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教育隨筆大全《媽媽的照片》,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餐后休息的時間,只見一群小朋友緊緊地圍著楚楚,站在中間的楚楚眉飛色舞地說著什么。我一走過去,就有小朋友大聲地對我說:“老師,老師,楚楚在發布新聞呢!”“什么新聞呀?”我也好奇了。楚楚驕傲地告訴我和所有小朋友,“我做哥哥啦,因為我媽媽為我生了一個小弟弟!”這對于絕大多數的獨生子女來說確實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在小朋友集體羨慕的眼神中,楚楚沉浸于自己的“升級”。原來,楚楚的媽媽又生了一個像楚楚一樣可愛的小弟弟,大家都樂壞了。 可是,讓人奇怪的是,楚楚的快樂似乎并未延續多久,相反,隨著弟弟的出生,楚楚媽媽的日漸忙碌,楚楚的接送工作由爸爸代替,我發現,楚楚有了一些反常。他主動跟我交談的機會變少了,跟小伙伴的玩耍也沒那么投入了,有時悶悶不樂的樣子像有心事,有時又常常為一些小事發脾氣哭鬧,這可不像以前的楚楚呀。 有一天中午,小朋友都進入了香甜的夢鄉,從楚楚的床上卻傳來隱隱的抽泣聲,我急忙安撫,詢問什么事,楚楚小聲而又可憐兮兮地說:“我想媽媽”。我想只是孩子鬧情緒,就微笑著安慰:“楚楚乖,老師就像媽媽一樣呀,好好睡一覺,媽媽就來接你了呀。”誰知楚楚沮喪地說:“媽媽才不會來接我,媽媽一直陪弟弟,媽媽不喜歡我了。”越說越傷心,真讓我始料未及。 之后的連續幾天,我一直密切觀察楚楚,楚楚在午睡時一再重復這樣的狀況,想念媽媽而無法入睡,這讓我十分擔憂。我也終于了解了楚楚的心事,孩子雖小,卻敏感異常,所反映出這種“戀親”現象,正說明了孩子與母親之間那種骨肉相連,唇齒相依的感情是任何都無法取代的。 依戀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情感表現,是兒童尋求并期盼與另一個人保持親密接觸的一種傾向。一定的依戀,對兒童以后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及心理發展有著促進作用,過度的依戀也是一種不佳的心理。在幼兒期,母親與孩子如果經常保持親密的接觸,這不僅使孩子有安全感,心情舒暢,情緒放松,無憂無慮,無拘無束,感到莫大的溫馨幸福,而且也會使孩子形成樂觀的個性,培養積極的情感。楚楚媽媽可能只是因為另一個孩子的出生,暫時疏忽了楚楚,卻已經帶給年幼的孩子很大的失落感。 改善孩子的“戀親”情況,也有諸多良策。比如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母親的愛,消除孩子心里的不安定因素;母親盡量多抽出時間與孩子開展情感互動;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鼓勵孩子多與父親以及老師、同伴交流等等。 我與楚楚的媽媽交換了意見,研究了對策,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又到了午睡的時間,小床上的楚楚還是沒有睡著。我輕輕走過去,楚楚看到我,似乎正在藏東西。我明知故問,“楚楚,你藏了什么?”孩子猶豫了一下,有點興奮又有點遲疑地說:“老師,是媽媽的照片。”我低頭一看,果然是一張楚楚媽媽的小照片。我笑而不語。楚楚向我招招手,又像以往一樣跟我“咬耳朵”,悄悄地說:“老師,媽媽說,想媽媽了就看看媽媽的照片,嘿嘿。”我說:“恩,真是個好主意,媽媽還說什么了嗎?”楚楚想了想,“媽媽還說,她好喜歡楚楚,嘿嘿。”說完,小家伙露出了甜蜜的微笑。我拉著孩子的手說:“對呀,媽媽多喜歡你呀,現在你長大啦,是哥哥了,媽媽要多照顧一點弟弟,對不對?”“恩!”小家伙緊緊攥著媽媽的照片。 我的心中一下如釋重負,升騰起一股暖暖的溫馨與感動。
《中班教師教育隨筆80篇》:中班教師教育隨筆第1篇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1】午餐在當今這個社會咱們的孩子生活在一種愉悅的時代一來伸手二來張口。每次在我的耳邊總是有家長在嘮叨著,老師孩子吃飯很挑食
《中班教育隨筆短篇19篇》:第1篇中班教育隨筆短篇 帶著幾分喜悅,帶著幾分遺憾,我與孩子們一起告別了中班,共同步入了在園生活中值得珍惜的最后一年。 從幼兒園邁向小學,需要孩子們在心理品質等諸多方面適應這一質的變化。為了幫助他們實現從
《中班保育教育隨筆16篇》:第1篇中班保育教育隨筆 幼兒教育隨筆:我想當保安 下午自主游戲時間,丁丁突然想玩保安的游戲,雖然沒有小朋友響應,但丁丁仍堅持要玩。雖然我知道這個游戲在沒有準備、也沒有同伴配合的情況下很難開展,但我沒有阻止丁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