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6
這是部編版一年級畫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畫》是一年級上冊的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點展開描寫,圖文對應。這就是我本節課教學目標和方向。這一課是謎語詩。我抓住學生好動、好奇、愛表現的特點,設疑解疑,引導學生觀察我的畫,理解詩意,激發了孩子們學習課文的熱情,為教學成功地展開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前,多媒體不通電,我課前臨時發揮,用孩子們感興趣的游戲入手,啟迪他們識字的興趣,既解決了課前空白的尷尬,也為古詩學習生字作了鋪墊。
教學時,我和孩子一起分享了自己的畫—根據古詩作的畫。并讓學生先從整體再由遠到近觀察,知道這是一幅山水畫,畫上有山、水、花、鳥,感受景物的美。并通過實際生活中山、水、花、鳥的對比,以及體驗對比所產生的差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總結”詩句,進而達到理解詩句的目的,突破難點。如:站在遠處看生活中的山,模模糊糊,看不清顏色;老師的畫上的山青蘭蔥郁,站在遠處看,卻有顏色,得出詩句“遠看山有色”……是因為山在畫上,不是真實的,一句一句剖析詩句,孩子們的探索欲濃烈,最后明白這不僅僅古人智慧的結晶,還把山水花鳥描寫的生動有趣,還是一個謎語。我抓住詩句中的著眼點,把精力放在詩句的品析熏陶上,借助創設情境、情感體驗在讀中讓學生感悟詩句的美,在讀中受到美的熏陶,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1.通過簡單易掌握的簡筆畫,激發孩子們對繪畫的興趣;
2.教會孩子們用簡單流暢的線條和基本的幾何圖形來概括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培養繪畫的基本功底;
3.通過貼近生活的簡筆畫圖案,培養孩子們對生活的觀察力,引導他們于平凡的景物中發現生活的美好;
4.讓孩子們能運用畫筆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想,啟發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學習簡筆畫小動物的技巧,準確把握形狀和特點。
2、 熟悉并掌握簡筆畫技巧,自己用簡筆畫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教具準備:粉筆、小圖、有趣的謎語、故事、削好的鉛筆、橡皮、紙張等。
教學過程
一、比比誰的紅旗多?(3分鐘)
分發畫筆,并宣布上課紀律,表現好的小組獎勵紅旗(畫的),看哪個組紅旗多,如果全班表現好,完成教學任務,就獎勵一個小故事。
二、猜猜我是誰?(5分鐘)
在正式上課之前,列出一些有趣的猜小動物謎語,讓大家猜:(隨堂而定,猜5個左右)
1.一位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小時有尾沒有腳,大時有腳沒尾巴。(青蛙)
2.頭小頸長四腳短,硬殼殼里把身安,別看膽小又怕事,要論壽命大邊。(烏龜)
3.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長又長,幫人把活干。 (大象)
4.嘴像小鏟子,腳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擺,水上劃船子。(小鴨子)。
5.年紀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論遇見誰,總愛喊媽媽。(山羊)
6. 頭戴大紅花,身穿什錦衣,好象當家人,一早催人起。(公雞)
7.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 說它力氣小,背著房子走。(蝸牛)
8.身穿黑緞袍,尾巴象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來到(燕子)
三、跟我學畫畫(20分鐘)
1、開始教學生畫小動物,從簡單的教起。(如蜻蜓和魚)
2、教學生畫三種不同的小動物,畫第三種(如蜜蜂)時用不同畫法。
四、我手畫我心(10分鐘)
1、引導孩子們自己畫出自己喜愛的小動物,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和對動物平時的印象創作新的形象。
2、畫完之后,展示作品,如果臺下的同學說得出那是什么動物,就給予表揚,畫的不好的給予鼓勵。
3、挑選優秀作品貼在墻上。
五、作業布置(1分鐘)
下一次課,請同學們自己回去觀察并畫一種蔬菜或水果.
六、輕松一刻(剩下時間)
根據課堂表現,時間充足高年級講故事,低年級講小故事或者教兒歌。(如紀昀妙對驚乾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
六、教學總結:
基于農村小學的孩子們可能比較沒有美術基礎的考慮,開始的時候比較多是一筆一劃示范,教會他們怎么畫畫,力爭在輕松有趣的課堂氣氛中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參與到課堂繪畫中來,讓上課不但有益而且有趣。在后面階段可以引導(尤其是高年級的同學)孩子們自己作畫,學會去觀察生活,去發現美好,同時在輔助的教學活動(如猜謎、講故事)中也能增長知識。
總目標:大班幼兒對事物的認識漸進深入,逐漸認識到事物間曲折復雜一些的關系,在表現事物情節上大大進步,能夠表現除了空間關系以外的復雜一些的事件關系。因此,對于情節的表現成為大班的特點。而我們的孩子經過平時的學習和積累,在繪畫方面已經產生了一個很大的飛躍。所以本學期的繪畫目標,是讓孩子接觸更多的繪畫材料和方法,從而創作屬于自己風格的作品。
名稱
目標
內容
綜合繪畫
1、培養幼兒對藝術的喜愛,并能以此為樂趣。
2、訓練幼兒對物體比例的均勻搭配及線條的流暢。
3、訓練幼兒均勻涂色及顏色漸變的熟練運用,使幼兒能夠選擇自己喜愛的顏色進行搭配。
1、彩虹上的小屋
2、歌唱和平
3、小螞蟻過河
線條畫(各種紙張)
1、培養幼兒對藝術的喜愛,并能以此為樂趣。
2、充分發揮幼兒想象力用自己所能想到的線條組合成一幅畫。
3、訓練幼兒耐性以及對優秀作品的鑒賞,從而提高自己。
4、線
5、娃娃
6、柳樹姑娘
7、小鳥
線條畫
(倒鐘畫)
1、培養幼兒對藝術的喜愛,并能以此為樂趣。
2、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與想象力,創作更有趣的作品。使幼兒在愉快的心情下創作。
3、訓練幼兒耐性,并能以多種角度來創作。
8、爺爺和孫女
9、怪老頭
砂紙畫(綜合繪畫)
1、培養幼兒對藝術的喜愛,感受繪畫的多樣性。
2、初步訓練幼兒使用砂紙作畫,
3、根據故事情節訓練幼兒想象力及動手作畫能力。
10、黃鸝鳥
11、海底世界
擦畫
(卡美紙)
1、 培養幼兒對藝術的喜愛,并能以此為樂趣。
2、 初步訓練幼兒使用卡美紙作畫。并了解卡美紙的巧妙運用。
3、 訓練幼兒仔細認真的創作作品,
12、女孩和白鴿
13、 女孩
刮畫
(線條畫)
1、培養幼兒對藝術的喜愛,并能以此為樂趣。
2、初步訓練幼兒使用刮畫紙作畫。了解刮畫紙的難點與重點。
3、訓練幼兒仔細認真的創作作品,培養幼兒小小成就感。
14、 魚
15、 臉譜
16、 恐龍
《畫》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教學內容。它是一首古詩,古詩的教學不同于課文,有點難以把握的感覺。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的。第一課時重點是認讀生字,第二課時重點是學習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下面是我在第二課時的教學反思。
一、課堂設計:
新課開始,我從畫引入,讓學生觀察畫面內容,引出古詩。讓學生自讀古詩,要求字音讀準,讀對。然后和學生一起品詩。每一句詩句都有一副圖畫,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四句詩的意思,同時板書詩的內容,讀出詩。特別是最后一句“人來鳥不驚”的教學,我讓學生親自感受鳥在畫中和生活中人來后的反應,加深理解。接下來是在學生感知的基礎上,誦讀古詩,分男女生對讀,小組讀,集體表演讀,讓學生發揮想象根據感悟做出動作。如“遠看”時學生把手放在額前,仿佛眺望遠處,“近聽”時則做出側耳聽的樣子,“花還在”做出花開的樣子,“鳥不驚”做出擺手的樣子。這樣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多層次的讀,學生感受、理解了詩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也在短時間內背下了古詩。最后是鞏固練習,給詩排隊。拓展學習反義詞。
二、存在問題及努力方向:
1、古詩教學比較難,我在教學中沒有把握好詩的整體性,如朗讀時的整體范讀,詩句理解時的整體感受,而是一句一句的解析,這樣淡化了詩的意境,不能讓學生感受到詩的整體美。
2、受方言的影響,我的個別字音不準。特別是前后鼻音。低年級的教學任務主要是生字識讀,那么作為老師,我必須做到字音準確,給學生很好的示范。
3、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我更應注重孩子評價性的語言,不能都是單調的“你很棒”、“很好”……應該讓他們以更高的學習激情投入到古詩誦讀中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的興趣、向往和創造都在生機勃勃的課堂環境中煥發出來,飛揚起來。那樣我才會和學生一起快樂起來、發展起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