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教育隨筆大全《要發現孩子身上探索的火花》,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區活動開始了一會兒,就聽“老師!老師!你看我搭的樓房!”我趕忙迎過去,蹲在地上仔細看了她搭的樓房,看著他興奮急切的眼光,由衷地贊美道:“哇!這么漂亮的房子!來說說這房子上面有什么?于是她就介紹他搭的房子,“這是窗戶;這是門;旁邊有花園;還有動物園;還有停車場等……下次我還要搭一個更大的樓房。”聽著她抑制不住內心喜悅的聲音,看著她興高采烈的樣子,我欣喜地感到緣緣終于變了。以前緣緣總是默默無語,別人搶她的玩具,她唯一的反應就是——看著別人拿,既不反抗也不告訴老師。上課總是呆呆的坐著,不舉手回答問題,就是參與她喜歡的游戲,她也不笑,無論做什么事情,他都是漫吞吞,沒有一點精神。為了使她改變這種情況,我每時每刻都在尋找著可以改變她的機會,努力尋找著她身上的“閃光點”。在一次收活動去玩具時,我看到她收得很好,就表揚了她,這次她有了一點反應,高興得微微一笑。
從那以后她在各種場合都得到了不同的表揚,逐漸的她性格開朗了許多,也能和老師交流了,吃飯的速度也快了起來,而且不挑食了,游戲時會找小伙伴,跑呀,跳呀,笑呀!……,緣緣真的變了。
從緣緣身上我看到了,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優秀的品質,就看你如何去發現,去挖掘。只要我們認真去觀察,用心去關注她,就能找出每個孩子的“閃光點”。特別對丹丹緣緣這種個性的孩子,需要我們更多的關心和鼓勵。正如《規程》中說到的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幼兒,善于觀察幼兒,對本班的幼兒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以及家庭成長環境有充分的了解。”在愉快的活動中調動她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她的潛能得到最佳發展。不斷的發現她身上探索的“火花”。
每個家長都應當相信,學習成績不好是不可避免的。作為父母,我們要用賞識的眼光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即使孩子非常平凡,我們也能發現他四射的魅力,他的閃光點。
賞識孩子是一種非常藝術的教育手段,用得好,就可以讓孩子信心大增。要從真正意義上做到賞識孩子,父母要注意以下幾點:
1.深入挖掘孩子的閃光點
父母要給孩子充分的理由,讓他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尋回自己的自信。父母的賞識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你不笨”、“你挺棒的”這些話對孩子的激勵作用并不大。只有深入挖掘孩子的閃光點,才能起到激勵的作用。
2.賞識孩子,應體現在行動上
賞識孩子也不能只表現在口頭表揚上,而是要給孩子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一次成功的回答問題、一次眾人面前的展示都能發揮孩子的才智,讓他們認識自身價值的同時還能夠體驗快樂,增強信心,也讓其他孩子能夠看到他的過人之處。
3.讓孩子體驗成功
賞識孩子,還應該在他遇到困難時,鼓勵他,讓他勇敢面對,在他取得成績時,給他贊美和掌聲,讓他體驗成功的喜悅。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都會有感到彷徨、無助的時候。同時,也會取得這樣那樣的成績,有需要與人共同分享的時候,需要在他人的贊美聲中獲得自我肯定。這些時候都是父母賞識孩子的最佳時期,父母的一句鼓勵會讓孩子獲得無窮的力量和勇氣,父母的一句贊美也會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當孩子對某事物表示感興趣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要反對,哪怕他是在觀察螞蟻搬家。這也許有悖于家教的初衷或妨礙了教育計劃,但這很有可能是孩子天賦萌動的時候。與那些學習失敗的孩子接觸時,會發現他們身上也有閃光點,也有自己的長處。所以,父母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并加以鼓勵,讓孩子的長處得以發揮和發展,這樣孩子將來才會取得成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孩子在這方面比別人差,可能在另一方面要強過別人,這就是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父母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毒一個閃光點。對于每個孩子來說,缺少的往往不是成功,而是被發現(羅小芳)
豪楠初到幼兒園時,婆婆帶他走進活動室,老師向他打招問好,他不僅比回答,反而報以敵視的眼神,隨后他扭頭就往外跑,好不容易被他婆婆拉回來。他卻象瘋了似的亂踢亂跳,大哭大鬧。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老師發現他非常孤僻、離群,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上課從來不肯回答問題,下課也不和小朋友玩,還伴有攻擊性行為。有一次玩積木,他莫名其妙的打了一個小朋友,當老師批評他以后,他卻一下子鉆到桌子底下,大叫著用積木敲自己的頭,以后,老師發現他常常這樣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無論和藹的話語還是嚴厲的批評都對他無濟于事,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他就發脾氣、打人,有時攪得整個班級都不能正常的上課,活動。原因分析: 這是一個明顯心理偏離的孩子,孩子產生心理偏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來自于家庭。父母的素質、親子關系、教養態度以及父母的性格等都能對孩子心理發育產生影響,如,父母感情不和或者離異,會對孩子失去應有的愛撫,容易使孩子情緒郁郁,性格古怪、心理反常。反過來,過分的溺愛容易使號召形成驕橫、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另外,有的父母把自己的愿望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樣做,很容易使孩子情緒壓抑,影響身心發展。解決對策: 絕大多數的孩子屬于輕度的心理偏離,只要家長注意改變教育方式,用科學的、正確的方法撫育孩子,就可以很快矯正過來。首先,家長在平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雖然每天看到的都是一些生活小事,但正是在吃,喝,玩,睡這些小事的背后隱藏著心理問題。當發現孩子出現心理偏離時,家長首先要從自己的言行、教育方式、家庭環境中尋找根源,應該多學些科學育兒的知識,了解不同時期幼兒發育的特點,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調整教育方式。此外,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參加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特別是有家長參與的游戲,克服膽怯、粗暴、不合群、自私等不良心理和行為,促進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
活動區活動開始了一會兒,就聽“老師!老師!你看我搭的樓房!”我趕忙迎過去,蹲在地上仔細看了她搭的樓房,看著他興奮急切的眼光,由衷地贊美道:“哇!這么漂亮的房子!來說說這房子上面有什么?于是她就介紹他搭的房子,“這是窗戶;這是門;旁邊有花園;還有動物園;還有停車場等……下次我還要搭一個更大的樓房。”聽著她抑制不住內心喜悅的聲音,看著她興高采烈的樣子,我欣喜地感到緣緣終于變了。以前緣緣總是默默無語,別人搶她的玩具,她唯一的反應就是——看著別人拿,既不反抗也不告訴老師。上課總是呆呆的坐著,不舉手回答問題,就是參與她喜歡的游戲,她也不笑,無論做什么事情,他都是漫吞吞,沒有一點精神。為了使她改變這種情況,我每時每刻都在尋找著可以改變她的機會,努力尋找著她身上的“閃光點”。在一次收活動去玩具時,我看到她收得很好,就表揚了她,這次她有了一點反應,高興得微微一笑。
從那以后她在各種場合都得到了不同的表揚,逐漸的她性格開朗了許多,也能和老師交流了,吃飯的速度也快了起來,而且不挑食了,游戲時會找小伙伴,跑呀,跳呀,笑呀!……,緣緣真的變了。
從緣緣身上我看到了,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優秀的品質,就看你如何去發現,去挖掘。只要我們認真去觀察,用心去關注她,就能找出每個孩子的“閃光點”。特別對丹丹緣緣這種個性的孩子,需要我們更多的關心和鼓勵。正如《規程》中說到的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幼兒,善于觀察幼兒,對本班的幼兒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以及家庭成長環境有充分的了解。”在愉快的活動中調動她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她的潛能得到最佳發展。不斷的發現她身上探索的“火花”。
我班的王忠凱小朋友是個個性內向的小孩子,平時不與人爭吵,也不會犯錯誤,屬于不用老師操心的那種,但也正是因為這性格,往往就會被我們老師忽略在視線之外,對他就減少了一份關心,每次他的爸爸來了了解情況的時候,我向他反映最多的是比較乖巧,太文靜了,他爸爸說:“哎,沒辦法,這是性格的問題,在家也是這樣的!”對于家長的這種說法 ,我也應和著,可是平時還是不能夠讓他真正活潑起來。 再一次戶外活動上,我讓他們帶一個沙包,到最后也有一小部分人沒帶來,我讓他們把沙包都拿到自己手里,其中王浩宇小朋友沒帶來,可是他也在玩沙包,我就問他有沒有帶來,他說沒有,那這沙包到底是誰的呢?我問了好多人,可是都說不是他的,我對他們說,自己帶來的沙包自己不認識呀?是自己的就領回去,問了半天,也沒人應答,結果只有挨個問,問到王忠凱小朋友時,他才點點頭說時他帶來的,看到他膽怯的神情,我摸摸她的頭對他說:“只是你帶來的東西,就是你用的,ieren拿了你的東西你應該對他說,或者來告訴老師,讓老師幫你解決,知道嗎?”他幾乎是含著淚答應的,看到自己的東西在老師的幫助下失而復得了,喜悅志強馬上言于表。
在以后的幼兒園生活中,他漸漸變得不那么內向了,有時候還跟小朋友說說笑笑,打打鬧鬧,家長來接孩子時,順便送上幾句表揚的話,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進步,這樣一來,孩子感受到老師的關心,也增強了他的自信心,孩子同時也改變了許多。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擔負為人才培養奠基的艱巨任務。因此,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應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高度,鼓勵孩子去標新立異,努力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訓練孩子的創新能力。 今天上午,在組織綜合活動歡樂的國慶節時,許多孩子都把的歡樂場面和感受通過美術表現出來,當我走到佳音身邊發現她畫的盡是坦克車、大炮、戰斗機等,我似乎有點不滿意,心想這么歡樂、祥和的節日,你的畫火藥味怎么這么濃。但是我轉念一想還是聽聽她有什么想法。于是我輕聲地問她為什么這樣畫,她興奮地說:“老師,這是解放軍叔叔開著坦克在慶祝國慶節;這是空軍把戰斗機的燈都開著把天空照亮了,他們也在慶祝國慶節;還有……”。聽!孩子的想象力多么豐富,我真的很慶幸剛才有耐心傾聽佳音的想法,才沒有傷到她的自尊心,同時也讓自己傾聽到其內心的語言。因此,教師只有認真傾聽才能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切忌說“你怎么這么煩呢!”“你沒看我正忙著嗎,一邊玩去!”“你真傻!”等傷害幼兒自尊心的話語。當孩子提問題或與你談話時應該放下手頭的事情,做出注意傾聽孩子說話的姿態,善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促使他們產生創造的興趣。 又如:《奇妙的繩子》創新主題活動中,孩子們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繩子隨處玩,任意在手中擺動,一會兒變成搖擺的樹枝、一會兒變成風吹的小樹在晃動、一會兒變成小朋又在跳舞,一會兒變成一幅美麗的圖畫……。這一活動中,讓幼兒在玩繩中探索積累,層層撥開層層發散,由一點向多點想象,采用層層遞進的時間讓幼兒層層創新層層發展,有體驗到模仿到創新的結構動靜結合,給予孩子充分想象、創造和自由表現的空間,充分錯金幼兒的創新能力的發展,嘗試繩子的多種玩法。 幼兒的創造力更多的是受好奇心的驅動,讓幼兒感受到老師是自己最忠實的支持者。因此,教師應了解、認識、尊重幼兒,使幼兒感到老師是可以溝通的,是對其充分支持和合作的,從而大膽地去創造,激發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更加自信、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索、學習,萌發創造的激情,表現自己的感受。
一次美術活動《畫出我眼里的秋天》,為了讓孩子畫出秋天的特征,我帶領孩子們來到戶外,觀察小草、樹木的變化后,孩子們回到活動室,認真地畫起來。趁孩子們畫畫的時候,我便用搜集的材料裝飾活動室,讓教室里充滿秋天的氣息。
我正低頭忙著粘貼一棵蘋果樹,小康畫完了,來到我跟前說:“老師看,我畫完了。”由于我正忙著,沒顧上抬頭就說:“很好,掛上吧!”可是他并沒有掛上,而是一邊走一邊說:“看都沒看見,還說好呢?”聽了他的話,我趕緊抬起頭,把他叫了回來,拿過他的畫說:“對不起,”我便認真地看他的畫。然后說:“剛才老師沒認真的對待你的畫,是老師的不對,你畫的非常好。”聽了我的話,他高興地拿著他的畫,把它掛到活動墻上。
事后我想了很久,我為了上好每一節課,都認真地備課、搜集材料,花費很長的時間,而且希望孩子們認真的參加我設計的活動,讓他們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如果孩子們不認真地對待我的勞動成果,不認真地完成我的任務,我會是什么感受,會難過、會傷心。反過來,我用敷衍的態度對待他們的勞動成果,他們也會很不高興。長此以往,他們形成了習慣,認為老師沒看就說很好,我們就可以不用認真的畫了。這樣對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影響很大。給他們養成了不認真的學習態度。因此,以后不管再忙,我都會認真的對待孩子們的勞動成果。
《教師中班教育隨筆3篇》:教師中班教育隨筆第1篇《糾正幼兒的偏食、剩飯》1、 及時調查、了解幼兒的偏食情況在了解中,我發現幼兒的偏食習慣形成原因有以下幾種:家長從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種食物;身體因
《中班教育隨筆創編故事200篇》:中班教育隨筆創編故事第1篇 幼兒園中班教師隨筆創編故事【第一篇】:將故事帶進建構區 《會動的房子》是一本充滿童趣和想象的圖畫書。小松鼠在樹下的大石頭上蓋好了房
《中班保育員80篇隨筆》:中班保育員80篇隨筆第1篇中班保育員隨筆1 面對來自不同的幼兒,我覺得應用多種不同的教育方法來教育幼兒。一次,戶外活動結束后回到教室,準備和孩子們學習健康課時,我突然發現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