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教師中班教育隨筆《家長教孩子化解“委屈”》,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家長該如何做?首要的是讓孩子把委屈說出來。許多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由于年齡小,不會表達或者不敢表達,傾向于不說,或者是想說又不知道怎么說,這就可能造成孩子長期的心理壓力。這時候,家長如果不細心,忽略孩子的情緒,那么這種委屈很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創傷,對孩子以后健康人格造成影響。所以,家長需要傾聽孩子的委屈,引導孩子表達出來。
另外,家長不要用講道理壓抑孩子的情緒。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很容易犯“講道理”的錯誤,其實那些道理對孩子的表達有壓制作用,孩子會覺得自己本來應該那樣做,而不應該這樣做,于是更加覺得自己錯了。其實如果換位思考,成人遇到這樣的事也難免處理不好,也可能犯不應該犯的錯誤。孩子還小,即使做得不好,做的不應該,也是情理之中的。家長不要把成人的要求用于孩子,更要少講“你本來應該那樣做”或者“你以后應該那樣做”。
在情緒處理上,家長尤其要引導孩子表達對這件事的憤怒。憤怒是一種最容易被壓制的情緒,而壓制憤怒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家長為了避免孩子對學校老師有意見,將來影響老師對自己的態度,往往會對孩子對老師的憤怒情緒加以化解或者壓制,不鼓勵孩子表達憤怒,這其實是一個誤區。如果走入這個誤區,孩子即使表面上聽話了,也會傾向于把憤怒情緒轉向內心深處積累起來,把“老師錯了”變成“我錯了”,使孩子自我評價降低,導致孩子退縮和消極怠工,不專心學習。
如果客觀上真是老師傷害了孩子,媽媽就需要站到孩子一邊,做孩子強大的支撐,而不是顧忌太多,回避接觸校方。因為,家長找學校說明情況是對孩子尊嚴的一種保護。但家長不一定要采取“討理”的方式,而是要有冷靜的態度,尤其要讓孩子清楚解決的情況,消除老師、同學的誤會對孩子心靈的影響。使孩子感到自己不是孤單的,并使孩子在化解“委屈”的過程中慢慢學會自己判斷思考,培養遇事冷靜的健康心態。
我教的孩子已經是中班了,可是有些問題還是時常會浮現,“老師,我的剪刀找不到了?”“老師,我的書應該放到哪里?”“老師,圖書又變得亂七八糟了?”“老師這個我不會”,我開始擔憂,開學初或許因為對于物品不熟悉,對于程序有點短暫的忘卻情有可原,但現在已經是中班下學期了,孩子們該是能很好地去解決這類生活小問題了,但顯然我高估了我的這群孩子。
是什么原因阻礙了孩子該有的成長呢?過多的包辦,過多的限制,過多的干預,讓孩子也慢慢習慣了接受,習慣了求助。于是,我們決定對班級幼兒的生活教育來一次大的變革,讓孩子學會做事,真正展示中班幼兒該有的自主、活力和風采。
我們首先做的就是讓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為中班幼兒,他們具備了基本的自我服務能力,一方面鞏固他們既有的生活能力外,我們也應該為其制定一些新的生活技能學習,這樣才能促進他們的成長,同時滿足他們成長的榮譽體驗。因此,我們試著相信孩子是很棒的,改革中我們解放了自己的“服務”角色,開始讓孩子去實現服務自我:自己整理飯后桌面和地面,自己接水漱口,自己起床疊被,自己擦小椅子,自己便后擦屁股,生活過渡環節自主安排自己的活動,學習活動前自己做好準備工作如取蠟筆、鉛筆、膠水等……,設置值日生小班長主動幫助老師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榜樣演示中孩子們很快地學會了更多的生活本領,這不單是一個動作的學會,更多的是幼兒一種自主意識、自主能力的培養。
另外,我們還鼓勵幼兒別人的事情幫著做、大家的事情一起做。學會做事,就要從做小事起步,扎扎實實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最終勝任一件大事。我們的“學會做事”生活教育已經開始貫穿與生活的每一天,我們的孩子也比以前更會處事,這種價值將會延續,相信明天我們的孩子會是出色的、自主的、能干的!
推薦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教師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我班有一個小朋友非常聰明,他叫董建昊,他有一個令人頭疼的“毛病”就是,沒等你說完,他就插嘴。有時,我剛講個開頭,他就嘰里呱啦的講個不停,若連其他小朋也一起上。在課堂上,有時根本不聽我的話。
這一天,我們喝水的時間到了,我剛說:“小朋友我們喝水的時間到了。”我還沒說完,董建昊就大聲喊:“男孩別去,女孩去。”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聽他的。一齊涌上了保暖桶。見此情景,我靈機一動,先讓小朋友回到座位上去,然后,我宣布,今天我讓董建昊來當“小老師”。孩子們見狀都覺得很好玩,嘻嘻哈哈吵成了一團,董建昊大聲喊:“女孩先去喝水”他的話音剛落,根本沒有一個人聽他的,我趁此機會對他說:“你一個人的聲音怎么能比上我班的那么多人的聲音呢?老師上課的時候,你老講話,別人還聽得見嗎?只聽你說了。董建昊聽了以后,紅了臉低下了頭。從此以后,董建昊改掉了他的壞毛病。
針對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說教要有效得多。
推薦閱讀: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幼兒園教師中班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記錄200篇
中班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老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上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下學期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幼兒教育隨筆200篇
中班教育隨筆大全200篇
這天和以往的任何一天一樣,孩子們午睡起床以后我習慣性的請他們穿衣、疊被、整理抽屜,孩子們也順從的按照我的意思在進行著起床后的準備工作。這時候,偉偉走到我的面前對我說:“candy老師,我給你說句悄悄話嘛。”雖然我覺得他現在應該是去整理自己的抽屜,但是被他的神秘表情吸引,我蹲下來微笑著說:“你有什么秘密要和我分享啊?”偉偉湊近我的耳朵說:“要以德服人”,我一時間被他的這句話驚呆了,有些不確定的問道:“偉偉,你剛剛給我說的什么啊?我沒有聽清楚,你再給我說一次吧。”第二次偉偉神情更加堅定的把“要以德服人”字正腔圓的說了一遍。這一次我聽清楚了,同時也確信偉偉要表達的就是這樣一句本應不符合他4歲這一年齡能說出的話語。我不知道偉偉是否真正理解什么是“以德服人”,但是話從他的口里說出來,那么他一定有了“以德服人”的經驗了。
班上的起床活動依舊在進行,但是我的心情已經沒有先前那么平常了。在成人的世界里,“以德服人”是常常用于人際交往之中的,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當自己的孩子讓自己要“以德服人”的時候,我不禁對自己以往的教學方式以及和孩子接觸的方法進行深思:在孩子犯錯的時候,難道我沒有給孩子說明原因的足夠時間?在孩子的意見和我的意見產生分歧的時候,難道我沒有真正領會到孩子們有這樣想法的理由?在教學活動中,為了達到教學活動的目的,我是否有強加給孩子們一些活動結果?-……
我們經常說我們的幼兒教育要帶著幼兒的問題一同漂流,如今,孩子把我的 “問題”依葫蘆畫瓢拋給了我,我開始發現自己真正應該重新認識我的工作,以及身邊的這一群孩子。我的工作被他人視為神圣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綱要》中也提到教師和孩子之間是合作者、支持者、引導者的角色。我認為已經擁有了前衛的教育理念,可是真正要將教育理念和實踐相結合的時候,才發現我的不足之處。事物之間的作用是相互,我在給孩子實施教育活動的同時,我也被我所教育的這群孩子教育著。我們經常會把孩子比喻成一張白紙,總認為我們能夠和他們一同繪制出色彩斑斕的畫面。或許我們在孩子面前有時候也會是一張白紙吧。成人總是在做事情之前深思熟慮,說一句話都要考慮在這樣的場合是否合適,比起孩子的“直言不諱”,有時在孩子面前我們真的不妨試一試“直言不諱”,和孩子一同感受言語的“真切”。 終于在那句“要以德服人”之后,我開始關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位專業的幼兒教師,在不斷的反思自己的言行中汲取經驗,才能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在學習新的教育理念,積累教學經驗的同時,不忘向自己身邊的孩子學習,這樣才能真正將自己的理論結合到實踐中。
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家長該如何做?首要的是讓孩子把委屈說出來。許多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由于年齡小,不會表達或者不敢表達,傾向于不說,或者是想說又不知道怎么說,這就可能造成孩子長期的心理壓力。這時候,家長如果不細心,忽略孩子的情緒,那么這種委屈很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創傷,對孩子以后健康人格造成影響。所以,家長需要傾聽孩子的委屈,引導孩子表達出來。
另外,家長不要用講道理壓抑孩子的情緒。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很容易犯“講道理”的錯誤,其實那些道理對孩子的表達有壓制作用,孩子會覺得自己本來應該那樣做,而不應該這樣做,于是更加覺得自己錯了。其實如果換位思考,成人遇到這樣的事也難免處理不好,也可能犯不應該犯的錯誤。孩子還小,即使做得不好,做的不應該,也是情理之中的。家長不要把成人的要求用于孩子,更要少講“你本來應該那樣做”或者“你以后應該那樣做”。
在情緒處理上,家長尤其要引導孩子表達對這件事的憤怒。憤怒是一種最容易被壓制的情緒,而壓制憤怒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家長為了避免孩子對學校老師有意見,將來影響老師對自己的態度,往往會對孩子對老師的憤怒情緒加以化解或者壓制,不鼓勵孩子表達憤怒,這其實是一個誤區。如果走入這個誤區,孩子即使表面上聽話了,也會傾向于把憤怒情緒轉向內心深處積累起來,把“老師錯了”變成“我錯了”,使孩子自我評價降低,導致孩子退縮和消極怠工,不專心學習。
如果客觀上真是老師傷害了孩子,媽媽就需要站到孩子一邊,做孩子強大的支撐,而不是顧忌太多,回避接觸校方。因為,家長找學校說明情況是對孩子尊嚴的一種保護。但家長不一定要采取“討理”的方式,而是要有冷靜的態度,尤其要讓孩子清楚解決的情況,消除老師、同學的誤會對孩子心靈的影響。使孩子感到自己不是孤單的,并使孩子在化解“委屈”的過程中慢慢學會自己判斷思考,培養遇事冷靜的健康心態。
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家長該如何做?首要的是讓孩子把委屈說出來。許多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由于年齡小,不會表達或者不敢表達,傾向于不說,或者是想說又不知道怎么說,這就可能造成孩子長期的心理壓力。這時候,家長如果不細心,忽略孩子的情緒,那么這種委屈很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創傷,對孩子以后健康人格造成影響。所以,家長需要傾聽孩子的委屈,引導孩子表達出來。
另外,家長不要用講道理壓抑孩子的情緒。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很容易犯“講道理”的錯誤,其實那些道理對孩子的表達有壓制作用,孩子會覺得自己本來應該那樣做,而不應該這樣做,于是更加覺得自己錯了。其實如果換位思考,成人遇到這樣的事也難免處理不好,也可能犯不應該犯的錯誤。孩子還小,即使做得不好,做的不應該,也是情理之中的。家長不要把成人的要求用于孩子,更要少講“你本來應該那樣做”或者“你以后應該那樣做”。
在情緒處理上,家長尤其要引導孩子表達對這件事的憤怒。憤怒是一種最容易被壓制的情緒,而壓制憤怒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家長為了避免孩子對學校老師有意見,將來影響老師對自己的態度,往往會對孩子對老師的憤怒情緒加以化解或者壓制,不鼓勵孩子表達憤怒,這其實是一個誤區。如果走入這個誤區,孩子即使表面上聽話了,也會傾向于把憤怒情緒轉向內心深處積累起來,把“老師錯了”變成“我錯了”,使孩子自我評價降低,導致孩子退縮和消極怠工,不專心學習。
如果客觀上真是老師傷害了孩子,媽媽就需要站到孩子一邊,做孩子強大的支撐,而不是顧忌太多,回避接觸校方。因為,家長找學校說明情況是對孩子尊嚴的一種保護。但家長不一定要采取“討理”的方式,而是要有冷靜的態度,尤其要讓孩子清楚解決的情況,消除老師、同學的誤會對孩子心靈的影響。使孩子感到自己不是孤單的,并使孩子在化解“委屈”的過程中慢慢學會自己判斷思考,培養遇事冷靜的健康心態。
這個活動過后,我在反思,應該提前考慮到這點,因為孩子比成人更容易觸景生情,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情感。無論我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還是其它方面,都應考慮到一些實際情況和特殊情況,對于這些,應讓孩子早有心理上的準備,另外還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機,靈活機動地進行教育。
“三八”期間,我們圍繞“三八”節開展了主題活動,其中有一個“我的好媽媽”教育教學活動。我引導孩子進行了談話,并教孩子學唱歌曲《我的好媽媽》,孩子們的興致和參與熱情都很高,高高興興地唱著“我的好媽媽,下班回到家……”。這時發現一向都很樂觀、活潑的權秀彬小朋友卻低著頭,很不高興的樣子,我連忙問:“秀彬,怎么了?平時你不是很喜歡唱歌的嗎?今天怎么不想唱了呢?”“老師,我想媽媽”。我一下想起來了,秀彬的媽媽在韓國,她一般是半年才能見到自己的媽媽一次,平時都是跟著姨媽。原來是這次談話和兒歌《我的好媽媽》讓秀彬觸景生情,再次想起了好久沒有見面的媽媽。畢竟是一個剛剛三四歲的孩子,這么久沒有見到自己的媽媽了,怎能不想呢?如何才能控制住秀彬此時的情感呢?我抓住了這個教育契機,向全班小朋友介紹了有關秀彬的一些情況:“我們班的秀彬姐姐是一位從韓國來的小朋友,她是一個很懂事,勇敢,自理能力很強的小朋友,爸爸媽媽不在她的身邊,她每天都能高高興興來幼兒園,在幼兒園好好表現,……,我們應該向秀彬姐姐學習。”聽完這些,秀彬可能是考慮到了自己身為榜樣,就應該處處為小朋友樹立好的榜樣,她擦干了眼淚,“老師,沒事了,我不哭了,回家給媽媽打個電話就不想了。”
這個活動過后,我在反思,應該提前考慮到這點,因為孩子比成人更容易觸景生情,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情感。無論我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還是其它方面,都應考慮到一些實際情況和特殊情況,對于這些,應讓孩子早有心理上的準備,另外還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機,靈活機動地進行教育。
家長的心態與行為是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幼兒察言觀色的能力不亞于成人!
前一階段,我連續接到王彤媽媽的控訴電話:"王彤說今天在幼兒園有個小朋友搶她的座位了,老師,你多注意一下,別讓別人欺負她呀!”“老師,王彤在幼兒園跟小朋友玩輪胎,碰破嘴唇了,別讓她跟那個小朋友玩了"等等,據了解,王彤的媽媽在王彤回到家后,每次都會問:“今天在幼兒園誰欺負你了,我告訴你們老師去。”家長的負面情緒也傳達給了幼兒,于是幼兒拼命的想在幼兒園里發生的不開心的事,把開心的事全都拋在了腦后。情緒也隨之下降,這與家長是否積極有效的溝通是有直接關系的。
我們都希望孩子是健康快樂的!那家長就以一種健康快樂的心態去影響孩子吧!用正面的情緒。心態去和孩子交流溝通!
《保育員隨筆中班3篇》:保育員隨筆中班第1篇有一次,俞科仰的奶奶小心翼翼得問我:“老師,我孩子在幼兒園午睡情況怎么樣?”我不假思索地說:“科仰午睡很乖的。”她奶奶點點頭就走了
《中班的隨筆3篇》:中班的隨筆第1篇 面對來自不同的幼兒,我覺得應用多種不同的教育方法來教育幼兒。 一次,戶外活動結束后回到教室,準備和孩子們學習健康課時,我突然發現空著一個座位,"這是誰的
《保育員隨筆300篇中班》:保育員隨筆中班第1篇 幼兒保育員隨筆中班(1) 自開學到現在雖說不是很長,但對每個孩子性格的了解我覺得還是一個不小的工程。表面上看,許多孩子在幼兒園表現得活潑、可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