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教育隨筆《理解孩子們的言行,寬容他們的過失》,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孩子們對任何東西都充滿好奇,對小動物有著特殊的感情,所以,自然角里的小魚、小蝸牛常常吸引著小朋友來給他們喂水喂食,跟他們說“悄悄話”,但有時孩子們難免會因生活經驗不足而犯過失性錯誤,教師應對他們理解寬容,并進行引導。
區域活動時,小朋友們都快樂地游戲著,突然傳來一陣吵鬧聲。我快步走過去弄清吵鬧的原因:帥帥把蝸牛從它的“小房子”里拖了出來。沒等我開口,帥帥就說:“蝸牛整天背著房子太累了,走的又很慢,我想讓蝸牛歇一歇,走快一點……”我便和小朋友一起討論蝸牛的“小房子”的用途,蝸牛離開“小房子”會怎樣。小朋友們興致勃勃地講述著他們從電視里看到的,從書本中了解到的有關蝸牛的“小房子”用途,明白了“小房子”對蝸牛起著保護的作用。等到小朋友們再去看蝸牛時,它身體小了許多。快到離園時,它已經干了。帥帥難為情得對我說;“老師,我是想讓蝸牛歇一歇,沒想到會把蝸牛弄死。我明白了,蝸牛是離不開它的“小房子”的。經歷過失敗后,幼兒就會修正其原有的經驗結構,建構其下次成功的知識經驗。
孩子們對周圍的世界是敏感而充滿好奇的,在他們的眼中,萬物皆有靈性,但由于其知識經驗有限,調控能力差,常常好心做壞事。幼兒教師要用一顆童心,一份愛心,站在孩子們的角度看待兒童世界,理解他們的言行,寬容他們的“過失”,幫助其分析“過失”的原因,引導他們去觀察、了解事物、去感受世界的精彩,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
與家長交談和接觸時,常聽到這種反映,說孩子在家很不聽話,讓他吃飯,讓他洗臉,大人喊很多遍他們都無動于衷,好像沒長耳朵一樣,使做父母的毫無辦法。
一是做父母的無論要求孩子做什么,總喜歡大呼小叫,一件事重復許多遍,孩子慢就不停的催促、呵斥:“快來洗手,你快點不行嗎?”,“快點吃,大口吃,快點往下咽!”不停地嘮叨不奏效地催促,使孩子慢慢習慣了,變得毫不在乎,漫不輕心。
二是正當孩子做一件事時,這時父母若要求孩子去做別的事,孩子自然不會情愿,不會順從,就好像沒長耳朵似的。
三是孩子與家長意見不統一,孩子不愿服從家長,對家長的話視作耳旁風,這時的“沒耳朵”,其實是一種反抗。
總而言之,孩子“沒耳朵”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主要責任在家長身上。當你要求孩子時要先看看孩子在干什么,然后用溫和的、帶有商量的口吻對孩子講話,講完后再聽聽孩子的意見。孩子一時任性不聽話要耐心說服,千萬不要大聲喊叫。要求孩子有時可用眼神,用手勢示意,這樣可減少口舌,增加默契。慢慢地,孩子就會有“耳朵”了
作為一名帶班老師,最怕的就是安全問題了。但是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磕磕碰碰也是難免的,有時候僅僅因為小朋友之間的打鬧,也會發生讓老師頭疼不已的事情。這不,今天上午,小朋友在院子里玩的時候。遠遠的,就望見繁碩和一帆小朋友兩個人邊哭邊打鬧,我緊接著跑過去的時候,已經是太遲了。一帆已經咬了一口繁碩的胳膊,繁碩立刻大哭起來。擼起繁碩的衣袖,發現深深的兩個牙印,已經有些青紫了。立刻我的心里很疼很疼,顧不得問清楚他們兩個人到底是怎么會打架的,馬上去廚房要了一個冰塊,敷在了繁碩的胳膊被咬的地方。一邊是被咬傷的繁碩,一邊是還在委屈地哭著的一帆。原來,他們兩人為了爭搶一個小糖瓶,糖瓶是一帆帶來的,卻被繁碩搶走了,所以一帆咬了繁碩。我就像一個斷案的法官一樣,對這個問題做了如下判斷:你們兩個都有錯,繁碩不該搶別人的東西,一帆也不能咬繁碩。在他們兩個情緒安定了以后,他們都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各自向對方道了歉。
接下來的事情,卻是最讓我忐忑不安的。那就是我該怎么對兩方的家長解釋和處理這件事情呢?我給一帆的媽媽打了電話,告訴了她事情的來龍去脈,她立刻趕到了幼兒園,看到了被咬的繁碩,她也是心疼得直批評自己的孩子。繁碩的媽媽因為工作很忙,在電話里一個勁地說好好教育她的兒子,是她的孩子搶別人的東西,有錯在先。看到家長們都這么通情達理,我的心里熱乎乎的很感動,所有的勞累都煙消云散,看看這些可愛的孩子們,還有這些高素質的家長朋友們,我就覺得我們的孩子們是健康成長著的充滿希望的一代,家庭和幼兒園攜手,我們的幼兒教育也會越來越好。
入冬以來,大家一直在期望下雪,想過一把玩雪癮,今天“雪花”終于露臉了(前幾天晚上下過雪,大多人沒見到),今上午八點半左右,天空中開始飄起雪花了,一片、二片------正當我給孩子們上課進入主題時,外面的雪花越飄越猛,終于被孩子們發現了,只聽一孩子輕聲說“下雪了”,盡管聲音很輕,仍有好多孩子同時將頭轉向窗外,隨之我也向外看了一下,漫天飛舞的雪花好美!這時孩子們更是“下雪了!下雪了!”看到孩子們如此的興奮,鄰班的孩子也在出來了,我隨即改變活動計劃。“孩子們,想不想和雪花一起跳舞!”“想!”到了操場上,孩子們象一群小鳥跳啊、笑呀,有的接雪花、有的和雪花一起翩翩起舞、追逐跑,------操場上撒滿了歡歌笑語聲。
十點多一點,雪下得更猛了,一會兒,樹上白了、屋頂白了、塑膠地上也白了,孩子們更是興奮之極,顧不了雪化在身上衣服的潮濕,再一次沖向操場找雪玩雪仗,二樓、三樓的孩子也都走出教室來到走廊、活動平臺,感受雪景。電臺的二位記者大概也知孩子們對雪的喜愛,及時來到幼兒園,看到孩子們如此的激動與興奮,不停地架著攝像機捕捉著孩子們各種玩雪的快樂情景。我們的朱園長也被孩子們的陣陣歡笑聲感動了,多次拿起相機給大孩子、小孩子們留下一個個快樂的瞬間。
今天,雖然沒有堆雪人,但大家還是很激動、還興奮,不斷地發出快樂的嬉戲笑聲,整個幼兒園真是沸騰了!
孩子們對任何東西都充滿好奇,對小動物有著特殊的感情,所以,自然角里的小魚、小蝸牛常常吸引著小朋友來給他們喂水喂食,跟他們說“悄悄話”,但有時孩子們難免會因生活經驗不足而犯過失性錯誤,教師應對他們理解寬容,并進行引導。
區域活動時,小朋友們都快樂地游戲著,突然傳來一陣吵鬧聲。我快步走過去弄清吵鬧的原因:帥帥把蝸牛從它的“小房子”里拖了出來。沒等我開口,帥帥就說:“蝸牛整天背著房子太累了,走的又很慢,我想讓蝸牛歇一歇,走快一點……”我便和小朋友一起討論蝸牛的“小房子”的用途,蝸牛離開“小房子”會怎樣。小朋友們興致勃勃地講述著他們從電視里看到的,從書本中了解到的有關蝸牛的“小房子”用途,明白了“小房子”對蝸牛起著保護的作用。等到小朋友們再去看蝸牛時,它身體小了許多。快到離園時,它已經干了。帥帥難為情得對我說;“老師,我是想讓蝸牛歇一歇,沒想到會把蝸牛弄死。我明白了,蝸牛是離不開它的“小房子”的。經歷過失敗后,幼兒就會修正其原有的經驗結構,建構其下次成功的知識經驗。
孩子們對周圍的世界是敏感而充滿好奇的,在他們的眼中,萬物皆有靈性,但由于其知識經驗有限,調控能力差,常常好心做壞事。幼兒教師要用一顆童心,一份愛心,站在孩子們的角度看待兒童世界,理解他們的言行,寬容他們的“過失”,幫助其分析“過失”的原因,引導他們去觀察、了解事物、去感受世界的精彩,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
我們有一個小朋友叫夏凌浩,不是說他是一個自閉癥孩子,但是他的性格比較孤僻,當我們呼喚他名字的時候,他不跟我們進行眼神的接觸,喊他時也愛理不理,對人的態度冷漠。即使是他的家人叫她,他也是一瞥,不和家人目光對視。如果勉強讓他抬頭正視,她就會把頭擰開,就是不愿意。他有時會突然大笑或是偶爾發出尖叫聲,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不喜歡坐在位子上,如果不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會在午睡室奔跑、尖叫,知道自己想出來為止。
夏凌浩上課的時候眼睛都不看著老師,但是通過一個星期,我發現他對貼花紙特別敏感,總會自己指著自己的小聲的手說:“這里還有一個,這里還沒有。”所以在上課的時候我就會選取小貼花對他說:“看老師”,當他的目光注視到我后,我就立即給他,使他明白只要看老師了,就能夠得到他想要的,我相信以后我不拿東西,只要我說“看老師”,他也能夠注視我。
現在每天早晨我都會主動跟他說:“夏凌浩早”!他看到我也說:“夏凌浩早”!我糾正他:“你應該說老師,早”!然后再每天不停地糾正他,現在看到我們,他都能主動的和老師說“早上好”!“老師,再見!”
我想通過我們這個大集體,讓個別特殊的孩子的生活、學習、社會適應等多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在“孤獨”與“社會”之間做連線,讓我們拉起手同行,在同樣的陽光下,展開我們同樣的笑容,大聲呼喊:“孩子們,有我們在,你不孤獨”。
《中班教育隨筆短篇3篇》:中班教育隨筆短篇第1篇午餐在當今這個社會咱們的孩子生活在一種愉悅的時代一來伸手二來張口。每次在我的耳邊總是有家長在嘮叨著,老師孩子吃飯很挑食,在家里都是哄著他求著他
《中班教育隨筆200篇800字》:中班教育隨筆200篇800字第1篇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一):特殊孩子特殊照顧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還有的跳繩……象一只只歡樂的小鳥活躍在院子
《中班老師教育隨筆17篇》:第1篇中班老師教育隨筆 一位名人說過的一句話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我想說的是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用我愛的杠桿撐起孩子的心。 霖霖是我們班這學期末新來的孩子。才來幾天我就發現這孩子很聰明想象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