力。通過電路圖的觀察學生討論得出串并聯連接特點,這樣直觀易懂。
接下來讓學生利用上節知識標出圖5、3—1和圖5、3—2中電流的方向,同時請兩位同學在黑板上標出,師生共同分析電流流向,得出串、并聯電路電流的特點,再講解干路和支路
(三)串、并聯用電器的關系的探究
學生對串、并聯有了初步的理解,再不失時機的設置障礙,激發更強的求知欲。
展示:一塊示教板,上面兩個燈并列擺放,連接線看不到,現在學生無法從連接方式判斷串并聯電路,從而繼續激發學生興趣、疑慮。讓學生作出猜想,并說明猜想的理由,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交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新能力。
通過這個過程引入串并聯電路中用電器關系的探究,此時可利用剛才連接好的方式探究有利于節省時間,同時也讓開始沒有連接并聯的這些學生嘗試根據電路圖連接并聯電路,突破連接并聯電路這個難點,學生在實驗中得到結論,然后再利用探究的結論上臺判別示教板上的用電器是串聯還是并聯,使其知識得到鞏固,同時告訴學生僅憑元件擺放的位置是無法判別串并聯的。
全體學生參與游戲鞏固新知
游戲:伸出雙手,握緊拳頭再伸出大小母指,以拳頭為用電器,以大小母指為導線,先組成兩個用電器串聯,再擴展到三個,然后組成兩個用電器并聯,再擴展到三個,這一游戲既鞏固串并聯的連接特點,又把串并聯得以擴展,同時也體現了合作意思。
(四)串并聯電路中開關的作用探究
練習:生活中串并聯電路的識別
(1)上課前展示的兩串燈;
(2)紅綠燈;
(3)大彩燈;
(4)路燈;
(5)教室燈。
設問:剛才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可老師有個疑問:路燈是并聯的能同時亮和同時滅,進行整個控制,教室里的燈是并聯的,可它又能分別控制,這是為什么呢?
引入開關作用的探究,這個實驗探究中串聯相對簡單一些,但并聯就相對難一些了,為了降低難度,我采用是給出電路圖,讓學生連接實物進行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學,同時在并聯時,給予“先擺好器材再連接實物”的友情提示(采用啟發法),進一步降低難度。這樣學生實驗操作中就能很快探究出串并聯開關的作用。同時也訓練了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的能力,近一步突破連接并聯電路這個難點。
(五)鞏固練習
題目:判斷家用電冰箱中照明指示燈和壓縮機的連接方式(用兩種方式)。
此題體現了新課標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應用于生活的理念,同時把串并聯電路中用電器的關系和電流特點得以鞏固,也告訴學生判斷串并聯的電路的多種方法,提升學生知識應用能力。
(六)課堂小結
讓學生充分發表這節課的收獲和感受,使整節課的知識得以梳理,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七)課后挑戰
設計搶答器電路:要求每一組同學按開關相應組指示燈亮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內容是學生在電學部分的第一次探究,要為后兩節探究串并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奠定基礎。在教學設計中,我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將本節內容設計為教師引導下的探究性課堂。通過設問、討論、探究解疑,循序漸進,讓學生達到一定的知識和能力目標;通過分組實驗、合作交流,讓學生體會一些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和學習成就感,同時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通過讓學生對常見的串并聯電路進行討論、分析、交流,鞏固本節知識點,注重培養學生研究問題的方法。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1、利用線路板進行實驗,實驗裝置簡單、用時短,操作方便、效果明顯。
2、實驗探究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具有更多的動手和自我發展的機會,充分發掘學生潛在的創新能力。
3、用游戲鞏固串、并聯電路的連接特點,并很好把串、并聯電路得以擴展。
4、采用先設疑、討論,再探究得出結論的程序進行教學,能很好激發學生興趣和探究意識,同時也有效的降底了教學難度。
5、課堂練習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6、整節課充分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教學原則。師生相互交流,互相溝通,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發散學生思維,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商榷之處:
1、本節課是采用集中探究優勢大還是分散探究優勢大。
2、能否減少探究點,將開關的作用學生動手探究轉為教師的演示探究來進一步降低難度。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