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07
這是金色的腳印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學習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老狐貍和小狐貍之間的親情。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
學習重點:
1、體會老狐貍和小狐貍之間的親情。
2、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說一下自己學完這篇文章的感受。
鏈接:
狐貍:一種哺乳動物,形狀有點像狼,但形體比狼要小一些。狐貍嘴尖面長,臉呈三角形,耳朵也是三角形的,尾巴蓬松且長,毛色一般為赤黃色。這種動物生性狡猾多疑,常晝伏夜出,以鼠類、鳥類或家禽為食。人們對它的認識都不是太好,一說到它我們都會想起一些不好的詞語,如狐貍尾巴、狐貍精、狐假虎威等。
狐貍給我的印象是:
學習過程:
一、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3、事情的經過是什么?
4、事情的結果是什么?
二、 細讀課文,自主探究。
1、老狐貍為了救小狐貍做了哪事?
2、從老狐貍救小狐貍這個過程中你體會到什么?
三、精讀課文,自主探究。
1、正太郎為狐貍做了哪些事?
2、狐貍和正太郎的關系有什么變化?
3、正太郎與狐貍的關系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4、從正太郎與狐貍關系的變化中,你能體會到什么?
四、再讀悟情。
1、學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2、學完這篇課文你最想說什么?
3、學完課文你對狐貍有了那些新的認識?
五、課外拓展。
1、課下收集一些有關人與自然之間的動人故事。
2、想一想如何保護小動物。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標本六年級上冊第二十四課。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人與動物的傳奇故事,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體會狐貍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
【教學目標】
1. 能夠認識本課6個生字,理解生字新詞。
2. 透過老狐貍救小狐貍的做法,感受到老狐貍和小狐貍之間的不可割舍的親情,進而感受父母對自己的關懷、愛護從而產生回報父母的情感。
3. 透過“我”的做法,體會到“我”的善良,從而懂得同情弱者和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
4. 知道本課故事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各是什么。
【教學重點】
老狐貍為了救小狐貍做了哪些事,“我”做了哪些事。
【教學難點】
狐貍和“我”之間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教學具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相信大家都聽過《烏鴉和狐貍》、《狐假虎威》的故事吧,在這些故事中,狐貍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呢?
看來大家對狐貍的印象極差,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關于狐貍故事的文章,學了以后,也許你會對狐貍刮目相看。
板書:《金色的腳印》
(引出課題讓學生充分質疑,既滿足了學生表達學習動機的愿望,又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過預習,誰能講講這篇課文重點寫了哪幾個角色?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故事梗概:
捉回狐貍------救狐貍------再救狐貍------全家團聚
2.再次快速瀏覽課文,思考:文中表現了哪些情感?
(因為學生已經對課文進行了預習,對課文的大體意思有一定的了解,上課時只需讓學生快回答這樣兩個問題:課文重點寫了哪幾個角色?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基本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線索。同時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這樣做既訓練了學生速讀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有效預習的習慣。同時還節省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
(三)、自主探究,討論交流
1.圍繞問題,再次感悟。
(1)這個人與動物的故事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下面請大家圍繞“濃濃的親情”、“真摯的友情”,品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相關語句,并批注上自己的感受 。
交流。
(2)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你們找到的這些語句都表現了老狐貍與小狐貍之間------“濃濃的親情”(板書)
(3)有感情地朗讀這些段落。
(在對整篇課文有一個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研究和討論課文內容。而且告訴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樣一個思維觀點。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養成善于提出問題的習慣。然后激發和引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再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類,而且把問題又反饋給學生,讓學生討論交流這些有價值的問題。)
(4)課件展示故事《跪拜的藏羚羊》,同學們聽了這個動人的故事,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
(5)課件展示人間表現濃濃親情的瞬間照片。這一幅幅溫馨的照片,再次向我們展示了------濃濃的親情。
(如在討論“老狐貍為什么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救小狐貍”時,我展示了藏羚羊的故事,讓學生感悟到:動物之間也像人類一樣有著不可割舍的親情,尤其是作為父母的老狐貍對自己的孩子小狐貍非常關心和愛護。動物如此,何況人呼?!這一回合,通過自主探究,突出了教學的重點;通過合作交流,利用多媒體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2.小結:有時,從同樣的故事中,我們也能體會到多種不同的情感,在這一課中,除了表現那濃濃的親情,還向我們展示了------真摯的友情。人與動物之間的友情是怎樣建立的呢?下面我們就尋著故事的發展細細體會。
3.再次匯報探究結果。
針對“我”為什么要幫助救小狐貍這一問題,應探究出如下內容:
(1)開始,“我”見兩只老狐貍救小狐貍沒成功,覺得小狐貍可憐, 出于同情,“我”想為小狐貍解開鐵鏈。
(2)當“我”發現兩只老狐貍在自己家里做了窩并開始咬那根拴鐵鏈的木樁時,“我”打消了放小狐貍的念頭。
引導:“我”此刻會怎么想?
(通過學生的探討、教師的點拔,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體會到:大自然是人和動物的共同家園,人們要和動物和睦相處,這個世界才更加美麗!這一回合,通過自主探究,突出了教學的重點;通過合作交流,利用多媒體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3)“我”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讓老狐貍施展自己的本事,又決定給老狐貍投送食物。漸漸地,老狐貍體會到“我”的善良,和“我”熟了,常有一些親昵的舉動。“我”越發感受到狐貍是有情有義的動物。
(4)當“我”為尋回小狐貍而失足受傷時,是老狐貍給了“我”溫暖,使“我”得以蘇醒,“我”更加感動,為了報答救命之恩,“我”最終把小狐貍要了回來,讓他們一家團聚。引導學生思考當正太郎朦朧中發現是狐貍救了自己,此刻的他會想些什么?
(讓學生提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討論時學生積極性較高,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分組討論,也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分組討論后,各小組代表在全班交流討論成果,培養了表達能力,也實現資源共享。在交流過程中,播放相應的多媒體課件,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感悟文字背后的深層次的情感。)
(四)總結學習,拓展訓練
1.出示課件,練習寫話
在正太郎的幫助下,小狐貍終于回到了父母的身邊,瞧,這幸福的一家人,如果此刻你是小狐貍,面對父母,面對正太郎,你一定會有許多話要說!快把你想說得寫下來吧!
(以上三個回合基本上實現了教學目標,但到此還不夠,因為語文教學不僅要搞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要不失時機地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2.閱讀其他關于動物的故事。
這個單元還有一篇課文《老人與海鷗》,同樣也為我們展示了-----人與動物之間的真摯友情。你還知道哪些人與動物的故事?
小組之間交流。
(課前學生已經閱讀了大量有關動物的資料,所以我鼓勵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人與動物的故事。這一設計是為了有效的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不但擴大閱讀量,還豐富了知識的積累。同時將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語文教學與生態教育聯系起來。)
3.感知課文題目的含義
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狐貍們的腳印為什么閃著金色的光芒?
(再次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溝通。自主的交流、朗讀來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閱讀實踐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熏陶,使教學的主題得到升華。從而體現“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五)作業二選一
(1)以《相親相愛的狐貍一家》為題,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這個故事。
(2)課下再收集幾個講述人與動物之間真摯友情的故事讀一讀。
( 這是一篇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故事類文章,可以嘗試讓學生續寫或續說故事。先用幻燈出示反映狐貍這幸福一家的圖片,然后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智能強項,以《相親相愛的狐貍一家》為題,說一說、寫一寫、畫一畫。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繼續練習利用不同的渠道、方式收集、整理、閱讀資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識本課6個生字;提升默讀能力;明白故事的敘述順序,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學習默讀的要求,在自主默讀中了解課文內容;通過合作討論,進而理解故事所包涵的意義和情感。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透過老狐貍救小狐貍的做法,感受到老狐貍和小狐貍之間的不可割舍的親情,進而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激發學生回報父母的情感;體會狐貍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睦相處;在學習中激發學生善良的本性,培養學生同情弱者的品質,增強學生保護野生動物及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故事的內容及意義。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通過這個故事認識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知道人應與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諧相處的道理。
教具使用: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我們以前學過關于狐貍的那些文章呢?
(生:《狐貍和烏鴉》《狐假虎威》)
這兩個故事中,狐貍都是狡猾的,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關于狐貍的故事,看看狐貍還是不是那樣狡猾。
然后出示狐貍的圖片并簡介狐貍,引出學生對狐貍故事的回憶,這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下面請同學們看圖(課件出示狐貍圖片及簡介)。
師介紹。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首先我們來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在這里老師以“三自”為主線,設計了“自主閱讀”、“自主測試”、“自主評價”,希望能提高大家的閱讀能力。
1、自主閱讀
首先我們大家來看“自主閱讀”。我們在讀寫例話中曾經學過:“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但是還要講閱讀的效果,今天我們按默讀的“四不”要求來默讀課文,并做好測試和評價,當你讀完課文時請迅速合上課本,看大屏幕,你將看到的就是你默讀速度的評價。
2、自主測試
(課件測試閱讀速度)
(課件出示閱讀效果測試試題)
3、自主評價
好,下面我們進行自我評價(課件出示評價提示)
同學們,我們的閱讀能力怎樣 相信我們自己都已經很清楚了,希望在以后的學習中繼續努力。
通過我們的自主學習,我們還想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嗎 (學生提問)
好,同學們提的問題很好,我們暫且不做回答,我們將到下一個環節中去尋找答案(課件展示:精讀課文,深入探究。)
三、精讀課文,深入探究、
同學們,我們在第二單元的讀寫例話中又懂得了: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就是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要做到閱讀有自己的見解,就要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獨立思考。
1、下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學習自己喜歡的部分,可以朗讀、默讀、同桌對讀、討論、交流。
2、學生自由匯報。
3、難點分析。
4、教師小結。
四、精讀課文,自主探究。
用人類的情感去感受狐貍一家的親情
這里我設計了一個思考題:(課件展示)
1、老狐貍為了救小狐貍都做了哪些事?
2、正太郎和狐貍為對方做了哪些事?
3、試著說出正太郎對狐貍情感變化的過程
4、請你說出哪些詞語能體現出正太郎對小狐貍一家的照料?
5、從文中找出正太郎發現小狐貍不見到知道小狐貍被帶走時的心情的語句。
6、你認為全文的高潮是哪一段?
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再精心地課文進一步去感受正太郎與狐貍一家之間的情感并回答問題。
五、感受(課件)
用人類的情感去感受狐貍一家的親情
思考:老狐貍為營救小狐貍做了那些努力,那些地方最讓你感動。
(學生匯報)
是啊,這種照顧,這種陪伴難道和我們人類不是一樣嗎?動物和我們人類一樣也有著感人至深的親情,動物是可愛的,友好的,更是有感情的,而這份感情更讓人感動和珍惜。
六、總結
是啊,三只狐貍,一個小男孩,一顆愛心構成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之間充滿了愛,只有這樣,才能給它們,也給我們自己一個良好的,自由的生活空間,但愿這顆愛心永駐人間!
最后,請同學們用一句話來總結自己的內心感受。
學生總結。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
2、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本課故事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各是什么。
3、通過閱讀及細節描寫的欣賞,讓學生體會狐貍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睦相處。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狐貍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人應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諧相處的深刻道理。
【課前準備】
1、教師:
多媒體課件。
2、學生:
預習課文,收集有關人與動物的故事。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在以往的文學作品以及你的生活經驗中,狐貍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學生簡單談對狐貍的印象。)
那么,通過昨天對24課的預習,狐貍又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呢?請用一兩個詞或一句話說一說。
2、是什么讓同學們對狐貍的印象發生了那么大的變化?我們一起學習課文《金色的腳印》。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輕聲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
⑴課文重點寫了哪幾個角色?
⑵老狐貍為救小狐貍都做了哪些事,正太郎做了哪些事?
⑶當正太郎失足受傷時,狐貍們是怎么做的?
2、讀后討論交流上述問題,引導學生完成板書:
喂奶喂食
小狐貍狐貍搭救正太郎要回
咬木樁放歸樹林
3、根據板書,讓學生簡要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起因、經過、結果怎樣?
(讓學生從課文中快速、較全面地獲取有效信息,體驗文中表達的情感。教師參與其中,了解學生的學習動向。)
三、精讀體會,自主匯報
1、過渡:看到同學們剛才讀書時認真的神情,聆聽了你們的匯報,我知道你們被這個人與動物的傳奇故事感動了,心靈受到了震撼。你們還想再讀讀課文嗎?好讓我們用心用情再讀課文,細細體味那些使你感動的地方,想想為什么感動?
(讓學生自我提取信息,為深入學習指導方向。)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小組內自讀自研。
3、自主匯報。
(先讀一讀自己感動的地方,再說說感動的原因。為什么這樣讀)
4、教師相機重點指導朗讀、感悟以下幾個地方:
⑴老狐貍為搭救小狐貍不顧一切所作的一切事(喂奶、做窩、咬木樁)體會狐貍的聰明和動物之間濃濃的親情。
⑵正太郎為老狐貍一家做的事情(如投食物,要回小狐貍)體會正太郎對狐貍的愛護和幫助。
⑶正太郎失足掉下懸崖,老狐貍救正太郎。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依戀的和諧關系。
(開創學習的活力,滿足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得到不同的鍛煉和提高。)
5、深入探究,理解結尾、課題:
⑴出示課文最后以自然段,全班齊讀。
⑵思考:課文的結尾為什么要這樣寫?
⑶課文為什么以“金色的腳印”為題?(引導學生從多方面進行探討。)
(讓學生在互動學習中積極影響,共同提高,完成本課的主要學習內容。)
四、小結,感情升華
1、學完課文后,你現在覺得狐貍是一種怎樣的動物呢?
2、小結:
動物是可愛的,友好的,更有感情的。當人類施惠與它們時,它們會全力報答人類對它們的愛護和尊重。
(拓寬學習領域,升華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博大的愛心和生態意識。)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