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2
這是部編版埃及金字塔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中國的首都是北京,在北京可以看到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你們可知道,埃及的首都在哪里?埃及又有什么名勝呢?
2、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埃及的金字塔)
3、埃及的金字塔在哪里?它為什么叫金字塔,怎樣建造起來的?我們學了這篇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指導,疏通詞句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通句子,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
(2)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寫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
2、查自讀效果。
(1)學生匯報自己勾畫的生字詞,教師用投影儀映示,學生朗讀。
(2)指出下列詞語所在的句子,輕聲朗讀,重點領會。
埋葬:掩埋尸體。輪廓:物體的外緣線條。
精巧:精細巧妙。
結晶:比喻珍貴的成果。
摩天大廈:指高聳入云的大樓。
(3)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當場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并思考每個自然段說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
(1)金字塔在哪里?
(2)金字塔的外觀有什么特點?
(3)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來的?
(4)為什么叫金字塔?
(5)為什么說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2、根據上面的問題,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所處的地理及概貌。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介紹埃及金字塔的外觀和結構的特點。
第三段(第4、5自然段):介紹這樣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來的。
第四段(第6自然段):點明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果。
3、根據段意,指名試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小結。
四、指導書寫
1、投影映示生字。
2、指導學生注意字各部分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學生臨寫。
4、師生評價。
5、強化練習。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課后習題3)
2、朗讀課文。
教學目標:
1、走進文本,細細咀嚼感知金字塔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體會作者是如何將金字塔宏偉、精巧的特點寫具體生動的。
2、憑借語言文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3、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深入語言文字,體會作者是如何將金字塔工程雄偉、精巧的特點寫具體生動的。
教學方法:本文是說明文,學生興趣不濃。為了讓學生喜歡,學好。我借助多媒體,采用了自主探究學習與傳統語文課堂的講讀法相結合的方法,設計了新穎的教學過程,使學生愛學、樂學、會學,樂于合作,積極探究,深入感悟,學習得到了深化。
1、創設情境,個性閱讀。
情感具有情景性,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積極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去體驗和感悟。例如在教學金字塔的結構精巧的特點時,可以讓學生欣賞金字塔的圖片,在美妙絕倫的圖片面前,學生贊嘆之情油然而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再品讀文中相關的語句,感悟金字塔結構的精巧,水到渠成,個性閱讀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2、巧妙利用,突破難點。
利用多媒體也能解決課文的難點,如學生對于金字塔壘石頭的方法不能夠理解,我讓兩名學生在電腦上通過畫圖演示壘石的方法,(其他同學在紙上畫)然后讓這兩名學生向其他同學解說過程,自然就解決了這點。不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對課文的理解也更直觀了。
3、扎實訓練,培養素養。
課文是從外形宏偉、結構精巧和它的建造三方面來說明金字塔的,結構清晰,我利用多媒體相機出示重點句,通過讀讀、講講、議議,讓學生了解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知道胡夫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體會作者這樣寫的好處,真正落實語文的工具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巧妙導入。
1、(出示金字塔圖片)你會用文中哪些詞來形容它?
2、讀好這些詞。解釋:傲對碧空
過渡:是啊,埃及金字塔憑什么傲對碧空。今天這一節課,讓我們走進它,解決這個問題,有信心嗎?
(設計意圖:利用網絡環境顯示精美的圖片,讓學生欣賞圖片,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激起探索的興趣。)
二、重點切入,整體感知。
1、出示學習要求:快速地讀課文3—5小節,抓住文中一句關鍵句,再從這個關鍵句中找出重點詞語來回答這個問題。
2、學生回答,出示過渡句。齊讀
師:這句話中你找到埃及金字塔傲對碧空的原因了嗎?(板書宏偉、精巧、建造)
3、小結:這句關鍵句是過渡句,它將上下文有機地連接了起來。通過這句過渡句我們知道了埃及金字塔能傲對碧空的原因。讓我們在來讀一讀這句過渡句。
三、精讀感悟,體會寫法。
過渡:埃及的金字塔很多,文章不可能一一向我們介紹,作者想了什么辦法?(板書:舉例子)舉了哪個例子?接下來讓我們走進胡夫金字塔,真切地感受它的宏偉與精巧。
1、出示學習要求:仔細讀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從哪些字詞句中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說說作者是如何寫的?
2、學生自主感悟探究。
3、組織交流,引導想象,指導朗讀,加深理解。(隨學生交流相機出示)
重點句
a“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
(1)學生交流。
(2)師小結說明方法,相機板書:列數字、作比較
(3)把埃及的金字塔與家鄉的陽山作回比較感受它的高。
(4)小結:這么高的金字塔屹立在眼前,實在太宏偉了。
b“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以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
(1)學生交流。
(2)師小結說明方法。
(3)算一算,說一說(出示題目:算一算:1、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擁有30節車皮的火車來運,大約要拉多少趟?2、僅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說一說: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我估計,如果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
指導朗讀。
c、“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1)學生交流。
(2)看圖,了解金字塔結構的精巧,小結說明方法(板書:語言描述)
(3)指導朗讀
4、小結: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說明方法,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讓我們再一起來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獨特魅力吧!(引讀)
(設計意圖:以多媒體為輔助,學生能看到直觀的文字資料以及相關的圖片,加深印象,能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
四、自主探究,突破難點。
過渡:如此宏偉而精巧的埃及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來的呢?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建造方法。
1、明確學習要求:默讀課文4、5小節,找一找文中具體介紹了哪兩種建造方法?
2、指名回答
3、感受當時的場面,學生畫圖演示并向同桌解說過程。
4、小結
5、過渡:聽了同學的講解,看了生動的畫面,此時的你想說些什么?因此文章結尾也說——我想它更是全人類的驕傲,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遺產。讓我們懷著崇敬與驕傲來贊美一下吧!(齊讀最后一節)
(設計意圖:利用“畫圖”程序讓學生演示在建造金字塔的過程中壘石的情況,學生很清楚地了解這一過程,解決理解上的難點。)
五、課外延伸,豐富積累。
過渡:在世界文化遺產中,除了埃及金字塔,你還知道哪些?在課外閱讀活動中老師已經布置大家去收集這方面的資料了,今天都帶來了嗎?趕快拿出來,告訴大家你收集到了哪些世界文化遺產?
1、指名說
2、明確要求:把收集到的資料自己先讀一讀,理一理,想一想你介紹的這項世界文化遺產的特點是什么?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的來描述的?
3、學生自讀資料
4、指名上臺交流
教學反思: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課文著重介紹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形狀及其建筑歷史;寫出了外觀宏偉、結構精巧的特點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辦法,熱情謳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在重點介紹埃及金字塔的特點以及建造方法時,使用了大量的說明方法。
基于教學目標,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放在介紹胡夫金字塔外觀和構造的第3自然段,對于介紹金字塔的作用、結構及其名字的第2自然段,我采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
第三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點,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數字來體會金字塔的宏偉和精巧,并最終轉向對寫作方法的體會。首先,請學生分別找出能讓他們感受到金字塔宏偉和精巧的句子,然后說一說,這些句子到底是哪些地方讓他們有了這樣的感受呢?在此引出“列數字”的說明方法。接著,一起來體會這些數字所代表的'意義。對于難以想像的數據,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讓我們更加容易理解呢?此處體會“作比較”的好處。最后,作者在這么多座金字塔中單選胡夫金字塔來體現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這就是應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整個過程環環相扣,通過數字體會寫作方法,通過數學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整個教學過程結合得較為緊密,一張一弛,節奏緊湊,較好地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但是,整節課下來,依然存在著需改進的問題:如:板書不夠及時。及時的板書能夠幫助學生對知識結構進行有效地梳理,還能加深印象。但在本節課的講解過程中,由于自己的疏忽和急于進入下一環節,有時竟忘了板書,而后想起來了才補上去,這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及作者描寫的方法。
3.從本課語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埃及金字塔式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從古至今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它的探索,然而至今仍是謎團從從,今天就讓我們做一回小小研究員,走進金字塔,了解金字塔,好嗎?
2、學生質疑:你最想了解金字塔的什么?
準備:金字塔建在那里?金字塔什么樣子?怎樣建造的?有哪些神秘傳說?
3、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給問題找到相應的段落
2、老師以提問方式引讀部分課文.
金字塔建在哪里呢?(第一節)金字塔什么樣?(第二節)金字塔怎么建造的(第四節)
3、媒體出示金字塔:
(1)看圖,品味文字。
(引導學生從“金黃色的沙漠”是埃及金字塔的背景,“巨大的角錐形”是金字塔的外觀,“巍然屹立,傲對碧空”展示了金字塔不凡的氣勢。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埃及金字塔。)
(2)師:課文第1自然段中有一個詞叫“傲對碧空”,是什么意思?
(傲對碧空,就是驕傲地面對著碧藍的天空。)
(3)聯系課文內容,說說埃及金字塔為什么能驕傲地面對碧藍的天空。
(因為它外形宏偉,結構精巧。因為它巍然屹立,胡夫金字塔有146米多高,相當于40
層高的摩天大廈,真的像要與天空一比高低了。因為它歷史悠久,已經存在四五千年了。
因為它是埃及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
(4)不錯,所有這些都是金字塔驕傲的資本。你們知道還有哪些建筑物可以形容為“傲對碧空”的?
(我國的萬里長城,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猶如一條長龍,備受世界人民的矚目。
還有我國的故宮,它氣勢磅礴,精妙絕倫,據說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房屋呢。
悉尼歌劇院構思奇妙,造型獨特,氣勢非凡,傲對碧空。)
(5)指導朗讀第一節,你能讀出金字塔這種氣勢嗎?
4、看圖再讀全文,說說金字塔給你什么感覺?(宏偉而精巧)
5、默讀課文,用直線劃出表現宏偉的語句,用曲線劃出表現精巧的句子
6、交流
(1) 投影映示句子:
“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四十層高的摩天大廈”
A、 用什么方法來說明胡夫金字塔很高?(列數字)
B、 但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學們想象得出嗎?
C 、邊讀邊想,補充后的句子與前面出示的句子相比,好在哪里?
(用打比方、作比較、舉例子等方法,把我們與遙遠的金字塔拉近了距離,對金字塔的宏偉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
(2)還有句子也用了這種方法,我們一起讀一讀,體會它的好處
(3)媒體出示:
“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連刀片都插不進去。
(4)指導朗讀兩句話
(5)你會用這種方法寫句子嗎?
媒體出示:東方明珠塔高約468米 一頭大象約六噸重
7、指導朗讀第三節
8、 建造金字塔是一項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費的心血和汗水是無法計算的,僅從古埃及人運石頭、壘石塊這兩件事,就足以表現埃及人的勤勞和智慧。讓我們帶著敬佩之清朗讀第四節
三、小結課文
1、 學了課文,你想說什么?
2、 圍繞著金字塔有許多神秘的傳說,老師給大家介紹一個
3、 快速閱讀資料
4、 你還收集到哪些,小組交流
附神秘傳說 金字塔能
假如把一枚銹跡斑斑的金屬幣放進金字塔,不久,就會變得金光燦燦;假如把一杯鮮奶放進金字塔,24小時后取出,仍然鮮美清新;如果你頭痛、牙痛,到金字塔去吧,一小時后,就會消腫止痛,如釋重負;如果你神經衰弱,疲憊不堪,到金宇塔里去吧,幾分鐘或幾小時后,你就會精神煥發,氣力倍增。
當博維在金字塔參觀時,發現一個罐子里面竟放著貓和老鼠的尸體。但尸體卻未腐爛,這么說來,這些動物不就和木乃伊一樣干透了嗎?且墓室中豈不是具有能夠使物質脫水之力嗎?
博維心想這種現象應該是和大金字塔的幾何學圖形有關,于是在返國后就立即用硬紙板做了一個底邊0.9公尺的大金字塔的模型。并將其4個方位配合上東西南北的方向,再將貓的尸體放在與墓室相同,距底部1/3高度之處。結果他發現過了數日,貓的尸體竟然變成了木乃伊。
接著,他又用肉片及蛋等等加以實驗,結果確認不論放入什么全都不會腐爛。于是他就發表了有關他對金字塔神力的研究結果。
原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名無線電技師,放射學專家卡爾,德鮑爾得知博維在小型金字塔中做的實驗后,于1940年開始親自用木乃伊風干的方式對食品花朵和動物尸體進行試驗。德鮑爾用三毫米厚的馬糞紙,按胡夫金字塔的比例,做了幾個30厘米高的模型,進行第一次實驗。結果他驚訝地發現,放在模型內的牛肉、羊肉、雞蛋、花朵、死青蛙、壁虎等果然變于而不腐。實驗獲得初步成功后,他就與博維通信,兩人保持著經常的聯系。
德鮑爾不斷地試驗,探討模型內究竟存在什么能量。有一次,他將一把刮胡子刀片放在模型內,滿以為它將變鈍,但結果卻相反,刀片變得更鋒利,他用這把刀片刮了50次胡子。
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1. 投影或出示金字塔的圖片,讓學生猜是什么,在什么地方。
2. 出示課題:埃及金字塔。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勾出不認識的字詞,運用字典解決生字的讀音。
2. 指名分段讀課文,學生互評正音。
3. 交流讀懂的詞語,不懂的詞語討論解決,或隨課文學習。
4. 自由讀課文,試著邊讀邊批注,想一想金字塔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 細讀課文,體會感情
1. 讀第1段,說說讀后你知道了什么。
2. 學習第2段:引導學生了解金字塔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3. 學習第3段:感受參觀金字塔的心情。
4. 學習第4段:投影金字塔圖片,學生邊讀邊思考,然后交流各自的認識、體會。
(1)作者途中的所見所感。
(2)遠看金字塔的印象。
(3)近看“胡夫”金字塔,其外觀和結構上具有哪些特點?
(4)作者運用了哪些方法來描寫胡夫金字塔?
5. 學習第5段:引導學生了解這種承上啟下的方法,同時體會作者由參觀而引起的疑問,鼓勵學生質疑。
6. 學習第6段:讓學生了解建造金字塔的兩種不同說法。
7. 學習最后一段:以讀代講,交流讀后的體會。
四、拓展延伸
1. 根據課文內容,交流對埃及金字塔的了解和認識。
2. 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金字塔的圖片資料和相關信息,說說從中體會到什么。
3. 搜集金字塔及你所知道的堪稱世界奇跡的建筑資料。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