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4
這是春日古詩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了解古詩所描繪的春天的美景。
2.用自己的話說說我們學校春天的美景,(小花園、植物園、苗苗常青園)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教學重、難點】
用自己的話描述校園的美景。
【教學準備】
自由游覽、觀賞各園的景色。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春”,導詩。
1.春天一直以來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繪和歌頌的對象,同學們在你的頭腦中有哪些描寫“春天”的詩句?
2.學生反饋:如
《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3.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一首是杜牧寫的《江南春》;一首是程灝寫的《春日偶成》。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兩首詩,看看作者是如何來寫春天的。
二、說“春”,學詩。
1.學生自由輕聲讀這兩首詩。(反復讀上幾遍后)
2.通過課前的預習和剛才的自讀,老師已能感受到大家能熟練地朗讀這兩首詩了,能不能讀出來讓大家欣賞欣賞。
3.指3名學生讀這兩首古詩,教師穿插其中適時給予評價。
4.大家都能熟練地朗讀這兩首古詩了,老師真為大家感到高興,那么這兩首古詩,作者抓住了春天的哪些景物來寫的?描繪出了春天怎樣的一幅畫面?下面分小組合作學習,大家可重點選擇一首詩,結合詩的譯文進行討論,然后匯總本小組的建議進行交流。
5.分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走入各小組,傾聽學生的討論。
6.大家學得真投入,而且討論得也相當激烈,哪一小組先來展示一下本小組合作的成果呢?
7.反饋:
我們小組討論的是《江南春》這首詩。我們小組成員認為這首詩圍繞春天,寫了鶯、紅花、綠樹、村子、城廓、灑旗等景物。我們是結合譯文和古詩的描述討論出來的。
我們小組也是討論的這首詩,我們認為他們所敘述的景物不全面,還應包括寺廟和樓臺。
我們通過預習知道,《江南春》這首詩的后兩句是詩人想到唐代以前的南朝所建立的寺廟和樓臺,不是作者當時所看到的景物。
我們小組討論的是《春日偶成》這一首詩。我們覺得這首詩主要寫到了云、風、花、柳、河。我們是通過譯文和詩句的描述所看出來的。
8.同學們合作學習的成果真豐富,討論的問題很深入。而且結合古詩和譯文,描繪出了兩首古詩的畫面,能不能將自己感受到的畫面畫下來。
9.紛紛地開始勾畫畫面。
三、議“春”,悟詩。
1.看著大家描繪的一幅幅畫面,老師知道大家已深深地走進了古詩,展現了你們的豐富的想象力,并融進了自己的深切感受。能說說你為什么描繪這樣的一幅畫嗎?并說說畫這幅畫時的內心感受。
2.反饋:
老師,我們這小組是合作完成的這一幅畫,我們畫的是《江南春》這首詩的畫,翠綠的樹葉上鶯在鳴叫,綠樹映襯著紅花,一條小河從村前緩緩地流過,不遠處的茅亭過的酒旗在風中飄舞。我們畫完了這幅畫后心情很高興。
我畫的是《春日偶成》這首詩,你看淡淡的云從天空中飄過,一棵棵垂柳長得很茂盛,柳樹下是各色各樣的花兒。
老師,還有我。我畫的是《春日偶成》這首詩,我用不同的`色彩描繪了剛才那位同學所敘述的景物,而且我在這些景物中還畫了一個人,他就是作者。因為在這大好的春光里缺少了人物,那是一種遺憾。
……
3.同學們畫得很細致,說得也很精彩。面對同一情境,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因為每個人的認識和經歷都是不同的,那么兩位詩人所處在當時的情境中,他們的感受又是如何呢?你能猜測一下嗎?(教師適時地介紹一下有關兩位詩人的背景資料)
*我猜測杜牧當時的心情一定是很高興,因為在如此美好的春光下,目睹著如此之多的景物,他的心情怎么不開心呢?
*我也認為杜牧當時的心情是愉悅的。
*我認為杜牧當時的心情是悲傷的。因為面對如此美好的景物,想到南朝的許多
寺廟已隱沒在茫茫的煙雨,怎能不觸動他的傷心之情呢!
*不同意見的學生開始相互爭辯。
4.同學們既然有不同的意見,大家可以帶著自己的意見課后再深入地去體會一下,看看到底誰的理解更有道理。
5.大家揣摩的很有見地,你們不僅豐富了詩人的感受,而且更多地融進了自己的理解。
四、頌“春”,背詩。
1.“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一起來描繪我們心目中的春天吧!可以選用不同的表現形式,如詩歌、散文、對聯等)
2.用各種不同的形式表現對春天的贊美。
3.《江南春》、《春日偶成》也是贊美春天的優美詩篇,讓我們一起將它深深地記在腦海中吧!
4.背誦這兩首古詩。
【教學目標】
知識: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
2、背誦兩首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情感: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重難】
大體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回憶你記憶中的春天是怎樣的,給大家說一說。
二、檢查預習
1、自讀生字,在文中為生字注音。
2、抽讀。
3、老師點撥生字。
易錯音:妝、濱、裁
易混淆:詠泳、濱賓、載裁、紫緊
4、抽讀、齊聲讀
三、學習《詠柳》
1、簡介賀知章:唐朝詩人,字季真,代表作《回鄉偶書》《采蓮》
2、解題:春天里的柳樹是怎樣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樣的?能用語言或學過的`詩句來形容嗎?
(自由說)看看古代的詩人是怎樣描述春天景色的。齊讀課題:
詠柳:詠即贊美
3、詩人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大家自讀古詩,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結合注釋讀),不懂的作上記號。
4、交流匯報1、2句
(1)碧玉:綠色的玉
妝:打扮
一樹:滿樹
萬條:枝條多
絳:一種絲帶
前兩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上,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飾打扮的一樣。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這樣的比喻好嗎?(引導學生想象,春天萬物復蘇,柳樹也會發出新葉,新葉剛長出來的顏色,光澤接近碧玉)
(3)朗讀
5、交流匯報3、4句:
(1)細葉:細細的嫩葉
似:好像
裁:裁剪
這兩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呀!
(2)思考:這兩句采用了什么樣的形式?(自問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從這個比喻中體會到什么?
(3)指導朗讀
6、朗讀全詩,感悟詩境
前兩句寫柳,后兩句由寫柳過渡到寫春,從整首詩的描寫中,你休會到詩人對柳,對春抱著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反復朗誦,體會詩人贊美柳樹,歌頌奏的感情。
四、深情朗讀
語速適中,情感飽滿,基調高昂,注意停頓。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五、背誦全詩。
六、看圖說詩意。(兩人合作互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復習〈詠柳〉,并集體背誦,引入〈春日〉
二、解題: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初讀,初通詩意
1、自讀全詩,再抽讀。
2、分小組討論學習;讀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記號,勾出不理解的詞。
3、交流:提出不懂的詞,板書,查閱字典理解
勝日:即晴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
尋芳:游覽、賞玩美好的風景
泗水:水名
濱:水邊
光景:風光景色
一時:形容時間很短
新:新鮮、奇麗
4、由詞意思考:詩人在什么樣的天氣,到什么地方去游覽,他的心情怎樣?你從哪兒讀出來的。
5、整理出前兩句的意思:在天氣睛朗的日子里,詩人到泗水邊上死對頭觀賞風景,那里風光無限,一時之間許多新鮮奇麗的景色映入眼簾。
6、說說你從一二句中體會到了什么?再指導朗讀。
7、運用同樣的方法學習3、4句。
自讀、勾出不懂的詞,討論,交流解詞,再解意。
等閑:平常、隨便
識得:認識
東風:春
【設計理念】
學習古詩不僅僅是理解詩的意思,學習古詩并不枯燥,學習古詩也能興趣盎然,學習古詩也能享受快樂。
【課時目標】
1、誦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詩人尋春的愉快心情。
3、激發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課前準備】
在黑板上劃出橫線,便于學生板書。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教學過程】
一、讀春:積累詞句(可當作課前活動)
開小火車,每人讀一個詞語,看誰的膽量大,誰的普通話標準,誰的聲音好聽。(學生有困難,師生幫助)
1、出示二字詞語:
立春 早春 初春 春日 開春 新春 仲春 陽春 晚春 殘春 暮春 春令 三春 陽春 春輝 春風 春水 春光 春色
春汛 春雨 春景 春花 春草 春耕 春游 春暖 踏春 春雷 春潮 春華 春季 報春
2、出示四字詞語: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旖旎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風得意 春色迷人 春色無邊 春意盎然 春暖花開
春色滿園 春深如海 春寒料峭 春滿人間 四季如春 春風和煦 春和日麗 春風送暖 春風浩蕩 春風化雨 春潮滾滾
春花怒放 春意正濃 春苗茁壯 百花爭春 春到人間 百鳥鳴春 春花爛漫 春桃吐蕊 枯木逢春 春水盈盈 春風輕拂
春風拂面 春和景明 春風蕩漾 春風徐來 春江水暖 春雨絲絲 春雨綿綿 紅杏鬧春 春花似錦
3、出示佳句名詩:
● 春到三分暖。
● 春天三日晴。
● 春雨貴如油。
● 一年四季春為首。
● 一年之計在于春。
● 春風不刮,草芽不發。
●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變臉。
● 肥不過春雨,苦不過秋霜。
● 季節不等人,春日勝黃金。
● 春天人們起得早,秋后人馬吃得飽。
● 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萬石谷。
● 十年老不了一個人,一天誤掉了一個春。
● 青年是人類的春天。——郭沫若
● 春城無處不飛花。——韓愈
● 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
● 東方風來滿眼春。——李賀
教學目標:
1、學會《春日》中的生字“泗”,理解“勝日、尋芳、等閑、萬紫千紅”等字詞的意思。
2、能理解《春日》中詩句的意思,能熟讀并背誦。
3、感受這首詩所描繪的自然美,并培養學生學詩的興趣,讓學生嘗試作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詩句意思,感受春天無限美。
難點: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和學詩的興趣。
課前準備:
1、課件一個。
2、學生搜集與春天相關的古詩。
3、每人準備白紙一張,一些工具書,如:詞語手冊、字典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這節課老師先請大家一起來欣賞(出示課件)看圖,思考:
①看了這些景色,你感覺如何?用一個恰當的字來表達。(美,妙,絕……)
②回想這些景色,你能告訴我這描繪是哪個季節?(春)
③是啊,春天好美!“桃紅柳綠江山如畫,鶯啼燕語大地皆春,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遷客騷人,逢春感懷,飲酒作詩,揮毫賦春,給人世間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詠春佳句。
2、這里就有位南宋的詩人,朱熹,他在山東的泗水河邊游玩時,一路上被似錦繁華的春色所感染,不由得只大發吟出了”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3、這就是今天我們要一起來研究的一首詠春的古詩,它就是21課古詩中的第一首”春日“。(板書)
二、小組討論,研究詩文,體會意境。
(1)寫詩:
要了解這首古詩,首先我們應該來熟悉這首詩,就先請同學們拿出紙筆把它抄寫一遍。
(2)想知道這首詩講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嗎?有沒有信心自己來探索每句詩的意思?(請大家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來解釋每句詩意,提示”泗水濱“)
先讀讀古詩。②參看工具書。③如果語言一時組織不好,也可以記錄下來。
(3)反饋:①解釋一些詞語。②分句解釋(讓學生自由選擇)。
(4)同學們已經明白了這首詩的意思,那你能感覺這首詩中詩人到底是想要表達怎樣思想感情呢?
(5)a、融入詩人當時的思想感情,學著詩人來吟詩。(自由練習吟詩)
b、指名吟詩。(想象畫面)說說看到了什么?
c、根據大家說的,再次想象,把剛才的畫面再充實一點。
(師導語):“春風暖暖,河水清清,詩人來到了泗水河邊,尋找春色,看到春暖花開,百花吐艷,多美的景色啊!”請大家做一下深呼吸,仿佛還聞到了什么?
(6)是啊,真是讓人陶醉,靈感往往來自于剎那間,可別讓這美景給溜走了,請大家馬上拿起筆把剛才腦海中浮現的景象在白紙上的詩旁邊畫下來。(指名上臺畫)
(7)再請同學們對著自己的配畫用上自己此刻的心情來吟詩(集體起立吟詩)
(8)看來同學們都體會得不錯,能用上自己的感情來吟詩了,古人留下來的每首古詩都是文學中的藝術品,韻味十足,我們不但要能有聲有色地吟出來,還要熟記這些古詩。
我呢,在課外做了一個嘗試,融入自己的心情,配上自己喜歡的歌曲調子來唱詩,非但能很快得熟記古詩,還真別有一番風味,不妨聽我來唱一唱,感覺如何?用掌聲告訴我。
(9)聽出來了嗎?我剛才配上的哪首曲子?你想不想自己嘗試一下?
(10)指名唱詩,品味。你覺得有趣嗎?對呀,我們換這種方法來記古詩就趣味多了,其實在平時的學習中,同學們也可以多去琢磨一些快樂的學習方法,讓我們大家在“樂中學,學中樂”。
三、選讀詩文,學著作詩。
今天我們學的這首詠春的古詩《春日》現在你能背了嗎?然而古人詠春詩詞歌賦浩如煙海,比如吟春風的,詠春雨的,贊春花的,頌春江的,賦春水的,還有唱春潮的,歌春鳥的,寫春游的,洋洋灑灑,數不勝數,課外已經請同學們去收集了一些,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相互交流,介紹。
我這里也采擷了一些,大家一起來欣賞。
了解了那么多春天的詩句,有沒有興趣自己來作詩呢?我呀,昨天就作了一首詩,自我感覺還挺不錯的,不信,大家一起來看看,怎樣?有一點春的味道嗎?
今天你們第一回嘗試作詩,我特贈送給你們三條優惠政策:
準許小組討論共同創作。
準許參考屏幕上的詞語。
準許大家不用嚴格遵守詩的壓韻,平仄等,能作一首詩歌也行。
學生嘗試,擇優交流。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收獲大嗎?其實學古詩并不難,只要我們能細細地去品味每首詩要表達的意境,韻味,你會感到其樂無窮。
課后請大家多去閱讀一些古詩,用心地去琢磨詞句,常去嘗試寫一些詩句,好嗎?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