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19
這是我不能失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學習目標
《我不能失信》的優(yōu)秀教案設計
⒈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⒉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獲得啟示。
⒊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學習重點
領悟小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
教學難點
透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課前準備
搜集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⒈哪位同學訂閱過《兒童時代》?你知道這份兒童刊物的最早創(chuàng)辦者是誰?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利用自己尋找到的資料,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向大家介紹。
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她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解釋題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感知
⒈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⒉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⒊討論疏解:
⑴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
⑵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
爸爸 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 小珍
⑶重點討論、交流內容:
①“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養(yǎng)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只呢!”(指導學生抓住帶點的詞句,明白宋慶齡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愛的鴿子。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個孩子為守信做出犧牲是多么的難能可貴!)
②“‘不行!不行!小珍來了會撲空的,那多不好啊!’慶齡邊說邊把手抽回來。”
③“不,媽媽。如果我忘記了這件事,明天見到她時,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沒有忘記,我不能失信啊!”(如果說宋慶齡在回答爸爸的建議時還只是想到會讓小珍撲空從而對不住小珍的話,那么她在回答媽媽的建議時則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為沒有忘記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現(xiàn),這種明知故犯的失信,比無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對了。也更說明了宋慶齡人品的高尚。)
⑷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三、分角色朗讀
⒈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⒉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具體指導時要引導學生體會宋慶齡和父母親當時的所思所想,準確讀好每一個關鍵詞語、每一句話的語氣、語調。比如,“父親見慶齡停住了腳步,奇怪地問:‘慶齡,你怎么不走啦?”’讀這句話時,要把父親的疑惑和慈愛表達出來。“伯伯家養(yǎng)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帶點的詞句表明了鴿子的可愛之處,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宋慶齡盼著到這位伯伯家去的原因,朗讀時既要讀出鴿子的可愛,又要讀出宋慶齡當時的心理活動。)
⒊挑兩個小組進行比賽。
⒋同學評議,推選優(yōu)勝組。
四、討論深化
⒈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宋慶齡做得對不對?
⒉中心:這篇課文通過講述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贊揚了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并教育我們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⒊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你是怎么處理的?讀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⒋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附:參考資料
⒈宋慶齡:(189—1981)海南省文昌縣人,我國杰出的女政治活動家,世界和平運動活動家。早年求學美國。1913年擔任孫中山先生的秘書時,就開始了革命生活。1915年和孫中山先生結婚。在此后的70多年里,宋慶齡始終不渝地致力于中國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事業(y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她曾擔任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和名譽主席。宋慶齡一直熱情關注青少年和兒童的健康成長,長期主持中國救濟總會、中國紅十字會的工作。宋慶齡反對侵略戰(zhàn)爭,保衛(wèi)世界和平,被國際上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1950年,宋慶齡被選為世界和平理事會領導成員,1951年,宋慶齡接受“加強國際和平斯大林國際獎金”,將10萬盧布獎金全部捐贈中國福利會作為創(chuàng)辦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之用,1952年被選為亞洲及太平洋區(qū)域和平聯(lián)絡委員會主席。1981年5月,中國共產黨中央批準她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⒉宋耀如:(1863—1918)原名宋喬蓀,字耀如。他本姓韓,名教準,由于家境貧寒,年僅12歲就飄洋過海,到美國找舅父謀生,被舅父收為養(yǎng)子,改姓宋,英文名字是查理·瓊斯·宋。宋耀如不甘心于學徒經商的生活,為了獲得求學深造的機會而離家出走。在他人的幫助之下,進入了達勒姆附近的圣三一學院(后改為杜克大學)學習。后來,他又進人萬德比爾特大學神學院學習,于1886年畢業(yè)后被派赴中國上海傳道。過了一段時間,宋耀如辭去了牧師的職務,改營工商業(yè),成了上海第一個進口外國機械的代理商。宋耀如不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他熱愛祖國,不滿晚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渴望獻身革命。一個偶然的機會,宋耀如結識了孫中山,兩人一見傾心,成了莫逆之交。宋耀如不但在經濟上支援孫中山的革命活動,而且?guī)椭鷮O中山秘密印制大量的革命宣傳材料。正像時人所說:“他不斷幫助孫先生推進他的革命事業(yè),對此,簡直是不分晝夜。”
⒊詞語
失信—答應別人的事沒去做,失去信用。
撲空—沒有在目的地找到要找的對象。
解釋—說明含義、原因、理由等。如,解釋詞句,解釋誤會。
歉意—抱歉的意思。
道歉—表示歉意,特指認錯。
守信用—講信用;不失信。
《我不能失信》這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在教學時,我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主,讓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初讀課文之后我讓學生試著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對于剛升入三年級的學生有一定困難,但是我們要逐漸去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第一位同學站起來把課文的內容敘述了一遍,雖然語言比較羅嗦,但是把課文的意思說了出來。我對他說:“你用心去讀了,說出了課文的內容。如果語言能更簡練些,那就更好多了。誰能試著用幾句話說一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二位同學回答的時候,語言簡練了許多,基本上概括出了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但是有個別句子說的不是很通順。“誰能完整而又簡練的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可以自己先試著說一說,也可以說給你的同位聽一聽。”當?shù)谌煌瑢W起來回答的時候,語言變得更加精煉了,說的句子也更加熟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得到了提高和鍛煉。這個鍛煉有學生自己的思考,也有傾聽別人得到的啟發(fā)。當學生自己的想法和其他人的`思想結合起來的時候,學生的思考會變得更加的全面和廣闊。
很多時候,培養(yǎng)學生的一種能力是相當困難的,它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特別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現(xiàn)在許多學生說起話來經常詞不達意或者是啰里啰唆說不到重點。所以,我就想到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可能一開始孩子說不明白,但是只要老師有心去指導孩子說話的方式,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就會得到一定的鍛煉。如果我們每一節(jié)課中都有意識的去注意學生的說話方式,然后針對他們的語言表達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糾正,相信日積月累,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就會得到提高。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因為有了前面三篇精讀課文打底,我想學生理解起來應該不成問題,于是滿懷信心地走進了課堂。
成功之處:
三年級剛剛接觸略讀課文,在初讀課問的環(huán)節(jié),學生讀完課文之后,我對學生說“同學們都知道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在這同時,可以板書略讀課文的標記,加深學生的認識。讓學生形成以后看到這個標記就知道這是略讀課文,真正了解略讀課文各個方面的特征。
在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的環(huán)節(jié)時,我先讓學生瀏覽課文,仔細思考。學生第一次按自己的思路說完之后,我再教給學生一種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抓住課文中的主要人物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來說一說。這里,說完方法之后,可以先讓學生再進行思考,再說給自己的同桌聽聽,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
不足之處:
上課我按原計劃要求學生自讀導語部分,明確學習要求,這一項學生完成得很不錯,于是我根據學習目標讓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不一會兒就有同學舉起了手,學生站起來回答:“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過早餐,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他是在讀課文了,于是趕緊婉言讓他坐下,學生的確不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在班中并不排除有這樣的學生,他們讀了課文后,只揀自感興趣的說,根本不分重點不重點。學生不能簡明扼要的回答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改進措施:
有些同學讀了課文,心中其實很明白講了一件什么事,但讓他起來講述時就不能擇要點而講,有些同學他想簡要些,但簡要不起來,覺得課文上的話都重要,不能自己概括地講。我想大部分學生處于這種狀態(tài)。這有待于平日里的訓練。
《我不能失信》這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一個星期天,宋慶齡全家準備到父親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慶齡想起要在當天教朋友小珍疊花籃,雖然父親和母親都勸她改天再教,可是宋慶齡還是留了下來,履行了自己的諾言。
一、多種渠道、了解偉人
在本課的教學中,一是首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對宋慶齡的了解。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學生對宋慶齡就有了一個初淺的認識。二是利用課件出示課后資料袋讓學生再次認識宋慶齡。在學生自己讀完資料袋之后,再談一談自己現(xiàn)在所了解到的,這便形成了第二次印象。這樣不僅充分運用了資料袋。而且也加深了對宋慶齡的印象,
二、引導思考、概括內容
在概括文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時,首先讓學生瀏覽課文,仔細思考,學生第一次按自己的思路說完之后。在此基礎上我再教給學生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要抓住文中的主要人物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思考。然后再讓學生細讀課文、認真思考,當學生第二次展示時,思路就清晰多了。
三、重點品讀、理解文本
一讀宋慶齡的話:她在多么想去伯伯家玩而最終卻因為和別人約好了沒去,從讀中體會宋慶玲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二讀爸爸媽媽的話:首先讓學生體會爸爸媽媽當時的心情,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指導同學們朗讀。再抓住媽媽望著她笑了笑,媽媽為什么要笑呢?學生暢所欲言,因為媽媽也被宋慶齡的這種守信的品質打動了,媽媽為自己的女兒感到驕傲,感到欣慰。
四、課后拓展、升華主題
學完了課文,我請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守信”或者“失信”的事?同學們紛紛舉手發(fā)言、聽見孩子們暢所欲言的談論自己過去“守信”和“失信”的事情后,我深深感到在今后的教育中多引用故事,引導學生自審,這樣可能比一味的批評指責有效。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一是思想品德教育始終貫穿于教學活動中。課堂中所傳授的不僅僅是學文識字,而是將做人的道理融入了其中。在深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了宋慶齡守信用的可貴品質,二是在教學中相信學生,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幼兒園學習網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