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1
這是清澈的湖水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增強環保意識。
4、學寫生字:澈、紋、賽、幻、蕉、卷、欣、丟、表、盼、波、賞、鏡、演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本課生字詞,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增強環保意識。
難點:朗讀指導,體會景色之美及小潔美好的心靈。
教具準備:字、詞、段落、畫面課件
教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直接入題:
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齊讀課題。這“清澈的湖水”該是什么樣子?生答。一位叫小潔的小朋友親眼看到了這樣清澈的湖水。板書:小潔。下面,讓我們隨她一起去看看吧!
二、檢查預習:
1、課下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現在想不想再把課文讀一遍?(想)那就請同學們開始吧!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可以放聲讀,可以默讀,也可以同桌一起讀,對你喜歡的部分還可以多讀幾遍。
2、學生自主讀書
3、通過讀書,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生說。
4、文中幾個詞語可難認讀啦!出示生詞認讀:(計算機顯示課文中的生詞,生字用醒目的色彩顯示)①指生讀②齊讀l遍
三、學習課文:
過渡:小潔跟著爸爸媽媽出去游玩,乘坐在游船上,欣賞到了非常美麗的風景。
l、自由讀2—4自然段:畫出你喜歡的風景優美的句子,說說為什么喜歡?再朗讀出來。
2、四人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匯報:在讀中體會景色的優美。
A、你喜歡哪一部分?為什么喜歡?
(1)生答:“我喜歡山石”這部分,因為山石很美。
屏顯文字:“看,那邊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這邊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石龜、石兔,好像正在賽跑呢。”
師:你能給大家讀出你感受到的美嗎?
生讀:
師:誰還喜歡這部分?(生舉手)你來說說。
生:我喜歡山石這部分,因為這些山石形狀很有趣。
師:你能給大家讀出這種趣嗎?
生讀:
師:誰還能比他倆讀得還好?(自己先試試)
指生讀:其他同學當評委,大家評議。
(2)師:你們都讀得這么好,我也想試試了,老師和你們一起合作讀怎么樣?點擊句子,(“看,那邊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字體變成綠色;“這邊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石龜、石兔,好像正在賽跑呢”變成紅色。以區分師生該讀的部分。師生接讀。這是我們通過讀書知道的小潔看到的美麗神奇的山石,你們想不想也親眼看看?生:想。
(3)屏幕顯示課文中的山石圖:誰來看著這幅圖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些山石?
指生看圖說。
你想怎樣來形容這些山石?生答。板書:奇。
(4)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有趣美麗的山石?生說
(5)老師也查找了許多山石的資料,今天也給大家帶來了,想看嗎?
按順序點擊形狀各異的山石畫面(有像大蛋糕的、有像大象的、有像青天柱的……共有5種)
誰來看圖說說這些山石的樣子并給這些山石起個合適的名字,進行說話訓練師小結:這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本身真是奇妙無比。
B、過渡:你還喜歡哪部分?為什么?
(1)生答:我喜歡潮水這部分,因為湖水很清、很靜。板書:湖水。
屏幕顯示文字:“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幻的山巒”。
(2)師:這句話該怎么讀,你當老師,我當學生,教教我,行嗎?
學生自已練習。
(3)生讀:(師:你是用自己示范讀的方法來教我)
師提示:還可以用具體方法教我。比方說:哪句話應當快讀,哪句應該慢讀,哪個詞語應當重讀等等。
(4)生指導。
(5)學生閉上眼睛,聽老師配樂讀。
(6)愿意讀的同學都站起來配樂讀。
(7)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生:“變幻的山巒”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山巒還變幻呢”?點擊“變幻的山巒”(在后面顯示出一個彩色問號,并閃動兩下)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你很會讀書,誰能幫幫他?
指生解答。
(8)屏幕顯示畫面:(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畫面顯示:湖水清澈見底,岸邊座座山峰,倒映在水中,人們乘坐在一艘小船之上,徐徐前行)。再問剛才提問題的同學,你現在明白了嗎?讓他說說。
指生讀這一部分,其他同學欣賞畫面。(重復播放剛才的畫面)。
談談看了畫面后的感受。板書:靜。
(9)小潔乘著游船,行進在這藍天碧波之上,產生了一種奇妙的感覺——(生補充)。
屏幕顯示句子:“她覺得自已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多么美妙的感受啊!練習感情朗讀。師: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啊!自己再完整地讀讀這段話。體會湖水的清和靜。
C、還喜歡哪部分?為什么?
(1)生答:我喜歡小魚這部分;因為小魚很快樂。
屏顯畫面:(清澈的湖水里,游船徐徐向前,一群群小魚悠閑的游來游去。忽然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了水面,又迅速地在浪花中消失了)。說說這些小魚在這清澈的湖水中生活得怎樣?
生答,教師板書:小魚樂
(2)屏幕顯示文字:“瞧,清澈的湖水里有許多小魚在游。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給表演呢廠指導這名學生讀出小魚的快樂。
(3)四人小組讀一讀,比一比,看誰讀的快樂。
(4)男女同學各選一名同學比賽,大家評議。齊讀
(5)小結:(指板書)這里的景色靜也美,動也美,所以小潔看得——(生補充:入神了)。板書:入神了。
過渡:可是后來,小潔的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為什么呢?
4、自由讀第4自然段后面的部分。
(1)指生讀:說,其他學生補充。
(2)老師:是啊,小潔的心里也像這起了皺墳的湖水一樣不再平靜,她用企盼目光望著湖水。
(3)什么是“企盼”?小結在企盼什么?
生答。其他同學補充”
(4)齊讀。突出小潔的不滿。
5、默讀課文最后一段,想:小潔跨上岸,四處張望什么?
(1)指生讀最后一段。
(2)指生回答。
生:她在尋找清潔工。
生:她在尋找那位扔香蕉皮的小孩。
師:如果你是小潔,會對這位小孩說些什么?同桌試著表演。找一組同學上臺表演。
生:她尋找垃圾箱,想把面包紙扔進垃圾箱。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提示:可聯系上文)
生答。及時鼓勵。
四、總結全文
l、如果小潔就在你身邊,你想怎樣夸夸她?
學生夸小潔。
師:是啊,小潔的心靈就像這清澈的湖水一樣美麗。
2、我知道,咱們班有很多智多星,想一想,為了使這清澈的湖水永遠清澈,我們今后應當怎么做?,生答。
對,通過我們齊心合力,共同努力,潮水將更加清澈,小草將更加蔥綠,天空將更加蔚藍,地球上將生機一片。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發揮你的聰明才智,設計兩則保護環境的廣告語,并配上插圖,比一比,看誰做得好。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設計,我的目的想根據課文特點及學生實際,科學地對教材進行了處理。采用分兩條線進行教學的方法,先讓學生自由選擇寫景的內容學習,在充分領略到景色美后,再讓學生找出描寫小潔的句子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設計,體現了循序漸進的思維訓練過程――即讓學生由感受具體形象的景美,升華到領悟抽象的人美。
一、這一課最大的努力就是變“以教師為中心”為“以學生為主體”。這主要體現在學生學習有選擇性,在學習中我讓學生有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的自由,并給足時間讓他們按照自己的選擇去大膽地探索。變以往的“一言堂”為“群言堂”,變“教師問學生答”為“學生問老師答,學生問學生答”讓人人都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
二、設計中還是想把激趣貫穿于整個教學中。通過創設不同的情境,為學生營造一個樂學的課堂氛圍。
三、嘗試地創設了一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氛圍。培養學生“人人善問”的習慣。并通過激勵的語言滲透了質疑的方法;激發了學生“人人求新”的欲望。給學生自由探索的時間與空間;給了“人人成功”的機會。對學生每一點成功及時給予表揚,激勵性的評價貫穿課堂始終。
不足: 學生對課文預習不夠深入,給學生的預設不夠靈活,同時老師語言激情做得還不夠,因此課堂不夠活躍,反映了學生這一教材備課不夠深入。
組織教學《清澈的湖水》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27課,請同學們齊讀一遍課題。
2、上一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自學了課文的生字詞,了解了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現在老師檢查一下同學們上節課學得怎么樣。看,誰能完成這個填空:
小潔跟隨爸爸、媽媽出去游玩,被湖里美麗的景色(吸引住了),不忍心將(面包紙)扔進湖里,當她看到一個小孩把(香蕉皮)扔進湖里,她感到非常的(不滿),最后船靠岸了,小潔眼睛一亮,(飛快地向前跑去)。(可以同桌討論一下,看誰最快完成)
3、看來上節課同學樣學得真不錯,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和小潔一起去游玩,好不好?好,讓我們蕩起雙漿出發吧!(配樂欣賞:《讓我們蕩起雙漿》) 1、揭示課題。
2、鞏固上節課所學的知識。
3、通過生動有趣的flash或mtv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讀課文
品句子
1、大自然真美啊!美麗的風光配著動聽的音樂,老師發現同學們都看得入神了。你們看(貼人頭像),小潔也看得入神了。她看什么入神了呢?(板書:入神)
2、請同學們打開書本,小潔在游玩的過程中看到哪些美麗的景象呢?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然后把有關的句子用 劃下來。
3、剛才,老師看到小朋友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讀書非常認真,現在請你們來說說,你劃了哪些句子。(課件出示句子)
⑴ 看,那邊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這邊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石龜、石兔好像正在賽跑呢!
⑵ 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化的山巒。她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
⑶ 瞧,清澈的湖水里有許多小魚在游。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正在給游人表演呢!
⑷ 同學樣真會讀書,這些句子都是描寫小潔所看到的美麗景象,現在老師請同學們來動動小手:老師這里有三幅圖,是根據這些句子畫成的。誰能幫老師把它們貼在圖中適當的位置。(找學生上黑板貼畫)
4、這真是一幅美麗的圖畫,這么美麗的景色,你們喜歡嗎?那我們讀這些句子的時候就要讀出美的感覺來。(個別讀,比賽讀)
5、現在老師提出一個更高難度的要求,誰有信心把這些句子有感情地讀出來(配樂朗讀)。
6、找小伙伴或聽課的老師配樂朗讀。 1、讓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劃出寫景的句子。
2、利用貼圖,使課文描寫的情景再現,使學生感受環境的美。
3、激發情感,引導學生讀中感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讀議結合 體會思想
1、同學們都聽得入迷了,小潔也被這美麗的景色吸引住了,(板書:入神)看得入神了。但接著發生了什么事使小潔變得不滿的呢(板書:不滿)(課件出示有關句子,學生齊讀)
⑴ 這段話里面有幾句話?這三句話里面你有什么不明白的詞語呢?現在請同學們分四人小組學習,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與同學討論,先自己試著解決,不能解決的等一下提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
⑵ 解決學生不懂的詞語(估計是:皺紋、企盼):
① 動作演示不滿。(看課件理解皺紋)湖水生氣了,美麗的景象不見了,如果你看見了這個扔香蕉皮的小孩,你會對他說些什么呢?
② 看來同學們對這個小孩的行為感到不滿,小潔也和我們一樣,但小潔的心里不僅僅是不滿,更多的.卻是企盼(板書:企盼)。企盼是什么意思呢?你們猜猜小潔的心里會企盼些什么?
2、但光是企盼是不行的,還要有實際的行動,小潔原來想把面包紙丟進湖里,后來她有沒有扔呢?你是從哪些句子知道的? 1、發揮學生的自主合作精神,讓學生聯系上下文充分理解課文中的生詞的意思。
2、設計問題,對學生進行說話練習,從中使學生領悟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
課外拓展 深化主題
1、看錄像:
⑴ 汾江河的水污染:同學們看,這是我們佛山的母親河,聽老人說,以前汾江河的河水很清澈,可以看見河底的小魚、小蝦,可是現在變了
⑵ 小河流的水污染:這是佛山市區內的一條小河流,同學們看,垃圾到處都是,河水變成了黑水
2、看到這被污染了的河水,同學們,你們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3、如果人人都來保護環境、愛護環境那該多好啊!老師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設計環保標語來教育人們要保護環境。現在老師想邀請同學們一起來為環保寫一句話,可以嗎?(分組設計環保標語)
4、請各個小組的環保小衛士代表上前展示標語。 讓學生結合身邊的環境情況,為環保設計一條標語,從而再次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讓學生結合身邊的環境情況,為環保設計一條標語,從而再次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總 結
這堂課我們欣賞了美麗的景色,懂得保護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道理。相信有了小潔、你、我,還有大家的努力,湖水一定會變得更加清澈,大自然也一定會變得更加的美麗。
【課前準備】
課文清澈的湖水優秀教學設計
1、觀看電視里的公益廣告語。
2、觀看污染湖水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入課題
1、播放多媒體課件,引導欣賞湖光山色,給學生以強烈的美的享受。
2、請學生自由談談感受,美在哪里?引導用成語贊美湖水,激發學生對清山碧水的熱愛之情。(山清水秀、碧波蕩漾、波光粼粼、清澈見底……)
3、引導美讀課題,要輕輕讀“清澈”體會湖水的清與亮。帶著喜愛之情,美美地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課文里也描寫的湖光山色,昨天我們初讀了課文,你能說說作者從哪幾方面寫了這里的景色?
三、朗讀課文,感悟內容
說一說,你們讀了課文,對這里的景色是怎樣的感覺?真的美嗎?我們去看看:看課件。依次出現奇異的山石、清澈的湖水、可愛的小魚
四、美讀課文,再現美景
1、剛才畫面上的景象,咱們課文里也有,在哪里?(2、3、4)認真地讀讀2、3、4段,將2、3、4自然段中描寫山石、湖水、小魚的句子,畫一畫。(指名在實物展示臺上展示)
2、讀讀這三處景色,看看有沒有你、特別喜歡的的句子。練習讀3處
3、就努力地把它讀得精彩些,待會兒讀給大家聽,看能不能打動別人。練習讀自己喜歡的一處。
4、指名學生美讀課文中寫景的句子。教師相機示范,學生賽讀,看看誰讀得最美。
⑴ 山石處:喜歡這句話的孩子請舉手,請站起來,說說你們為什么喜歡這句話?各抒己見。重點理解“展翅欲飛”,做動作理解,欲,將要飛起來,突出雄鷹的威武。正要跳起的青蛙和賽跑的龜兔多么活潑、可愛,你能讀出來嗎?
⑵ 湖水處:
① 你為什么喜歡這句?(太美了)喜歡這句的舉手。算上我一個,我也特別喜歡。多精彩的語句呀!不過,要把它讀好還真不容易。你們在下邊也再準備一遍,待會兒我們來比賽,看誰把這種美給讀出來了。你們讀得真不錯,能讓我試試嗎?謝謝鼓勵,你們注意觀察了我的表情了嗎?知道我為什么會笑嗎?該你們了,讓我為你們喝彩,行嗎?注意表情。(學生有感情地齊讀)
② 在這樣美的景色中,小潔也出現了幻覺,請在書上找出句子來讀。此時,你們有問題嗎?(為什么)看課件。有答案了嗎?出示2、3。讓我們也走進這如畫的風景中,深深地陶醉吧。(換角色配樂讀句子)
⑶ 小魚處:這么多小魚你最喜歡那一條?為什么?讀這句話。幾個比喻句。“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象在給游人表演呢!”這一句要讀出驚喜的語氣。
5、其實,這三處景色都很美,我們連起來讀一讀好嗎?注意老師的提示 (師生齊讀)出示課件
奇異的山石:看,那邊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這邊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半山腰的石兔、石龜,好像正在賽跑呢。
清澈的湖水: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幻的山巒。
可愛的小魚:喲,清澈的湖水里有許多小魚在游。一條銀白色的小魚躍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給游人表演呢!
現在,我提示的詞語,你還能說出剛才那段話嗎(學生自由準備背誦)
能行的起立!真有信心!給你們配上音樂好嗎?讓我們帶著對這湖光山色的無限贊嘆之情來背誦這些描寫景色的精彩語句。(有感情地配樂背誦)
五、關注感受,體會心情
就在這美麗的湖光山色中發生了一件事。小潔一邊欣賞,一邊吃面包,吃完面包,她把面包紙怎么處理的?找出句子來讀讀。
1、攥,就是這個動作,還可以用什么詞來描述這個動作?換詞理解。攥就是抓,拿的意思,為什么不用抓或拿呢?(更緊)課文里是怎樣攥的?“緊緊攥著”此時,針對這個詞你有問題嗎?(為什么緊緊攥著?)是啊,這么美的湖水小潔怎能忍心破壞它呢?她愛這湖水,正是有了小潔這樣美好的心靈,湖水才會這樣美麗下去。怎樣才能把小潔愛湖水的心情讀出來?指名讀。“緊緊攥著”要讀得重些。
2、后來她是怎樣處理掉這張面包紙的呢?齊讀5段。
3、這么美的景色,小潔不忍心破壞,我們的小朋友更不忍心(破壞),可是,一個小孩吃了香蕉后,他是怎么做的,找出句子來讀一讀。湖水里滿是皺紋,這每一道皺紋都是對這樣行為的譴責,它在譴責什么?替湖水說說。是啊,美麗的湖面就因為有了香蕉皮而變的難看,湖水難過,我們的小朋友(也很難過)指導:“湖水變得滿是皺紋”要讀得難過
4、換詞理解“企盼”。小潔用“企盼”的目光望著湖水,此時你就是小潔,把小潔的心理話說給同桌聽,再說給大家聽。(⑴ 湖水變的美麗;⑵ 人們愛護湖水,都不亂扔)
六、設計廣告語
我們看到為了讓人們愛護草坪,人們設計了“青青草地,踏之何忍”“我的生命很脆弱,請你愛護”;為了讓人們愛護鳥兒,中央電視臺播出了公益廣告:鳥是人類的朋友。今天我們也來當當設計師,為這清澈的湖水設計一下公益廣告好嗎?出示課件。
七、總結
1、今天,我們學習的兩個自然段里,詞語非常豐富,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積累起來。聽老師說詞語的意思,看誰的反應快,老師語音剛落,就能很快地站起來說出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
形容非常害怕──生怕
緊緊的抓著──攥著
東張西望,到處看──四處張望
形容非常快──飛快
形容慢慢的──緩緩
展開翅膀,準備飛翔──展翅欲飛
形容水清而透亮──清澈
形容非常盼望──企盼
2、出示課件:誰來當小老師,帶著大家把這些詞語讀一遍。都想當老師,那看來只有我當學生了。
生:領讀,師跟讀。
3、看得出,同學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還挺注意詞語的積累,不過,句子積累的怎么樣,我們還要檢查一下。
出示課件:湖水像一面鏡子。
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_____像__________。
師生共同評價。
七、總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27課《清澈的湖水》。
文本解讀:這是一篇文質兼美,寓德育、審美、環保于一體的文章。課文記敘了一位名為小潔的女孩自覺保護環境的故事,小潔不僅是保護環境、珍惜美的孩子,還是一個會發現美、欣賞美的孩子。文本的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就好像是自己生活鏡頭的再現,通過學習本文,教育孩子們保護環境,珍惜大自然呈現給我們的美景,做一個會欣賞美的孩子。
設計理念:依據新課改精神,本次教學設計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以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為指導,通過“自讀自悟”來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并結合文章圖文并茂的特點,啟發學生思考想象,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熏陶;通過自我感悟,升華主題,并指導自己的生活實踐,達到“學語文、用語文、語文生活化”。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用“像……像……好像……”的句式練習說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以及參與社會實踐能力。
(2)情感意識目標: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社會意識。
(3)態度習慣目標:養成積極思考,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以主人翁的態度參與學習,參與實踐。
教學重難點:通過對重點詞句的賞析、品讀,體驗人與自然的和諧美。
教學方法:采用我校校本研究教法“分類整體品讀法”、情景導入法、媒體輔助法等
學法指導:以學生為主體,對學生進行自讀自悟的指導。
教學過程:
一、進入情景,感知美:
1、景色美與行為美的和諧是本文的主題,所以我先要讓學生感受課文為我們呈現的美景。我以俄國作家契可夫的話引入課題:“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同學們你們有沒有一雙會發現美的眼睛呢?隨即,我出示課本插圖,指導學生觀察,進行簡單的說話訓練。把學生帶入這樣的情景之中:一灣清澈的湖水,湖面水平如鏡,倒映著藍天白云、青山綠樹,岸邊的山石奇形怪狀,湖水中的小魚活潑可愛,暖暖的春風輕輕地撫摸著游人的臉龐。
2、正當學生暢游在這如畫卷般的湖面上時,我隨即出示課件:小船和小潔一家人。引入新課:這游船上的人怎么樣呢?立刻抓住了學生進入文本的需求。
二、走進文本,感受美:
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理解課文就有層次有目標地進行朗讀。這里采用“四步品讀法”。第一步:讓學生讀準、讀通課文,想想課文是什么體裁的文章;接著再讓學生帶著問題讀:“這篇課文講了件什么事?”第二步:請學生小聲讀課文,提出本課的統領性問題:小潔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學生在自己學習和思考后進行匯報交流:小潔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學生可能只能想到小潔是個會“保護環境”的孩子,教師可以直接告訴學生,小潔還是個會欣賞美,懂得珍惜美的孩子。
三、品讀文本,欣賞美
在理解了人物的特點之后,我們就和孩子一起走進文本,進行第三步:品讀文本,欣賞美。這時用課件出示課文1、2、3和第4自然段的前一部分文字,引導學生品析小潔是個會欣賞美的孩子。
在朗讀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選擇,這里我先讓孩子自己讀文字,讓他們思考哪些語句能表現出小潔是個會欣賞美的孩子,并用筆圈劃出相關詞句。依據孩子的回答,分別引導學生理解:小潔欣賞到山石奇妙、湖面平靜、小魚有趣。并相機指導朗讀。
品讀文本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解基礎上,這里首先要讓學生理解什么是“欣賞”?然后讓學生匯報哪些語句能說明小潔是個會欣賞美的孩子,先讓孩子說自己的見解:為什么這句話說明她會欣賞美?就因為她發現山石奇妙、湖面平靜、小魚有趣,想象力非常豐富。這里要抓住重點詞句的理解:“展翅欲飛”“變幻的山巒”“她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理解詞句的方法很多,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讓學生在表演中理解“展翅欲飛”,用學生的親身經歷理解“變幻的山巒”,用想象來理解“她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
感情朗讀是建立在一定的情感基礎之上的,怎樣利用學生對這山水的感情,激發他們讀書的欲望?我想用富有指引性的評價引領學生走進文本。“這么奇特的山石,你會欣賞嗎?讀給大家聽聽吧!”“你的朗讀讓我看到了那可愛的小兔子。”“你讓我看到了小魚躍出了水面。”“你真會欣賞小魚的表演。”再用詩一般的語言引領學生進入那如詩般的情景,師描述深情描述,生閉眼想象:“湖水清澈平靜,像面鏡子,湖水里倒映著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變幻如夢的山巒,小船悠悠,微風拂面,小潔覺得自己在天上飛,又好像在水里游,多么奇妙的感覺啊!你愿意把這種感覺帶給大家嗎?”
理解課文是基礎,讓學生從課文中受到啟發,并自己學會如何應用,這是語文的工具性作用的體現。在學生理解了小潔是個會欣賞美的孩子之后,我問學生:你想不想做個會欣賞美的孩子?于是我出示多種圖片,(天空白云、彎彎的月亮)請學生用自己獨特的理解來欣賞它們,達到語言文字訓練的目的。
“像,像,還像。”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從理解“欣賞”到“小潔會欣賞”再聯系實際“我會欣賞”。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讓孩子真正學到了東西。
四、品讀文本,珍惜美
從哪里能看出小潔是個懂得珍惜美的孩子?這里的學習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我出示學習要求:請讀課文4、5段,看看哪些詞語能說明小潔懂得珍惜美。用鉛筆劃出來。這樣的設計體現了學生的學習由扶到放的過程,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在這里,還是要抓住重點詞句的理解:“生怕”“攥著”“企盼”。小潔企盼看到什么?這里的理解是全文的中心,要引導學生從多角度理解。“企盼看到小魚再回來表演,企盼再看到那平靜的湖面,企盼看到變幻的山石,企盼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映,企盼看不到湖水的皺紋,企盼沉入湖底的香蕉皮早點變成肥料……”小潔“緊緊攥著”的是什么?僅僅是面包紙嗎?還有她珍惜美,愛護環境的美德。
在指導朗讀時,要注意讓孩子體會小潔此時的心情變化,讀出小潔的美好心靈。
五、文本拓展,延伸美
這是本文的最后環節,是體現“用語文、語文生活化”之處。首先我要讓學生了解不文明行為,激發他們對破壞環境、不講文明行為的厭惡感。課件欣賞不文明、不環保的行為,然后請學生談談觀后感。激發學生要保護環境、珍惜美景的愿望。
如何珍惜美,保護環境?其實就在我們身邊的點滴小事中。倡導學生們“爭做環保宣傳員”。這里的設計有兩種,請學生任選一種訓練。
一種是口語交際訓練:如果你看到地上有紙屑你會怎么辦?如果你看到有人亂扔垃圾,你會怎么辦?如果你參加北京奧運會,你會把什么帶給大家?
一種是仿寫訓練:
我是一株小小草,請你注意你的腳。
我是,請你。
你扔下的是,我撿起的是。
兩種設計,給了孩子多元的選擇,符合不同層次孩子的需求,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讓孩子們在這說一寫中,真正做到了“學語文、用語文、語文生活化。”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