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4
這是戲劇雷雨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分別描寫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通過學習讓學生更熱愛大自然。
教學目標:
1、會認“壓、亂”等4個字,會寫“垂、亂”等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是怎樣變化的,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能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8雷雨(板書課題)生齊讀。
2、上節課我們學習這課的生字詞,老師檢查一下,看誰讀得準。(開火車認讀詞語:黑壓壓、亂擺、垂下來、越來越亮、越來越響、漸漸地、清新)
小朋友真棒!不愧為識字大王!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請小朋友回憶一下,作者按什么順序描寫雷雨的呢?
(板書:前、中、后)
(二)學習課文
這節課我們來仔細讀讀課文,研究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各有什么特點。
1、雷雨前
1)課文的哪部分描寫了雷雨前的景象?(1-3自然段)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1-3自然段,想一想,雷雨前和平時有什么不一樣?
2)學生交流
a、烏云(“滿天”,“黑沉沉”,“壓”)
課件出示描寫烏云的句子: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壓”給你什么感覺?(學生說感受,指導朗讀)
這時候感覺非常沉悶,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b、大風(“亂擺”,“忽然”)
課件出示描寫大風的句子: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你從哪里知道這是大風?(大風,樹枝亂擺,蜘蛛嚇得逃走了)
“垂”字可以用什么詞替代?為什么作者用“垂”?(指導朗讀)
c、閃電、雷聲 (“越來越亮”,“越來越響”)
課件出示描寫閃電、雷聲的句子: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用“……越……越……”說一句話。
作者是先寫閃電再寫雷聲的,你覺得它們的順序能不能換一下,為什么?
(不能。通常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的,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的傳播速度快,所以不能換順序。)
指導朗讀。
看著閃電越來越亮,聽著雷聲越來越響,你有什么預感?
(板書:烏云、大風、閃電、雷聲)
2、雷雨中
作者通過烏云、大風、閃電和雷聲的描寫,讓我們眼前仿佛電閃雷鳴,一場大雨頃刻將至,讓我們一起去目睹這場大雨吧!(播放課件,雷雨中的動畫)
1)你聽到了什么?(雷聲、雨聲)
雨聲是什么樣子的?你能把它讀出來嗎?(指導朗讀)
2)你看到了什么?(樹彎了,雨越下越大)指導朗讀
3)雨又有什么變化呢?(漸漸地小了)指導朗讀
4)雷雨下得是有變化的,你能不能把它的變化讀出來?(男女生比賽讀)
(板書:下起來——越下越大——漸漸地小了)
3、雷雨后
夏天的雷雨來得快去得也快,現在雨停了,讓我們一起去欣賞雨后的景色吧!(課件出示雨后動畫景色)
1)(課件出示課本插圖)剛才小男孩也欣賞了雨后的景色,為什么他那么高興呢?(他看到雨后的景色真美麗)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雨后的美麗景色,開始!
3)雨后有哪些美麗景色?
4)學生交流
(課件出示雷雨后的句子
天亮起來了。打開窗戶,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
雨停了。太陽出來了。一條彩虹掛在天空。蟬叫了。蜘蛛又坐在網上。池塘里水滿了,青蛙也叫起來了。)
a、太陽
b、蟬
c、彩虹(你能讀讀描寫彩虹的句子嗎?通過這個“掛”字,你眼前出現的彩虹是怎么樣的?)
d、蜘蛛(找一找,哪個字用的特別好?為什么?“坐”字,可以看出蜘蛛的悠閑、愉悅、可愛)
e、青蛙
看到這樣的景色,你有什么樣的心情?(開心、愉快)那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心情來讀一讀雨后的美麗景色吧!
(板書:太陽 彩虹蟬蜘蛛 青蛙)
(三)總結
1、作者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順序寫出這場雷雨的全過程,在作者的描寫中你最喜歡哪些地方?你可以讀一個段落,一個句子,甚至一個詞語,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2、你們可真會讀書!現在讓我們分大組一起合作讀好這篇課文吧!第一大組讀雷雨前的景象,第二大組讀雷雨中的景象,第三大組讀雷雨后的景象。
(四)課外拓展
1、小朋友們,天氣是變化多端的,就是下雨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作者用細致的觀察讓我們看到了一場雷雨全過程。只要你留心觀察,也可以帶我們欣賞到不同的景象。
2、這里是老師收集到的有關描寫雨的句子,請小朋友讀一讀,欣賞一下。
(課件出示關于描寫雨的句子
豆大的雨點落在了地上,濺起水花,那水花如同一個個小小的噴泉。
春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
窗外下著蒙蒙細雨,滴滴的小雨點,好像伴奏著一支小舞曲,我不禁被窗外的世界所誘惑。
微風吹過,雨簾斜了,像一根根的細絲奔向草木、墻壁。
秋雨如同滿天發亮的珍珠,飄飄揚揚地揮灑著。)
3、這節課就上到這里,課后請小朋友課外留心觀察天氣變化,把你觀察到的景象寫一寫。
學習要點:
1.了解戲劇(劇本)的基本知識及相關文學常識
2.掌握誦讀劇本臺詞的基本技巧
3.了解劇情,理解劇中復雜的人物關系及戲劇主題
4.能嘗試評價周樸園、侍萍、繁漪等人物形象
教學安排:四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進入戲劇單元,了解戲劇(劇本)的基本知識。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課前預習,對照《雷雨》(選場)簡析戲劇與小說兩種文學樣式的主要異同。例:
1.相同點:
①小說主要通過作者的正面描述直接刻畫人物形象,推動故事情節,表現生活和主題;戲劇則是以人物對話(角色對白)的形式展開劇情。(臺詞)
②戲劇(劇本)除臺詞外,人物的動作、神情、衣著服飾、身份經歷、舞臺布景等相對較少,且用小字集中介紹或用括號文字在臺詞中插入;而小說則是完全融于文中,難于分離。
③小說(主要指長篇小說)常常有廣闊的背景和較長的時間跨度;戲劇則縮天地為一隅,變古今為一瞬,使空間、時間高度集中。
④劇本的創作有明確的目的性——利于舞臺演出;小說則需要通過改編,才能搬上舞臺或銀幕。
2.相同點:
①都是通過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來揭示矛盾,表現重大的生活及社會主題。
②小說有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戲劇有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
③都離不開環境要素的參與。
二、進入本課,板書課題:雷雨(曹禺)。介紹相關作家作品知識。
【參考資料】
曹禺(1910-1996),原名萬家寶,祖籍湖北潛江。中國現代杰出的戲劇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曹禺生于天津一個沒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在天津南開中學學習期間參加戲劇活動,曾擔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劇的主角。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廣泛鉆研從古希臘悲劇到莎士比亞戲劇及契訶夫、易卜生、奧尼爾的劇作。
曹禺和明代戲劇家湯顯祖一起,均被后人譽為“中國的莎士比亞”。
三、分析劇中人物關系
1.結合劇本選場,教師引導學生初步理清人物關系
周樸園(礦主,資本家)魯侍萍(魯貴之妻,曾經為周樸園生過兩個兒子)
周萍(魯侍萍長子,周家大少爺)魯大海(周樸園、魯侍萍之少子,工人代表)
周沖(繁漪之子,周家二少爺)魯四鳳(魯貴、魯侍萍之女,在周家作使女)
繁漪(周沖的母親,周樸園續娶之妻)魯貴(魯侍萍現任丈夫,在周公館當男仆)
2.教師結合全劇內容作適當的補充,讓學生初步了解故事梗概及劇中復雜的人物關系和尖銳激烈的矛盾沖突。
第二課時
一、對白。以周樸園、魯侍萍臺詞為主要對白內容。
1.抽男、女生五組,扮演角色對白。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舞臺說明和語境理解角色的語氣、語調,學會較為準確地把握情感。教師在朗讀和理解上作必要的點撥。
第一組:開頭至“我姓魯”。(魯侍萍在周公館與周樸園的正面接觸)
第二組:“姓魯。你的口音不像北方人”至“說不定,也許記得的。”(回憶三十年前的事,藝術處理劇本中的時間跨度,并有力推動劇情發展。)
第三組:“我問過許多那個時候到過無錫的人”至“我姓魯,老爺”。(回憶中的生活,一明一暗的心理攻防,二人的關系愈來愈明顯)
第四組:“侍萍,侍萍,對了”至“我是這兒四鳳的媽,老爺”。(一個急于星火,一個鎮定自若。)
第五組:“她現在老了,嫁給一個下等人”至“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會老得連你都不認識了。”(關系明朗,從記憶走進現實。劇情中的高潮之一)
2.男女生集中對白。男生讀周樸園,女生讀魯侍萍。
從“你來干什么”至“我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錢算得清的。”
二、作業。進一步熟悉本部分臺詞,理解劇中人物復雜的內心世界。
第三課時
一、聽話劇《雷雨》錄音剪輯一:魯侍萍被繁漪所召進入周公館,感受到了這屋子里熟悉的環境氛圍,知道了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所在,也明白了繁漪召她前來的意圖。她決定帶著女兒四鳳離開周公館。
思考以下幾句臺詞的潛臺詞:
1.可是我(低聲)剛才瞧見太太跟大少爺說話,所以就沒敢驚動您。(魯貴)
2.我也是一直不愿意她出來服侍人。(魯侍萍)
3.以后不會再見周家的人了。(魯侍萍)
4.有你這樣的母親教育她,這一定比待在這兒好的。
二、聽話劇《雷雨》錄音剪輯二:課文選場部分。感受明星演員們對臺詞情感的把握。
第四課時
一、探究:
1.魯侍萍一開始是要帶著四鳳急于離開周家,并發誓再也不到周家來;可當與周樸園再見面時,她為什么又那么希望自己被周樸園認出來,甚至最后是自報身份?
2.當周樸園知道面前所站的就是日思夜念的梅侍萍時,他卻一反常態,忽然變得嚴厲起來,你認為這符合生活的真實嗎?
3.這部劇本在整體上是一段情緣、兩個家庭、三大斗爭,它是純粹的愛情悲劇,還是表現了一定社會主題?
答案:有較強的社會主題,反映歷史變革時期極深層的.階段矛盾和新舊思想的沖突。
三大斗爭:
夫妻之斗(等級、門第的封建思想觀念)
父子之斗(資本家和工人階段之間的斗爭)
兄弟之斗(新舊思想之間的矛盾與沖突)
4.作者為什么要用“雷雨”作標題,這個標題有沒有別的含義?
從自然的雷雨到社會的斗爭。
5.你認為周樸園對魯侍萍有沒有真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劇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及所反映的社會生活的本質。
2.了解戲劇結構的基本特點及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初步掌握戲劇鑒賞的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
掌握紛繁復雜的戲劇沖突,欣賞異彩紛呈的戲劇語言。
認識周樸園思想性格的復雜性。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們已看過根據曹禺原作改編的電影《雷雨》。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讀原作,看看在30年代作家為我們勾勒的醞釀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沉悶空氣里的一場即將到來的社會大變動的雷雨畫卷。
二、簡介曹禺及《雷雨》
1、曹禺(1910——1996),原名萬家寶,我國杰出的劇作家,當代語言藝術大師。1933年在《文學季刊》上發表處女作《雷雨》,一舉成名。此后又接連創作了《日出》(1935)、《原野》(1937),從而奠定了在中國戲劇界的大師地位。1940年創作了《北京人》,并把巴金的同名小說《家》成功地改編為話劇,從而進入了創作生涯的又一高峰。解放后,長期擔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這一時期主要創作了歷史劇《膽劍篇》(1961)和《王昭君》(1978)。
2、本文以“雷雨”為題的含義
《雷雨》寫的是一個封建資產階級大家庭的矛盾,這些矛盾的醞釀,激化,在一個“天氣更阻沉、更郁熱,低沉潮濕的空氣,使人異常煩躁”的下午趨向高潮,最終這個罪惡的大家庭崩潰了。這一切都是在雷電交加的狂風暴雨之夜進行的,整個故事的背景、情節都和雷雨有關。同時,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訴人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沉悶的空氣里,一場大雷雨即將到來。這就深刻地反映了醞釀著一場大變動的中國社會的現實。
三、簡單介紹戲劇的有關知識
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我們這里講的戲劇實際上是劇本,它是文學體裁的一種。戲劇離不開戲劇沖突,它表現在人物性格的沖突上,具體表現為一系列的動作。
戲劇語言包括人物語言 (即臺詞) 和舞臺說明。
按照不同的標準,戲劇可以分為不同種類:
按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分為話劇 (如《雷雨》) 、歌劇 (如《白毛女》) 、舞劇 (如《絲路花雨》) ;
按劇情繁簡和結構分為獨幕劇、多幕劇 (如《雷雨》) ;
按題材所反映的時代分為歷史劇 (如《屈原》) 、現代劇 (如《雷雨》) ;
按矛盾沖突的性質分為悲劇 (如《屈原》) 、喜劇 (如《威尼斯商人》) 、正劇 (如《白毛女》)
四、本文的情節結構
本文可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寫三十年后周樸園和侍萍再次相見。這一部分又以侍萍說明自己的身份為界,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主要寫他們過去的矛盾。侍萍以敘述別人故事的口吻,訴說自己的悲慘遭遇,揭露周樸園的冷酷;第二層寫他們現在的矛盾,通過周樸園認出待萍后態度的變化和侍萍的表現,暴露周樸園的偽善面目。
第二部分寫周樸園與魯大海父子、侍萍與周萍母子會面,通過周樸園和魯大海的激烈沖突,提露周樸園貪婪、冷酷的本性,反映了工人階級的覺醒和反抗斗爭。
五、本文的矛盾沖突
沖突是戲劇的主要特點之一。課文中出現的四個人之間有交叉的多重矛盾;
(1)以周樸園為代表的資本家與以魯侍萍為代表的下層勞動人民之間的矛盾沖突。這是根本利益的沖突。
(2)周樸園同魯大海 —— 父與子的矛盾沖突。
(3)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矛盾沖突。根本利益的沖突。
(4)魯大海與周萍 —— 兄弟之間的矛盾沖突。
(5)魯侍萍與周萍 —— 母與子的矛盾沖突。
(6)資本家的冷酷、虛偽、自私和下層勞動婦女的善良、正直、堅韌兩種思想性格的對立沖突。根本性質的沖突。
第二課時
一、導入
《雷雨》的成功,可以說首先就是語言上的成功。(投影:“錢谷融語”。全體齊讀)
“我確實太喜歡曹禺劇本中的語言了,每次讀曹禺先生的劇本,總有一種既親切又新鮮的感覺,他那色彩明麗而又精練生動的語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帶進一個奇妙的藝術世界,給予我無限的喜悅。”——錢谷融
曹禺先生的劇作,正是以其精致的語言,塑造了鮮活的人物形象,從而創造了無比美妙的藝術境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經由一個個具體的語言場景,來把握周樸園這個人物形象。
二、品讀
本環節主要由學生從文本中尋找、發現、討論、分析、概括周樸園的性格,教師點撥歸納。
重點研讀段落舉例:(分角色朗讀)
周樸園不覺地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樸 (忽然嚴厲地)你來干什么?
魯 不是我要來的。
樸 誰指使你來的?
魯 (悲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
樸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還是找到這兒來了。
小結:剛才的討論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周樸園的內心世界極為復雜,在他身上,這種多情與絕情、溫情與冷酷、人情味與銅臭味,時時交織在一起。難怪曹禺先生會這樣說:“周樸園也是一個人,不能認為資本家就沒有人性。為了錢,故意淹死兩千多個小工,這是他的人性;愛他所愛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溫暖,這也是他的人性。”所以人藝著名演員鄭榕也很有感慨地說:“要完全認清周樸園這個人物復雜的、多層次的內心世界,把握周樸園的復雜性格,是有著相當的難度的。”但不論如何,要把握人物內心,理解戲劇的矛盾沖突,應從語言入手,且要重視對關鍵臺詞和關鍵舞臺說明的分析。
三、練習
四、作業:品味戲劇語言,以“我眼中的×××”為題,寫一篇隨筆。
今天學習了第18課《雷雨》,盡管窗外還是春寒料峭的春天。
為了讓孩子們找找感覺,上課前先放了一段雷雨交加的flash視頻,形象的動畫加上逼真的聲音,應該能喚起孩子們小小記憶中的這樣的場面吧!
這一課只有四個生字,還全部包括在了一類字當中,所以只讀了幾遍就算過,節約出很多時間品讀課文。
鋪墊之后,大屏幕上出示問題:默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這個問題有點難度,沒有給孩子們太高的期望。很快就有幾個孩子舉起了手,挨個小聲問問探探底。海魯說:“先寫了刮大風,又寫了雷聲,寫了下大大雨,最后寫雨停下來了。”加昊的思路跟海魯大體一樣。潤澤說:“寫了下大雨的景色和下雨后的景色。”林旭說:“寫了下雨前的情景、下雨時的情景和下雨后的情景。”讓幾個孩子起來回答,大家一致認為湛林旭的總結最完整最準備,沒想到這個問題解決得這樣順利。
這篇課文內容短小,語言精煉,適合朗讀,采用了指名讀、開火車讀等各種方法,效果都不錯,讀得有滋不味,能看得出,好多孩子達到了當堂背誦的程度。
通過對比的方法,讓孩子們理解了“越來越”的作用,體會到準確用詞可以讓讀者更好地理解課文。
今天大體看了周末孩子們寫的《好書推薦》日記,初選出孫祎瑋、湛林旭、李震海、王潤澤、董珊珊五名同學參加角逐,兩名優勝者代表班級參加比賽。這五名同學日記內容寫得生動,符合要求,而且都還沒參加過學校級別的比賽。一直遵循的理念是:盡可能讓更多的孩子去參與、去經歷,先不管最后的結果如何,精心準備和層層選拔的過程就是一次很好的鍛煉,孩子們,加油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