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09
這是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學是生活的內容,學習是學生生活的方式,生活是教學的源頭。因此,經濟生活教學必須面向學生,必須取材于學生的生活世界,聯系學生已有的經驗,將教學內容納入學生與自然的關系、學生與社會的關系、學生與自我的關系中,引導學生在習得書本知識的同時,形成對待生活世界中各種問題的正確的價值觀,良好的情感、態度,并形成健康負責任的生活態度。本課的教學設計貫徹實施了新課標整體要求:堅持三維目標的有機統一,堅持學法和教法的統一
1.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教學中把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社會現象的分析、學生的生活情景聯系起來。
2.貫徹主體和主導的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扮演好"主導"的角色。采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法,通過學生自己的觀察、思考、討論、角色扮演等達到認知和行為上的教育目的。
3.貫徹教學多感官共同參與的原則。通過創設一定的情景,運用多媒體手段,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視聽效果,直觀性原則。遵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思維發展規律,在教學中從分析社會現象入手揭示事物的本質,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從本框的地位和內容要求來看:
(1)本課是全書的切入點
消費是再生產過程的第四個環節(舊教材把它放到最后來講),但是消費卻是中學生參與經濟生活最直接、最主要的形式。新教材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單元來講,正是要把"與中學生關系最為密切、最為直接的經濟活動"作為切入點,這充分體現了新教材蘊涵的"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2)本課是第三課《多彩的消費》的落腳點,本框所涉及的消費原則不僅僅是一般的指導原則,而且包含了在實際生活消費中具體的、可操作的要求。如量入為出、綠色消費等具體內容,直接告訴人們在消費中應具體怎樣做。這些內容更貼近學生生活、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
5.課程結構:
本課共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消費心理面面觀",第二部分"消費要踐行的正確原則"。
兩者之間關系: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后者是前者的落腳點,也是重點。(正因為多樣化的消費心理中存在錯誤觀點,因此要強調踐行正確的消費原則。)
6.教學流程:
第一部分主要是舉例2008年"十一"黃金周的度假方式,讓學生>總結概括;第二部分是教學重點,用"一封家書引發的思考"的情境創設來解惑明理,知行合一,學做理智的消費者。上述的"角色——探究"中所展示的情境貼近學生的思想、情感和實際生活,有利于情境中蘊含的情感、情境契合學生理解和接受的最佳點,從而使政治課教學富有感染力和實效性。
對于兩部分知識點的舉例均觸及了生活中最典型可信的現實,是對生活資源的萃取和精選,實現了教材與學生的零距離,也完美地詮釋了新課程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原則。
最后,通過板書的邏輯圖,突出主題,由教師進一步加深、提高認識。整個教學過程即不灌輸,也不空洞說教。在這一過程中,對一些內容進行了適當的深入與拓展,從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在思考、討論中澄清問題,提高認識。
本框的教學建構起一種全新的課程價值觀學更注重學生角色探究和運用。在教學實際中,我根據現場的學習情景,運用自己的教學機智,對教學流程作出適時調整。如對于消費心理本來安排了一個探究活動,結果在學生的回答中、討論中發現學生比我預設的要好,結果就自然引出知識點,生成了課程資源,豐富了課程資源。同時在分析樹立正確消費觀的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知識點時,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適時加以教育、引導。當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主要是在時間沒有把握好,以致對于第二部分的講解過于匆忙。
【教學依據】
本節課秉承新課標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立足于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實際進行教學。由于消費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息息相關,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消費觀,學生各種各樣的消費心理也總是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著其消費行為。因此,通過對實際生活情境中人物的消費行為進行分析,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四種不同的消費心理,明白其利害,并從自身出發,以不同角度思考自己應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把握四個消費原則。整節課力求通過合作探究與體驗感知,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掌握知識,提高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從而讓學生在合作探究和體驗感知中完成教學的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目前社會上常見的幾種消費心理及其基本特征;知道怎樣看待、評價各種消費心理;理解四大消費原則的含義及其主要內容。
能力目標:正確評價和對待各種消費觀及消費行為的能力;根據主客觀條件設計理性的消費方案的能力;提高科學理財的意識和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正確的消費觀念,以科學求實的態度對待消費,做一個理性的消費者;堅持正確的消費原則,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樹立生態文明觀念,自覺落實環境保護行動。
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描述幾種消費心理;比較消費行為的差異;辨析消費觀念的變化,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教學重點】用正確的消費觀指導自己的生活消費
【教學難點】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原則的把握
【教學流程】
心理小測試(2分鐘)——引導學生進入消費心理的學習(1分鐘)——小A家中四人在買車問題上的爭論與其方案介紹(3分鐘)——分組討論、小組回答與分析、教師引導認識四種消費心理(8分鐘)——關于“月光族”和潑留希金兩種極端消費行為的討論(3分鐘)——模擬當家人(3分鐘)——教師總結引導學生掌握“度”的把握(2分鐘)——課堂小調查(1分鐘)——學生交流意見與教師總結(4分鐘)——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的知識點講解(4分鐘)——學生思考在現實生活中如何保護環境,綠色消費(2分鐘)——合作探究與交流對“社會進步,節儉讓步還是社會進步,節儉同步”的認識(5分鐘)——教師總結(2分鐘)——鞏固新課(4分鐘)——布置作業(1分鐘)
【課前準備】多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心理測試]同學們的壓歲錢是怎么花的呢?下面三種方式中,你屬于哪一種?
[多媒體展示]:
A.立刻去商店把自己一直想要的東西全買回來,反正是“意外”之財,花光也行。
B.列一份購物清單,買一些自己切實需要的東西,合理分配。
C.盡量不花,也許以后有急用,把錢攢起來。
[教師過渡]我們花壓歲錢的方式,往往反映了我們是什么類型的消費者,同學們可以看一看自己屬于哪種類型的消費者?
[多媒體展示]:
A──大手大腳的奢侈型消費者
B──理智型的消費者
C──吝嗇鬼型的消費者
[教師引導]我們都希望自己是一個理智型的消費者,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受一些不良的消費心理所影響,從而走上不理智消費的道路。所以,我們要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就必須首先了解各種各樣的消費心理,自覺克服不良的消費心理,把握正確的消費原則,樹立良好的消費觀。那么,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消費心理有哪些呢?
二、講授新課
(一)消費心理面面觀
[教師陳述]老師有一個朋友小A,最近特別煩惱,原因是他們家要買一輛小汽車。同學們也許納悶了,買一輛小汽車是一件很令人開心的事啊,怎么會煩惱呢?情況是這樣的,他們家因為買車的事形成了四種意見和方案:
[多媒體展示]:
A爸說買一輛二手的面包車,實用又便宜;但是A媽說買輛廣州本田,因為左鄰右舍買的都是本田;A哥說買輛敞篷車,很酷很有個性;但是A弟又說買輛寶馬,因為他們班同學家里買的都是寶馬,自己家不買太沒面子了。
[教師引入]面對家人的各執一見,老師這個朋友覺得很煩惱,他不知道該聽誰的意見,該怎么來分析他的家人的行為,怎么向他們溝通。同學們可以來幫幫老師這位朋友解一下憂嗎?下面我們分組進行討論,一起來看看小A家人各有什么的行為,他們的行為有什么樣的特點,我們應該怎樣來評價這些行為?小A應該怎么在這四種方案中做出選擇?
[學生活動]
1.全班分成4個組,其中前后4位同學為一個小組;
2.第一組負責分析小A的爸爸
3.第二組負責分析小A的媽媽
4.第三組負責分析小A的哥哥
5.第四組負責分析小A的弟弟
6. 討論時間為2分鐘
[小組發言]請各個小組分別分析他們所負責的人物的行為及其特點、評價。
(教師引導學生逐個分析小A一家4人的消費心理,分別從心理類型、特點、評價這三個角度進行分析)
[教師總結]從同學們的回答中,我們知道,A爸所持的是求實心理,這是一種理智的消費心理,他所提的方案也是比較可行的;而A媽持的是從眾心理,這種心理多少帶有一點盲目性,她所提的方案仍然值得討論;A哥持的是求異心理,這是一種標新立異的消費心理,然而過分標新立異代價是很高的;A弟持的是攀比心理,這是一種虛榮炫耀性的心理,我們不提倡這樣的消費心理,因為它是不健康的,對個人生活不利。
經過同學們的分析,我們可以很明顯地得出A爸的方案是最合理的一個,如果老師的朋友小A在場的話,相信他應該知道該怎么選擇,以及怎么去跟他的家人溝通了。
[教師過渡]從我們剛剛的分析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人們的消費心理是復雜而多樣的,既有正確的消費心理,也有不健康的消費心理。有的同學可能就要問了,那我們要怎樣糾正不良的消費心理?我們要如何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呢?
(二)做理智的消費者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多媒體投影]“月光族”、“卡奴”的圖片,果戈里的《死靈魂》的圖片和故事梗概
[教師提問]
① 同學們聽過“負翁”“月光族”“卡奴”嗎?這些稱號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
② 像果戈里《死靈魂》中的潑留希金那樣消費行嗎?為什么?
③ 從上面兩種不同的消費行為中,同學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教師引導]兩種消費行為都是不合理的消費,一個過度超前消費,一個過于節儉。正確的消費形式應該是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那么,這個度,我們應該怎么來把握呢?假如現在我們來當家,每個月的工資收入是3000元,那么同學們會怎樣來安排這些錢呢?
[學生活動]
① 模擬當家人,對3000塊錢進行計劃分配,列出清單
② 請兩三名同學說明他們分配的根據
(教師根據學生所做的分配清單以及解釋進行引導,關鍵讓學生理解“度”的把握)
[教師總結]我們對這個“度”的把握,關鍵就是要做到量入為出,也就是在自己經濟承受能力之內進行消費,不能不考慮自己的償還能力而隨意舉債或貸款消費。當然,我們強調不過度消費并不代表不能消費或過于緊縮消費,適度消費是“支出≦收入,≠過于節儉”。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教師活動]課堂小調查
[多媒體投影]
1. 你喜歡追星嗎?
2. 你購物時非名牌不買嗎?
3. 你有過憑一時沖動而購物的行為嗎?
4. 你是否買過一些東西,回來后發現并不是自己所需要的?
5. 在你的消費結構中,物質消費(如吃喝穿等)占多大比例?精神消費(如購書、教育等)占多大比例?
[學生活動]參與調查,互相交換意見,討論并談談自己的感悟
[教師引導]有人做過一項調查,發現近40%的青少年往往憑一時沖動去購物,結果買回來的東西只用一時便不再用了,造成了很大浪費。與此同時,很多青少年往往只注意追星、吃喝玩樂,而忽視了學習,進修,在知識這一領域卻形成了一個“真空帶”。
北宋詩人蘇軾在一首詩中寫下了“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這樣三句話,同學們知道這三句話說明的是什么問題嗎?
[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應注意“三個避免”——避免跟風隨大流(盲目從眾),避免情緒化消費,避免只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消費。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學生活動]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22頁有關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的內容。
[教師講解]綠色消費的主旨、核心和五R原則。
[教師提問]我們在生活中如何做到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問題
(如:少用一次性制品、少送賀卡、選無磷洗衣粉、選綠色食品、買環保電池、節約資源、少開空調、自覺進行廢品回收……)
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多媒體投影]情境劇場:小剛家新買了房子,這天一家三口一起去看新房子,展開了一場對話:
媽媽:太好了,我們終于可以享福了。
小剛:好呀,我們一家可以吃好的,穿名牌的,樣樣向廣告看齊。
爸爸:拜托了,你們省點吧,這套房子是我們艱苦奮斗出來的,我們還要繼續保持這種生活。
你如何評價這一家人的對話?你認為現在應該是社會進步,節儉讓步還是社會進步,節儉同步?
[學生活動]進行合作探究與交流
(教師到各小組處指導討論)
[學生發言]請一兩個同學談談他們的對“社會進步,節儉讓步還是社會進步,節儉同步”這個問題的認識。
[教師總結]我們應主張社會進步,節儉同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體現。從傳統美德看,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中國人民的傳家寶;從本國國情看,這是民族自立自強的支撐,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從個人成長看,有利于錘煉青少年的意志,戰勝困難,成就事業。
[教師小結]以上四個原則,是科學消費觀的具體要求,我們要理解和掌握這些原則,并用他們指導自己的消費行為。
三、鞏固新課
[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影響人們消費行為的四種消費心理和四種科學的消費原則,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做幾道練習題,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1、人們在電視廣告中,常??梢钥吹揭恍┯耙暶餍亲鳛槟撤N產品的代言人。商家之所以利用名人來推銷自己的產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費者的( B )
A、求異心理 B、從眾心理 C、求實心理 D、攀比心理
2、一位準備買汽車的消費者說“新車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車’,就開始貶值,越用越貶值。對我來說,汽車只是一種‘為我服務的工具’,什么品牌都無所謂,關鍵是質量好,價格實在。”從消費心理看,這是一種( B )
A、攀比心理 B、求實心理 C、適度消費 D、從眾心理
3、下列對適度消費理解正確的是( A )
A、所謂適度消費,包括不抑制消費和不超常消費兩層意思
B、量入為出是適度消費的重要內容,就是手里有多少錢花多少錢
C、適度消費原則提倡勤儉節約的精神,就是存錢省著花
D、和前后的消費潮流相適應,該消費時就消費
在建國初,人們穿的衣服都是差不多的,只有藍、黑、灰三種顏色,但是人們希望體現自己的個性,展現與眾不同,于是就有了今天各種各樣的衣服,這種求異是好的,它可以促進新產品的發展。但是大家要注意,求異、展示個性也是有限度的,要考慮社會認可,考慮代價,還要考慮別人的心臟承受力。比如大家來看看這幾幅圖,對于學生群體的你們,能夠接受嗎?
高一《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案
師:所以,適當求異是可行的,但為顯示個人的與眾不同而過分標新立異,不值得提倡。 ③ 師:女兒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消費心理?生:攀比心理
師:有這種心理的人購買商品的目的不是為了實用和生活需要,而是因為虛榮、為了炫耀,為了顯示自己的富有,以獲得一種優越感。購買時往往不考慮自身的經濟條件,會給家庭生活帶來壓力。這種消費心理是不健康的`,我們要端正出發點。
過渡:以上種種消費心理都有各自的不足,那么,我們就應該走出誤區,尋找科學合理的消費心理,那么什么樣的消費才是科學的、合理的呢?大家來看這幾個關鍵詞“貨比三家”、“追求實惠”、“只買對的,不選貴的”,這是一種什么消費心理???
師: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即在消費時綜合考慮商品的價格、質量、售后服務等各方面情況,從實際出發,講究實惠,而不是跟風買,搞攀比??梢姡@是很理智的消費,對個人和社會都有好處,值得大力提倡和發揚。
[知識點梳理]:直觀的表格對照 二:做理智的消費者。
過渡:好,剛剛同學們都了解了四種不同的消費心理,大家再回顧一下,是哪四種啊?好,了解了不同的消費心理和它們的利弊,我相信大家都想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那么究竟如何去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呢?我們下面就來學習四大正確的消費原則。首先,我們來看一段視頻《我賺錢啦》
[提問]:同學們贊同視頻里這種消費的做法嗎?
師:視頻中有明顯的超前消費,也叫過度消費。不考慮自己的償還能力、不惜舉債消費,這樣的行為是缺乏理智的。那我就要問同學們了,既然我們剛剛說不能過度消費,那么不消費或者抑制消費可以嗎?生:略
師:在經濟承受能力內,應提倡積極合理的消費而不能抑制消費。否則,會影響個人生活質量和社會生產的發展。所以,我們第一個原則就是: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小調查]: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很多東西一時沖動買回來,只用一時便閑置在一旁了,有的甚至以后都沒再用過。
生:有!
師:看來我們班有很多沖動消費者,這里就要提到我們第二個正確的消費原則了“避免盲從,理性消費”,同學一起把21頁最后一段讀一下,這里要著重看三個避免“避免盲目跟風,避免情緒化消費,避免只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雖然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們開始更多地關注精神的消費,比如看電影、觀看歌劇、旅游消費、參加文娛活動等等,但是《中國國民閱讀報告》顯示, 2012
- 4 -
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人均紙質圖書的閱讀量為4.39本,與2011年的4.35本相比基本持平。而早在2011年,法國人均閱讀量就達到20本、日本亦達到40本。國民閱讀率低帶來的直接問題就是圖書消費的低迷,有數據顯示,中國人均圖書消費量20年維持不變;另有公開數據顯示,中國人均購書額只有39.38元人民幣,相當于德國和法國的1/17和1/12。所以說我們還要進一步提高對精神消費的重視。
[生活現場]:展示生活中“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的圖片。
師:可以看到,我們的家園已經不堪重負了,河流黑了、土地沙漠化了、空氣渾濁了、天空灰暗了、植被、水、石油等資源也在日益銳減。
[回扣教材]:什么是綠色消費?其核心是什么?有哪些要求?
(綠色消費:含義: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核心:是可持續性消費。)
綠色消費是當前國內外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國家也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這也是我們樹立正確消費觀的又一個重要原則,崇尚綠色才能健康生活。
內容(5R):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生活,環保選購;重復使用,多次利用;分類回收,循環再生;保護自然,萬物共存。
問:根據這個原則,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怎樣做?
如:使用紙袋或布袋,最好不用塑料袋;盡量少開車,多走路,騎自行車或乘坐公交車 [議一議]:下面看第四個原則“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大家覺得這八個字是不是過時了,看看我們這一代吃穿不愁、樣樣都有,我們還需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嗎?
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必要性 討論路徑:
?。?)從歷史來說,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從國情來說,我們的基本國情是我們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方面發展還不夠協調,同時我們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面臨人口、資源的壓力,要提倡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播放一段邊遠山區孩子艱苦學習生活的錄像)
?。?)從個人成長來說,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成就事業的條件。“勤能興家,儉能創業。” (4)從人類的需求和發展來說——資源總是有限的。
?。?)它還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體現——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點撥疑難]:它不是指某種具體的消費方式,而是代表一種精神,值得我們代代相傳。它不代表要穿補丁衣服和天天吃草根。時代不同,其具體消費狀況不一樣。但這種節約資源,善用資源,努力奮斗的精神,不論什么時代都是適用的,應該發揚光大。所以我們不能把勤儉節約,艱苦奮斗與合理消費對立起來,勤儉節約是不要浪費,勤儉節約≠抑制消費≠不要去消費,它與合理消費是統一的,二者并不矛盾。
- 5 -
[教師歸納]:總之,以上四個原則,是科學消費觀的具體要求,我們要理解和掌握這些原則,并用他們指導自己的消費行為,既有益于個人,也有益于社會,將促進個人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 延伸新課:
1.趣味新編,運用今天所學的消費原則改編《我賺錢了》 2.課堂小結:哪位同學愿意為本課所學知識點做個總結? 四個消費心理四大消費原則 3.學習檢測:《鳳凰新學案》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一節課和生活聯系非常的緊密,高一的學生剛接觸和以前一點兒都不一樣的學習內容,很不適應。很多學生在課后都反應聽不明白,明明離生活很近但又好象離的十萬八千里,因為他們幾乎認為那是生活的正常現象并不用去思考里面包含的本質是什么。所以真的很怕他們就此對思想政治課沒了興趣,那接下來的`課必然會上的越來越辛苦。社會在進步,對教師的評價也越來越高標準和嚴要求,不思變則無發展,所以我做了新的嘗試。
《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有消費心理面面觀和做理智的消費者兩個部分的內容,因為高一(1)(5)(2)每個班都分成五組,所以我的思路是把這一節分成五個小部分: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做理智的消費者。每個小組負責一個部分由組長帶頭設計一個情景劇,要求必須全組團結合作認真分析并設計出一個最能表現出主題的作品,最后按主題是否突出鮮明;語言表達是否清晰、流暢;表情是否自然大方;小組合作程度;教育效果即看后聽后,知所講知所演,更有收獲這幾個方面評出一二三等獎。有很多學生表現的很有興趣躍躍欲試但也有些學生覺得比較難為他們,以前從來沒這樣上過課對他們來說是個挑戰。怕他們第一沒經驗我晚上花時間去班級指導他們寫臺詞,幫他們正確理解概念。
這是個新的嘗試,以前我們上課總是把自己認為正確的價值觀一股腦兒的灌輸給學生,學生記住了這些觀點,然后用這些觀點來分析問題,但學生是否從心底里認同呢?他們是不是厭煩了我們的說教呢?我們以前不給學生自己思考的自由,不讓他自己探究問題,學生可能并不會真的接受思想上的教育?,F在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并把它表演出來,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探索去感受并得出正確的價值觀、正確地對待事物的態度。通過這種方法,將思想教育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語言中、行為中,讓學生真正從心里接受正確的思想。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起的只是引導的作用。我發現很多學生思維的可開發性、可塑性非常強,可以信任學生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讓他們有參與感,并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滿足。
但是,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由于是第一次活動,因為我認為要充分信任學生,幫他們把關臺詞而已沒跟蹤他們排演的情況,所以導致好幾個組的表演比較亂,主題不突出鮮明,聲音很小不清晰不流暢,表情生硬,特別是小組配合不默契一些組里總有那么些學生認為表演和他們沒關系純看熱鬧的心態。表演完也相應做了點評,批評了純看熱鬧的學生。希望下次的活動能進行的更好更有效果。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