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15
這是《故宮博物館》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了解故宮的建筑及功用特點。
2、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3、學習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能說說有關下列圖片的故事嗎?
二、故宮博物院簡介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為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都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這些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并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了整個城市,氣魄宏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建筑學家們認為故宮的設計與建筑,實在是一個無與倫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可以說是上罕見的。它標志著我們祖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五百多年前匠師們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三、作者簡介
黃傳惕,湖南省平江縣人,1943年生。曾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祖國各地》《歷史故事》節目的編輯。他是當代的作家。
四、預習生字詞
金鑾()殿蟠()龍鎏()金琉璃()藻()井鰲頭()
上諭()傀儡()中軸()線修繕()擊磬()詔()書
橫貫:(山脈、河流、道路等)橫著通過去。
繚繞:回環纏繞。
錯綜:縱橫交叉。
和諧:配合得適當和勻稱。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襯托。
五、初讀課文搶答下列問題
1、故宮博物院座落在哪里?
2、“三大殿”具體指哪三座大殿?
3、皇帝在哪座大殿舉行登基大典?
4、雍正后,封建學子的最高級考試在哪座大殿進行?
5、“后三宮”具體指哪三宮?
6、文中說故宮建筑有哪些特點?
六、研讀課文
1、假如你要由天安門到神武門,要走哪些門,哪些大殿?請同學們根據文章內容,完成課后習題一。
①填寫故宮示意圖。
②本文作者是按什么方向介紹故宮的?
③本文采用了哪一種說明順序?
七、精讀課文
1、這么多的建筑,作者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重點介紹的是哪一處?
2、在介紹太和殿時,按什么順序介紹的?立足點是什么?立足點的選擇根據方位詞來確定,在書上圈點出方位詞。
3、太和殿為什么要設在中軸線上?其內景的主要特點是什么?為什么?
八、學有所得
1、介紹說明事物時怎樣才能做到重點突出?
2、學習本文后在寫作說明文上有什么啟示?
一、教學目標和重點:
1、體會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群和總分結合的方法;
2、學習本文突出重點、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3、了解故宮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的特點。
4、進一步學習說明的方法。
二、教學過程: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故宮博物院》。宮,甲骨文(宀,房屋),呂(多個窗口),像一座大型建筑開著多個窗口,造字本義:多窗戶的多樓層大型建筑。故宮——以前的宮殿,昔時的皇城大到什么程度呢?我們隨著作者黃傳惕的腳步,撩開它神秘的面紗,聆聽歷史脈搏跳動的聲音。
2、默讀課文,按文章的說明順序填寫下邊這個圖,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樣的說明順序?從南到北的空間順序。
3、再讀課文,找出故宮的總體特征是:
規模宏大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一,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
哪些語句印證了這一特征?
4、作者將故宮分為前朝和內廷,前朝重點介紹的是什么?作者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
大殿____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臺,____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____是雕龍屏。方臺____有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著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____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____環繞著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____的寶座。梁坊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多姿,龍身____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資料鏈接:故宮(紫禁城)
5、我來當導游!
假設現在是2017年,我們在座的同學都在祖國首都的高等學府繼續深造,現在你們將作為“北京友情導游”,帶領千千萬萬慕名而來的游客游覽太和殿,你將怎樣設計導游詞呢?
導游詞內容:根據課文和圖片分組介紹太和殿的外觀、內景、位置、用途。
設計要求:按照一定的說明順序來介紹;有恰當的
開場白、過渡語和結束語;有自己的創意。
學生展示
6、全文的感情色彩是怎樣的?
7、設計“故宮”旅游紀念品
《故宮博物院》課后反思
按照新課標要達到的三個維度目標,語文教學就是要扎實活潑有序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豐富學生的聯想、想象力,發揮學生的語感和思維,發展個性,健全人格。回顧今天這堂課,我有如下反思:
成功之處: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篇幅較多,閱讀難度不是很大,可以作為閱讀訓練文章,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快速準確提取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抓住文章的重要詞語,句子,理解文章的語文,尤其是通過對一些關鍵性詞語的理解,把握文章布局謀篇的特點。
我將此文的授課環節設計為三個部分:導語引入,整體把握,重點研讀,時間為1課時。從整體上看,導入部分較好,簡單明了,直接引入本文主體。內容理解上,通過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找出關鍵詞語,疏通文意,體會文章篇章結構安排的特點。學生通過閱讀和討論,比較迅速而準確地提取出關鍵信息。整節課程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目的。
不足之處:
1、沒有真正貫徹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課改理念。幾個教學環節皆在老師主觀引導下進行。
2、教學環節之間過渡處理不太好,在學生質疑這個環節,學生問題較多,當超過我規定的時間時,我為了能盡快地過渡到下一個環節,采用了較生硬的方式,直接過渡,給學生心理上造成缺憾。沒有做到“教學生之所需要”的課改思想。
3、時間安排上應更有條理,本節課前面在文本內容的理解上花費時間較多,以致于后面的討論題目沒有充分展開,前松后緊。教學環節與前設計稍有改動,因為時間關系,我沒有帶領學生對比“前朝”與“后廷”的詳略。
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克服以上的缺點,多和同組老師交流,更充分地備課,使授課內容更利于學生學習能力和成績的提高;同時,通過學習和總結,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一、教學目標
1、積累文中重點字詞,了解故宮博物院的建筑布局。
2、學習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事物的方法。
3、學習本文在選材組織上突出重點,有詳有略的方法。
4、通過對故宮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學習按一定的順序介紹建筑物。
2、體會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掌握并學會運用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物。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媒體
投影儀
六、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介紹故宮博物院)
(二)檢查預習,疏通字詞。
(三)作者簡介。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了解本文的說明對象,完成課后練習一。
明確:說明對象——故宮博物院
說明順序——由南到北的空間順序(作者的參觀路線)
3、故宮的整體布局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分別有哪些建筑?
(結合多媒體課件展示各個建筑)
明確:前朝——三大殿、文華殿、武英殿
內廷——后三宮、東六宮、西六宮、御花園
(五)再讀課文,理清全文結構
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紹故宮博物院的位置,歷史,整體特點。(總)
第二部分(第2~15段):具體介紹故宮各宮殿的位置和功能。(分)
第三部分(第16段):介紹景山,從景山回望故宮,再次點明故宮的整體特點。(總)
(六)重點研讀
1、故宮博物院里建筑繁多,作者主要介紹了哪座建筑?(太和殿)
2、課文哪些段落介紹了太和殿?(5-8段)
3、仔細閱讀這四個段落,思考以下問題:
(1)作者介紹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況?說明順序是怎樣的?
明確:5段:外觀特征
6段:內部裝飾
7段:建筑位置
8段:用途
說明順序:由外到內
(2)作者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
明確:因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個故宮的重點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統治權力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個建筑群中具有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為介紹的重點。
小結:課文在組織材料上突出重點,詳略搭配的特點。
(七)課堂小結
(八)布置作業
寫一篇小作文,介紹學校或自己的房間。
要求:按照空間說明順序,重點突出,300字左右。
認知目標:
了解故宮博物院的建筑布局。
技能目標:
學習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事物的方法;學習本文選擇組織材料上突出重點、有詳有略的特點與層次安排的方法。
情感目標:
通過對故宮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認識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創造才能,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的說明技巧。
2、以太和殿為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教學難點:
說明文空間順序立足點的確立以及具體空間順序的方位詞的把握
教學方法:
啟發式、討論式
教學媒體:
投影儀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多媒體顯示“故宮”全景圖
同學們,知道這是中國哪個旅游景點嗎?
對了,這是故宮,明清二十四位皇帝居住的地方。它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的瑰寶,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聽到這里,同學們是不是很想到故宮一游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故宮,去深入了解故宮的獨特魅力。(板書課題、作者)
投影學習目標:
了解故宮博物院的建筑布局。
學習課文按照空間順序介紹事物和總分結合的方法。
學習課文選擇組織材料上突出重點、有詳有略的特點與層次安排的方法。
三、本文原來是一篇廣播稿,曾經配上音樂,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后來在《地理知識》雜志刊載,選入教材時作了部分刪改,可以看作一篇解說詞,屬于說明文。
現在請班上普通話標準,聲音洪亮的一位同學來當播音員為大家播讀這篇課文,其他同學合上書本邊聽播音員讀課文邊看屏幕上投影圖片。(播音員讀到課文的景點時教師投出相應景點的圖片)
四、學生默讀課文,按課文的說明故宮布局圖
同桌之間討論、交流之后,教師用多媒體顯示故宮布局圖
五、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明確:空間順序。
1、師生一同回顧關于說明文的說明順序的知識。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按時間變化介紹說明事物的是時間順序;按空間的位置關系來說明事物的稱之為空間順序;按推理來體現事物內部聯系的是邏輯順序。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宜采用時間順序。說明一座或很多建筑物時,離開空間順序難以讓讀者看明白。空間順序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說明事理用邏輯順序便于體現事理的內部聯系。
2、提問:本文采用了哪一種說明順序?
明確:本文是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介紹故宮的,大體上按照游覽參觀路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逐次介紹的。作者沿著參觀路線,以天安門為起點,穿端門,進午門,過漢白玉石橋,來到前三殿。依次介紹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東西兩側的文華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華殿、武英殿合稱為“前朝”。然后繼續向北,簡單介紹了位于中軸線上的“內廷”建筑: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以及御花園。最后出順貞門到神武門而離開故宮,這樣寫井然有序,條理分明。
六、重點分析課文5~8段,體會課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的寫作特色
老師提問:作者重點介紹了故宮的哪個宮殿?
學生回答:太和殿。
老師提問:課文哪些段落是介紹太和殿的?
學生回答:5、6、7、8段。
閱讀太和殿部分,探究下列問題:
1、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太和殿的?說明順序是怎樣的?
2、作者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詳細介紹?
3、太和殿的主要的裝飾物是什么?為什么以它作主要的裝飾物?
明確:
(一)、學生閱讀太和殿部分,探究: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太和殿的?說明順序怎樣?
教師步步引導:
1、第5自然段是介紹了太和殿的什么呢?
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說明了太和殿的高、面積、屋頂、殿檐、額枋、梁柱、圓柱、窗、門、臺基。
引導學生掌握具體的說明順序。
明確:從上到下。
提問:這些是介紹太和殿的什么呢?
明確:外觀。
引導學生找出介紹太和殿外觀的立足點。
明確:太和殿前的臺基上。
歸納:閱讀按空間順序寫的文章,要求:
1)具體介紹了哪些事物;
2)具體的說明順序怎樣;
3)介紹了哪一方面的內容;
4)立足點在哪里。
學生仿照第五段的分析,自學第六段。
學生齊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小組討論,通過提問完成:
1)事物;
2)具體順序(要求在書上圈上方位詞)
3)內容;
4)立足點
明確:方臺、寶座、龍屏、柱、蟠龍;是按空間順序說明的,先以朱漆方臺為立足點,由上向后再向兩旁介紹下部布局,然后沿大柱導上,以中央藻井的雕金蟠龍為中心點向周圍展開,介紹上部裝飾;介紹的是內景;立足點是大殿正中的朱漆方臺。
介紹那么多的事物,哪個介紹得最詳細?
明確:龍。
為什么對龍的描述有10次之多?
明確:龍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龍天子”,也是皇權的象征,突出龍,也是突出皇權的威嚴。
第七自然段,介紹了太和殿的什么?
明確:位置。
提問:太和殿的位置在哪里?
明確:紫禁城的中軸線上。
提問:強調太和殿建筑在中軸線上,用意是什么?
明確:為了突出皇權。
提問:第八自然段,介紹了太和殿的什么?
明確:作用。
提問:太和殿有什么用呢?
明確:太和殿是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
小結:可見,作者寫故宮博物院著重寫了太和殿,從文章的剪裁角度來看,屬于詳寫。
板書(投影片出示):
太和殿
第5段(外觀)高屋頂上圓柱外
面積殿檐窗
額枋門
梁柱下臺基
第6段(內景)(正中)方臺
(上面)寶座
(背后)龍屏
(兩旁)柱
(頂中)蟠龍內
第7段(位置)中軸線
第8段(用途)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
這部分采用了從外向內的說明順序,從殿外寫到殿內;寫殿內設置又按照方位順序寫:正中、上面、背后、兩旁、殿頂、中央、周圍等。
(二)作者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詳細介紹?
明確:因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個故宮的重點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統治權力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個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為介紹的重點。
(三)、教師總結:說明文在以空間順序說明事物時,要抓住重點,詳略分明,這樣才能突出說明事物的特征。同學們在今后的寫作實踐中,要學習作者這種重點突出,有詳有略的寫作特色。平均使用筆力,只能分散讀者的注意力。
七、學生談談學了這一課有什么收獲。
八、布置小練習:以《我們的校園》為題寫一篇說明文,要求按空間順序寫,400字左右。
提示:
1、空間順序怎樣安排應考慮清楚;
2、重點介紹哪座建筑要心中有數。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