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9
這是中職計算機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課題、教學目標:
了解計算機發展的歷史階段、分類、特點和發展趨勢。 通過分組討論,了解計算機有哪些應用。
教學重點:計算機的應用
教學難點:計算機的發展歷史
教學時間:9月18日
課前準備:教學過程設計
環 節
教 學 內 容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補充說明
組織教學
復習導入
信息的處理主要指什么
提問
思考、回答
探索新知一、計算機的發展
講授
思考記憶
記筆記二、計算機的分類
舉例講解
理解記憶三、計算機的特點
講解并板書
記筆記四、計算機的應用
提出問題:你見過或知道計算機有哪些應用?說出來與同學們交流
分組討論五、計算機的發展趨勢
舉例講解
思考記憶
練習鞏固計算機的發展
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說一說第四階段的特點?
看書、討論
回答問題提出問題:同學們,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想一想,未來會出現什么樣的計算機?
思考、想象
回答問題
課堂總結計算機接收數據后,按照指令進行運算而得到結果,其運算速度極快而且精確。人們常稱其為電腦。
單元價值地位:
本單元是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知識的基礎部分,對學生初步掌握一些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信息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單元目標: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硬件、軟件的基本知識,WIN98操作系統的桌面組成,窗口,文件夾和文件有關操作。教學內容包括:“認識計算機”、“計算機的硬件”、“計算機的軟件”、“視窗WINDOWS”、“文件資料的管理”、“文件夾的使用”、“文件的操作”。
單元教學過程:
理論部分,我采用“先學后教“的方法,先高計出層次分明的思考問題,再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用 “自己學得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提供讓學生“各抒己見”的機會。最后,我通過課堂小結使教學內容系統完整化。上機部分,以“建構主義”為理論指導,使用輔助教學軟件或來創設情境,以電腦為意義建構工具,通過動手理論、合作探索、交流反饋、總結規范等環節,激發興趣,增長知識,培養技能。教學中,我還靈活運用任務驅動,講練結合等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單元評價:
采用自我評價、個人評價、教師評價三種方式。評價項目中行為習慣占40%,隨堂練習占60%,隨堂練習中又分為“你能行”“你完成了會更棒”“我們邊玩邊學”。最后讓學生談自己的收獲。
一、教材分析:本課以人物對話形式引出文件操作與文件夾操作一樣,可以有新建、復制、移動、刪除等操作。本課進一步熟練菜單及按鈕操作。文件選定及復制是本課教學重點。本課能進一步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技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的信息意識。
二、學情分析:小學生知識形成的特點是:直觀感知——理論操作——形成表象——構建新知。學習本課時,其中復制文件,移動文件,文件重命名等操作與第六課中文件夾的相應操作類同,學生已具備了必定的操作能力,但對文件建立及復制還是第一次接觸。教學中,我注重給予學生發明性發展的天地,采用“知識遷移”與“任務驅動”結合的教學方法。在“任務驅動”下,以“知識遷移”方式進行,由學生交流、總結操作方法,教師進行歸納,規范操作方法。
三、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與技能——學會文件基本操作,掌握選定一個和多個文件的方法;掌握刪除、復制和移動文件的操作方法;能夠理解移動與復制的區別。
能力和方法——增強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操作能力,合作學習和創新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熱愛和良好的興趣。
一、導入
小朋友們,通過我們前面的學習,計算機的功能確實非常強大,你一定很想知道計算機是由什么組成的,又是靠什么來進行工作的吧?那我們今天就來學習計算機的組成。
二、新授
1、認識計算機
從外表上看,一臺比較完整的計算機由主機、顯示器、鍵盤、鼠標及音箱、打印機組成。
一般的計算機有了主機、顯示器、鍵盤、鼠標就可以進行工作了。
請學生分別認識以上設備,并能記住它們的名字。然后教師提問,對學生掌握情況進行檢查。
2、計算機的硬件系統
(1)理解什么是硬件系統
計算機由很多部件組成,每個部件完成不同的工作。各個部件協同工作,相互配合,計算機才能完成各種工作,顯示出強大的功能。這些組成計算機的各個部件,我們就稱為“硬件”。
(2)部分計算機硬件及功能列舉
主機:主機是計算機的“司令部”,人的各種指令輸放計算機后,主機負責整理、分析、處理,然后輸出。
拆開主機箱,讓學生認識
對硬盤、光盤、優盤、軟盤進行比較講解。
三、總結
課題:計算機的組成
教學時間: 授課班級:
教學目標:1.掌握計算機硬件構成及基本工作原理;2.了解信息的數字化表示
教學重點:1.掌握計算機硬件構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教學難點: 1.掌握計算機硬件構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教學方法:講授法、實物展示
教學過程:
一、課程導入:
1.信息的含義
2.信息技術的含義
二、講授新課:
1.整個的計算機系統分為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兩部分。
2.計算機硬件系統一般分為五部分,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存儲器、運算器、控制器。
1)輸入設備:使計算機從外部獲得信息的設備。
常用的輸入設備舉例:鍵盤、鼠標、話筒、描掃儀等。
2)輸出設備,把信息處理的結果以人們能夠識別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設備。
常用的輸出設備舉例:顯示器、打印機等。
3)存儲器
存儲器分類:內存和外存。
內存分類:只讀存儲器(ROM)和隨機存儲器(RAM)。
只讀存儲器(ROM)和隨機存儲器(RAM)。
只讀存儲器(ROM):用于永久存放特殊的信息,只能讀出,不能存入,計算機斷電后,ROM中的信息不丟失。
隨機存儲器(RAM):其中的信息可讀、可寫、可修改,計算機運行過程中能夠穩定準確地保存信息,但計算機一旦斷電,RAM中的信息將丟失。
外存儲器分類:磁盤和光盤
磁盤一般分為:軟磁盤和硬磁盤
光盤一般分為:只讀光盤、一寫多寫型光盤、可擦型光盤。
存儲容量的單位:
字節
千字節(Kb)
兆字節(Mb)
吉字節(Gb)
1KB=210B=1024B
1MB=210KB=1024KB
1GB=210MB=1024MB
4)運算器
運算器(Arithmetic unit)是計算機實施算術運算和邏輯判斷的主要部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它能按照計算機程序的要求,進行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和進行判別數的符號、比較數的大小等邏輯運算。
5)控制器
控制器(Controller)是指揮、控制計算機運行的中心。它從存儲器中取也信息并進行分析,然后根據指令向計算機各個部分發出各種控制信息,使計算機按照要求自動、協調地完成任務。
一般將運算器和控制器合稱為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由于CPU是微型計算機的核心,我們習慣上用CPU型號來表示計算機的檔次,如80286、80486、Pentium、Pentium II、Pentium III和Pentium IV等。
3.計算機軟件
計算機僅有硬件還不能進行信息處理,必須有為計算機編制的各種程序。程序、數據和有關文檔資料稱為軟件。
軟件可以分為系統軟件(System Software)和應用軟件(Application Software)兩大類。
(1)系統軟件是為方便使用和管理計算機提供的軟件,常用的系統軟件有以下幾種:
a.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的主要目標是管理計算機資源,便于使用主。常用的有DOS、XENIX、Unix、Linux和Windows等。
b.數據庫系統
為管理各種數據所設計軟件系統。常用的數據庫系統舉例:FoxBase、FoxPro、Visual Foxpro和Access等。
c.各種程序設計語言的翻譯程序
程序語言和編譯系統的主要目標是研究開發容易編寫、表達能力好和便于產生高效的目標程序和程序語言,以及便于使用的編譯系統。
(2)應用軟件是為某一應用目的而編制的軟件,經常使用的有以下幾種:
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
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
文字處理軟件
信息管理軟件
自動化控制軟件
4.信息的數字化表示
在計算機內部存儲、處理和傳輸的信息均采用二進制。
二進制數只有0和1兩個數碼,運算起來很簡單,其運算規則是逢二進一。
各種進制之間的轉換關系:
十進制數
二進制數
十六制數
0
0
0
1
1
1
2
10
2
3
11
3
4
100
4
5
101
5
6
110
6
7
111
7
8
1000
8
9
1001
9
10
1010
A
11
1011
B
12
1100
C
13
1101
D
14
1110
E
15
1111
F
三、小結:
1.計算機系統的構成
2.計算機硬件的五部分
3.計算機軟件的分類
數制之間的轉換
從二進制到十進制的轉換
從十進制到二進制的轉換
從二進制到十六進制的轉換
從十六進制到二進制的轉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