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8
這是翼中的地道戰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地道戰是冀中人民創造的一種十分巧妙的對敵斗爭方式,通過學習了解地道戰,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增強其民族自豪感。
2.理解地道戰在抗日戰爭的特殊地位。
3.為課文分段,歸納段意,并學會分層和寫出層意。
4.朗讀。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教學重點:
了解冀中地道的結構特點。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難點:
理解冀中地道戰的特殊地位。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光盤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教學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大意,給課文分段。
一、板書課題:冀中地道戰
解題:冀,河北省簡稱;冀中:指冀中平原;地道:在地下挖洞,形成通道。
二、整體入手,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思考
①地道戰這種斗爭方式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
②地道的式樣和特點各是什么?
2.預習生字、新詞。
堡壘:作防守用的堅固建筑物。
妨礙:阻礙。
隱蔽:借旁的事物來遮掩。
迷惑:辨不清,摸不著頭腦。
三、讀熟課文、理清順序,劃分段落
第一段(1~2自然段)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用地道戰同敵人斗爭。
第二段(3~7自然段)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有效地打擊了敵人,體現了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
第三段(8自然段)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理解課文,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和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理解冀中地道戰的特殊地位。
一、復習引入
提問:通過預習你知道什么了?這節課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思考寫了什么?
時間、地點、事件。
抓重點:斗爭方式——地道戰。
2.自由讀,體會內容。
三、學習第二段(逐自然段學習)
1.自由讀全段,然后用一句話概括全段意思
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
2.指名讀第3自然段,思考:地道在打擊敵人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地道——是人民武裝堅強的堡壘。
3.自學4~7自然段。
自學題,在書中找一找哪些地方體現了“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
①自由讀文。
②勾劃。
③討論。
④匯報。
教師摘錄要點作總結。
地道:式樣100多種,洞內設施較完備。出口隱蔽,虛實結合。洞內“關口”多,防毒,防水,設“有線電”等等。
4.朗讀,把地道的奇跡及對人民無窮智慧的感受讀出來。
四、學習第三段
1.齊讀,說說寫了什么?
2.追問:你怎樣理解“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3.說一說。
4.讀全文,再次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作業
課內:抄寫詞語、選詞填空、按課文內容填空、造句
課外: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板書設計:
利用地道堅持斗爭
地道結構獨特
出口隱蔽 能守能攻 頑強的斗志
巧妙防備 水火毒氣 無窮的智慧
有線無線 聯絡方便
粉碎掃蕩創造奇跡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和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
2.理清課文的條理。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練習用“如果……就……”“不但……還……”造句。
教學重點:
了解冀中地道的結構特點。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難點:
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
課前準備:
組織學生觀看電影《地道戰》。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題,釋題。
1.同學們看過《地雷戰》、《地道戰》的電影,還記得那里的人民是怎樣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的嗎?
2.板書課題:冀中的地道戰
3.從課題來看,哪一個詞是中心詞?(地道戰)
“冀中”是河北省的簡稱,河北省的中部就叫“冀中”。
二、初讀課文。
要求:1.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自學生字詞。(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3.理清課文層次,考慮分段。
三、逐題檢查、討論。
1.指名讀課文,并說出課文大意。
2.小黑板出示生字詞。
①指名讀,齊讀。
②強調“廁”是平舌音,“辣”左邊最后一筆是撇,右邊要封口。比較:妨-紡惑-感
3.討論分段。
第一段(1~3)講地道戰的產生及其作用。
第二段(4~7)介紹了地道的式樣、特點。
第三段(8)講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的地位。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段。
2.討論交流。地道戰是怎樣產生的?(為了……創造了……)
“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這是個總起句,課文從幾個方面分述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板書: 不計其數(形式多 數量多)
敵來敵走(保存自己 打擊敵人)
3.結合課文內容解釋“掃蕩”“封鎖”。
4.總結第一段段意。
五、作業。
1.抄寫課后詞語。
2.思考課后練習一、二題。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讀課文第二段。
2.讀講討論
⑴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思考:這段話講了幾層意思?每層說了什么?(有四層意思。第一層講地道的式樣多,有100多種;第二層講地道有位置和高度;第三層講地道里有許多大洞,生活設備齊全。第四層講地道中有通氣孔,既透氣又透光。)
⑵地道的出口是怎樣的?有幾種情況?(開在隱蔽的地方,用荊棘掩護,有的出口旁是陷坑;有的出口旁是警戒洞,迷惑洞;地道里的每一段都有“孑口”。)“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迷惑”是辨不清,摸不著頭腦的意思。“迷惑洞”是讓敵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孑口”這里指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個人過去的關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意思是:一個把住關口,一萬個人都打不進來。形容孑口之險窄。)
⑶“想方設法”是什么意思?敵人是怎樣想方設法來破壞地道的?冀中人民是怎樣對付敵人的進攻的?(火攻,水攻,毒氣攻)(用土和沙來滅火,;用吊板來擋毒氣;地道和枯井暗溝連起來,使水流走;還可以轉移到別的村子里去。)
⑷人們在地道里是怎樣進行通訊聯系的?無線電和有線電為什么要加上引號?(人們一一個口傳稱“無線電”;用鐵絲拴小銅鈴稱“有線電”。)(因為不是真正的有線電和無線電。)“為了打擊敵人,什么辦法都想出來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這句話在課文里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對利用地道打擊敵人的許多辦法進行了總結,贊揚了冀中人民對敵人斗爭的智慧和才能。)
3.總結段意。(這段是全文的重點,作者對地道的式樣、特點作了詳細介紹。)
4.齊讀課文第二段。
二、作業。
1.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2.根據課文第二段的內容,畫出地道的示意圖。
3.填空:(書后第2題)
第三課時
一、指名讀課文第二段,并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2.這段有兩句話
第一句講了什么?和前面的哪句話相呼應?(地道戰粉碎了敵人的掃蕩。)(“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這就是地道戰。”)
第二句講了什么?(冀中人民堅持生產,還有力地打擊了敵人,是驚人的奇跡。)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地道戰是我國抗日戰爭驚人的奇跡。)
三、自由朗讀全文。
四、結合課文,學習句式,練習口頭造句。
如果……就……
不但……還……
五、練習概括課文中心思想。
1.冀中人民是怎樣利用地道打擊敵人的?
2.“為了打擊敵人,什么辦法都想出來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舉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體會。
3.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這篇課文記敘了在抗日戰爭中,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地道的結構特點,歌頌了我國人民在對敵斗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
六、了解記敘方法。
1.這篇課文講了冀中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爭精神和無窮無盡的智慧。那么,課文的這一中心思想是怎樣一層層表達出來的呢?
2.討論:(引導學生弄清課文圍繞中心,先講地道戰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有什么作用;再講地道的樣式和特點,構造有得于隱蔽自己,打擊敵人;然后講怎樣粉碎敵人的火攻、水攻、放毒氣,怎樣進行通訊聯絡;最后講地道戰在抗日戰爭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3.教師總結。課文有條理地記敘了內容,一步步深入地表達了課文的中心思想,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寫作方法。
板書:
位置 高度
大洞 小洞 氣孔
出口
迷惑洞
孑口
土沙滅火
吊板擋毒氣
連通溝井放水
通訊聯絡
【學習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認識“侵、略”等9個生字,正確認讀“侵”的讀音;會寫“侵、略”等10個字,正確規范書寫生字“陷”;正確讀寫“侵略、妨礙、隱蔽、攻陷”等詞語。
2.繼續學習速讀的方法,練習速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無窮無盡的智慧。
4. 通過反復誦讀、展開想象、質疑問難、小組合作等多種方式,理解課文,體會地道戰的智慧。
5.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地道的結構、作用等介紹清楚的。
【重點、難點】
1.重點:練習速讀課文,抓住主要內容,了解冀中地道的結構特點。
2.難點: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讀懂課文,畫出地道結構平面圖。
#地道戰#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課
1. 導入新課:同學們,今天我們將帶大家參觀一個特殊的地方,它既不是壯觀輝煌的古代建筑,也不是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跡,但它同樣體現了中國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這就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留下的戰爭遺跡——冀中地道。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冀中的地道戰。哪位同學來解釋“冀中”?
2.當你看到“地道戰”三個字時,你想的最多的問題是什么?
(我想的很多,主要是為什么要開展“地道戰”?“地道”是什么樣的?怎樣“戰”呢?戰的結果又如何呢?)
3.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吧!
在抗日戰爭時期,具體一點說就是1942年到1944年,日本帝國主義調集了幾十萬軍隊對我華北敵后抗日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實行野蠻的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他們在鐵路和大道的兩旁挖了很深的封鎖溝,挖出的泥土就用來筑成封鎖墻,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對抗日根據地實行封鎖政策。為了粉碎敵人的“大掃蕩”,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地道戰,狠狠地打擊了敵人。
二、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運用快速閱讀的方法,默讀課文。記錄閱讀時間,寫下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產生問題。
2.學習字詞(落實目標1)
(1) 出示本課會寫字,讀一讀,寫一寫。
侵 略 筑 堡 黨 丘 妨 蔽 陷 拐
(2)出示本課的詞語,讀一讀,并理解難懂的詞語。
侵略 修筑 粉碎 領導 打擊 堅持 游擊
妨礙 隱蔽 陷坑 拐彎 迷惑 不計其數 無窮無盡
3.再次快速閱讀,課文內容檢測題(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1)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地道戰
(2)地道里面光線不好,比較昏暗。
(3)地道的出口開在隱蔽的地方,旁邊堆滿荊棘。
(4)人在地道里不能了解上面的情況。
4. 通過快速閱讀,概括各段的段意。 (落實目標2)
第1自然段:介紹當時的情況。
第2自然段:地道戰的產生。
第3自然段:概括介紹地道戰的規模和作用。
第4自然段:具體介紹地道的式樣和結構特點。
第5自然段:詳細介紹地道的出口。
第6自然段:介紹地道怎樣防火、防水、防毒氣。
第7自然段:介紹地道里的聯絡方式。
第8自然段:介紹地道戰的歷史意義。
5.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結構分層、概括層意。
第一部分(1-2)介紹冀中地道戰出現的原因、背景。
第二部分(3-7)重點介紹地道如何保護群眾、抗擊敵人、防御破壞和傳遞敵情信息。
第三部分(8) 總結全文,再次用“驚人的奇跡”對地道戰在抗日戰爭中的獨特作用進行高度評價。
三、交流方法
這節課我們運用快速閱讀的方法了解了這么多的內容,誰來總結一下自己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感受呢?
生交流。
四、談話總結
這節課,我們不僅讀通了課文,還初步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那么地道戰的結構和作用,作者又是怎樣介紹清楚的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教學目標
冀中的地道戰五年級教案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和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
2.理清課文的條理。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練習用“如果……就……”“不但……還……”造句。
教學重點
了解冀中地道的結構特點。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難點
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
課前準備
組織學生觀看電影《地道戰》。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題,釋題。
1.同學們看過《地雷戰》、《地道戰》的電影,還記得那里的人民是怎樣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的嗎?
2.板書課題:冀中的地道戰
3.從課題來看,哪一個詞是中心詞?(地道戰)
“冀中”是河北省的簡稱,河北省的中部就叫“冀中”。
二、初讀課文。
要求:1.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自學生字詞。(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3.理清課文層次,考慮分段。
三、逐題檢查、討論。
1.指名讀課文,并說出課文大意。
2.小黑板出示生字詞。
①指名讀,齊讀。
②強調“廁”是平舌音,“辣”左邊最后一筆是撇,右邊要封口。比較:妨-紡惑-感
3.討論分段。
第一段(1~3)講地道戰的產生及其作用。
第二段(4~7)介紹了地道的式樣、特點。
第三段(8)講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的地位。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段。
2.討論交流。地道戰是怎樣產生的?(為了……創造了……)
“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這是個總起句,課文從幾個方面分述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板書: 不計其數(形式多 數量多)
敵來敵走(保存自己 打擊敵人)
3.結合課文內容解釋“掃蕩”“封鎖”。
4.總結第一段段意。
五、作業。
1.抄寫課后詞語。
2.思考課后練習一、二題。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讀課文第二段。
2.讀講討論:
⑴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思考:這段話講了幾層意思?每層說了什么?(有四層意思。第一層講地道的式樣多,有100多種;第二層講地道有位置和高度;第三層講地道里有許多大洞,生活設備齊全。第四層講地道中有通氣孔,既透氣又透光。)
⑵地道的出口是怎樣的?有幾種情況?(開在隱蔽的地方,用荊棘掩護,有的出口旁是陷坑;有的出口旁是警戒洞,迷惑洞;地道里的每一段都有“孑口”。)“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迷惑”是辨不清,摸不著頭腦的意思。“迷惑洞”是讓敵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孑口”這里指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個人過去的關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意思是:一個把住關口,一萬個人都打不進來。形容孑口之險窄。)
⑶“想方設法”是什么意思?敵人是怎樣想方設法來破壞地道的?冀中人民是怎樣對付敵人的進攻的?(火攻,水攻,毒氣攻)(用土和沙來滅火,;用吊板來擋毒氣;地道和枯井暗溝連起來,使水流走;還可以轉移到別的村子里去。)
⑷人們在地道里是怎樣進行通訊聯系的?無線電和有線電為什么要加上引號?(人們一一個口傳稱“無線電”;用鐵絲拴小銅鈴稱“有線電”。)(因為不是真正的有線電和無線電。)“為了打擊敵人,什么辦法都想出來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這句話在課文里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對利用地道打擊敵人的許多辦法進行了總結,贊揚了冀中人民對敵人斗爭的智慧和才能。)
3.總結段意。(這段是全文的重點,作者對地道的式樣、特點作了詳細介紹。)
4.齊讀課文第二段。
二、作業。
1.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2.根據課文第二段的內容,畫出地道的示意圖。
3.填空:(書后第2題)
第三課時
一、指名讀課文第二段,并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2.這段有兩句話:
第一句講了什么?和前面的哪句話相呼應?(地道戰粉碎了敵人的掃蕩。)(“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這就是地道戰。”)
第二句講了什么?(冀中人民堅持生產,還有力地打擊了敵人,是驚人的奇跡。)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地道戰是我國抗日戰爭史上驚人的`奇跡。)
三、自由朗讀全文。
四、結合課文,學習句式,練習口頭造句。
如果……就……
不但……還……
五、練習概括課文中心思想。
1.冀中人民是怎樣利用地道打擊敵人的?
2.“為了打擊敵人,什么辦法都想出來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舉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體會。
3.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這篇課文記敘了在抗日戰爭中,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地道的結構特點,歌頌了我國人民在對敵斗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
六、了解記敘方法。
1.這篇課文講了冀中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爭精神和無窮無盡的智慧。那么,課文的這一中心思想是怎樣一層層表達出來的呢?
2.討論:(引導學生弄清課文圍繞中心,先講地道戰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有什么作用;再講地道的樣式和特點,構造有得于隱蔽自己,打擊敵人;然后講怎樣粉碎敵人的火攻、水攻、放毒氣,怎樣進行通訊聯絡;最后講地道戰在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3.教師總結。課文有條理地記敘了內容,一步步深入地表達了課文的中心思想,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寫作方法。
板書:
位置 高度
大洞 小洞 氣孔
出口
迷惑洞
孑口
土沙滅火
吊板擋毒氣
連通溝井放水
通訊聯絡
作業設計:
一、抄寫詞語。(課后第四題)
二、多音字組詞。
橫h唍g( )h坣g( ) 擱g ( )g ( ) 都 d島( )d ( )
三、把括號里不合適的詞劃掉。
⑴冀中人民(創建 創造 建造)了新的斗爭方式,這就是地道戰。
⑵在(寬大 寬闊 廣闊)的平原的地下,挖了不計其數的地道。
四、填空。(書后第三題)
五、造句。
如果……就…… 不但……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