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31
這是金字塔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設計說明
本課由兩篇短文組成,第一篇節選自穆青的《金字塔夕照》,主要描寫了夕陽下金字塔的雄渾之美及作者由此引發的萬千思緒。第二篇則是一個非連續性文本,主要以“胡夫金字塔”為例,介紹了金字塔建筑年代的久遠、外觀的雄偉、精湛的工藝及巧妙的設計等,還對古埃及悠久的文明成就作了簡要的補充。這兩篇文章采用不同的方式介紹金字塔,風格迥異,互為印證,又構成了一組非連續性文本,讓讀者對金字塔這一世界奇跡有了更為全面、豐富的了解。因此在教學時,我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從閱讀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指導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方法。學文后,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金字塔,對閱讀所得的整理再現,檢驗閱讀效果。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生字詞,朗讀課文,搜集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引入新課
1.今天,我們先欣賞一組圖片。(出示金字塔圖片)
2.導入:曾經,它是世界上最輝煌的國度之一,它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跡。至今,人們都無法破解金字塔的秘密。埃及,一個充滿了神秘色彩的文明古國;金字塔,令世人驚嘆的建筑。作者用流暢又飽含韻味的文字向我們展現出了一幅幅金字塔在夕陽照耀下的美麗畫面。今天,讓我們走近金字塔,欣賞它獨特的美,了解金字塔,讓更多的人認識金字塔。
3.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4.介紹一下作者。
穆青(1921—2003),新華社原社長、當代著名新聞記者,他的新聞作品、新聞主張和新聞實踐是20世紀中國新聞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設計意圖:欣賞圖片引入,由直觀的畫面喚起視覺的感知,引發一探究竟的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由讀文,要求:字音讀正確,句子讀流利。
2.檢查自學效果。
(1)課件出示詞語:
翻譯 無愧 熠熠發光 遐想 黏著物 刀刃 埃及 泛濫 淤泥 精湛
(2)指名認讀詞語,讀準字音。
設計意圖:字詞教學適當簡略,以學生自學為主,降低掌握要求,初步讀通課文。
三、深入研讀,欣賞美景
1.“九月的開羅是金色的”,文章哪些內容充分體現了這句話?請讀讀課文,找一找。
2.學生讀文,找句子。
3.交流找到的句子,說說讀后的感受。
4.指導朗讀:用你的朗讀展現你發現的美。
5.欣賞圖片。(出示金色夕陽下的金字塔圖片)引導學生看圖片,說說自己產生了哪些遐想。
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欣賞美,感受美。
6.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7.關于金字塔,你還了解哪些信息?
8.學生閱讀第二篇短文。
9.交流閱讀所得,這篇短文介紹了胡夫金字塔的哪些內容?
引導學生進行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學習閱讀方法。
(1)有圖又有文字的圖文類非連續性文本,讓我們一下子就能看明白,直觀、簡明、概括性強。我們要圖文結合著看,同時關注圖上的細節。
(2)內容較多的材料,我們可以先瀏覽,然后針對要解決的問題“對號入座”,進行定位閱讀,提取需要的信息,快速地解決問題。
10.你的閱讀收獲是什么?
11.快速瀏覽兩篇短文,說說哪些內容是相互印證的。
12.文中還介紹了古埃及的哪些成就?說說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抓住景物特點,展開合理的想象,欣賞美景,陶醉于美景中。帶著自己的感受進行朗讀,感受金字塔的雄渾之美。指導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學習閱讀方法,提高閱讀分析能力。
四、總結全文,提煉介紹
1.結合課文內容,大膽推測金字塔是怎樣建成的。
2.根據課文內容,結合搜集到的資料,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金字塔。
3.交流、評議。
設計意圖:梳理課文內容,多種形式做展示介紹,對埃及與金字塔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取得閱讀成效。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課上我引導學生朗讀句子,欣賞夕陽下的金字塔是雄渾之美,又鼓勵學生由迷人的色彩美展開無限的遐想,進入文明古國之境,感受古人類的智慧。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重在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從提供的材料中獲取信息,進行信息的分析。最后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金字塔,則是把閱讀所得與搜集的資料進行再次整合,更全面地了解、認識金字塔,實現有閱讀、有收獲。
一、課題:金字塔
二、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散文和非連續性文本,感知它們的不同。
(2)了解非連續性文本的特點。
(3)通過這兩種形式的文本,了解金字塔。
三、教學過程
(一)初讀本課,整體感知
(1)默讀99頁—102頁的內容。關于這一課的文章,你有什么發現?
(二)逐篇閱讀,了解金字塔
(2)讀第一篇:讀這篇散文,感受金字塔的雄渾之美和作者觀賞時的萬千思緒。(談談金字塔之美,作者想到了什么。)
(3)讀第二篇:你覺得金字塔的“不可思議”體現在哪里?你覺得金字塔是怎樣建成的?談談你的看法。
(三)初識非連續性文本
(4)你覺得非連續性文本都有哪些特點?(內容不連貫,但圍繞一個主題或目的;圖文結合,信息量大;提高閱讀速度,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取大量信息……)
(5)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非連續性文本?
(四)課堂小結
第一篇和第二篇,你更喜歡哪一種形式(散文、非連續性文本)?理由是什么?
教學目標:
1.認識“譯、愧”等10個生字。
2.能結合兩篇短文的內容,說出對金字塔的了解。
3.初步了解非連續性文本的特點;能說出對兩篇短文不同表達方式的感受。
教學重點:
能結合兩篇短文的內容,說出對金字塔的了解。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非連續性文本的特點;能說出對兩篇短文不同表達方式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一)激發興趣
教師引導:一提到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埃及,同學們會想到什么呢?
(二)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金字塔。
二、交流預習內容,發現編排特點,明確學習任務
(一)交流預習內容,發現編排特點
1.師生交流中發現課文編排特點。
這篇課文的題目是《金字塔》,編排了兩篇短文;一篇是散文《金字塔夕照》,重點描繪了夕陽下的金字塔美景。一篇是《不可思議的金字塔》,有文字、示意圖等多種呈現方式,主要介紹了金字塔的相關信息。
2.教師小結。
(二)明確本課學習任務
1.教師引導: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先來讀讀閱讀提示,說說本課的學習任務是什么?
2.師生交流中明確本課的學習任務。
默讀下面兩篇短文,說說你對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兩篇短文用了不同的方式寫金字塔,你更喜歡哪一種?說說你的理由。
三、閱讀《金字塔夕照》,了解金字塔,體會作者情感
(一)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教師引導: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兩個學習任務開始學習這篇課文。先來默讀第一篇短文《金字塔夕照》,短文寫了什么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
(二)師生交流閱讀體會
1.整體感知:短文描寫了夕陽下金字塔的雄渾之美及作者觀賞時的萬千思緒。
2.想象畫面,感受美景,有感情朗讀。
聚焦第二自然段,抓住“金色”,感受夕陽下金字塔的雄渾之美,有感情朗讀。
3.關注“思緒”,體會情感,有感情朗讀。
聚焦三、四自然段,關注作者看到金字塔后的萬千思緒,感受金字塔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及作者對金字塔的贊美之情。
四、閱讀《不可思議的金字塔》,進一步了解金字塔,初步了解非連續性文本的特點
(一)瀏覽短文,整體感知
1.教師引導:同學們,《金字塔夕照》中描繪的金色畫卷讓我們對金字塔心馳神往,下面讓我們來學習第二篇短文《不可思議的金字塔》,先來瀏覽一下,看看短文寫了哪些內容,為什么說金字塔不可思議呢?
2.通過觀察小標題,快速了解短文概況。
(二)自讀第一部分,了解胡夫金字塔概貌
1.學生自讀,梳理信息。
2.師生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圖示、文字和數據了解胡夫金字塔的大小、規模、建造工藝、神奇的數據等信息,從而了解胡夫金字塔概貌,感受金字塔的不可思議。
(三)自讀第二部分,了解建造金字塔的背景
1.學生自讀,梳理信息。
2.師生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文字描述、插圖等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進一步思考金字塔的不可思議。
(四)嘗試運用文本信息,結合課外資料,大膽推測
1.教師引導: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呢?試著借助短文中的內容,結合課外資料,大膽推測一下吧。
2.師生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以文本提供的信息為基礎,聯系整篇文本,結合課外資料,從不同角度大膽推測。
(五)師生交流對非連續性文本的認識
五、比較兩種表達方式,說說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引導
同學們,兩篇短文我們都學完了,這兩篇短文用了不同的方式寫金字塔,你更喜歡哪一種?說說你的理由。
(二)師生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有理有據表達,暢所欲言。
(三)教師小結
六、布置作業
1.請你結合課文內容和查找的資料,用自己的話向身邊的人介紹一下金字塔。
2.選擇一處你最感興趣的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搜集并整理相關資料。
教學課件
教學目標:
1.認識“譯、愧”等10個生字。
2.能結合兩篇短文的內容,說出對金字塔的了解。
3.初步了解非連續性文本的特點;能說出對兩篇短文不同表達方式的感受。
教學重點:
1.能結合兩篇短文的內容,說出對金字塔的了解。
2.初步了解非連續性文本的特點。
教學難點:
能說出對兩篇短文不同表達方式的感受。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1.跟隨作家馬克.吐溫領略了水城威尼斯獨特的城市風光,跟隨捷克的卡雷爾.恰佩克看到了荷蘭美麗、幽靜的牧場風光,今天我們將以別樣的方式參觀埃及金字塔。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受表達上的特點。
1.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自己有什么發現?
2.反饋交流預設:本課形式特殊,是由兩篇短文組成,前一篇用詞優美,文章寫得很美,后一篇形式特別有文字、示意圖、地圖等多種呈現方式,主要介紹了金字塔的相關信息。
3.教師小結:后一篇短文是非連續性文本,看似內容不連貫,其實圖文之間、語段之間都有緊密的聯系;在生活中常常在哪兒能看到這種非連續性文本?(廣告、地圖、說明書等。)
三、默讀課文,了解金字塔。
(一)學習短文《金字塔夕照》。
1.默讀《金字塔夕照》,用筆畫出印象深刻的語句也可以寫下自己的感受。
2.夕陽下的金字塔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美)
3.體現在哪些語句中?
①“你看,天上地下,……開闊而又雄渾的畫卷啊!”
在這幅畫卷中看到了什么?
句末為什么用感嘆號?(贊嘆金字塔美)
指導讀出感嘆的語氣。
②“那一片迷人的金色,……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懷古的幽思……”
讀準字音“遐想”,“遐”的同音字“瑕”“暇”,分別組成詞語“無瑕”“閑暇”,“遐想”是什么意思?令人想到什么?(金字塔與“金”息息相關,夕陽下處處呈現金色;外形像“金”字;
宏偉的建筑是熠熠發光的珍寶,人類勞動和智慧的結晶,比金子還要貴重。)
4.短文寫了什么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二)學習《不可思議的金字塔》。
1.默讀《不可思議的金字塔》,想一想:你知道了有關金字塔的哪些信息?
2.交流反饋。(大小、重量、年代、材料、建造工藝、神奇的數據……)
3.“不可思議”是什么意思?有哪些不可思議的地方?引導學生關注課文旁批。
4.出示文章結尾處地圖,簡要說說“建造金字塔時的古埃及”的概況。
5.借助課文內容大膽推測,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
四、暢所欲言,交流感受。
兩篇短文的形式,你更喜歡哪一種?
交流預設:①喜歡《金字塔夕照》一文,文章寫得很美,通過語句能夠想象畫面,體會到作者的贊美之情。②喜歡《不可思議的金字塔》一文,提供了豐富而明晰的信息。
板書設計:
想象、抒情 熠
金字塔 大小、重量、年代、材料、…… 熠
古埃及概況 發
大膽推測 光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