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教師教育隨筆《正確處理幼兒的沖突》,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天上午,劉衡的爸爸跟我說:“劉衡最近幾天不想上幼兒園,每天上幼兒園前都會找很多借口。”聽了劉衡爸爸的話,我覺得問題必須解決。于是找了個機會對劉衡說:“劉衡,老師認為你最近表現很好,上課積極回答問題,泥工也捏的好,老師很喜歡你呢,你為啥不想上幼兒園?”劉衡說:“李承鈺和吳炳楨打我,我就不愿意上幼兒園。”于是,我把他們倆叫來問明原因,答案是劉衡不給他們玩玩具。劉衡說自己還沒有玩夠,他們倆就來搶。我對承鈺和炳楨說:“小朋友之間要相互謙讓,如果你剛拿了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就被別人搶走了,你愿意嗎?”
他們倆搖了搖頭。
我問他們:“那應該怎么做才對呢?”
他們想了想說:“如果我也想玩別人的玩具,可以等小朋友玩完之后再玩,也可以跟小朋友商量一起玩?!?/p>
我贊許地點了點頭:“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你們倆跟劉衡道個歉,握握手還是好朋友?!彼麄兩斐鍪治赵诹艘黄???粗⒆觽兊拿芑饬耍姨貏e高興。
背景:幼兒園的孩子好奇心、求知欲都特別強,淘氣是幼兒成長過程中具有傾向性的一種行為,是在所有幼兒身上都曾發生過的普遍現象。特別是中班幼兒,表現更為明顯。他們對周圍所接觸的環境、事物不僅僅是好奇心,而且還有研究探索的興趣,有時他們會無意識的用淘氣這種方式表露出來。但由于幼兒經驗不足,對是非缺乏辨別能力,生理發展不成熟,心理發展不穩定,若不及時恰當的引導,就會由不良的行為變成不良的習慣,為了使幼兒在淘氣中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就必須對孩子的淘氣加以引導。
關鍵詞:幼兒 淘氣 引導。
中班兒童活潑好動,好奇心極強,對什么都想摸、問、看、動。如小朋友的新汽車為什么會開得這么快,人們常用“淘氣”一詞說明孩子們頑皮、聰明、多動、活潑、惡作劇等種種表現。我班就有這么幾個孩子,淘氣淘的可愛、讓你不忍心去責怪他。
剛學過西瓜蟲,孩子們對這個小家伙特別感興趣,上課時我用的實物西瓜蟲死掉了,于是我讓孩子們放學回家后,再捉幾只來。一會兒我們就去戶外自由活動了。戶外自由活動結束了,我招呼孩子們回活動室。回到活動室,我清點人數發現,經?!罢{皮、搗蛋”的小朋友浩鑫不見了?!耙欢ㄟ€在外面玩,這孩子真調皮!”我生氣地向門外走出,打算把他“揪”回來。剛要出門,浩鑫得意地攥著拳回來了。一邊走還一邊喊著:“老師,快給我拿個小瓶子,你看我捉了許多‘西瓜蟲’,可好玩了!”看著滿臉興奮、又有點淘氣的浩鑫,我的氣一下煙消云散了,心想:幸虧沒有發火,不然一顆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又要被扼殺在搖籃中,泯滅在幼兒時期。于是我笑著對他說“浩鑫,你真厲害,一下子捉了這么多西瓜蟲,我們一起來喂養它們吧,看它們喜歡吃什么,讓全班小朋友都來看一看,好不好”“好!” 浩鑫小朋友高興地答應了。從此,班里的科學角多了這些個特殊的“客人”,這“客人”成了孩子們每天的話題:我們要弄些土來;還要每天灑點水;不能太濕了,他們會淹死的……每當這時,浩鑫成了大家的“講解員”:“這是我在草皮里下捉來的,你看,有大的,有小的。剛捉的時候,這一只特別小,現在它都長大了。。。。。?!庇械男∨笥堰€用放大鏡來觀察西瓜蟲。觀察、探索天天進行,在這過程中,不僅孩子們的好奇心得到滿足,科學角的內容也日益豐富起來。今天莉莉帶來一只小蝌蚪,明天華華帶來一條小金魚,智智帶來一條泥鰍……孩子們經常把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帶來,大家共享。不斷豐富的材料讓孩子們不斷有新的發現,提出新的問題。如果我當時對浩鑫一頓批評,不僅會扼殺孩子的探索行為,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精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讓他們永遠保持對周圍事物的探索興趣,是孩子不斷創新的源泉所在。讓淘氣的孩子變得更聰明。
淘氣的孩子一般比較聰明,號召力強,如果對他們的行為不加以正確引導,他們會走向歧途、如果引導及時,正確,他會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以理解和尊重的態度對待幼兒。按照皮亞杰的觀點,處于“自我中心”階段的兒童往往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和做事情。因此,教師要隨時調整自己對幼兒的期望。教師應把注意力放在理解、尊重幼兒這種行為的來源上,放在如何引導幼兒看待自己行為的反映上。而不是強求幼兒表現出超過其發展水平的能力上,更不能對其不經意犯的錯誤進行懲罰。不傷害幼兒的自尊心是教師面對幼兒“淘氣”行為的首要原則。
兒童的淘氣,常常以一些無聊的活動表現出來。如在活動中拉前排女孩子的辮子;自由活動時在活動室跑圈;午睡時故意發出“咿呀咿呀”的響聲引人發笑。這些淘氣行為許多是因為兒童運動欲望得不到滿足,探索欲望得不到成人的理解和支持,創造欲望無處發揮所致。為了使幼兒在淘氣中有所作為,必須組織好幼兒的活動,讓幼兒生活在一個有條理、準備適宜的環境中,讓幼兒的精力得到充分合理的發揮。如:創設活動區,開展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區域活動時,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意愿選擇不同的區域。這樣從根本上滿足孩子的活動欲望與興趣。在區域創設上,我著眼于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盡可能地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如讓調皮的孩子來做組長。吃飯時,讓他們分碗,讓他們有事可做,這樣,他們就會子讓而然的不“淘氣”了。
支持幼兒開展自創性游戲,幼兒最不愿意玩老師硬性固定的角色和一成不變的玩法。我們應該了解幼兒喜歡什么,并創造必要條件幫助他們去實踐,或者參加到幼兒的淘氣中去,引導并發現他們的興趣才能。游戲活動“剪子、包袱、錘”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游戲,戶外活動時,浩鑫和啟涵跑到了草坪上做游戲,我看到了,就走到他倆身邊說:“我怎么聽到草皮在哭呢?”這時他倆才意識到踩草皮的不對,低下了頭。游戲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糾正了淘氣行為,也使幼兒潛在于淘氣中的創造能力得到了發揮。
對不同類型的兒童采取不同的引導方法?!疤詺狻北澈髠€體的差異很大。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心理承受力有大小。因此我們不能使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必須因人而異,針對每位孩子的特點進行引導。如各方面能力強、聰明靈活的孩子正面引導得當,效果很好。我們班的豆豆是非常聰明、能干、明事理的孩子,但他很調皮,是班上有名的小淘氣。有次,奶奶來接他晚了幾分鐘,他竟然說:“老婆子,你干什么去了?來的這么晚。”他奶奶笑了笑,覺得孩子很好玩,當時我也沒說什么。過后,我和浩鑫奶奶進行了交流,家園互動,孩子變得有禮貌了。
感悟:1、我們在引導幼兒淘氣行為時必須允許幼兒思維上的不聽話,小心保護好幼兒的想象力,激發他們的創造力,真正使幼兒的智慧得到合理的開發,使幼兒對探索追究的內部需要得到滿足,是潛在淘氣中的能力在一個有準備的適宜環境中充分發揮出來。2、一名幼兒教師必須用心去體察幼兒的內心,用愛去感化幼兒的心靈,用科學的方法去觀察和引導幼兒的行為,從而有針對性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每一名幼兒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3、正確引導孩子的淘氣行為,同時能夠使幼兒的品德得到合理的培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情感。
幼兒不聽話的言行常常會惹怒家長和幼兒教師,殊不知,頑皮、淘氣的幼兒往往具有很強的意志力、獨立性和好奇心。我們一定要走出這種“聽話教育”的誤區,因為這種“聽話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幼兒的好奇心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幼兒教師和家長應該認識到幼兒頑皮、淘氣、不聽話,是幼兒自我意識、獨立意識發展的結果。我們在評價幼兒時,千萬不能將幼兒聽話與否作為好孩子的唯一標準。
寶寶們又開始了他們喜歡的娃娃家游戲。他們擺弄著娃娃家里的一切,時而抱抱娃娃,時而擺弄起餐具,各自玩得不亦樂乎。突然,我看到智豪和雨航兩個小朋友在互相的爭搶一個電話機。我在旁邊看見了就走過去問:“你們怎么了啊?”看見我來了,他們馬上向我告狀說,“他搶我的電話機?!薄安皇牵撬麚屛业?。那電話機是我的,是我先看見的?!薄澳悄阍敢夂退黄鹜孢@個電話機嗎?”“好吧。但我要做爸爸?!薄昂玫??!闭f著,他們就開心的玩起來了。可是,沒一會智豪又和別的小朋友爭搶其它玩具了。
愛模仿是3-4歲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游戲中他們經常會出現像小明那樣,別人玩什么自己也想玩什么,看見別人有的,自己總是想要。在幼兒園的小班里,同樣的玩具會有很多,這就是為了能盡量滿足幼兒喜歡模仿的這一心理需要。盡管如此,孩子們爭搶玩具的現象仍時有發生。
那么為什么會讓我們感覺有的孩子似乎“屢教不改”呢?就像我曾經看到的那樣:一位教師對一個搶玩具的孩子說“你把寶寶的玩具搶走了,他沒有了怎么辦?”老師想通過讓他具體地看到“別人沒有了”,從而知道“自己不對了”。而孩子卻很坦然地說去那(指玩具架)拿一個。這就更清楚地說明此時孩子還不會進行“因為我搶了,所以他沒有了”的邏輯推理,也還不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
對此,我們在教育中應教給孩子簡單的交往語言,喜歡聽故事是學前幼兒的共同特點,但對于小年齡的孩子認識水平低、理解能力差的特點,如果我們把想教育的內容含在故事情節當中,他們仍然不能理解,我們還可以把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方法反復地講在故事當中,如:小雞對小鴨說:“你的大皮球讓我玩一會兒好嗎?”小雞對小猴說:”你的小汽車讓我玩一會兒好嗎?”讓孩子知道說這樣一句話,對方就能夠高興地把玩具給自己玩,然后在生活中,成人要提醒孩子去使用這樣的語言,并幫助他感受成功,讓幼兒在潛意識中產生搶玩具不對的印象。
孩子與孩子之間不免會出現抵牾沖突,爭搶皮球、故意挑逗、不慎觸犯等事件屢見不鮮,碰到這種事,我們教師的做法一般是趕快避免、解決抵牾,以免抵牾"進級",大打出手,而一件小事卻轉變了我的觀念,在重視孩子抵牾沖突的基礎上,不妨靜觀抵牾沖突的成長,看看孩子本身的解決之道。
一天,孩子戶外分離活動時,悅悅與晨晨因爭搶一個跳跳球而爭吵起來,互不相讓,我剛想上前處理時,一個孩子跑過來卻讓我"陷入"了另外一場"官司",延遲了我的行動。當我"審判"完這一場"官司",去處理剛才的爭搶事件時,卻發明兩個孩子已興奮的玩了起來,他們用本身的方法解決了這一問題,一個為另外一個數數,每人跳20下,之后互換,不但和平解決了問題,還操練了數數,真乃一箭雙鵰之策。
針對這件事情,我思量了很多,我想孩子之間出現了抵牾,不要認識不清的去干涉,而要學會靜觀孩子的抵牾沖突,看事態成長,賞識孩子本身獨特的解決方法,孩子粒在沒有辦法處理了,教師再從其中指導調治。其實,每一次抵牾沖突都是對孩子的磨練,鍛煉孩子矯捷的思維,成長他們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孩子的成長成長是極其有利的。我們不要只看到抵牾沖突欠好的方面,更要看到它有利于孩子成長、進步的一面,是以要善于利用孩子間孕育發生的抵牾沖突,這是孩子解決問題能力成長的最好契機,不要讓我們的善意輕易褫奪孩子成長的良機,還這種權力給孩子本身。
最近我們開展了科技節系列活動,其中有一項活動是親子科技小制作的比賽,我們豆豆班的孩子和家長積極參與了活動,利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制作了很多漂亮有趣的科技小制作。接下來我來簡單介紹幾樣。
1. 飛機
陳沐陽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小飛機,是和媽媽一起制作的,材料就是鉛絲和雪碧瓶,用鉛絲膠水等把雪碧瓶串聯起來,手工剪裁都非常精致,特別是輪子和螺旋槳部位更是動了一番腦筋,做成了活動體。寶寶有十足的信心要得比賽的第一名。
2. 汽車朋友
季欣怡小朋友帶來了兩輛小汽車,做法其實比較簡單,用盒子包一下表面,然后貼上了用鉛絲穿過盒子,裝起來四個輪子,車身上畫上了簡單的窗戶。兩輛汽車在大小上面有些區別。其他都一樣。這個汽車是寶寶和爸爸一起制作的,汽車的輪子也是可以活動的。
3. 帆船
王鴻睿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漂亮的帆船,主要的材料也是雪碧瓶,讓我感到最最亮點的地方是帆船上面插了一面五星紅旗,這里可以讓孩子在感受科技活動的有趣同時做一些簡單的愛國教育。寶寶平時比較內向,各方面能力也不是很突出,做事的積極性也很普通,這次和爸爸一起制作了漂亮的小帆船,我乘機大力鼓勵和表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寶寶最近干什么事情都很有動力,做得也很好。
還有許多小制作也十分漂亮,像陸煒航小朋友和媽媽制作的水泥攪拌車也很有趣,陳奕冰帶來了一對塑料瓶和雞蛋殼制作的小娃娃,宋子禾帶來了用光碟制作的毛毛蟲和小蝸牛,還有李智博和張天宇帶來了用牛奶瓶和小盒子制作的飲水機等等。
可以看出來孩子和家長的參與性比較高,我們還請孩子一起給這些小制作分分類擺在了作品區展示,并且利用課余時間請孩子來介紹自己的作品。活動很有意義。
一天上午,劉衡的爸爸跟我說:“劉衡最近幾天不想上幼兒園,每天上幼兒園前都會找很多借口?!甭犃藙⒑獍职值脑?,我覺得問題必須解決。于是找了個機會對劉衡說:“劉衡,老師認為你最近表現很好,上課積極回答問題,泥工也捏的好,老師很喜歡你呢,你為啥不想上幼兒園?”劉衡說:“李承鈺和吳炳楨打我,我就不愿意上幼兒園?!庇谑?,我把他們倆叫來問明原因,答案是劉衡不給他們玩玩具。劉衡說自己還沒有玩夠,他們倆就來搶。我對承鈺和炳楨說:“小朋友之間要相互謙讓,如果你剛拿了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就被別人搶走了,你愿意嗎?”
他們倆搖了搖頭。
我問他們:“那應該怎么做才對呢?”
他們想了想說:“如果我也想玩別人的玩具,可以等小朋友玩完之后再玩,也可以跟小朋友商量一起玩?!?/p>
我贊許地點了點頭:“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你們倆跟劉衡道個歉,握握手還是好朋友。”他們伸出手握在了一起。看著孩子們的矛盾化解了,我特別高興。
《幼兒中班教師隨筆3篇》:幼兒中班教師隨筆第1篇在教學中要學會自我調控幼兒教師在教學中的自我調控是開展教學活動必備的教育藝術,也是教師主導作用的具體體現。如果教師自我調控恰到好處,就能維持、
《中班教育隨筆篇》:中班教育隨筆篇第1篇 面對來自不同的幼兒,我覺得應用多種不同的教育方法來教育幼兒。 一次,戶外活動結束后回到教室,準備和孩子們學習健康課時,我突然發現空著一個座位,"這是
《幼師隨筆中班17篇》:第1篇幼師隨筆中班 前些日子,我教孩子們畫大頭像,開始我很擔心他們畫不好。我既想讓他們用鉛筆先畫,又覺得鉛筆畫不好,擦來擦去失去了本真的色彩。于是我就讓幼兒直接用黑筆畫?! ∥蚁冉o幼兒講解如何畫大頭像,讓幼兒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