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6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教育隨筆《針對孩子要錢,買零食現象》,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今天,我剛到幼兒園就聽到小朋友們告訴我鄭玉潔放學后糾纏著家長到小賣部為其買零食,不給就來連哭帶叫的不回家,搞得家長也沒辦法,只得答應他的要求,有時家長來送,也非得讓家長給買上要的東西不可,要不就不來上學,搞得家長好幾次都送不來,針對這種情況,我便用講故事的形式來對其進行教育,并讓幼兒自己對故事中的人、事進行討論、評價,并提問當你們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做?從而使鄭玉潔以及有關類似現象的小朋友都改掉了原來的壞毛病。
這幾天,徐開全總是悶悶不樂,做什么事也沒有興趣,活動時還老走神。怎么回事,活潑好動的徐開全這是怎么了?我趁早上幼兒入園的時候,問他爸爸開全這幾天在家怎么樣,在幼兒園怎么這么不高興呢?他爸爸告訴我開全的媽媽好幾天不在家了,一直在醫院照顧老人。通過與家長溝通,知道原來孩子是想念媽媽了,需要更多的關心。于是我主動去親近他,讓他當組長發鉛筆,帶領小朋友清掃衛生,我給他整理衣服,表揚他的繪畫,問他在家吃的什么飯等等,讓孩子沒有時間發呆,讓孩子知道時刻有人關心他,逐漸他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有一次,他跑過來急著告訴我一件事,一張嘴就說:“媽媽,不,老師……”他把老師喊成了媽媽,還臉紅了呢!老師就像媽媽,要走進孩子心中,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愛。讓愛滋潤孩子的心田。
今天早上,我來到班內,看到桌子上有一盒金嗓子,王老師說是晨宇拿來的,說老師嗓子疼,給老師拿來了藥。 我感覺心底騰起一股柔情。上周五我嗓子疼的都說不出話來了,想不到晨宇竟記在心里,拿來了藥。 這時,晨宇跑過來溫柔的說:“李老師,我給你拿來的治嗓子的藥,記住,不能咽下去,要含化啊。一定記住啊!”看到晨宇像對孩子似的囑咐我,我感動地說:“嗯,我記住了,謝謝你,寶貝!” 這就是孩子對老師的柔情,真得讓我感動無比,我們給與孩子一點愛,孩子總是加倍的回報我們,真得謝謝我的寶貝!
與家長交談和接觸時,常聽到這種反映,說孩子在家很不聽話,讓他吃飯,讓他洗臉,大人喊很多遍他們都無動于衷,好像沒長耳朵一樣,使做父母的毫無辦法。
一是做父母的無論要求孩子做什么,總喜歡大呼小叫,一件事重復許多遍,孩子慢就不停的催促、呵斥:“快來洗手,你快點不行嗎?”,“快點吃,大口吃,快點往下咽!”不停地嘮叨不奏效地催促,使孩子慢慢習慣了,變得毫不在乎,漫不輕心。
二是正當孩子做一件事時,這時父母若要求孩子去做別的事,孩子自然不會情愿,不會順從,就好像沒長耳朵似的。
三是孩子與家長意見不統一,孩子不愿服從家長,對家長的話視作耳旁風,這時的“沒耳朵”,其實是一種反抗。
總而言之,孩子“沒耳朵”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主要責任在家長身上。當你要求孩子時要先看看孩子在干什么,然后用溫和的、帶有商量的口吻對孩子講話,講完后再聽聽孩子的意見。孩子一時任性不聽話要耐心說服,千萬不要大聲喊叫。要求孩子有時可用眼神,用手勢示意,這樣可減少口舌,增加默契。慢慢地,孩子就會有“耳朵”了
琳琳是個漂亮的小女孩,皮膚的白白的,大大的眼睛,小嘴巴特別甜,每次入園見到老師都會親切地和老師打招呼,是個人見人愛的孩子。
琳琳認識很多字,幼兒用書上的故事她能自己講下來。每次活動課上,琳琳總是積極的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讓其他孩子羨慕不已,更讓老師們對她刮目相看。可是,在一次活動課上,我的行為讓琳琳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讓她在以后的學習活動中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那是在一次活動課上,我給孩子們講故事《好擔心》,在講故事前我向孩子們詢問有誰知道小學是什么樣子的?孩子們紛紛舉手,搶著回答老師的問題。我先讓坐在前面的華華說(華華的媽媽是小學老師,華華可能知道的多一點),華華站起來說:“老師,小學里桌椅和幼兒園的不一樣,還有……”沒等華華說完,琳琳插嘴說:“老師,我知道還有廁所不一樣……”琳琳還想說下去,我招手示意她坐下,讓華華繼續說。華華說:“小學里不能帶玩具,還不能……”這時,琳琳又插嘴說:“上小學以后,我們會有很多書,還有漂亮的書包……”沒等琳琳把話說完,我兇兇地瞪了她一眼,說:“琳琳不能總是插嘴,這樣很沒禮貌。”琳琳慢慢地坐下了,埋著頭趴在桌子上了。看到琳琳的變化,我后悔極了,我為什么不讓琳琳說,為什么不表揚她呢?如果我讓琳琳把話說完,也許會使活動內容更加精彩,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雖然在后面的活動中,我極力讓琳琳來回答,可是,琳琳已經沒有以前的那種興致了。
善待孩子的插嘴,不只是為了我們教學活動目標的達成,更重要的是體現出我們老師的隨機教育,為我們的活動內容增加精彩,因此,在以后的工作要注意善待孩子的插嘴。
今天,我剛到幼兒園就聽到小朋友們告訴我鄭玉潔放學后糾纏著家長到小賣部為其買零食,不給就來連哭帶叫的不回家,搞得家長也沒辦法,只得答應他的要求,有時家長來送,也非得讓家長給買上要的東西不可,要不就不來上學,搞得家長好幾次都送不來,針對這種情況,我便用講故事的形式來對其進行教育,并讓幼兒自己對故事中的人、事進行討論、評價,并提問當你們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做?從而使鄭玉潔以及有關類似現象的小朋友都改掉了原來的壞毛病。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吃的食品在農村小商店、小賣部中隨處可見。而兒童食品更是多如牛毛,導致我們幼兒園的大部分幼兒每天上學、放學,第一件事就是拉著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的手,去小賣部買零食,在我們幼兒園已經形成了這種不良風氣,針對亂買零食的這種情況,我們老師詢問了幾位家長,有的家長說:“不給孩子買不行,孩子哭鬧的很,沒辦法,明知道多吃零食對孩子身體不好,那也得買,這樣孩子就不哭鬧了。”還有的家長說:“小賣部的零食包裝漂亮,食品造型可愛,食品顏色鮮艷。孩子又很喜歡,所以就買了。”還有的家長說:“看見別的小孩買了,我孩子也要買,買了有時候孩子也不吃,就扔了。”
從家長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家長們都很愛孩子,孩子想吃什么就買什么,明知有的食品孩子吃了對身體有害,但是還要買,這是愛孩子還是害孩子啊?
當然,這些小食品也不是絕對不能給孩子吃,關鍵是要適量適時。飯后用些糖果還是可以的,但量要少,次數不宜多,更不能以吃零食度日。吃零食還有一個危險就是造成營養不良。因為幼兒平常所吃的零食大部分都缺少維生素和礦物質,所以被稱為垃圾食物。不僅如此,零食還會消耗幼兒體內的維他命B來燃燒所吃進的糖類。體內維生素逐漸減少,會使人神經緊張、暴躁及精神不易集中、精力減退和失眠。同時,零食使幼兒吸收不到正常的營養會導致幼兒身體矮發育遲緩。
針對我們幼兒園里的大部分幼兒買零食的情況,我們幼兒園老師向幼兒和家長們講了許多吃零食的害處,而且零食對環境也會造成極大的污染。真心希望孩子們吃零食或不吃零食,逐步養成健康飲食,健康生活的好習慣。
我們有一個小朋友叫夏凌浩,不是說他是一個自閉癥孩子,但是他的性格比較孤僻,當我們呼喚他名字的時候,他不跟我們進行眼神的接觸,喊他時也愛理不理,對人的態度冷漠。即使是他的家人叫她,他也是一瞥,不和家人目光對視。如果勉強讓他抬頭正視,她就會把頭擰開,就是不愿意。他有時會突然大笑或是偶爾發出尖叫聲,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不喜歡坐在位子上,如果不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會在午睡室奔跑、尖叫,知道自己想出來為止。
夏凌浩上課的時候眼睛都不看著老師,但是通過一個星期,我發現他對貼花紙特別敏感,總會自己指著自己的小聲的手說:“這里還有一個,這里還沒有。”所以在上課的時候我就會選取小貼花對他說:“看老師”,當他的目光注視到我后,我就立即給他,使他明白只要看老師了,就能夠得到他想要的,我相信以后我不拿東西,只要我說“看老師”,他也能夠注視我。
現在每天早晨我都會主動跟他說:“夏凌浩早”!他看到我也說:“夏凌浩早”!我糾正他:“你應該說老師,早”!然后再每天不停地糾正他,現在看到我們,他都能主動的和老師說“早上好”!“老師,再見!”
我想通過我們這個大集體,讓個別特殊的孩子的生活、學習、社會適應等多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在“孤獨”與“社會”之間做連線,讓我們拉起手同行,在同樣的陽光下,展開我們同樣的笑容,大聲呼喊:“孩子們,有我們在,你不孤獨”。
《教育教學隨筆中班3篇》:教育教學隨筆中班第1篇鼓勵教育效果好秉祿是個虎頭虎腦、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九月剛轉入我班的,老師、小朋友都很喜歡他。早上入園時,他會牽著媽媽的手,主動跟老師打招呼:&
《幼兒園中班隨筆19篇》:第1篇幼兒園中班隨筆 楊小朋友也是我們班一個很有特色的小朋友,他最大的優點就是特熱心,而且動作特快。只要班級里一有響動,第一個反應的就是他,他馬上會離開座位,跑到現場,如果看見什么東西掉了,他會毫不思索地去撿,哪怕
《幼兒教育隨筆中班20篇》:第1篇幼兒教育隨筆中班 楊小朋友也是我們班一個很有特色的小朋友,他最大的優點就是特熱心,而且動作特快。只要班級里一有響動,第一個反應的就是他,他馬上會離開座位,跑到現場,如果看見什么東西掉了,他會毫不思索地去撿,哪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