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08
這是八年級認識分式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概念,了解有理式的概念;
2.使學生能夠求出分式有意義的條件;
3.通過類比分數研究分式的教學,培養學生運用類比轉化的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4.通過類比方法的教學,培養學生對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又是變化發展的辨證觀點的再認識.
二、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教學重點和難點 明確分式的分母不為零.
2.疑點及解決辦法 通過類比分數的意義,加強對分式意義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
前面所研究的因式分解問題是把整式分解成若干個因式的積的問題,但若有如下問題:某同學
分鐘做了60個仰臥起坐,每分鐘做多少個?可表示為,問,這是不是整式?請一位同學給它試命名,并說一說怎樣想到的?(學生有過分數的經驗,可猜想到分式)
【新課】
1.分式的定義
(1)由學生分組討論分式的定義,對于“兩個整式相除叫做分式”等錯誤,由學生舉反例一一加以糾正,得到結論:
(2)由學生舉幾個分式的例子.
(3)學生小結分式的概念中應注意的問題.
①分母中含有字母.
②如同分數一樣,分式的分母不能為零.
(4)問:何時分式的值為零?[以(2)中學生舉出的分式為例進行討論]
2.有理式的分類
請學生類比有理數的分類為有理式分類:
(五)隨堂練習
八、布置作業
教材P56中A組3、4;B組(1)、(2)、(3).
九、板書設計
課題
例1
1.定義
例2
2.有理式分類
經歷了三周多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掌握了分式的有關知識(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質、約分、通分、分式的運算、分式方程和能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應用題等),并且獲得了學習代數知識的常用方法,感受到代數學習的實際應用價值。但是,“分式運算”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感覺不差,做作業或測試時卻錯處百出,尤其在分式的混合運算更是出錯多、空白多、究其根源,均屬于運算能力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應特別關注這一深層根源,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尋找相應對策。下面是我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教學中的發現
1、本章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類比、猜想、嘗試等活動學習分式的運算法則,發展他們的合情推理能力,所以教學時重點應放在對法則的探索過程上。一定要讓學生充分活動起來。在觀察、類比、猜想、嘗試當一系列思想活動中發現法則、理解法則、應用法則,同時還要關注學生對算理的理解,以培養學生的代數表達能力、運算能力和有理的思考問題能力。可是我在知識的傳授上并沒有注重探索、類比法則,而重在對分式四則運算法則的運用和分式方程的運用上,沒有抓住教學的關鍵環節恰當的選擇教學方法。今后要避免類似事情的發生。
2、問題
(1) 分式的運算錯的較多。分式加減法主要是當分子是多次式時,如果不把分子這個整體用括號括上,容易出現符號和結果的錯誤。所以我們在教學分式加減法時,應教 育學生分子部分不能省略括號。其次,分式概念運算應按照先乘方、再乘除,最后進行加減運算的順序進行計算,有括號先做括號里面的。
(2)分式方程也是錯誤重災區。一是增根定義模糊,對此,我對增根的概念進行深入淺出的闡述,⑴增根是分式方程的去分母后化成的整式方程的根,但不是原方程的根;⑵增根能使最簡公分母等于0;二是解分式方程的步驟不規范,大多數同學缺少“檢驗”這一重要步驟,不能從解整式方程的模式中跳出來;
(3)列分式方程錯誤百出。
針 對上述問題,在課堂復習中從基礎知識和題型入手,用類比的方法講解,特別強調列分式方程解應用題與列整式方程一樣,先分析題意,準確找出應用題中數量問 題的相等關系,恰當地設出未知數,列出方程;不同之處是,所列方程是分式方程,最后進行檢驗,既要檢驗是否為所列分式方程的解,又要檢驗是否符合題意。
二、教學中的重建
1、教學方式問題
分式的運算(加、減、乘、除、乘方和混合運算)是代數恒等變形的基礎之一,但是不能盲目的加大運算量與題目的難度,重點應放在對運算過程推理的理解上,把分式的基本性質做到靈活運用。再則,對課本上關于分式的具體問題一定要重視,并關注學生在這些具體活動中的投入程度,看他們能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其次看學生在這些活動中的思維發展水平能否獨立思考?能否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否反思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而發現新的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學內容問題
(1)分式的知識都有分數類比而來,但類比之后要注意分式知識的重建,不能停留在分數的理念上,尤其分式的分母不能為零、分式方程的有關知識要與分數區分開來。
(2)既然類比,并不是每節課都要有情景導航,過多的情景反而弱化了本節課的內容,會導致學生重點的轉移。
(3)知識的運用上可以順序運用,比如分式方程的解法,不妨先由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然后再轉入去分母的解法,讓學生明白比例的基本性質其實也是去分母的一種。
三、教學觀念的再認識
1、使數學問題成為數學教學創新的載體
(1)在引入新概念或新問題時,把相關的舊概念及舊知識聯系起來,確立信任學生的觀念,大膽放手讓學生把某種情境用數學方法加以表征;在接觸新的知識點時,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思維空間,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學生自主的構建新概念以及如何去分析問題.在辨識概念和解決問題時,鼓勵學生質疑.
(2)在解題教學時,改變傳統的解題訓練多而雜的做法,加強目的性。注意滲透解題策略。
2、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成為課堂的組織者、發現者、和引導者。
3、開放式教學。在課堂教學中,首先要營造平等、相互接納的和諧氣氛,要及時提出具挑戰性的新問題,這些問題要具思維價值,并為創新做出示范。并能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要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同時要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和問題,提倡課堂師生的交流和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因為交流可令學生積極投入和充分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通過交流,不斷進行教學信息的交換、反饋、反思,概括和總結數學思想方法。
一、 教學目標
1. 了解分式概念.
分式教案設計
2.理解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能熟練地求出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
二、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
2.難點:能熟練地求出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
3.認知難點與突破方法
難點是能熟練地求出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值為零的條件.突破難點的方法是利用分式與分數有許多類似之處,從分數入手,研究出分式的有關概念,同時還要講清分式與分數的聯系與區別.
三、課堂引入
1.讓學生填寫P4[思考],學生自己依次填出:,,, .
2.學生看P3的問題:一艘輪船在靜水中的最大航速為20千米/時,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順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實踐,與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時間相等,江水的流速為多少?
請同學們跟著教師一起設未知數,列方程.
設江水的流速為x千米/時.
輪船順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時間為 小時,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時間 小時,所以 = .
3. 以上的式子,,, ,有什么共同點?它們與分數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設計意圖:本章從實際問題引出分式方程 = ,給出分式的描述性的定義:像這樣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屬于分式. 不要在列方程時耽誤時間,列方程在這節課里不是重點,也不要求解這個方程.
1.本節進一步提出P4[思考]讓學生自己依次填出:,,, .為下面的[觀察]提供具體的式子,就以上的'式子,,, ,有什么共同點?它們與分數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可以發現,這些式子都像分數一樣都是 (即A÷B)的形式.分數的分子A與分母B都是整數,而這些式子中的A、B都是整式,并且B中都含有字母.
P5[歸納]順理成章地給出了分式的定義.分式與分數有許多類似之處,研究分式往往要類比分數的有關概念,所以要引導學生了解分式與分數的聯系與區別.
希望老師注意:分式比分數更具有一般性,例如分式 可以表示為兩個整式相除的商(除式不能為零),其中包括所有的分數 .
[思考]引發學生思考分式的分母應滿足什么條件,分式才有意義?由分數的分母不能為零,用類比的方法歸納出:分式的分母也不能為零.注意只有滿足了分式的分母不能為零這個條件,分式才有意義.即當B≠0時,分式 才有意義.
四、例題講解
P5例1. 當x為何值時,分式有意義.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義,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為零,進一步解
出字母x的取值范圍.
設計意圖:該例題是應用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母不為零,解出字母x的值.還可以利用這道題,不改變分式,只把題目改成“分式無意義”,使學生比較全面地理解分式及有關的概念,也為今后求函數的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打下良好的基礎.
(補充)例2. 當m為何值時,分式的值為0?
(1) (2) (3)
[分析] 分式的值為0時,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1分母不能為零;2分子為零,這樣求出的m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這類題目的解.
五、隨堂練習
1.判斷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9x+4, , , , ,
2. 當x取何值時,下列分式有意義?
(1) (2) (3)
3. 當x為何值時,分式的值為0?
(1) (2) (3)
六、課后練習
1.列代數式表示下列數量關系,并指出哪些是正是?哪些是分式?
(1)甲每小時做x個零件,則他8小時做零件 個,做80個零件需 小時.
(2)輪船在靜水中每小時走a千米,水流的速度是b千米/時,輪船的順流速度是 千米/時,輪船的逆流速度是 千米/時.
(3)x與y的差于4的商是 .
2.當x取何值時,分式 無意義?
3. 當x為何值時,分式 的值為0?
教學目標(知識、能力、教育) 1. 了解分式、分式方程的概念,進一步發展符號感.
2.熟練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質,會進行分式的約分、通分和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與代數恒等變形能力.
3.能解決一些與分式有關的實際問題,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意識.
4.通過學習能獲得學習代數知識的常用方法,能感受學習代數的價值
教學重點 分式的意義、性質,運算與分式方程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 分式方程及其應用
教學媒體 學案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一):【知識梳理】
1.分式有關概念
(1)分式: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叫做分式。對于一個分式來說:
①當____________時分式有意義。②當___ _________時分式沒有意義。③只有在同時滿足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這兩個條件時,分式的值才是零。
(2)最簡分式:一個分式的分子與分母______________時,叫做最簡分式。
(3)約分:把一個分式的分子與分母的_____________約去,叫做分式的約分。將一個分式約分的主要步驟是:把分 式的分子與 分母________,然后約去分子與分母的_________。
(4)通分:把幾個異分母的分式分別化成與____________相等的____________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通分的關鍵是確定幾個分式的___________ 。
(5)最簡公分母:通常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冪的積作公分母,這樣的公分母叫做最簡公分母。求幾個分式的最簡公分母時,注意以下幾點:①當分母是多項式時,一般應先 ;②如果各分母的系數都是整數時,通常取它們的系數的 作為最簡公分母的系數;③最簡公分母能分別被原來各分式的分母整除;④若分母的系 數是負數,一般先把“-”號提到分式本身的前邊。
2.分式性質:
(1)基本性質:分式的分子與分母都乘以 (或除以)同一個 ,分式的值 .即:
(2)符號法則:____ 、____ 與___ _______的符號, 改變其中任何兩個,分式的值不變。即:
3.分式的運算: 注意:為運算簡便,運用分式
的基本性質及分式的符號法
則:
①若分式的分子與分母的各項
系數是分數或小數時,一般要化為整數。
②若分式的分子與分母的最高次項系數是負數時,一般要化為正數。
(1)分式的加減法法則:( 1)同分母的分式相加減, ,把分子相加減;(2)異分母的分式相加減,先 ,化為 的分式,然后再按 進行計算
(2)分式的乘除法法則:分式乘以分式,用_________做積的分子,___________做積的分母,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__________后,與被除式相乘,公式: ;
(3)分式乘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_________________。
4.分式的混合運算順序,先 ,再算 ,最后算 ,有括號先算括號內。
5.對于化簡求值的題型要注意解題格式,要先化簡,再代人字母的值求值.
(二):【課前練習】
1. 判斷對錯: ①如果一個分式的值為0,則該分式沒有意義( )
②只要分子的值是0,分式的值就是0( )
③當a≠0時,分式 =0有意義( ); ④當a=0時,分式 =0無意義( )
2. 在 中,整式和分式的個數分別為( )
A.5,3 B.7,1 C.6,2 D.5,2
3. 若將分式 (a、b均為正數)中的字母a、b的值分別擴大為原來的2倍,則
分式的值為( )
A.擴大為原來的2倍 ;B.縮小為原來的 ;C.不變;D.縮小為原來的
4.分式 約分的結果是 。
5. 分式 的最簡公分母是 。
二:【經典考題剖析】
1. 已知分式 當x≠______時,分式有意 義;當x=______時,分式的值為0.
2. 若分式 的值為0,則x的值為( )
A.x=-1或x=2 B、x=0 C.x=2 D.x=-1
3.(1) 先化簡,再求值: ,其中 .
(2)先將 化簡,然后請你自選一個合理的 值,求原式的值。
(3)已知 ,求 的值
4.計算:(1) ;(2) ;(3)
(4) ;(5)
5. 閱讀下面題目的計算過程:
= ①
= ②
= ③
= ④
(1)上面計算過程從哪一步開始出現錯誤,請寫出該步的代號 。
(2)錯誤原因是 。
(3)本題的正確結論是 。
三:【課后訓練】
1. 當x取何值時,分式(1) ;(2) ;(3) 有意義。
2. 當x取何時,分式(1) ;(2) 的值 為零。
3. 分別寫出下列等式中括號里面的分子或分母。
(1) ;(2)
4. 若 ,則 = 。
5. 已知 。則 分式 的值為 。
6. 先化簡代數式 然后請你 自取一組a、b的值代入求值.
7. 已知△ABC的三邊為a,b,c, = ,試判定三角形的形狀.
8. 計算:(1) ;(2)
(3) ;(4)
9. 先閱讀下列一段文字,然后解答問題:
已知:方程 方程
方程 方程
問題:觀察上述方程及其解,再猜想出方程:x-10 =10 的解,并寫出檢驗.
10. 閱讀下面的解題過程,然后解題:
已知 求x+y+z的值
解:設 =k,
仿照上述方法解答下列問題:已知:
四:【課后小結】
初中數學分式的教案三
認識分式(一)
一、問題引入:
1. 叫分式.
2.對于任意一個分式,當 不為0時,分式有意義.
3.當分式的 為0,而 不為0時,分式的值為0.
二、基礎訓練:
1.代數式式①,②,③,④中,是分式的有(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分式中,當時,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分式的值為零; B.分式無意義
C.若時,分式的值為零; D.若時,分式的值為零
3.下列各式,,,,,0中,是分式的有___________;是整式的有___________;
4.當 時,分式無意義.
三、例題展示:
例1:(1)當=1,2時,分別求分式的值;
(2)當取何值時,分式有意義?
四、課堂檢測:
1.下列各式中,可能取值為零的是( )
A. B. C. D.
2.下列各式中,無論取何值,分式都有意義的是( )
A. B. C. D.
3.當______時,分式無意義.
4.當_______時,分式的值為零.
5.使分式無意義,x的取值是( )
A.0 B.1 C. D.
6.解答題:已知,取哪些值時:
(1)的值是零; (2)分式無意義.
7.下列分式,當取何值時有意義.
(1); (2).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