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2
這是孔乙己教學設計一等獎河南,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歡迎大家來到咸亨酒店,今天我們跟隨魯迅先生的小說,去認識一位讀書人——孔乙己,去聽聽他的聲音,說說他的為人,評評他的人生。(板書課題:孔乙己)
?。▽氕h節使用情境法,把學生先帶入情境中,并簡單交代本課的學習目標。)
二、讀讀孔乙己的聲音
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很容易辨認,因為他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魯迅曾說過:“如果刪掉了不必要之點,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談話來,我想,就可以使別人從談話里推見每個說話的人物。”今天我們先來讀讀孔乙己的語言,聽聽孔乙己的聲音,說說孔乙己的為人。
(《孔乙己》的品讀方法很多,許多成功的案例,有從“半”字入手的,也有抓住“手”做文章的,還有抓住“笑”來解讀的,這次也是受“一詞立骨”的啟發,抓住“聲音”來拎起全文,品讀人物)
請大家閱讀課文4-11小節。看看孔乙己都是在什么情境下發出聲音的?
要求:用——劃出孔乙己說出的話或發出的聲音,用[ ]劃出說話時的神情姿態,外貌動作。
?。▽W生邊找邊讀邊小結)
生1:在課文第4小節中,別人說他“偷書”時,他辯解了。
師:你能讀一讀他的辯解嗎?
生1有模樣有樣的朗讀。
生2:他跟小朋友搶豆時說話了。
師:是“搶”還是?
生2:是護!
師:你能不能一邊做做孔乙己護豆的動作一邊讀一讀他的語言?
生2煞有其事地表演讀,老師適當指導其動作。
生3:孔乙己還在教小伙計識字時說話了。
師:你能跟你的同桌一起來讀一讀這段對話嗎?
生3和同桌一起演讀
生4:孔乙己還在最后一次出現時說話了。
師:大家基本上都找到了孔乙己有內容的聲音了,還有一次他被大家說得只能用“之乎者也”這樣大家都半懂不懂的語言來掩飾,這是在課文的什么地方。
生5:是在別人嘲笑他沒有進學時,他發出的聲音。
師:很好,我們通過尋找并朗讀找出了孔乙己在不同時候,不同情境下發出的聲音。一起總結如下:
屏顯1:
1、“偷”“竊”之辯
2、進學之痛
3、教茴之誠
4、護豆之呆
5、斷腿之悲
師:孔乙己從開始還能辯白,到后來的哀求,最后只是在別人的笑談中用手默默地“走”開了,留下的是一個蒼涼的背影。
?。ㄟ@個環節,讓學生們圍繞“聲音”,找尋聲音發出的原因,了解跟孔乙己有關的幾件事情,初步感知課文,通過演讀,學生已經模糊發現這個人物有點呆氣,有點迂腐,又有點可憐,為下個環節的展開搭好臺階)
請大家仔細研讀一下孔乙己說話的內容以及說話時神情姿態,以及外貌動作,說說孔乙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示范:我從孔乙己滿口的之乎者也中,看出他是一個迂腐的讀書人
我從……中,看出他是一個……的人
生1:我從他睜大眼睛,漲紅了臉的神態中,看到了一個死要面子的孔乙己
生2:我從他排出兩文錢的動作中,看出這是一個自命清高,自鳴得意的孔乙己
生3:我從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下腰的動作中,看到了一個可愛、呆氣又迂腐的孔乙己
生4:我從他黑且瘦,破夾襖哦,盤著的腿,蒲包還有草繩這些外貌描寫中,看到了一個經受磨難后可憐的孔乙己。
師生交流并總結:
小說就是通過對人物的刻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而人物的語言又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個重要手段,一個成功的語言描寫就是能把人物的個性寫出來。除了要寫好“說什么”,還要寫好“怎么說”。在大家的討論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極其迂腐、自命清高、死要面子、有點可憐又有點可氣,正如魯迅先生評說的那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小人物,我們通過對孔乙己的語言品賞,可以得出如下發現:
屏顯2
小說人物之探究
先從語言情境看
語言內容顯性格
神情姿態見心理
肖像描寫藏變故
個性動作來幫忙
無聲亦能勝有聲
(從具體的聲音到發出聲音時的神情姿態,一方面能交給學生解讀小說人物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在進行語言描寫時要學會把人物語態寫得更為細致生動,也即既要關注“說什么”,更要關注“怎么說”)
三、找找他人的聲音
孔乙己的從有聲走向無言的人生悲劇都是誰造成的呢?
1、首先我們先去找找他人的聲音看看。請大家用~~~劃出他人的聲音,并且和你的同伴進行演讀。這些聲音都在講什么?
(學生重點演讀了酒店老板和酒客的對話以及最后一次孔乙己出現時的對話)
通過大家的交流總結出這些聲音的內容特點
專門揭人心中疤
補充老孔過往事
交代腿斷之緣由
說笑聲里見炎涼
2、如果沒有了這些聲音好不好?為什么?
生1:沒有這些聲音,孔乙己的性格就沒那么豐富了。
生2:沒有這些聲音,故事就會斷層了。
生3:沒有這些聲音,小說的主題就沒那么深刻。
……
小結:正是這些聲音的存在讓小說主角孔乙己形象更豐滿,讓情節更緊湊,讓主題更為深刻。
屏顯:
側面烘托襯主角
推動情節向前走
表現國民劣根性
反映社會大主題
3、是什么讓孔乙己沒有聲音的?
生1:孔乙己自己好吃懶做。
生2:是那些笑話他的人。
?。ㄗ穯栠@群人的分類和特點,從而得出國民劣根性等因素)
生3:是丁舉人。
?。ㄔ谶@個學生的回答后追問丁舉人代表什么樣的人,孔乙己又是什么樣的人,從而得出變了味的科舉制度讓孔乙己沒了聲音)
封建的科舉制
國民的劣根性
自身的不爭氣
……
?。ㄟ@個環節仍然圍繞聲音,由孔乙己的聲音走向他人的聲音,挖掘小說主題的最深層,這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所以分解成三個問題來給學生學習,邊找邊讀,邊讀邊分析,讓學生從聲音品人物,更讓學生從聲音看社會)
四、說說你們的心聲
如果孔乙己來到這個教室,你想對他說什么?
師:如果孔乙己來到這里,我會對他說:
孔乙己
你愛講之乎者也
別人半懂不懂
你說“偷”與“竊”不同
換來的卻是快活的空氣
哦,可笑的你啊!
請你仿照這個格式,每一小組從一個說話的情景中進行提煉一節詩歌。
師生活動,完成組詩活動。
孔乙己我想對你說(配樂詩朗誦)
孔乙己
你愛講之乎者也
別人半懂不懂
你說“偷”與“竊”不同
換來的卻是快活的空氣
哦,可笑的你?。?/p>
孔乙己
你不屑置辯識字之能
卻無法辯說
進學之痛
哦,可憐的你啊!
孔乙己
你誠懇教人寫“茴”字
別人懶懶不耐煩
誰要你教!
哦,可嘆的你??!
孔乙己
為了護住那不多的幾粒豆
你彎腰又直起
看豆又搖頭
“多乎哉?不多也。”
哦,可愛的你啊
孔乙己
又黑又瘦
斷了腿的你
面對取笑
頹唐又無力
低低又哀哀
“跌斷的……”
哦,可悲的你??!
孔乙己
那個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那個讓人如此快活卻又可有可無的人
那個在別人的笑聲里漸漸無聲的人
大約的確是死了
留給我們的卻是無盡的思考
?。ㄟ@個環節老師先示范,然后讓學生模仿,把跟孔乙己有關的五件小事連成一首長詩,關鍵詞依然是聲音,最后在《蝶戀花》的配樂中師生共同用沉重又帶有力量的朗讀結束了全文,既回顧了整堂課的主要內容,也把思考延伸到了課外。)
五、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研究《孔乙己》這篇小說里人物的聲音,看到了一個在別人的說笑聲中從有聲走到無言的孔乙己,也看到了一群麻木而可悲的群眾,更看到了一個被封建科舉制度扭曲了的社會。同時通過對聲音的解讀,我們也初步掌握小說中解讀人物的方法之一——抓住人物的語言和語態,下節課我們將從情節和環境來更深層次地解讀小說。
一、導語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位朋友,他呀,既不是政壇新秀,也不是明星大碗,不過卻是魯迅先生最為喜歡的一個人物,自然也是我喜歡的一個人物。他就是孔乙己。(板書)
二、明確學習目標
1、認識了解孔乙己。
2、理解造成孔乙己悲慘命運的原因。
(為了在一課時內完成任務,早晨的時候我已經讓大家自讀了課文,盡管如此,這節課我們的任務很艱巨的,大家有沒有信心完成?)
三、賞析人物
同學們,在你的印象中,讀書人,特別是封建時代的讀書人應該是什么樣子?說說看。
作者筆下的孔乙己和你想象中的讀書人是否一致呢?下面請一位同學朗讀文章第四節。
1、孔作為讀書人最顯著的特征是什么?(展示圖片)
學生答:長衫,滿口之乎者也。
怎樣的一件長衫?折射出孔怎樣的性格特征?
2、如果說以上兩點是孔乙己的個性特征,那么對孔乙己的手的描寫則暗示了孔乙己的悲劇命運,請同學們在文章4—11節中,找出對孔的手的描寫,時間為一分鐘。
(學生在書上劃出有關語句)如果我們籍此梳理一下孔的命運發展歷程。怎樣做更好?
抄書──偷書──寫服辯──以手代腳。
通過對孔的手的描寫,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孔乙己悲劇的一生。
3、孔乙己身材高大,應該可以憑借自己的一雙手去勞動養活自己,為什么后來他卻混到了討飯的地步,(提示:古代讀書人讀的都是 些什么書,讀書的目 的又是什么?)
教師提示:同學們回答的挺好,但我覺得那些只是表象,還有更深叢的原因南宋有一個皇帝叫宋真宗寫了一首勸學詩,書中宣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 自有顏如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孔就是深受了封建科舉制度的影響,可以說是封建科舉制度造就了孔乙己這樣一個畸形人,使得孔乙己成了一個上又上不來,下又不甘心,穿長衫而又站著喝酒的唯一的人。
四、賞析社會環境
1、孔乙己這樣一個不幸的人本來應該得到更多的人的同情和幫助,然而他身邊的人是怎樣對待他的呢?(嘲笑)僅僅是嘲笑嗎?讓我們看看孔的周圍都有哪些人。
學生發言略。(教師適時的展示有關教學圖片)
長衫客──何家的
短衣幫──
掌柜──
小伙計──
孩子們──丁舉人
俄國的果戈里說過:笑的含義豐富的多了,孔乙己周圍的諸色人等對孔乙己的笑的內涵一樣嗎?(調動學生思維,學生在討論中求解)
教師出示黑板,請多位學生分角色對話。其他同學品評,指正。在此基礎上理解“笑”的不同內涵。
2、讀完這篇小說之后,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本文無疑是一個悲劇,可是我們又分明感覺到“笑聲”充斥了小說的始終,怎樣理解這么多的“笑聲”?
?。ㄟ@個問題很富有挑戰性)一些人對孔乙己是笑,一些人對孔乙己是打,笑孔乙己的人和打孔乙己的人就構成了孔乙己生活的社會環境,深受封建科舉制度 毒 害的孔乙己,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中無疑是雪上加霜,下面請同學概括一下造成孔不幸命運的根本原因。
五、賞析語言
魯迅先生是一代文豪,在遣詞造句方面,自有其獨到之處。下面我們權以幾例印證先生高超的煉字工夫。(教師出示黑板)
六、總結全文
孔乙己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中,確實是無法掙脫,他是不幸的,酒客們在精神上折磨他,丁舉人在肉體上摧殘他,他生活在一個麻木冷酷的世界里,沒有光,沒有熱,沒有溫情,沒有施舍,封建科舉制度扭曲了他,冷酷的世界拋棄了他,他活的可有可無,死得不明不白,更可悲的是他潦倒一生,卻至死不悟,孔乙己走了,在瑟瑟的西風中,如秋天的一片落葉,永遠的走了……
?。ㄈ鐣r間許可,可以請同學表情朗讀11──13節加深對孔形象的認識,加深對造成孔乙己悲慘命運的理解。)
思路:
以中心人物為核心,教會學生從中心人物與其他人物關系角度來揣摩人物形象,通過品味詞語句子理解人物感情態度,進而解讀文本。
一、讀課文,找出文中都寫了哪幾類人?
1.穿長衫,孔乙己
2.短衣幫
3.丁舉人
4.掌柜的
5.小孩子
6.小伙計
二、誰是中心人物?你記得孔乙己的什么?用幾個字概括。
行為:分茴香豆 偷書 被打折腿(善良,迂腐,好喝懶做)
外貌:穿長衫 但破舊 臉上傷疤(要面子自欺欺人,自命清高)
語言神態動作:排 摸(窮)
通過學生回答,品味詞語,引導分析孔乙己深受封建科舉制度等級制度毒害的形象。
三、大家怎樣對待孔乙己的?
1.丁舉人打折了腿
2.短衣幫嘲笑揭短
3.掌柜的取笑打折腿 只記住其欠“十九個錢”
4.小伙計也瞧不起他
5.小孩子要他的茴香豆
重點分析四個笑:
他們笑孔乙己的什么?
短衣幫取笑其偷書
短衣幫取笑其不能進學
小孩子笑其迂腐
掌柜的取笑其被打折腿
孔乙己真的這么可笑嗎?理解作者以笑寫悲的寫法。
引導學生讀相關文段思考。有一些是真的可笑比如茴香豆一節。但更多的時候是大家為自己消遣取樂的嘲笑,這種笑是冷酷的笑,麻木的笑,揭人之短,把自己的笑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他們處于社會下層,一方面被人欺壓,一方面又欺壓更弱的人。這就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看客”形象。作者以笑貫穿全文,以笑寫悲,更顯其悲,更顯示作者對社會無情的批判力度。
四、孔乙己死了嗎?誰該為其負責?
1.封建科舉制度等級制度
2.丁舉人那樣的權貴階層
3.看客們的麻木冷酷
4.孔乙己自身,好喝懶做,死要面子,迂腐,至死不悔。
五,總結孔乙己的形象
被侮辱被損害者。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習本文精巧的布局和社會環境的描寫。
?。?)學習小說中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神態和動作刻畫人物的方法。
2、能力目標:
?。?)認識孔乙己的形象。
?。?)了解本文精練且含義深刻的語言。
3、情感與價值觀:
了解孔乙己的悲慘命,從而分析批判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和病態社會的冷酷。
【教學設想】:
1、學習課文之前,可讓學生自我介紹相關魯迅的思想狀況及本文的寫作背景,從而達到復習舊知識的效果。
2、本文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學習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神態和動作刻畫人物的小說寫作方法。
3、本文的教學難點:由于生活年代的不同,學生對主人公當時的生活背景不夠了解,所以本文以引導學生了解孔乙己的悲慘命運,認識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許多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人許多是我國著名作家魯迅先生所創作的,如狂人、祥林嫂等,其中之一就是孔乙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孔乙己》這篇小說。
二、文體與作者:
1、文體:四大文學樣式之一,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
?。?)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環境描寫。
?。?)小說的情節結構:——(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小說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
2、作者: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詩集《野草》。
3、時代背景:本文寫于1918年冬,這篇小說是魯迅繼《狂人日記》之后寫的第二篇白話文小說,是又一篇反對封建制度和封建科舉制度的戰斗檄文(與《范進中舉》一樣)。也是魯迅先生最得意的作品。
三、孔乙己的個人資料:
1、姓名:來自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有姓無名,社會地位低下。
2、年齡:五十歲上下——窮苦潦倒的大半生。
3、身體狀況:身材高大,臉色青白,皺紋間常夾傷痕。——有謀生的條件,但生活窘迫,經常挨打受辱。
4、謀生手段:替別人抄抄書。——落魄的書生。
5、最喜歡穿的衣服:一件又臟又破的長衫。——好吃懶做,自命清高,不愿放下讀書人的架子。
6、最喜歡說的話:滿口的之乎者也。——賣弄斯文,受封建教育的毒害極深。
7、最喜歡去的地方:咸享酒店。
8、最喜歡的飲料:酒——嗜酒如命,借喝酒在短衣幫面前擺讀書人的身份,炫耀闊綽。
9、最氣憤的事:酒客們說他偷書。——讀書人的事不能算偷,死要面子。
10、最痛心的事:連半個秀才都也沒撈到。——癡迷科舉,至死不悟。
11、最值得驕傲的事: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種寫法——賣弄學問、迂腐不堪。
12、最可以肯定的方面:從不拖欠酒賬——不失掉讀書人的體面。
13、最喜歡的群體:小孩子,分茴香豆給他們吃。——本性善良。
14、最不幸的事:偷丁舉人家的東西,被打折了腿。——科舉制度下的受害者,封建教育的犧牲品。
通過這份個人資料我們初步了解了孔乙己這一形象——沒落的腐朽文人。
四、人物形象的表現手法。(以第四段為講解重點)
1、肖像
(1)外貌P29、P33,孔乙己為何不脫去長衫呢?
明確:因為他思想深處銘刻著那個時代賦予的教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使得他自以為高人一等,看不起勞動人民,即使處在窮極潦倒下也不正視現實。
?。?)“手”的特寫——“兩個指頭的長指甲”,“滿手是泥”……
明確:或愛慕虛榮,或自命清高,或鄙視勞動,或心地善良。這一雙用來偷東西的手;一雙用來寫服辯的手;一雙用來走路(走向死亡)的手。
2、神態P29
3、語言與動作P29,P34
4、細節描寫——寫“茴”字——迂腐不堪。
五、對于孔乙己的描寫,我們還有幾個地方應注意?(以第五段為講解重點)
提問:這段講了那些內容,屬于敘述順序中的哪一種?
明確:插敘:身份,境況,脾氣。
六、小結,作業:
今天,我們大致認識了孔乙己此人,那么小說還有另外兩在要素:環境與情節,今天的作業:根據文中交代一畫一張咸享酒店的平面圖。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