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教師教育隨筆《答非所問》,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每次上課,我都在為斌斌回答問題而犯難。我每次提出問題,他都搶著回答。明明我問的是“西紅柿”,他就說是“辣椒子”,我問的是“牛”,他卻說是“豬”……每次都惹得孩子們哈哈大笑,他卻像“茫然哥”一樣毫無所覺,樂此不疲。
為了改變這種不良情況,我認真觀察斌斌的表現,發現他性子太急了,沒聽明白就搶答,結果成為笑柄。我對斌斌說,要先聽明白老師的問題,想一想再回答,你看每次回答錯了,小朋友們都笑話你了。
斌斌也意識到自己犯錯了,每次在課堂上出現類似的情況,我就提醒他,經過我持之以恒的努力,斌斌逐漸改正了這個毛病,聽課認真了,會動腦筋了。
導讀: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錯誤”作為養料來促進成長,他們只有在“錯誤”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確”。這就像糧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長非得靠糞便給養一樣。
課堂上,老師不允許孩子出錯;在家里,父母不允許孩子出錯。結果,孩子也就只能盡力不出錯了。為了不致出錯,他們只好收斂幻想,自我綁束,縮手縮腳。成人在禁止孩子出錯的同時,也使孩子失去了通向正確、通向成功的機會。當孩子一旦形成這樣的人格,父母就不愿意了,就會說哎呀,你看你看,你怎么一點想象力都沒有?一點探索精神都沒有?為什么膽子這么小?父母不去反思自身,卻毫無道理地責怪孩子。他們費了好大勁把孩子終于折磨成了膽小如鼠的人,現在,為了讓他們膽大,又開始新一輪折磨。
關于錯誤,還有一個兒童心理成長機制與成人對錯誤的看法是否正確的問題,就是說,我們成人認為的錯誤在孩子的精神成長機制中是不是也是錯誤?有時候,在成人看來是錯誤的,在孩子來說是成長中的一種形態。孩子不是一個沒有長大的人,而是一個內在機制與成人完全不同的人。即便孩子真的錯了,最好的辦法是不要先剝奪他“錯”的機會,而讓他親身感覺到自己的錯誤,這要比你直接告訴他不能這樣做效果要好。當然,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我們可以告訴他哪是正確哪是錯誤,給孩子建立一個關于正確和錯誤的概念。
孩子的心智需要用“錯誤”作為養料來促進成長,他們只有在“錯誤”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正確”。這就像糧食是人吃的,但它的生長非得靠糞便給養一樣。
所以,在我們中心,我們的口號是:在錯誤中成長。不光對孩子,對老師,對管理人員,連對我都是這樣要求的。新來的孩子不敢下筆,我們的老師就會說:某某同學,往錯畫,給老師犯個錯誤看看!畫成狗屎蛋都行!聽了這句話,孩子便一下子輕松起來,對技術的恐懼就煙消云散。孩子的教育,重要的不在于得出正確的結果,而在于走向正確的那個過程。這個過程最有價值,也最能使人幸福。
推薦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教師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最近報載,有父母將不聽管教的孩子送去“魔鬼訓練營”,隔天卻接到孩子被拳打腳踢而意外死亡的消息。 即便此前孩子再不聽話,再讓父母操心,那一刻,接到消息的父母親肯定是痛心疾首、追悔莫及,如果時光倒轉,相信他們絕不會再將教育的責任假手他人。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然而,總有一些父母對自己的言傳身教缺乏耐心和信心,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教育好孩子。于是,老師們常會聽到家長這樣的話:“我孩子很不聽話,我們都沒有辦法管他,他會聽老師的話,請老師多操心。” 且不論一個班級四五十個孩子,每個孩子都如此托付老師“多操心”,老師能否操心得過來,就是孩子本身也不愿意老師越俎代庖,代為履行父母的職責和義務。 曾有一個孩子,學習成績還好,父母做生意忙得不可開交,就把他寄到老師家里。起初孩子小,聽話,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開始叛逆,他要回家,父母卻不允許,覺得自己的教育水平絕對比不上老師,而且也沒時間和精力去管教孩子。于是,孩子繼續留在老師家里,他用各種方法反抗老師:逃學、絕食,甚至與老師對罵……當父母親無可奈何地把他從老師那里領回家,他再也回不到以前那種好學上進的狀態了。 須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不良習慣是日積月累的,老師不是神仙,有自己的局限性,沒有扭轉乾坤的靈丹妙藥,父母原本想要減輕自己的負擔,結果只能帶來更多的源源不斷的煩惱。 為了遺憾不再出現,為了慘劇不再發生,為人父母,就不要把自己應盡的責任以金錢的形式轉托他人了。
作為老師好想聽見家長們談論孩子在幼兒園學會了啥子知識,學會了啥子歌曲。可是,我時常聽見有的家長反映說,孩子在幼兒園學的啥子,孩子從來不說,一問三不知?只有等到開放日的時候才發明,本身的孩子竟然學會了那么多的東西。為了讓家長們能夠對孩子在園學到的內容有所了解,我們利用家園欄跟家長們做了公然,可孩子回家后主動告訴家長的還是未幾。
為了提高孩子的積極主動性,何不嘗試新的方法,讓孩子回家當"小老師"。于是,我時常讓孩子在課堂上、活動中當"小老師",帶領全班孩子讀童謠、背古詩,做各種表演等。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但能主動參與的總是一小部分。于是,我又利用每天下戰書離園前的一段時間幫幼兒簡單的復習當天所學的內容,之后布置作業--回家給爸爸、媽媽、爺爺、祖母們當"小老師",把每天在幼兒園里學到的知識、本領教給本身的家人,并對他們說,老師要向家長們做查詢拜訪,比一比誰當的"小老師"最好。
唉!這個辦法還真靈。第二天早上果真有好多家長美滋滋的告訴我,昨天晚上,孩子在家給我們當小老師,教我們學唱歌、背古詩了等等。我聽了家長們的反映,心里很開心,這可以說是立桿見影了吧!
孩子都有表現本身的情欲,特別是在本身的家中,他面對的是本身的親人,心里沒有任何負擔,會表現的更好,甚或"闡揚超常"。這不僅滿足了孩子的表現情欲,也提高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加強了他們的自傲心,更有利于我們的教學。是以,讓孩子當一下"小老師"這也是我們老師工作中的一種可行的策略。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我班的早操隊伍依然是歪歪扭扭,很沒有精神。“立正”孩子們三三兩兩地回應“一二。”不由地從我的嘴中發出的口令聲少了,隊伍更亂了。加上器械操使用的的瓶子三三兩兩橫七豎八地倒在地上,有的孩子看在一邊開小差,有的孩子蹲下來把瓶子放了又放,實在是亂!和站在一旁的大二班相比,我羞愧了決定一整中三班的“班容”。
我利用晨間談話的時間,給孩子們洗腦子,從根本上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要像解放軍叔叔一樣,一早就要有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站有站象,做個朝氣蓬勃的孩子。
抽出了部分孩子的游戲時間,練習口令,“立正”、 “向前看齊”、“向前看”“起步走”等,孩子的精神面貌開始好了起來,我很開心。起碼早操的時候,不是再是歪歪扭扭的了,做早操也認真了很多,精神面貌好了,做早操的幅度開始大了起來,踢倒的瓶子一個接著一個,我又下了禁令不準碰“瓶子放好以后不準碰瓶子。”當做完一節早操后,幾乎所有的拼字都倒地了。這可能么辦呢?最后,我班決定統一把瓶子放在左前方。踢倒瓶子的問題是解決了不少,可是隊伍有排不整齊了,孩子們怕瓶子會被踢到,走過兩步再去放瓶子,這樣隊伍有歪了。
這些孩子可真會鉆空子了,最后,我把所有的要求,在早操前說了一遍: “排隊做早操要像解放軍叔叔一樣有精神,小耳朵豎起來,時刻注意老師口令,排隊做早操的時候管好手里的瓶子和自己的嘴巴不要發出聲音,隊伍拍整齊以后,瓶子放在左前方,不要走動,做早操的時候也要和前面的小朋友對整齊。”這一次,我們的早操隊伍可算排好了!
孩子還小很多事情不能兼顧,而老師在考慮問題時就要全面,看到問題就要提出,積極努力改進這樣才會不斷進步。
最近我們開展了科技節系列活動,其中有一項活動是親子科技小制作的比賽,我們豆豆班的孩子和家長積極參與了活動,利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制作了很多漂亮有趣的科技小制作。接下來我來簡單介紹幾樣。
1. 飛機
陳沐陽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小飛機,是和媽媽一起制作的,材料就是鉛絲和雪碧瓶,用鉛絲膠水等把雪碧瓶串聯起來,手工剪裁都非常精致,特別是輪子和螺旋槳部位更是動了一番腦筋,做成了活動體。寶寶有十足的信心要得比賽的第一名。
2. 汽車朋友
季欣怡小朋友帶來了兩輛小汽車,做法其實比較簡單,用盒子包一下表面,然后貼上了用鉛絲穿過盒子,裝起來四個輪子,車身上畫上了簡單的窗戶。兩輛汽車在大小上面有些區別。其他都一樣。這個汽車是寶寶和爸爸一起制作的,汽車的輪子也是可以活動的。
3. 帆船
王鴻睿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漂亮的帆船,主要的材料也是雪碧瓶,讓我感到最最亮點的地方是帆船上面插了一面五星紅旗,這里可以讓孩子在感受科技活動的有趣同時做一些簡單的愛國教育。寶寶平時比較內向,各方面能力也不是很突出,做事的積極性也很普通,這次和爸爸一起制作了漂亮的小帆船,我乘機大力鼓勵和表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寶寶最近干什么事情都很有動力,做得也很好。
還有許多小制作也十分漂亮,像陸煒航小朋友和媽媽制作的水泥攪拌車也很有趣,陳奕冰帶來了一對塑料瓶和雞蛋殼制作的小娃娃,宋子禾帶來了用光碟制作的毛毛蟲和小蝸牛,還有李智博和張天宇帶來了用牛奶瓶和小盒子制作的飲水機等等。
可以看出來孩子和家長的參與性比較高,我們還請孩子一起給這些小制作分分類擺在了作品區展示,并且利用課余時間請孩子來介紹自己的作品。活動很有意義。
天氣異常寒冷,每一位家長怕凍著自己的孩子,都給孩子穿了棉衣棉褲。一層又一層。這樣孩子不冷了,然而卻限制了他們活動的靈活性。這不,老師正在組織孩子們入廁,我們班的袁浩斌小朋友卻把小便灑在了褲子里。在這大冷的天,褲子濕濕的會把孩子凍壞的,我忙拿起電話撥了他家的電話號碼,然而響了很久也沒人接。怎么辦?家里沒有人,褲子換不下來,我忽然靈機一動。屋里不是生著火爐嗎?我何不給他烤干了讓他穿上就行了。于是我趕忙給他脫了下來,我脫下自己的棉襖,又解開上衣的紐扣,把浩彬摟了起來,起初他還害羞著,把頭低了我的懷里,漸漸地他把手放在了我的身上,還說老師的身上好暖和。說實話,自己的孩子大了,有好多年不這樣抱孩子了,這種感覺好親切。浩彬的褲子在冒著濕氣,然而他卻幸福的臥在老師的懷里,張著紅紅的小臉,忽閃著大大的眼睛。嘴里哼著歌曲,悠然悠然。過了些時間,褲子很快烤干了。我和他說:“浩彬,褲子干了,我們穿上吧”。然而他卻說:“媽媽,好舒服。”我聽了,心里有說不出的幸福。我忽然意識到,浩彬的媽媽常年不在家,是有奶奶一手帶大的。奶奶疼他、愛他。然而他卻缺少媽媽的愛。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撫養孩子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希望孩子的父母們在百忙之中拿出時間,兼顧一下孩子的感受。一會兒,浩彬的奶奶看到老師的電話,忙來到幼兒園看看有什么事情,當看到孩子在老師懷里的時候,孩子的奶奶感動的說:“他的媽媽也沒有這樣做,老師真的像媽媽。“孩子在幼兒園里我們放心,我們想到的老師們想到了,我們沒想到的老師們也想到了。”老師真的象媽媽一樣關愛著每個孩子。孩子們有了家一樣溫暖。讓我代表我們全家對老師說聲:“老師辛苦了,謝謝!”
每次上課,我都在為斌斌回答問題而犯難。我每次提出問題,他都搶著回答。明明我問的是“西紅柿”,他就說是“辣椒子”,我問的是“牛”,他卻說是“豬”……每次都惹得孩子們哈哈大笑,他卻像“茫然哥”一樣毫無所覺,樂此不疲。
為了改變這種不良情況,我認真觀察斌斌的表現,發現他性子太急了,沒聽明白就搶答,結果成為笑柄。我對斌斌說,要先聽明白老師的問題,想一想再回答,你看每次回答錯了,小朋友們都笑話你了。
斌斌也意識到自己犯錯了,每次在課堂上出現類似的情況,我就提醒他,經過我持之以恒的努力,斌斌逐漸改正了這個毛病,聽課認真了,會動腦筋了。
《幼兒隨筆中班3篇》:幼兒隨筆中班第1篇 “調皮大王”田增暉 我班的一群可愛的孩子有的乖巧聽話,有的比較調皮,有時候甚至會令人感到頭疼。這里就說說我班的“調皮大王&rdquo
《中班保育隨筆3篇》:中班保育隨筆第1篇自開學到現在雖說不是很長,但對每個孩子性格的了解我覺得還是一個不小的工程。表面上看,許多孩子在幼兒園表現得活潑、可愛、好動、愛說,或者內向、斯文、不
《中班教育隨筆200篇短篇》:中班教育隨筆200篇短篇第1篇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1】午餐在當今這個社會咱們的孩子生活在一種愉悅的時代一來伸手二來張口。每次在我的耳邊總是有家長在嘮叨著,老師孩子吃飯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