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3
這是小學數學平移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背景分析
1、學習任務分析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實驗教材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第五章《相交線和平行線》最后一節。平移是一種基本的圖形變換,也是本套教材引進的第一個圖形變換。因此有兩個作用:(1)作為平行線的推廣作用。(2 ) 滲透圖形變換的思想。使學生盡早接觸利用平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本章中只是初步的認識,是學生后續學習的基礎。
《課程標準》對平移變換的要求通過具體實例認識平移,探索平移的性質,利用性質按要求作出簡單圖形平移后的圖形。因此“平移的性質”是本節課的重點。
2、學生情況分析
本課要理解掌握平移的概念及性質,學生必須具有圖形平移的生活常識,線段相等及平行線的判定等知識儲備,同時還必須具有一定的觀察、歸納、探索能力。目前我所任教班級的學生數學基礎較好。以上能力基本達到,但學生的抽象概括、探索能力偏弱,故本節課的難點為“平移性質的探索與理解”。
二、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技能 :了解平移的特征,能按要求作出簡單圖形平移后的圖形。
數學思考:學生經歷操作、探究、歸納、總結圖形平移基本特征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體驗圖形平移過程中的樂趣,感受數學活動中充滿了探索性與創造性,激發學生樂與探究的熱情。
三、課堂結構設計
本節課與生活聯系很密切,針對這一特點,設計了多個問題情境,從學生熟悉的現象作為切入點,目的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按照“活動—發現—應用—感悟”的模式安排教學活動。讓學生采取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通過觀察思考、總結歸納來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從實例中概括出平移的定義,通過自主探索中得出平移的性質。將其應用于實踐去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因此我的課堂結構設計為:創設情景——探索新知——拓展應用——反思小結——作業布置。
四、教學媒體設計
、通過插入視頻和有動感的畫面,并借助幾何畫板,充分展示圖像的變化過程,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五、教學過程設計
(1)創設情景 激發興趣
通過引入福州泛船浦神父樓實現整體平移的視頻,導入課題——平移。這樣既交代本節課研究和學習的主要問題,又激發了學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同時又為本節課的教學作了鋪墊。
(2)師生互動 探索新知
用電腦演示生活中物體運動的畫面和利用數學畫板的平移功能,通過思考和探索得出平移的定義、性質和平移作圖的步驟。
(3)鞏固訓練 熟練技能
通過習題的訓練,加強學生進一步理解平移的定義和性質,感受數學和生活密切聯系。
(4)回顧反思 升華提高
讓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方法及參與程度讓學生不僅重視探索的結果,更應重視探索的過程。
六、教學評價
在本節課中關注學生對平移定義、性質的理解和應用。在探索平移性質的過程中,創設問題情境,不僅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以境生情,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學中的情境,使原有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饒有趣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引導他們積極探索、主動發展,從而達到知識建構的目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體驗,理解生活中的平移現象。
2、學會平移物體,同時學會數物體之間是平移了幾格。
3、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競爭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平移現象的感知、理解。
教學難點:
物體之間平移了幾格的數法。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看一看
師:同學們,老師領你們到游樂場去看看,好嗎?
游樂場的游樂項目可真不少,你們看!(課件展示)
2、做一做
你們能用動作表示它們是怎么運動的嗎?
你能給這種動作起個名字嗎?平移(板書)
物體向同一個方向運動的叫平移,
3、找一找
同學們剛才看到的像小火車跑,小朋友滑滑梯,觀光梯的運動等這些現象都是平移。
還能舉出生活中平移的現象嗎?
二、探究新知
1、移一移
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個平移小房子的小游戲,好不好?
2、課件動態演示小房子的平移。
三、知識拓展
課件出示格子圖(螞蟻搬家的小故事)
在認識了平移的方向和距離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向哪個方向平移,移動了多少格?
小提示:我們先做個小記號,看記號移動了幾格,物體就移動了幾格。
四、課堂練習
練習七的第四題、第五題、第六題。
五、小結
師:同學們學的非常好,我很高興。請同學們欣賞我帶來的圖片。(課件播放)
同學們這節課玩的高興嗎?那你在玩的過程中學到了什么?
這節課我們在游樂場里發現了許多平移的現象,游樂場還有許多其他有趣的現象,我們下節課再研究。
六、布置作業:30頁做一做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三年級上冊第41至43頁,平移與旋轉。
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及學生的生活經驗,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能判斷、區別這兩種現象。
2.能在方格紙上數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或豎直方向平移的格數。
3.了解平移和旋轉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4.通過探索研究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合作意識。
教學準備:課件、實物投影,發給學生方格紙及長方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寒冷的冬天馬上就要到了,為我們供暖的熱電廠的工人叔叔們又要開始忙碌了。今天,就讓我們隨著小記者的鏡頭,一起走進威海熱電廠去參觀一下吧。請你仔細觀察,在錄象中能發現哪些正在運動的物體,它們又是怎樣運動的?我們比比誰的眼睛最敏銳。
(課件演示:①師解說“瞧!汽車開進了大門”;②傳送帶“就是傳送帶上的這些黑黑的煤,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冬天的溫暖”;③換氣扇“這是用來疏散車間熱氣的換氣扇”;④升降機“這是他們正在興建的職工家屬樓”,最后畫面靜止)
[評析:選取典型性的實例,并制作成動態的畫面,既有助于學生初步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借助學生熟識的物體的運動,可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下面的教學做好準備。]
二、新授
1、模仿
師:誰來說說你的發現?看誰說的最多。(學生自由發言)
生:大門,升降機,汽車,傳送帶,換氣扇。(同時師出示5張圖片課件)
(生每說一個運動的物體,都讓學生用手比劃一下,是怎么運動的。
師:剛才我們找到了這么多運動的物體,我們一起再來比劃一下它們都是怎樣運動的,好吧。(師生一起比劃,比劃即可不要多說話)
2、分類
師:大家比劃的真形象,那老師有個問題考考你——“這些運動中的物體根據運動方式的不同,可以進行怎樣的分類?”比如說可以把它們分幾類?誰和誰是一類?為什么這樣分類?”給你30秒考慮一下。(學生思考)把你的想法在小組中交流一下,總結出一種你們認為最合理的分法。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來說說你們組討論的結果?(指名回答)
生:換氣扇、轉軸、車輪為一類。因為他們都是轉動的(用手模仿);(師:接著說)把傳送帶、汽車和大門分為一類,因為它們都是左右移動的(表演);升降機自己為一類,因為它是上下移動的。
師:我聽明白了,你們實際上是把這些物體分成了3類,一類是轉動的(指黑板的分類板貼),一類是左右移動的,一類是上下移動的,是吧?有沒有不同意見?(指名,分2類的)
生:我們組把換氣扇、轉軸、車輪為一類,因為他們都是轉動的(用手模仿)把傳送帶,大門,升降機,汽車分為一類,但它們都是平平的移動。
師:哦,你們組是分了2類,轉動的為一類,平平的、直直的運動為一類,是嗎?那大家覺得這兩種分法,哪一種更為合理?(學生自由說)
師:都有自己的見解,那我也來說說我的看法,好嗎?我認為根據運動方式的不同,從整體上分為兩類,一類是轉動的,一類是平平的、直直的沿直線運動的,這種分法是非常符合老師要求的。(稍停頓)但是第一種分法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他是把這一類物體(指平移類)根據運動方向的不同又進行了第二次的分類。明白了嗎?(明白)
師:像大門、汽車、升降機、傳送帶的運動都是沿著直線運動的,我們把這種運動現象叫做平移。(板書:平移)而像換氣扇的運動是——
生:轉的。
師:怎么轉的?(播放換氣扇旋轉的動畫)
生1:是這樣轉的。(用手勢)
生2:轉出來是圓形。
生3:是圍著一個中心轉的。
師:像這樣圍著一個中心轉動的現象就叫做旋轉。(板書:旋轉)圖中還有我們沒有發現的旋轉現象嗎?
生1:汽車里方向盤的運動屬于旋轉。
生2:車輪的運動屬于旋轉。
生3:傳送帶下面的轉軸的運動屬于旋轉。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新的知識——“平移和旋轉”。(板書)[評析:借助手勢表示物體的運動方式及分類等活動,使學生對平移、旋轉的感知逐漸清晰化,對這兩種現象的認識逐步加深。]
三、感悟體驗
1、尋找生活中的例子
師:現在請同學們輕輕地閉上你的眼睛,回想一下在你的生活中,你曾經做過、玩過、看過的哪些物體的運動現象屬于平移和旋轉?看誰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大約30秒)好,睜開眼睛,咱們先來說說生活中的平移現象都有有哪些吧!可以邊說邊用動作表示出來。(學生舉例子)
生1:拉窗簾的動作。(動作表示)
生2:電梯運行時是平移的。(動作表示)
生3:拉抽屜是平移。
生4:滑梯是平移。
師:什么在平移?
生4:滑梯上的人。……
(教師要注意學生的語言規范性,有說的不嚴密的及時訂正。時間最多為1分鐘)
師:那你能用手中的物品做出一個平移動作嗎?
(學生用手中的物品分別創造出從前向后、從左向右、從上向下等不同方向的平移動作。)
師:生活中哪里存在旋轉現象?
生1:陀螺轉起來的時候。
生2:旋轉門。
生3:風扇在旋轉。……
[評析:數學來源于生活,通過尋找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的實例,使學生再一次把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而用手中的'物品作出一個平移的動作,讓學生把對平移特征的理解通過自己的方式直觀地表示出來,有助于加深對平移和旋轉的體驗。]
學習目標:
1、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能正確區分平移和旋轉。
2、我能說出生活中各種平移和旋轉現象。
3、我能在方格紙上數出圖形平移的格數。
學習重點和難點:
1、正確辨別平移和旋轉現象。
2、能在方格紙上數出圖形平移的格數。
學習流程:
一、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課件出示8個運動的畫面:升國旗、纜車、小汽車、火車、紙風車、風車、風扇、時鐘。
想一想:物體在平移的有:
物體在旋轉的有:
二、理解平移和旋轉的特征
1、小組匯報,說出分類的理由。
2、聯系實際,理解概念。
課件出示:運動著的小汽車、火車、升旗、滑滑梯。
想一想:平移有什么特點?
看來物體不久可以()平移,也可以xx平移,還可以xx平移。在移動過程中,物體的本身方向xx,物體沿()移動。
課件出示:旋轉又有什么特點?
旋轉是物體圍繞( )或()作xx運動,本身方向()。
3、邊說邊做。(課件出示)
4、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平移和旋轉現象?在小組內說說。
5、全班展示交流。
三、平移距離的學習。
課件出示:
1、小樹向()平移了xx格。
2、鴨子向()平移了xx格。
3、房子向()平移了xx格。
4、把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小船涂上顏色。
四、反饋總結。
1、先找對應點或邊,后數格數。
2、看一個圖形移動多少,只需看這個圖形上的某一點移動多少就可以了。
五、欣賞美麗的圖案。(課件出示)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