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13
這是湯姆索亞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作為五年級的學生而言,略讀課文應該放手讓學生讀,畢竟“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于是,我首先讓孩子們將文章中的生字新詞和四字詞進行了梳理和自學。
然后我只為孩子們提出了兩個問題:
1.通過讀梗概,湯姆經歷了幾次歷險?
2.在梗概中,你認為湯姆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知道的?孩子們經過自學討論很快就迫不及待地舉手要求交流。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閱讀的技巧:找出文中的關鍵詞列小標題。然后,我讓學生用自然段的連接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一下子就對文章的內容把握住了。對于第二個問題,孩子們討論的興趣很高。我迅速抓住孩子們的某個發言,引導孩子們去有滋有味地朗讀句子。
在教學精彩片段時,同樣設置了兩個問題:
1.精彩片段描寫的是湯姆的第幾次冒險的事情;
2.從精彩的片段中,你又感受到湯姆是一個怎樣的人?你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然后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片段去細讀,在孩子們交流自己喜歡的片段的時候,我給了孩子們充分的時間去讀去悟,讓他們去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
遺憾的是,感覺一堂課時間太短了,要交流要表達的東西太多了,總感覺像蜻蜓點水般地走過,如果時間能夠再充裕一點的話,效果會更好。
1、趣激浪花成功入課
一上課,我就用詞語讓學生來猜書名,猜人物。學生已有的閱讀經歷被浮現出來,閱讀興趣也被調動起來了,并作了很好的展現。勾起了學生濃郁的學習情趣,為本節課的進入和展開提供成功的保證。
2、方法指津授之以漁
教給學生閱讀名著的方法特別重要,在課堂上就有這一環節:讀故事梗概,用“情節梯”的設計方式讓學生梳理情節,明確名著層層推進,又精彩疊升的故事環節,在教給學生方法的同時又激發起了學生的閱讀情緒。
3、打鐵趁熱談感受深入閱讀
通過課堂上的一定閱讀后,學生對名著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讓學生談閱讀感受,讓學生進一步沉浸到書中去,學生的閱讀激情也被調到了一種更佳的狀態。
4、展開想象讀寫結合
我覺得整個教學過程中最精彩的要算孩子們結合課文內容展開想象講故事了。一個個孩子都盡情地發揮想象,展開了合理的想象。當學生進入了情境之后就會覺得40分鐘實在是太短暫了,盡管這節課是上午的最后一節課,鈴聲響起了,但是孩子們沒有絲毫要急著回家的意思。還有許多孩子躍躍欲試想到臺前為大家講故事。于是我靈機一動,讓孩子們寫小練筆,用第一人稱的寫法寫湯姆的洞中奇遇記,并評出最優秀的小練筆。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新課標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的第17課,本課由《湯姆·索亞歷險記》這部名著的梗概和“找到湯姆和貝琪”這個精彩片斷組成。梗概圍繞“歷險”,寫了湯姆的五次歷險:一是和哈克半夜到墓地檢驗膽量;二是和哈克、喬奇到杰克遜島當“海盜”;三是和哈克到鬼屋尋寶;四是和貝琪在魔克托爾山洞迷路──真正的歷險;五是和哈克再次到洞中尋寶,結果找到了強盜藏匿的金幣。下面是我對《湯姆·索亞歷險記》的課后反思。
今天講了《湯姆·索亞歷險記》,在教學設計中我設計了幾大問題:
一、梗概中寫到了湯姆的幾次歷險,主要寫的是哪次歷險?
二、瀏覽精彩片段,與梗概對照,想想精彩片段寫的是梗概的哪一部分?
三、再讀精彩片段,圍繞下面的問題交流:
1、你覺得湯姆是個怎樣的孩子?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
2、你認為精彩片段中哪些地方最精彩?
四、通過閱讀精彩片段,你感覺作者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其中第三部分的第1個問題:你覺得湯姆是個怎樣的孩子?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學生討論的最熱烈。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一篇新課文,之前我還沒有接觸過,所以對上這節課一點信心都沒有,因為講魯濱孫漂流記時整個課堂一點氣氛都沒有,學生只有那么幾個舉手回答問題的,感覺熱情也不是很高,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學生假期都讀過,還這樣的效果,那么湯姆索亞歷險記學生還沒看過呢,而且我設計的教學路子和上節課都一樣,效果一定比上節課還要差。
我帶著這種想法以一種低調的情緒進入了課堂,恰好有幾個學生被人找去干活,看來這課是沒法再講下去了,反正也是略讀課文,我干脆把我設計的幾個大問題寫在了黑板上,在簡單的介紹了作者后我就讓學生分組討論黑板上的問題。但沒有想到的是,學生的討論空前的熱烈,而且提出了許多問題,我的情緒也被調動起來了,就這樣師生在討論和交流中上了非常滿意的一節課。
看來課堂上還真應該多給學生留些空間,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湯姆和他的小伙伴們從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向我們展現了一個足智多謀、淘氣、向往自由、勇敢機智、有正義感和愛心的一個孩子頭兒的形象。所以根據單元語文要素和單元教學目標李菲確立的課時目標定為:閱讀作品節選內容,交流影響深刻的情節;關注人物的命運,結合具體內容,體會湯姆的性格特點,并對其做出簡單的評價。在教學中,李老師既注重讓學生了解作者和當時的寫作背景,又指導學生掌握閱讀名著的方法:首先弄清小說的主要人物和人物之間的關系;其次是進行了配音的課文朗讀,解決了學生沒有課本所帶來的困擾;最后緊扣課時目標展開教學。激勵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整節課的兩點具體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就影響最深的情節展開交流
1、抓住最具典型的人物進行品讀體會。讓學生從中了解到了細節描寫的細膩及方法(動作、外貌),可以突出人物的心情。
如“薩契爾太太病得很厲害,大部分時間都在……那情形實在讓人傷心”通過“呼喊、亂說、側耳傾聽、呻吟、垂下頭去”等動作描寫表明薩契爾太太身體極度虛弱,悲痛欲絕的心情。如,“玻莉姨媽陷入了無言的深愁,她那灰色的頭發幾乎都變白了”“都變白了”這一細節描寫突出了她極度悲痛的心情。
2、抓住鎮上人們的表現,抓住關鍵詞進行體會
通過教師出示關鍵詞語讓學生品讀,學生感覺到作者語言詼諧幽默,通過動作和神態描寫,表現人們喜悅的心情。
3、湯姆講述自己的歷險經過交流,體會性格特點。
在品讀這部分內容時,教師緊扣很多“怎樣”“如何”讓學生思考談自己的所想,這樣學生體會到“語言的描寫,夸張和吹噓的語言溢于言表”這一環節就已經將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做好了鋪墊。
4、抓住最精彩的四自然段體會脫險的經歷。
用小標題:洞中迷路、摸索出口、找到出口、說服貝奇、爬出洞口、進行呼救、安全脫險。突出了他們的自信、聰明、敢于挑戰。這時教師及時引導總結,一個樂觀勇敢、頑皮、有愛心、喜歡冒險的小湯姆的形象立刻在孩子心目中出現了。
整節課,教師語言豁達干練,教學環節環環相扣,把教師的講和學生的思、記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濃厚,激發了學生再次閱讀名著的欲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