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老師教育隨筆《不可忽視的細節》,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不能忽視細節。在一次識字課上,我班的劉林涵小腦筋很靈活,表現特別突出,我高興之余,情不自禁就在她胖乎乎的小臉上親了一下。就是這微不足道的一親,竟讓這個小女孩高興不已,下課了只見她跑到別的小朋友面前說:“剛才,老師親我了;”邊說邊跳著,興奮異常。放學時她媽媽來接他她,沒想到她的第一句話就是“剛才,老師親我了。”我從她嫩嫩的小臉上,讀出了他的幸福與滿足。為此,我也怦然心動,細節,原來就在毫不經意的一瞬間。
在組織每一次教學活動時,我們都會事先做好許多準備。如:備課、準備教具、設計提問及游戲等。一切都似乎非常完善,活動應該能按照我們的預想順利地進行。可是,有的時候,一個疏忽、一個細節的失誤,都會導致活動的不完美。對此,我深有體會。有一次,我在進行語言教學《慢吞吞地壓路機》。由于有掛圖,故事情節也很吸引人,所以孩子們都非常地感興趣。為了讓孩子們體驗壓路機的速度非常慢,我設計了一個游戲,就是讓孩子們模仿“壓路機”,把我們教室里的“路”壓平整。孩子們都非常地興奮,興沖沖地當起了“壓路機”。可是,不一會兒,我就聽到一個孩子的哭聲。一看,她已經坐在了地上,眼角這兒也被碰紅了。原來,由于孩子們比較多,教室的場地又小,所有的孩子都擠在一塊兒,結果互相碰在了一起。事后,我想:如果我在設計游戲的時候,多考慮一下場地的問題,讓孩子們分成幾組游戲,或者讓孩子們到比較開闊的室外做這個游戲,或許就不會發生這起“撞車”事件了。雖然最后活動還是順利地進行下去了,但是我總覺得這次的活動有了一個小污點,顯得不夠完美。所以,在教學及生活當中,有些細節是不可忽視的。如果你忽視了,或許就會留下遺憾了!
今天,連日陰冷的天氣終于見到了久違的陽光,孩子們歡快的跑到室外的樣子恰似太陽公公那燦爛的笑臉!因為連續幾天沒在室外活動了,看今天天氣不錯,決定帶孩子們去室外活動玩耍。小家伙們可興奮了,紛紛唧唧喳喳的說著自己想玩什么。
在室外,孩子們笑著,唱著,有的在大型滑梯上歡快的滑著,幾個調皮的孩子還沖我喊:“老師,你真好!你真好!”在秋千上的孩子也和我撒嬌:“老師,搖搖我,再搖搖我。”銀鈴般的笑聲在空中飄蕩!我被這群小家伙的可愛陶醉著……
就在我和孩子沉浸在歡樂中時,我眼中不經意閃過一個小小的身影,孤單寂寞的身影似乎與這院子里的氣氛格格不入,那個叫文昊的小男孩獨自躲在角落里,他一會抬頭看看,一會低頭在思考著什么……我有點驚訝,走過去,把他抱在懷里,輕聲問他:“你為什么不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啊?”他怯怯的說:“他們都在玩,我上不去了。”這聲音是多么無助啊,頓時,我為自己的失誤感到后悔,是啊,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特點,雖說多數孩子能大膽表達自己,可是,我卻忽視了那些個別的孩子,那些膽小怯懦的孩子,而這些特殊的孩子恰恰最需要老師的體貼和關心,而我卻恰恰忽視了這一方面……
我牽著他的小手,把他抱上滑梯,然后來到滑梯下方張開雙臂,鼓勵地說:“來啊,老師在等你。”他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從此,我便時刻提醒自己:每個孩子都是成長的天使,而那些角落里的天使恰恰最需要我們的關愛!
又到了繪畫的時間,今天的繪畫主題是《我的老師》,孩子們吹呼雀躍,我卻不斷為一個難題傷腦筋:以前的作品,幼兒畫的人物多是很抽象的,長方形的身體,長方形的四肢,全身上下一種色彩涂到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想出一個新辦法:讓幼兒自己挑選模特!
首先,讓幼兒用語言描述自己最想畫的老師的發型、服裝、鞋子等,包括服裝色彩的搭配,圖案的位置等各種細節都表達出來。這一活動大大地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大家爭先恐后地站起來描述老師的模樣。在此基礎上,我請小朋友們來畫《我的老師》,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課后的講評活動,我請每一位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講述,講的幼兒興高采烈,聽的幼兒聚精會神。而且,我也聽的入迷了,因為孩子們畫的太棒了。別的老師一看就知道畫中的人是誰,真太奇妙了!
導讀:要培養孩子某種興趣并能夠將這種興趣保持下去,老師的積極參與對孩子們來說是最佳的鼓勵方式;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表現與展示的機會,是孩子們擁有成功感受、增強自信的最佳途徑;同時成功與自信又會促進孩子自主發展并保持對某一事物的興趣性,使之不斷探索再獲成功,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中班的孩子喜歡觀察,但沒有堅持性。因此,連續性觀察往往半途而廢,沒有結果。如何引導孩子們做連續性觀察并獲得成功呢?我想用和孩子們一起做觀察記錄的方法試一試,因為孩子們在和老師一起做事情的時候興趣是最高的。
我找來綠豆和蕓豆來做“比一比誰先發芽”的試驗。在把綠豆、蕓豆分別泡在小盤子里的同時,我和孩子們一起設計了一張記錄表:用小綠點表示綠豆,用棕色的橢圓形表示蕓豆,在綠豆和蕓豆的下邊分別畫出一周五天的記錄空格立在自然角中。我鼓勵孩子們看看它們有沒有變化,怎樣變化,誰先發現它們的變化,誰就來做觀察記錄。
第一天一早,松松來到幼兒園就直奔自然角,拉過泡豆豆的小盤子仔細地看起來。不一會兒,松松興奮地告訴我:“老師,小豆豆變了!快看小綠豆的綠皮破了,上邊還有個小白點。”聽他這么一說,我和其他小朋友趕緊圍過來仔細地觀察,還真的有三四個小綠豆破了皮兒,上邊的小白點是綠豆發的芽兒。但是我沒有直接告訴孩子,而想聽一聽他們的說法,了解一下他們有沒有關于種子發芽的經驗。這時,樂樂問:“那個小白點是什么呀,是小芽芽嗎?”明明說:“不像,媽媽買來的綠豆芽可比它長。”“那是什么呀?”“我也不知道。哎,你看蕓豆怎么起了好多皺紋呀,真難看。”“是水泡的吧,像個老頭,嘻嘻……”孩子們捂著嘴笑了起來。為了鼓勵孩子們的發現,特別是第一位發現者——松松,我讓他把小綠豆的變化畫在記錄表中,讓明明把蕓豆的變化也記錄在表中,用他們明白的符號做記錄,然后,請他們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為了直接肯定他們的行為,鼓勵其堅持連續性觀察并激起大家的觀察興趣,我則把他們的話記錄在與之相對應的符號下面,幫助其表達得更清楚。從此,每天都會有四五位小朋友熱心地關注著綠豆、蕓豆的變化過程,爭著做記錄,結果原定五天的觀察記錄表格已遠遠不夠使用。干是,我們又增加了一張表格,讓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連續性觀察活動當中。
由此可以看出,要培養孩子某種興趣并能夠將這種興趣保持下去,老師的積極參與對孩子們來說是最佳的鼓勵方式;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表現與展示的機會,是孩子們擁有成功感受、增強自信的最佳途徑;同時成功與自信又會促進孩子自主發展并保持對某一事物的興趣性,使之不斷探索再獲成功,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班上總有一些膽小的孩子,他們性格內向、孤僻、懦弱,往往缺乏自信心。他們不愛說、不愛玩、不愛交往,只是靜靜地坐在角落里,默默地看著別人游戲、玩耍。盡管他們的智力并不比別人差,有時也躊躇滿志、躍躍一試地想做一些事,但常常因自我感覺較差,害怕失敗,怕被人取笑而情緒低落。有時,自己明明會的問題,看著別人搶著回答而不敢舉手。他們常常是被人遺忘的一個角落。
我班的佳佳就是這樣的孩子。她性格內向,很少說話,做什么事總愛鉆“牛角尖”。由于家庭過分寵愛,養成了她軟弱、膽小的性格。別的孩子都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了,而已是大班的她還時時哭著鼻子來幼兒園。為了能讓她適應集體生活,改變懦弱、膽小的性格,在活動中我時常鼓勵她,肯定她,多給她創造成功的機會,增強她的自信心。
有一次,她來園遲到了,小朋友們已經在做操了,坤坤責怪她說:“佳佳,你那么晚來,我們馬上要上課了。”佳佳馬上傷心地抽泣起來,她連一句責怪的話都承受不了。我輕輕地走到她的面前,安慰她說:“佳佳,我知道你一定有事耽擱了是嗎?相信你下次一定不會遲到的。”佳佳聽了我的話止住了哭聲,但她的情緒仍然很低落。因為她自我感覺太差了,太在乎別人對她的態度了。針對他感情不易轉移的特點,我就請她做我的小幫手,為小朋友發發蠟筆,把體育用品送還體育室等等,以此來分散她的注意力,樹立成功感,增強她的自信心。而當她做完一件事后,我就笑著鼓勵她說:“謝謝你,佳佳,你真能干。”終于,佳佳的臉上泛起了笑容,她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其實,佳佳很聰明,她知道許多事,有時很想告訴大家,但又怕講錯,別人笑話她。一次,我問小朋友:“正月十五是什么節日?”幾個孩子高高地舉起了手,我剛想請,突然發現佳佳的手在桌邊微微動了一下,但又看了看那些高舉的小手,又遲疑地放了下去。我立刻請她回答,她漲紅了臉,用很輕的聲音說:“是元宵節。”“什么,我們沒聽見。”小朋友嚷嚷起來。佳佳有些不安了。我連忙笑著肯定她說:“佳佳,你說得很對,小朋友沒聽清楚,你再響亮地說一遍,好嗎?”我請小朋友們靜靜地聽。佳佳望了望我,終于鼓起勇氣響亮地重復了一遍,小朋友們為佳佳的進步鼓起掌來。
佳佳的成功機會多了,自信心也大了。現在她能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有時爺爺、奶奶來接她,他還不愿意回家,上課時也能大膽地舉手發言。看著她的點滴進步,我無比欣慰。是的,老師應該更多地關注那些膽小的孩子,將愛灑向“被人忽視的角落”,使他們在成功中獲得自信,在自信中獲得自尊,在自尊中獲得自愛。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這將對他們的一生非常有益。
教育,不能忽視細節。在一次識字課上,我班的劉林涵小腦筋很靈活,表現特別突出,我高興之余,情不自禁就在她胖乎乎的小臉上親了一下。就是這微不足道的一親,竟讓這個小女孩高興不已,下課了只見她跑到別的小朋友面前說:“剛才,老師親我了;”邊說邊跳著,興奮異常。放學時她媽媽來接他她,沒想到她的第一句話就是“剛才,老師親我了。”我從她嫩嫩的小臉上,讀出了他的幸福與滿足。為此,我也怦然心動,細節,原來就在毫不經意的一瞬間。
《保育員隨筆中班3篇》:保育員隨筆中班第1篇有一次,俞科仰的奶奶小心翼翼得問我:“老師,我孩子在幼兒園午睡情況怎么樣?”我不假思索地說:“科仰午睡很乖的。”她奶奶點點頭就走了
《中班環保教育隨筆40篇》: 第1篇、中班環保:生病的水娃娃案例背景: 環境保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基礎教育有機組成部分的幼兒教育,有必要盡早讓幼兒接受環境保護的啟蒙教育。而我園
《中班老師教育隨筆17篇》:第1篇中班老師教育隨筆 一位名人說過的一句話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我想說的是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用我愛的杠桿撐起孩子的心。 霖霖是我們班這學期末新來的孩子。才來幾天我就發現這孩子很聰明想象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