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教師隨筆中班12篇,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新學期開始,我們又迎來了一批新的小朋友。他們中大多數孩子沒有上過托班,乍然離開自己熟悉的家和家人,進入幼兒園這么一個全新的環境,有多么的不適應。
看,幾個性格內向、膽怯的孩子從父母或爺爺奶奶的環抱中被"搶"過來,哇哇地哭個不停,不時地從小椅子上走出來,追著老師邊哭邊問:"媽媽怎么還沒來?""奶奶什么時候來接我?""我不要睡覺。"……"等吃過飯,睡好覺,媽媽奶奶就會來接寶寶了。"老師邊給孩子擦眼淚邊不住地給孩子們做著解釋。
忽然,看到佳祺從桌子上拿來一張紙巾走到正站著哭的豆豆面前,用紙巾為豆豆擦去臉上的淚水,邊擦邊說:"不要哭,不要哭了,媽媽會來的。""哎,佳祺真乖,會幫小朋友擦眼淚叫她不哭的喏。"老師及時地表揚了佳祺。孩子聽到老師的表揚更起勁了,又去拿了張紙巾幫臉上掛滿淚水的霖霖使勁地擦了起來。冰悅、豪豪聽到了也過來拿了張紙巾幫助旁邊在哭的小朋友擦起了淚水。老師又及時地表揚了他們:"哎,冰悅和豪豪也真乖,也會幫小朋友擦眼淚的喏。"
再看被佳祺擦干眼淚的霖霖,聽見老師說話,好奇地看著冰悅和豪豪,停止了哭泣。老師忙說;"快點,你也去拿張紙巾來,幫高彥擦掉眼淚呀。""噢。"孩子應答著,并馬上去拿了張紙巾幫高彥認真地擦著眼淚??粗亓販I水斑斑的臉和那專注的神情,老師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入園一周,對班中小朋友有點熟悉后,初入園的佳祺在沒有大人提醒下表現出對同伴的關愛,是多么難能可貴!現代以獨生子女為主的中國家庭結構,孩子們被大人包圍住,缺少同伴之間的交流,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孤立的個性。他們中多數表現出不懂得關心幫助他人,沒有感情付出的意識。佳祺的行為讓我看到了幼兒關愛情感培養的良好開端。幼兒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時期,關愛情感是現代兒童缺失的人文精神之一,它的養成是多方面影響、多種活動綜合作用形成的結果。因此,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結合偶發事件,及時捕捉教育的契機,加強情感的隨機教育,樹立典型榜樣,進行正面積極的教育,能讓幼兒在幼兒園和諧的關愛氛圍中,感受到人與人相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情感樂趣。
教學是否有效,將直接影響幼兒園的保教質量。于是,有效教學便成了一線教師的專業追求。
漸漸地,我們發現:邏輯性較強的活動往往都不怎么好玩。于是,對教學有效性的追求還未下“眉頭”,對活動趣味性的關注便又上“心頭”。一些對教育負有強烈“使命感”的教師認為:教學只有有效,才不枉費自己的良苦用心,因此,應該追求絕對的有效。
在課堂里,我們常常發現孩子會自尋樂趣,如當教師講故事講到“小熊打了個噴嚏”時,孩子們往往不約而同地集體模仿“阿嚏——阿嚏——”起來;教師教孩子手工打結,男孩竟然將結打在前排女孩的后腦勺上,接著,便響起了“小兔子、長耳朵、跳跳跳”的童謠……其實,成人在冗長的會議中,有時也免不了會說個笑話、遞個零食等。成人如此,更何況孩子。
由此,教師意識到從孩子的特點出發,為孩子創設有趣的學習環境的重要性。
一些教師免不了又在有效和有趣之間斟酌:有趣是需要的,但是否還是應該在有效的前提下考慮有趣呢?于是,從教學目標出發,我們便嚴謹地在完成目標之余發現孩子的興趣。
不久前我觀摩了一個集體教學活動——兒歌《魚游》。該活動以“一條小魚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愁”為句型,引導中班孩子通過創編兒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墒窃诨顒又?,孩子們口里唱著“兩條小魚水里游,快快樂樂做朋友;三條小魚水里游,手拉手地跳個舞”……情緒卻有點低落。
我總覺得現場缺少點什么。
忽然我的腦海里蹦出了幼教前輩李慰宜老師的口頭禪:“好玩!”
對,缺的就是“好玩”!
我的徒弟何潔建議在這句兒歌后面再加一句“呦——呦——,在發愁”,將句型變成:一條小魚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愁,呦——呦——,在發愁。
短短的一句重復,將原本已朗朗上口的兒歌變成了節奏感靈活的時尚說唱。結果,孩子們創編兒歌的智慧,在“呦呦”聲中得到了酣暢淋漓的激發。
因為發現了孩子的樂趣所在,教學便變得生動與完美。但是必須承認,教師可以把握教學的有效,卻無法掌控活動的有趣。往往教師覺得好玩的,孩子卻大多提不起精神。
一天,文文老師頭上戴著一個大大的蝴蝶結發夾進了中班教室,一個男孩皺著眉說:“你怎么這么搞笑的樣子來上班啊!”我在一旁說:“這不是挺可愛的嗎?”周圍的幾個男孩竟然一起搖頭:“不!搞笑!”
可見,盡管我們努力地靠近,孩子們的心思我們還是未必全懂。
何潔對此卻另有一番思考:我通常在孩子感興趣的事情里,尋找有效的教育契機,如看見孩子們嬉鬧著玩“摸瞎”,我就會思考還可以怎樣讓孩子玩得更開心。
接著,何潔便設計了一個閱讀活動“太陽和小魚”。
這是一個太陽公公小時候的故事:頑皮的太陽寶寶落到海底睡覺去了,大地一片漆黑,人們想盡辦法都沒有把太陽寶寶請回天空。這時,一條小魚游來了,它什么也看不見……
在接下來的活動環節中,孩子們開始幫助小魚找太陽。
這學期我接觸了一個新的中班幼兒,對全班幼兒都不了解,但我發現一個小男孩總感覺他比較好動,不能好好坐在椅子上,不論上課還是游戲他都會不經老師同意而起身走動,有時是丟一點垃圾,有時是到櫥柜邊晃一會,有時是走到老師面前。對于大家共同制定的規則,他常常表現得無所謂。
我們就針對這個情況進行了討論,并與家長進行了溝通,在我們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這個小朋友特別聰明但也很調皮,老師比較喜歡,家長也特別的寵溺,導致了他自我為中心比較嚴重。得知這些情況以后,我們覺得該嚴厲的時候就得嚴厲,不能太寵,必須讓他融入集體,學會遵守規則。于是我們采取了一些行動。剛開始這小家伙還不太接受,后來由于我們堅持原則,他慢慢地也能夠融入集體了,但還需要大家的監督與提醒。
今天我進教室時,孩子們還沒來,我把他們玩的雪花片拿出來放好,以便孩子來后直接玩。他是第一沖進教室,一看是我,很禮貌的問了聲早,然后問我是不是可以玩了,我輕輕地點了點頭。在后來的桌面游戲和戶外鍛煉時,同伴提醒他認真排隊,我提醒他與同伴一起合作游戲。在后來的課堂上,他的表現很好,沒有隨便走動,也沒有隨便插話。足球比分直播
看來這一個月的努力沒有白費,這個孩子進步還是挺大的。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孩子,有的調皮聰明,有的活潑可愛,有的乖巧文靜。那么,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教育調皮兒童,會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呢。我想:只要我們老師具有一雙善于發掘的眼睛,將調皮的孩子的優點放大,但也要恰到好處,這樣才會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吧。
現在的幼兒園的孩子,一批不如一批好管理,主要是在家一個孩子,爺爺奶奶寵愛孫子孫女,爸爸媽媽嬌慣寶貝子女,誰也舍不得讓孩子哭一聲。來到幼兒園,老師更是這些孩子的家長,因為作為幼兒教師,母愛是她們的職責,比親媽還難??刹皇菃?當孩子調皮時,說說他們就哭,要不就是得到孩子的不滿:我讓爸爸來揍你,不說吧,孩子有錯,吃飯時孩子偏食,進園來挑小朋友就坐,挑座位挑椅子。正好好的一對小朋友,互相讓著吃零食,一會兒又翻臉了,非得要把零食再奪回來,一會因為爭奪一張廢紙,誰也不讓誰,老師在跟前看著,眼睛也不如他們的手迅速,不是掐一把就是咬一口,各說各有理,有的孩子見別的孩子吃零食,就去搶,老師說說,就去打老師,這些不懂事的孩子,老師說深了,回家就學舌學錯怪了,老師若不管,可就失去教育的意義,孩子從小就養成對錯不分,你我不分,個人與集體不分的壞習氣。知情達理的家長,應當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管教,和苦口婆心的說教,只有家長與教師攜起手來,積極配合,才能更好的共育新苗。
想想自己年年輕時,兩三個老師看100個孩子,孩子們都乖乖的很聽話,下了課,老師也不用時時刻刻盯著,也許那個年代,孩子多數都不是獨生子女,在家養成了自立自強的習慣,家長也不那么嬌慣孩子,再加上他們入園的年齡三四歲的很少,不像現在的孩子,不是讓家長抱著就是讓老師攬著抱著,那時,老師還能下課備點課,看一眼書,現在可好,整天瞪著眼睛看著,不哭鬧也行,就是備課也得晚上備??赡奈患议L能體諒幼兒老師的工資一直都是低等的,許多人不愿意干幼兒教師,就是因為家長的小皇上不好教,且難被人理解,收入又低,責任又大。
哎……面對現實,常使我唉聲嘆氣??捎值植蛔∥覍⒆觽兊哪欠蓦y以割舍的愛戴。
現在的幼兒園的孩子,一批不如一批好管理,主要是在家一個孩子,爺爺奶奶寵愛孫子孫女,爸爸媽媽嬌慣寶貝子女,誰也舍不得讓孩子哭一聲。來到幼兒園,老師更是這些孩子的家長,因為作為幼兒教師,母愛是她們的職責,比親媽還難。可不是嗎?當孩子調皮時,說說他們就哭,要不就是得到孩子的不滿:我讓爸爸來揍你,不說吧,孩子有錯,吃飯時孩子偏食,進園來挑小朋友就坐,挑座位挑椅子。正好好的一對小朋友,互相讓著吃零食,一會兒又翻臉了,非得要把零食再奪回來,一會因為爭奪一張廢紙,誰也不讓誰,老師在跟前看著,眼睛也不如他們的手迅速,不是掐一把就是咬一口,各說各有理,有的孩子見別的孩子吃零食,就去搶,老師說說,就去打老師,這些不懂事的孩子,老師說深了,回家就學舌學錯怪了,老師若不管,可就失去教育的意義,孩子從小就養成對錯不分,你我不分,個人與集體不分的壞習氣。知情達理的家長,應當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管教,和苦口婆心的說教,只有家長與教師攜起手來,積極配合,才能更好的共育新苗。
想想自己年年輕時,兩三個老師看100個孩子,孩子們都乖乖的很聽話,下了課,老師也不用時時刻刻盯著,也許那個年代,孩子多數都不是獨生子女,在家養成了自立自強的習慣,家長也不那么嬌慣孩子,再加上他們入園的年齡三四歲的很少,不像現在的孩子,不是讓家長抱著就是讓老師攬著抱著,那時,老師還能下課備點課,看一眼書,現在可好,整天瞪著眼睛看著,不哭鬧也行,就是備課也得晚上備。可哪位家長能體諒幼兒老師的工資一直都是低等的,許多人不愿意干幼兒教師,就是因為家長的小皇上不好教,且難被人理解,收入又低,責任又大。
哎……面對現實,常使我唉聲嘆氣。可又抵不住我對孩子們的那份難以割舍的愛戴。
點名時刻到了,每次都是老師報“XXX”,孩子回應“到”。這種方式已經讓幼兒感到枯燥了,失去了點名原本應該有的樂趣。這一天,虞老師來帶班了,教室里鬧哄哄的,于是虞老師使用了“說出你最喜歡的顏色”來對幼兒進行點名,幼兒一個個暢所欲言,有的說:“我最喜歡黃色。”有的說:“我喜歡綠色。”幼兒的興趣立即被點燃。
順著幼兒的想法,虞老師還進行了隨機教育,如有的幼兒說:“我喜歡粉紅色。”有的幼兒說:“我喜歡咖啡色。”于是請上模特兒,讓幼兒從他們的衣服顏色上觀察,區分,理解各種顏色。另外用好聽的詞語來形容這些顏色,如;“五顏六色、五彩繽紛、好看、鮮艷、美麗。”
第二天,我也用類似的方法來進行點名,我選了一個“說出你最喜歡的運動”,從一號開始一個個說,要求要用一句話來說:“我最喜歡的運動是XXX。”由于學過了分享閱讀的讀本《我最喜歡的運動》,所以幼兒對運動掌握的還可以,有的會說:“我最喜歡的運動是跳遠。”有的幼兒會說:“我最喜歡的運動是跑步。”之后,我出示事先畫好的關于運動的簡筆畫圖片,總結歸納,讓幼兒進行鞏固,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還歸類了以下幾種:
1、“說出你最喜歡的玩具”點名法。活動延伸:玩具的顏色、形狀。
2、“說出你最喜歡的動植物”點名法。活動延伸:動植物的外形特征。
3、“說出你最喜歡的食物”點名法?;顒友由欤菏澄锏奈兜?。
4、“說出你最喜歡的人”點名法?;顒友由欤簽槭裁聪矚g這個人。
5、“說出你最喜歡的水果”點名法?;顒友由欤核奈兜?。
6、“說出你最喜歡的動畫片”點名法?;顒友由欤簞赢嬈械闹饕宋铩?/p>
7、“說出你最喜歡的兒歌或歌曲”點名法。活動延伸:你最喜歡里面的哪句話。
從這以后,我們班的點名時分,都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他們都很期待,有的幼兒早上來園比較早甚至會問:“老師,今天點名要問什么?”每天我都會變著法的來對我班幼兒進行點名,順便進行隨機教育。原來枯燥的點名時分也可以這么有聲有色,既開動了幼兒的小腦筋,又輕松的點完了名,寓教于樂,不是我們一直追求的嗎?
晨晨是班里一位比較內向、害羞的男孩,每次跟別人說話的時候,都是細聲細語,一遇到人多的時候,就開始緊張,更別提讓他大聲的說話了。但是在不大家被關注的時候,卻玩的非常開心。在游戲中,我們時常會聽到晨晨爽朗的笑聲,但是當大家都被他的笑聲吸引過去,晨晨發現大家都在看向自己的時候,立即就“噤聲”了,一臉的不知所措。
其實晨晨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強,只是因為太害羞了,導致他在活動中不敢大膽的表現自己。針對晨晨的情況,我們開始從生活動細節中幫助他克服自己的害羞心理,鼓勵其大膽地參與并表現自己。比如中午午睡前,老師會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孩子們練習脫衣服,小朋友們可以選擇自己脫也可以選擇和小朋友相互幫忙。老師特意讓比較活潑、能力又弱一些的先澤和晨晨挨到一起,先澤把褲子退了一半,卻怎么也脫不下來了,后來先澤讓晨晨給他幫忙,剛開始晨晨特別緊張,使勁往下拽,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后來他發現大家都沒有關注他,自己嘴里不自覺地喊著:“我拔蘿卜,我使勁拔蘿卜,”先澤一聽也來勁了,高興地唱起來:“拔蘿卜,拔蘿卜,黑黝黑喲,拔蘿卜!”晨晨則樂得發出咯咯的笑聲,我們再看他時,他完全忘記了自己的拘謹,一臉燦爛的笑容,徹底擺脫了害羞心理,完全沉浸到自己組織的情景游戲當中去了。
在孩子們的一日生活當中,我們總會在無意識地傾向于關注那些性格更活潑一些的孩子,對于性格內向、害羞的孩子,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實在對孩子們進行引導的過程中,對過于活潑的孩子,適當的引導與牽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對過于內向、害羞的孩子,則更需要相對寬松的環境,因為不是不希望老師關注,而是更需要老師的默默地支持,只有多給他們提供合適的發揮空間,讓他們放開自我,拋開顧慮,盡情發揮,才更有利他們性格的發展,才適合他們的成長。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表現,作為孩子們一日生活的引導者,對不同性格的孩子要采用不同的引導方式,只有做到了因材施教,孩子們才會有更大的成長空間。
幼兒園教師隨筆:解決幼兒自卑的唯一方法就是贊揚
許多寶寶都有自卑情緒,好些家長根本不會主動發現這種自卑,許多幼兒老師也會主動選擇忽略孩子的自卑表現。實際上,自卑的寶寶如果處理及時,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的。
而唯一能解決幼兒自卑的方法就是贊揚。
從主觀來講,孩子形成了自卑的心理主要是因為后天對自我的評價不當逐漸形成的。但是如果是從客觀來看,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的多數是因為孩子的某些缺陷,或者是遭受過失敗而引起的。
所以,對于孩子來講,自卑并不是天生帶來的,當然,除了先天身體有殘疾的孩子,可能自卑的心理很難改變。但是健全的孩子的自卑既然是后天形成的,就有辦法改變。
孩子嚴重缺乏自信,就是自卑的源頭。主要是因為孩子在某方面欠缺或者是經驗不足,或者是某一方面不如其他的小朋友,因此就會形成了自卑的心理。實際上,當你發現你的孩子有某方面不如其他的小朋友時,你要幫助孩子克服這種不足。在孩子需要發展,或者是取得一點成績的時候,就要贊揚他,讓他保持這種自信心,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足夠的能力去克服這些困難的。
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要,對于孩子來講,如果經常被人夸獎,有父母足夠的愛包圍的話,孩子就會變得很開朗,而且自信的。相對來講,如果你的孩子生活在壓抑而痛苦的環境里,自然就會敏感而自卑的。
所以在生活中,多給孩子足夠的贊揚,讓孩子感受到那種被認可的態度,就會讓孩子覺得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值得的。慢慢的,孩子的自信心就會提升,自卑也就消失不見了。
幼兒園教師隨筆:幼兒不健康心理老師要格外關注
幼兒的健康包括兩方面,一個是身體健康,一個是心理健康。許多家長和老師都只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以下幾種表現,是醫學上已經得到證實了的孩子心理有問題的表現。
一,孩子過于多動
孩子多動也要看多動的表現,例如,你的孩子如果有情緒波動大,注意力極度不集中,控制能力差,學習能力差等等表現的話,那可能就是多動癥了。這類孩子不僅給幼兒老師帶來極大的難度,而且對于家庭來講,也是十分有傷害性的。
二,孩子表現焦慮
好些孩子過分焦慮,過于敏感,食欲低落,甚至是動不動就哭鬧,對于突如其來的時候,表現出來極大的恐懼狀態,這就是孩子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現。一旦環境有變化,小朋友之間有矛盾,孩子的心理不健康尤其表現得更加直觀。
三,孩子有攻擊性
如果你的孩子有極大的攻擊性,即使是很小的事情,就攻擊別的小朋友,那也要格外注意了,可能是孩子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孩子有攻擊性,并不代表孩子活躍有力氣,而是一種心理偏失的體現。
四,人際關系極差
本身孩子都是討人喜歡的,而且同齡人在一起也能結交好朋友,但是你家的孩子如果沒有好朋友,而且與其他的小朋友相處不來,甚至是與家長都相處不來的話,那么你的孩子也有心理問題的。
當老師發現孩子有以上的表現時,就要及時向家長溝通??赡茉S多家長不會理解老師的這種行為,但是就算家長不帶孩子去查看到底有沒有心理問題,老師把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給家長講清楚了,也免得以后出事時,家長找麻煩。
數學教育是幼兒園教育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幼兒發展情況的指標之一。《綱要》中指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可見,數學游戲要源于幼兒的生活和游戲,要在游戲中促進幼兒數概念的建構。
然而,在家長的眼中,孩子的數學教育又是什么樣子的呢?每次與家長交流孩子的數學教育時,許多家長會如是說:哦,我們家的寶寶能從一數到一百了,許多加減的題目他都會做。每次進行家訪活動的時候,會發現一些家長已經在教孩子寫數字,或進行數字運算了。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顯然,家長的教育觀念與學校教育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讀了《和孩子一起跳舞》這本書后,讓我對幼兒園數學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并將會積極的把這一理念灌輸給幼兒家長,力求家園教育的同步。書中指出,數學教育并不僅僅限于某些與數學或算術有關的數學活動中,對幼兒來說,數學知識存在于他們身邊的事事處處,而他們所從事的各種游戲活動也都會包含一些與數學知識有關的內容。會數數、會做加減并不是幼兒園教學學習的主要任務,至少不是唯一的內容。因為數概念的形成包括了許多方面,不如分類,比如排序,又比如比較等,都不是簡單的學會數數就能夠掌握的。
那么,如何有效促進幼兒數概念的形成呢?吳放(作者)指出:幼兒需要通過游戲,通過動手來探究和發現自己的生活中事物的共性、特性、邏輯性以及可轉換性,而他們的數概念是在這樣的探究和發現中形成中。為此,教師可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數學游戲等,在玩玩樂樂中促進幼兒數學能力的發展。
首先要從幼兒興趣出發,多角度促進幼兒數學能力發展,除了數字排序,還可以融入分類、圖形、大小等數的概念,內容廣泛;其次,教學方法要游戲化、生活化、趣味化,數學教學不是枯燥的腦力勞動,教學方法要與生活密切聯系,把生活中的數學巧妙的融合到課堂上,讓幼兒在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獲得數學能力的發展。第三,積極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在肯定家長的同時,讓家長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知道幼兒園數學教育的落腳點以及與學齡后數學教育的不同,鼓勵家長多和孩子玩玩數學游戲,減少枯燥的數字運算等。
作為學前教育,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很重要,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在玩中學,用感性的教育方法去促進幼兒理性思維的發展,時刻以《綱要》精神為指導,逐步萌發幼兒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這學期我帶的是中班的小朋友,小家伙們仿佛有無窮的精力。每個星期一的午睡時間,晨晨都特別興奮,就是不愿意睡覺。由于晚上沒睡好覺,我忍不住打了個大大的哈欠,隨即,淚水充滿了眼眶。晨晨看見了,好奇的看著我,問:"老師,你怎么哭了?""我沒哭。""沒哭怎么眼里都是眼淚啊?"我笑了:"那你猜猜,我的眼里怎么會有淚呢?"晨晨撓撓頭:"是因為我不愿意午睡嗎……對了,你剛才打了個哈欠,所以你流淚了。""對!晨晨真棒!觀察的可真仔細。那你知不知道老師打哈欠流眼淚是開心還是不開心呢?"晨晨低下頭想了一會,說:"老師,你是不是困了呀,困了打哈欠可難受了,我們睡覺吧。"
今天早上剛上班,中一班傳來一陣喊叫聲,"是什么呀?""是小青蛙嗎?"。我過去一看,原來他們班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只小小的蟾蜍,他們班的劉老師想把它請出去,這個小東西卻氣的肚子鼓鼓的,肚皮透明的像是要破了,四條腿伸的直直的。"老師,讓它和我們玩兒一會兒吧?"李嘉怡小聲的說,"好吧,但是別用手去碰它。"劉老師停止驅趕,蹲下來和孩子們一起認真而仔細的打量著這個小家伙,"瞧瞧,這到底是一只小青蛙還是小癩蛤蟆呢?"劉老師也不敢確定了。"應該是一只小蟾蜍吧!"我說"我也不敢確定,干脆上網查查吧。"上網查了查,哈哈,還真是蟾蜍,這小家伙也是一種益蟲,會吃蚊子等害蟲,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及人類的健康,它還會分泌毒液,它的毒液還有腰用呢。哈哈,我和孩子們長見識了,謝謝這只不速之客--蟾蜍。
《保育員隨筆中班3篇》:保育員隨筆中班第1篇有一次,俞科仰的奶奶小心翼翼得問我:“老師,我孩子在幼兒園午睡情況怎么樣?”我不假思索地說:“科仰午睡很乖的。”她奶奶點點頭就走了
《中班保育隨筆100篇》:中班保育隨筆第1篇 幼兒園中班保育隨筆篇一 每天的午睡起床后,在孩子們吃過點心后,我都會組織孩子們坐下來稍作休息,安靜以后為接下來的個別化學習做準備,順便也檢查一下
《中班隨筆短篇20篇》:第1篇中班隨筆短篇 帶著幾分喜悅,帶著幾分遺憾,我與孩子們一起告別了中班,共同步入了在園生活中值得珍惜的最后一年?! 挠變簣@邁向小學,需要孩子們在心理品質等諸多方面適應這一質的變化。為了幫助他們實現從幼兒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