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6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中班老師教育隨筆《在廣闊的愛中成長》,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現代家庭的孩子集三千寵愛于一身,吃、穿、住、用都是最好的,現在的孩子在過度的呵護、疼愛中成長。但是,僅僅需要這些愛就夠了嗎?其實不然,有許多愛我們還并未給予成長中的孩子。
每到給老家的公婆匯錢的日子,我會領上女兒一同前往郵局,告訴她,人一生從小到大都不應離棄的一種愛是孝敬父母,關心老人,它是做人之本、處世之先;當我們面對沿街乞討的殘疾人施舍錢物或食物時,我告訴女兒有一種愛是善良、憐憫與同情,擁有這種愛,人世間會充滿真情更加美好;當女兒在玩耍中無意間碰撞了玩伴,遭到玩伴的媽媽“及時的教訓”且娘倆齊上門討說法的時候,我會中肯的評價孩子之間的是非對錯,因為有一種愛是正直、無私,而當事后面對她們娘倆的歉意與尷尬和女兒執著的不肯原諒,我認真地告訴女兒,有一種最偉大的愛是寬恕,擁有它相伴,成長的路上才不會孤單無助,人生才會豐富多彩;當女兒和玩伴們同我一起玩“剪子、包袱、錘”的游戲時,我告訴孩子們有一種愛是和平共處、公平競爭,不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社會,擁有它們會讓我們終生受益;當女兒把幼兒園里的小趣聞[在她看來很可樂的見聞]講給我們聽時,我總會不失時機的嘉獎一句“寶貝,講得真好!看,我和爸爸在分享你的快樂,有一種愛就是分享、就是奉獻、就是一起快樂!”當女兒的小腳趾被同班的玩伴無意間給砸出口子時,傾聽女兒委屈、怨恨的哭訴,看看女兒紅腫的小腳趾,著實叫人心疼,我告訴孩子世上還有一種遭遇痛苦愈加勇敢堅強的愛就是原諒,而不應該是抱怨、仇恨與敵視,我開導孩子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對方不依不饒怨恨你,你會怎么樣?女兒似乎不太明白,但她勇敢的讓我換藥就說明心結已打開;當女兒被小朋友抓傷了臉,我主張孩子自己去思考解決問題的同時告訴她;“有一種愛就是不容侵犯!必須要對‘攻擊者’嚴聲厲色討回公道,而不應一味找老師告狀或是膽怯的逆來順受。這種愛必須要在人格尊嚴上體現出來,因為它決定你對生活的態度、關系到你人生的成敗”;當孩子無理的要求我買這買那時,我會明確告訴她不買的理由是出于真愛,放縱任意妄為不利于小孩子健康成長;當女兒生病在醫院打吊針時,我會告訴她,你現在正體驗的是家人的親情之愛與醫護人員的呵護之愛;當女兒的每一點進步、每一次犯小錯誤都有老師及時地與我溝通時,我會對女兒說;“你進步的表現老師都說真棒!……老師說你是個很好的孩子,可今天犯了一個小錯誤,改正了還是個好孩子,知道嗎?這是老師對你的關愛啊!”;當每次見到熟人及老師,我會告訴女兒如何打招呼,并告訴她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最美好的一種愛——友愛。
其實,日常生活中伴隨孩子的愛遠不止這些,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的給予孩子更多的愛。 “愛就一個字……,卻需要用行動體會許多次”。為了成長中的孩子,愿我們人人都揚起愛的風帆,讓孩子們在更多的愛中成長、遠航!
孩子在越來越豐富的活動中,一方面不斷儲備大量的生活經驗,另一方面在社會交往中經常使用幻想,使幻想的發展逐漸趨向完善。但是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社會交往需要家長來營造,只有家長的有意識參與才能讓孩子的天空更加廣闊。
1、讓孩子擁有一雙善于看的眼睛
孩子在玩耍中主要是用眼睛來認識這個豐富多彩世界的,所以,眼睛看到的形象是孩子積累表象的第一途徑。因此,父母要從孩子幼小的時候起,盡可能地多讓孩子感知客觀事物,并引導孩子全面、仔細而且深刻地觀察,以便孩子頭腦中積累大量的真實的事物形象。 父母可以擴展孩子的活動空間,家里、公園、游樂場、鄉間田園等等都讓孩子的小腳踏進去。讓孩子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游戲、玩耍,帶他們走進名山大川,看看長河落日、看看秀山麗水的自然風景,領他們到名勝古跡,烈士陵園中參觀、訪問、游戲等,讓美麗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陶冶孩子的性情和情操,提供他們的審美能力,激活孩子靜態的想象思維。
2.讓孩子多聽故事
多聽故事,就是通過語言的描述使孩子在頭腦中進行再造想象。因此,父母要讓孩子經常聽廣播中的評書連播、電影錄音剪輯、相聲等節目,還要抽空多給孩子講故事。同時,還要啟發孩子自己多講故事。開始可以復述故事漸漸自編故事,這對發展孩子的幻想是有益的。
3.陪孩子一起讀書
如果孩子能夠自己看書,這對他幻想能力的發展就有利了。因為靠聽別人講故事,總歸有局限,如果自己通過視覺來閱讀,就可以經常主動地進行再造幻想。孩子可以根據已有的故事自己來猜測和想象下一步是什么。所以,只要孩子達到一定的識字量,就要及早指導孩子閱讀,而且還要多給孩子買些書,為孩子大量閱讀提供條件。讀后最好還能鼓勵孩子增添人物和情節,并由此創造出一個更為引人入勝的幻想世界來。
4.教孩子繪畫和寫話
從小教孩子畫畫,有助于發展他的觀察力,也有利于幻想能力的培養。因為無論畫什么,總是先想象而后才畫出來的,即使三四歲的孩子,有時畫個東西什么也不像,但這培養了他的幻想能力。至于認識了一定數量的字之后讓孩子把想說的寫下來,也是培養孩子幻想能力的好辦法。因為要通過文字寫清楚一件事,沒有反復認真的想象是不可能的。
5.陪孩子做游戲
對孩子來說也是如此。經常讓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支持孩子多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游戲,讓孩子適當看看電視和電影……這都有助于孩子積累經驗,充分的幻想。父母也可以親自設計并與孩子一起參與各種富于幻想的游戲,如過家家,扮演警察捉強盜等,也不失為鼓勵孩子張開幻想翅膀的好方式。
克浩是我班的一個小男孩,他懂事,認真,從不和別的小朋友打架,是老師眼中的好孩子。由于不小心把胳膊弄斷了上學期一直沒來上學,老師和小朋友都非常想他。 克浩很老實,也很少說話,是典型的自我主義者,有時老師也很少注意到他,可有一次,因為他的聽話,老師讓他當了小班長,沒想到就是這不經意的一句“克浩小朋友當班長,替老師管著小朋友”,讓孩子高興了一整天,甚至回到家還高興的給姥姥奶奶打電話說自己當班長了,媽媽更是樂的合不攏嘴,孩子這么高興,媽媽真的很欣慰。看的出來,每個孩子都需要教師的賞識,即使是一名并不是很出色的孩子。那天放學送孩子,克浩的媽媽拉著我的手說:“克浩說老師用的抹布很小,擦桌子時很費力,很費時,我給老師帶去一塊,所以非得從家里帶塊抹布來,今早上看你忙著接孩子,也沒來得及和您說聲,他說他把抹布放到桌子洞里了,沒好意思跟你說。”我聽了真的很感動:多細心,多純真的孩子啊。回到教室,翻開他的櫥子看了看,果然有一塊大大的抹布在里面,拿到手里,心里竟然有種沉甸甸的感覺。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天使,每個孩子都要我們的“特殊照顧”,需要我們的賞識。 我們不經意的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句贊揚的話語,都能使孩子的心靈變得溫暖,甚至是能使孩子改變自己。所以,作為一名幼教老師,千萬別吝嗇你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句話語……努力讓我們身邊的小天使們都快樂成長。
現代家庭的孩子集三千寵愛于一身,吃、穿、住、用都是最好的,現在的孩子在過度的呵護、疼愛中成長。但是,僅僅需要這些愛就夠了嗎?其實不然,有許多愛我們還并未給予成長中的孩子。
每到給老家的公婆匯錢的日子,我會領上女兒一同前往郵局,告訴她,人一生從小到大都不應離棄的一種愛是孝敬父母,關心老人,它是做人之本、處世之先;當我們面對沿街乞討的殘疾人施舍錢物或食物時,我告訴女兒有一種愛是善良、憐憫與同情,擁有這種愛,人世間會充滿真情更加美好;當女兒在玩耍中無意間碰撞了玩伴,遭到玩伴的媽媽“及時的教訓”且娘倆齊上門討說法的時候,我會中肯的評價孩子之間的是非對錯,因為有一種愛是正直、無私,而當事后面對她們娘倆的歉意與尷尬和女兒執著的不肯原諒,我認真地告訴女兒,有一種最偉大的愛是寬恕,擁有它相伴,成長的路上才不會孤單無助,人生才會豐富多彩;當女兒和玩伴們同我一起玩“剪子、包袱、錘”的游戲時,我告訴孩子們有一種愛是和平共處、公平競爭,不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社會,擁有它們會讓我們終生受益;當女兒把幼兒園里的小趣聞[在她看來很可樂的見聞]講給我們聽時,我總會不失時機的嘉獎一句“寶貝,講得真好!看,我和爸爸在分享你的快樂,有一種愛就是分享、就是奉獻、就是一起快樂!”當女兒的小腳趾被同班的玩伴無意間給砸出口子時,傾聽女兒委屈、怨恨的哭訴,看看女兒紅腫的小腳趾,著實叫人心疼,我告訴孩子世上還有一種遭遇痛苦愈加勇敢堅強的愛就是原諒,而不應該是抱怨、仇恨與敵視,我開導孩子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對方不依不饒怨恨你,你會怎么樣?女兒似乎不太明白,但她勇敢的讓我換藥就說明心結已打開;當女兒被小朋友抓傷了臉,我主張孩子自己去思考解決問題的同時告訴她;“有一種愛就是不容侵犯!必須要對‘攻擊者’嚴聲厲色討回公道,而不應一味找老師告狀或是膽怯的逆來順受。這種愛必須要在人格尊嚴上體現出來,因為它決定你對生活的態度、關系到你人生的成敗”;當孩子無理的要求我買這買那時,我會明確告訴她不買的理由是出于真愛,放縱任意妄為不利于小孩子健康成長;當女兒生病在醫院打吊針時,我會告訴她,你現在正體驗的是家人的親情之愛與醫護人員的呵護之愛;當女兒的每一點進步、每一次犯小錯誤都有老師及時地與我溝通時,我會對女兒說;“你進步的表現老師都說真棒!……老師說你是個很好的孩子,可今天犯了一個小錯誤,改正了還是個好孩子,知道嗎?這是老師對你的關愛啊!”;當每次見到熟人及老師,我會告訴女兒如何打招呼,并告訴她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最美好的一種愛——友愛。
其實,日常生活中伴隨孩子的愛遠不止這些,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的給予孩子更多的愛。 “愛就一個字……,卻需要用行動體會許多次”。為了成長中的孩子,愿我們人人都揚起愛的風帆,讓孩子們在更多的愛中成長、遠航!
幼兒園開展區域活動,其目的就是為了兼顧幼兒的個體差異,個體愛好。每個幼兒都有他的特長他的興趣愛好,硬生生地把那么多的孩子圍坐在一起,接受相同的知識,達到相同的標準,其實是很不人道也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的。于是幼兒園就開設了各種各樣的區域活動,目的就是讓每個孩子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區域,玩自己喜愛的游戲,甚至和自己喜歡的好朋友在一起玩。
可是在區域活動中,總是有那么幾個孩子不知道自己該玩什么,這里看看那里站站。一旦發現某個區域發生了好玩的事情,他就不講秩序地加入進去,這樣理所當然的就會引起其他孩子的反感,把他驅逐出去。于是他又會轉悠到別的區域,茫然的看著人家玩。在區域里玩的孩子一般都有自己的角色,或者都有喜歡的事情做,所以孩子們玩得很專心,根本就不喜歡別人的打擾。這樣一來無所事事的孩子的瞎轉悠常常就會引起小糾紛。
這樣的孩子怎么了呢?沒有自己喜歡的區域的嗎、還是沒有孩子帶他一起玩?其實都不是,這樣的孩子往往做事就是沒有耐心,注意力容易分散。這就是區域活動的最大的好處,因為區域活動對孩子沒有統一要求,只要孩子開心就好。區域活動給了不同發展時期的孩子很大的空間,給這樣的孩子提供了時間地點材料,讓他們慢慢地去摸索,慢慢地進入角色。漸漸的,無所事事的孩子終于找到了自己喜愛的區域,能夠投入地去玩了。
區域活動就是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孩子,讓他們在無憂無慮的游戲中慢慢找到自己的位置,這就是區域活動的奇妙之處。所以,看見個別游蕩的孩子不要著急,給他時間,給他空間,他會健康成長的,因為他沒有壓力只有快樂。
開學后班里轉來了一個漂亮可愛的小女孩,幾天后我發現這孩子整天這還在整天低著頭,不愛說話.不愛活動.也不愿意和別人交往,別人玩時.她在一邊靜靜的坐著。與她交談她不是點頭就是搖頭,最多也就說一兩句話。對所有人好像有一種撫觸的情緒,難以合群這看起來令人心痛著急。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有義務和責任去關愛每一個孩子,一視同仁去對待他們。特別是這種難以合群.孤僻的孩子。首先我及時聯系家長.找出原因。讓家長與老師密切配合,多與孩子交流.多活動.多讓孩子表現.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體驗歡樂無處不在。
其次讓班里的幼兒主動去與她玩耍.多與她交談.讓她體會到別的小朋友對她的關愛,逐步的敞開心靈接受他們。
平時我們要投其所好的慢慢的加以引導。把她當成自己的孩子,以慈母般的愛去感化他們,多給她梳梳頭.剪剪指甲.拉拉手。
當她第一次主動大聲叫老師時.我相信我已經成功。老師的愛是偉大的.也是無堅不摧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愛去感化他們,讓他們開心快樂。
小博士競賽開始了,班級需要一個小朋友參加介紹小試驗的環節。我和丹丹老師商量后決定,把這個任務交給班級里的小機靈——李宏宇。
李宏宇是一個特別愛說的孩子,他的表達能力、反應能力都很強,我想交給他應該沒問題。當我把任務告訴給他的時候,他興奮的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
排練時我才發現這個小家伙,一上臺就特別緊張,操作試驗時手一直在不停的抖。在臺下練的時候語言本來很流暢,可一上臺就東張西望老忘詞。這可把我急壞了,馬上要演出了換人根本來不急,該怎么辦呀?李宏宇好像看出我的心思,慢慢走過來小聲對我說:“我不想表演了,我有點緊張。”看著他稚嫩的眼睛。想想他剛接受任務時的興奮勁兒。我說:“我對你有信心,你剛才特別棒你知道嗎。聲音再大一些、注意力再集中一些就更好了。”他聽我這么說馬上又興奮起來了說:“我知道我是最棒的”。
下午我們實施了“急訓”,我請他在全班小朋友面前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每次展示完我都會對他說:“這一次比上次要好,加油!” 正式展示開始了,李宏宇比較順利的展示完了。可能在別人看來他做的沒我想的那么好,但在我看來他有了這樣一次經歷,今后再遇到任何事情都會比以前更有自信、更加順利 。
《幼兒園教師隨筆中班3篇》:幼兒園教師隨筆中班第1篇擁抱的作用我在帶班時會經常撫摸孩子的頭、翹翹大拇指、擁抱孩子,以此作為獎勵孩子的方法,對他們的表現作出肯定的態度。新學期開始,剛插班到我班的孩
《中班保育員80篇隨筆》:中班保育員80篇隨筆第1篇中班保育員隨筆1 面對來自不同的幼兒,我覺得應用多種不同的教育方法來教育幼兒。一次,戶外活動結束后回到教室,準備和孩子們學習健康課時,我突然發現
《中班教育隨筆200篇教師》:中班教育隨筆200篇教師第1篇 1、《老師,咱們睡覺吧》18篇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 這學期我帶的是中班的小朋友,小家伙們仿佛有無窮的精力。每個星期一的午睡時間,晨晨都特別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