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08
這是鄉下人家教學設計一等獎崔巒,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材分析:
《鄉下人家》用樸實而生動的語言,緊扣“獨特、迷人”,描寫了富有詩意的鄉村生活。教學本課將根據中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緊扣教學目標,運用多媒體教學、情景教學等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以誦讀和品味為主,激發學生讀的欲望,通過不同的朗讀要求,引導學生不斷與文本對話,自主探尋美、體驗美和交流對美的感受,逐步感悟課文內涵,體會其意境。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生詞,能正確拼讀“裝飾”、“雞冠花”“歸巢”等詞語的讀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對大自然由衷的熱愛之情。
4、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通過描寫鄉下人家的景、物來抒發感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是從平凡的事物中展現鄉村生活的畫面,讓學生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從而產生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鋪設,導入新課
1、出示多幅圖片,指導看圖。
提問:你能看出這些圖片是什么地方嗎?
看到這些圖片,你想到了什么?
想不想到這樣美麗的地方去看一看?
2、讓我們跟著作家陳醉云,到美麗的鄉下人家去看看。(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2、學習生字詞。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位同學讀一讀第一段,其他同學仔細聽,這段文字描繪了鄉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場景?如果是一幅畫,你會取個什么名字?(可根據學生回答取名字并板書。第二段的方法一樣。)
2、后面的課文還給我們描繪了哪些鄉村美景?請大家自己讀書,邊讀邊想象畫面,取個合適的名字寫在旁邊。
3、全班交流:課文還描繪了鄉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場景?
課文讀完了吧,后面的課文還描繪了哪些鄉村美景?哪位同學說一說?(根據學生回答建議板書:搭瓜架種鮮花春筍冒雞覓食鴨戲水吃晚飯蟲催眠)
4、用文中的一段話概括鄉下人家給作者留下的總體感受。
同學們,通過讀書我們看到了這么多的鄉村美景,這些美景給作者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課文中有一句話,寫出了作者的感受,你們知道在哪兒嗎?
(出示句子: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1)全班齊讀最后一節,你認為這句話哪幾個詞是關鍵詞?什么是“獨特”什么是“迷人”
(2)討論后小結:“獨特”是指“獨有的,與眾不同的”;“迷人”是說“吸引人”,這句話是說鄉下人家,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季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很吸引人的美。
真是這樣嗎?同學們,下節課我們再讀一讀課文,從作者的語言描述中去感受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二、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把你認為最獨特、最迷人或最感興趣的語句劃出來,反復讀,可以在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這么多美圖,讓人目不暇接啊!你們對哪一處最感興趣呢?請你說一說。
以下面幾句為例相機指導:
(1)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
“別有風趣”、“裝飾”是什么意思?
在這里“別有風趣的裝飾”指的是什么呢?(請學生讀一讀相關描寫)
為什么說這些都是“別有風趣的裝飾”呢?
(2)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
“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
閉上眼睛,聽老師讀一讀課文中對鄉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寫,想象畫面,再想象一下“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的城市的景象,說說你的感受。
(通過比較,感受到鄉下人家的淳樸、可愛。)
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鄉下人家的“可愛”嗎?
(3)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
(春天下雨后竹筍長得很多很快,這句話形象地呈現了“雨后春筍”的美妙畫面,尤其是一個“探”字,擬人化的手法讓人感到嫩筍迅速的長勢,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機。使人感覺生動、自然。)
(4)從他們的房前屋后經過,肯定會瞧見一只母雞,率領一群小雞,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
(“雄雞聳著尾巴大踏步地走來走去”儼然一位將軍在閱兵,斗志昂揚,又如同一個盡職盡責的丈夫在保護自己的家人,守護著自己的家園,具有濃厚的人情味。教學中,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反應,教師的點撥、指導要適當,不可越俎代庖。)
3、組內品讀,交流感受。
還有很多“獨特”“迷人”的鄉下美景,讓我們在小組內交流交流,先說說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關的段落美美地讀一讀。
4、結合全文,再抓最后一段,體會作者情感。
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發現無論在屋前、院子里還是小河里,無論在春天,夏天還是秋天,鄉下人家的確具有它獨特、自然的美。其實,鄉下的美景還多著呢!(課件出示更多的鄉村美景。)
鄉間的美景真是讓人看也看不夠啊!現在我們再來齊讀課文的最后一節,你一定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三、再讀課文,積累語言
仔細讀一讀自己喜歡的部分,并試著背誦下來。
四、回歸整體,歸納升華
今天的學習就要結束了,請你們談談學習了這課的感受吧!
五、閱讀鏈接,作業延伸
鄉下人家的生活不僅美如畫,而且美如詩呢?請同學讀讀《在天晴了的時候》
自由朗讀《在天晴了的時候》。
六、布置作業
1、搜集積累描繪贊美鄉村田園生活的詩句。
2、開展一次“走進田園”的綜合活動。
教學目標:
一、學會要求認識的5個生字,14個要求會寫的字。練習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獨立理解如下詞語:屋檐、棚架、時令、順序開放、鮮嫩、率領、覓食、月明人靜、賽過;聯系查字典,理解“照例、樸素、華麗、天高地闊、和諧”幾個詞語的字面意思,并能夠放到課文中去體會這些詞語在句子中寫出來的事物的特征。
二、讀課文,練習用簡短的話或者詞組,概括文中所寫各個畫面的意思,了解田園風光的特點。
三、練習結合全文內容體會總結性句子“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和“無論什么時候,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的意思。
四、學習體會作者“圍繞要表達的一個意思,從多個角度全取材料”來把一個意思寫具體的方法,學習作者“通過想象,把物當做人來寫”,從而把事物特點寫得生動形象的方法。
五、朗讀課文,深入體會作者對田園風光的贊美之情。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
熟讀課文,自學課文生字,勾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通過結合生活實際、結合上下文、查字典等方式,來理解詞語的意思;練習邊讀課文便對課文中部理解的詞語進行解釋,從而把課文表面意思給別人講明白。
課前預習可以安排在小組課內或者課外學習活動中進行,讓學生先自己讀書,小組交流不理解的字詞意思,在把課文講給小組成員聽。
第一課時:
一、導入后,教師提出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課后要求會寫的漢字,請學生認讀,發現自學問題,及時糾正強化認讀。
二、請學生讀書,邊讀邊思考,自己根據預習情況,準備給別人進行課文字面詞句意思的講解。
三、指名分段讀書,請學生自己給全班同學講解課文字面意思(詞語和句子的意思),其他同學傾聽,一個學生讀講完畢,其他學生針對講解進行討論、對話。
(第一自然那段重點講解內容:別有風趣、裝飾;第二自然段重點: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樸素、華麗、獨特農家風光、鮮嫩、探出頭來;第三自然段:照例、率領、大踏步;第五自然段:天高地闊;自然、和諧;第六自然段:月明人靜、賽過、甜甜蜜蜜。)
學生講解過程中,“總愛、樸素華麗、照例、探”此時不深究其作用,只要求講解表面意思,讀懂句子,體會出具體所寫出來的事物特點;“自然和諧”、“無論……、“句子,不要求抓住上下文的聯系來體會他們的意思。
四、熟練讀課文,要求讀準確,讀通順。
五、分六個小組,每個小組讀一段課文,要求學生用簡短句子,來概括每個自然段所寫出來的畫面內容,要求抓住這個畫面景物的基本特點。
小組先進行概括練習,然后,分段讀書,小組匯報,其他小組針對相關“概括“,進行互動研討,達成共識。
1、屋前房檐下被裝飾瓜果蔬菜。(重點:裝飾,概括出瓜果跟農家小屋的關系)
2、門前鮮花盛開,午后竹筍探頭,一派生機(重點,一派生機)
3、房前屋后雞鴨覓食
4、河邊鴨子嬉水,自由自在(重點是自由自在,結合“即使…也從不吃驚來概括)
5、夜晚門前人鳥和諧相處。針對第五自然段“夜晚吃飯”情境,體會“自然、和諧”的意思,讀懂這句話。
6、晚上紡織娘歌聲動聽,催人入眠。
再讀全文。
六、練習書寫課后要求會寫的漢字。
1、教師指導學生針對難寫的漢字,研究如何記憶;
2、教師指導學生書寫漢字,練習書寫,強化記憶。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所寫田園風光的六幅畫面內容。
二、研讀第七自然段一前面六段的關系,深入體會“獨特迷人和田園風景”的意思的,感悟農家風情。
1、出示第七自然段,齊讀后,再默讀全文,思考討論:
文中寫了六幅畫面,都是農家風景。作者說這風景是“獨特迷人”的。請思考:作者所寫的六幅畫面中的哪些景物是獨特的,哪些關鍵詞句強調了“獨特風景”這個特點?
學生討論交流。
討論要點:抓住“總愛”,體會普遍性,體會“家家戶戶都在屋前種瓜”“種花”,與城里對比,體會農村的普遍性和與城市比較的獨特性這是一道風景;抓住照例,體會家家戶戶養雞養鴨,在大街上小河邊自由自在生活,這是一道風景,同樣聯系城里的生活實際進行對比;抓住“天高地闊”地吃飯與“飛鳥歸巢”畫面,體會自然和諧的獨特性。
每討論一處,安排朗讀訓練,讀出對農村生活的獨特風景的羨慕或者自豪。
(可以分角色)
2、作者說,這里的風景是迷人的,迷人,就是美的啊。作者是如何把“迷人的特點”寫出來的?提示:課后練習中,提出了一個問題:(課件出示問題:下面句子寫得生動形象: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到許多鮮嫩的筍,成群的從土里探出頭來。)
我們來研究一下:這些句子到底怎么生動形象?
體會“探”寫出的筍芽生長特點、手法、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許多鮮嫩的筍,成群的從土里探出頭來”,我們的眼前馬上會出現一簇簇鮮嫩筍牙冒出頭來的情形,這就叫形象,這是作者把筍芽當成了一群好奇的小孩子來寫了——“探”寫出了這樣的特點,不僅寫得像,而且把“筍芽”寫活了——外面的世界真美啊,外面的世界真新鮮啊,外面的空氣真新鮮啊,這就活了。這一“探”,再加上“鮮嫩”,就有了感情——鮮嫩是美好的色彩,給人美好的視覺享受,“探”,像一群小孩子很活潑,怎么不讓人喜歡呢?這就有了感情,就生動了。
總結:這是把“物”當成人來寫,寫出物具有的人的美好特點所起到的作用。
強調:探這個詞,孤立的用,并不讓我們覺得這里生機勃勃,需要與“成群”聯系在一起。
讓學生刪掉“成群”,換讀比較。
練習朗讀。
3、學生自己找出課文中其他把物當人寫的句子,體會這樣寫寫出來的事物特點,表達出來的感情。
引導學生重點交流“大踏步;即使…、也…、從不吃驚;紡織娘”等內容。
學生跟交流時,教師引導學生針對句子,展開想象,體會情感,感情朗讀。
4、總結。
如何寫出獨特迷人特點的?把農家景物當做人,寫出了他們本來沒有的人的美好思想和情感。
三、研究結尾段落“無論什么時候,無論什么季節,都”,與上文的關系,體會作者多角度觀察生活,多角度選擇材料的思考方法。
讓學生用上面的畫面,來講解“無論什么時候,無論什么季節,都”的意思。體會:
這是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先寫了農家房前屋后的景色:屋前小院內的的各種蔬菜瓜果,各色的時令花卉,屋后空地翠竹鮮筍;河邊街道上的母雞小雞大公雞,河里成群的戲水鴨。作者按照位置順序,寫了通常情形下,鄉下人家房前屋后的景色,有靜止的,有活動的。接下來,作者又寫了夕陽西下的傍晚時分,人們在大街上吃飯,鳥兒在大街上歸飛;寧靜的月明時刻,人們在休息,紡織娘在歌唱的美妙情境。作者按照時間的變化順序,寫人和動物的活動。
既寫景物,還寫動物和人物活動,這是寫田園風光常用的寫法。“房前屋后河邊里夕陽西下月明時”,什么時候,走到哪里,都是獨特的迷人的。
四、反復朗讀課文,促進積累。
五、練習(課下作業):
1、夏天到了,你到你們村子的大街上,在你的小區里和附近的公園里去看看。學習《鄉村家人》作者教給你的功夫,圍繞著“天熱起來了”去做主題觀察,去觀察不同位置的景物、人物活動、動物活動,多多搜集材料,記錄下來,并想一想:這樣的場景,這樣的活動,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
2、下面這幅“角落里的玩具”,有同學這樣寫:在墻角,有兩只布娃娃,其中一只的旁邊放了一只小吉他。你來修改一下:想象他們在干什么?把他們當作人來寫一寫,看看是不是會形象生動一些?
【學習目標】
課文《鄉下人家》優秀教學設計
1、認識“檐”、“飾”等五個生字。會寫“棚”“飾”“冠”等十四個生字。正確讀寫“裝飾”“和諧”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走近鄉下人家,感受田園詩情,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興趣和熱愛。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已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精彩句段。
5、圍繞“走進田園,熱愛鄉村”開展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
【課前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課文插圖的掛圖及投影片。
3、搜集有關農村生活的資料。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課文插圖,指導看圖:
⑴ 通過看圖,你知道這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⑵ 從圖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整體給你什么感覺?
2、導入:
這樣自然親切、優美恬靜的鄉村風光,作者陳醉云是怎樣描繪的呢?你們想去看看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1課,一起走進鄉村生活,一起領略它那份獨特的美。(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出示“自學指導”: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對不理解的詞語、句子作上記號。
2、練習將課文讀通順。
3、默讀課文,找找課文哪一小節概括了鄉下人家的特點?用鉛筆作上記號。
(或者這樣設計問題:“課文圍繞這哪一小節展開描寫?”)
4、全班交流:
教師導語:課文不僅要讀得正確、流利,還要讀出情味,那就要有對課文進行深入的理解,這就需要同學們善于提出問題,因為任何的“懂”都是從“疑”開始的那些有助于你讀懂課文的問題,也就是疑問,就是有探究價值的問題。
5、各組代表發言,教師梳理:
⑴ 課文描寫了鄉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場景?
⑵ 為什么說“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四、梳理整合,濃縮場景
1、小組討論交流:
課文描寫了鄉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場景?每人選自已喜歡的一個場景說說,再把描寫這一場景的部分融入自已的情感讀給大家聽聽。
2、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每一個場景:
(瓜藤攀檐圖 鮮花輪綻圖 雨后春筍圖 鴨群覓食圖 院落晚餐圖 月明人靜圖)
3、全班齊讀最后一節,理解“獨特”“迷人”的含義,進而理解整段話的含義:
教師小結:“獨特”是指“獨有的,與眾不同的”;“迷人”是說“吸引人”,這句話是說鄉下人家,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季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這樣嗎?同學們,我們趕快來讀一讀課文,從作者的語言描述中去發現鄉下人家“迷人”、“獨特”的美吧。
3、自由讀課文,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鄉下人家迷人、獨特之美的語句做上記號,在旁邊可以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讀一讀,在腦海中勾畫那美麗的畫面。
4、小組交流自學所得,為全班交流做好準備。
五、指導書寫生字
1、生齊讀生字,說說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師重點范寫“冠”“率”“搬”三個比較難寫的字。注意字的結構,擺放要勻稱。
3、學生練寫:
抄寫生字、生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出示生詞卡片,指名讀。
二、研讀品味,感受鄉村生活的美
1、導語:
作者筆下的鄉村生活很美,讀著讀著,一幅幅生動親切的畫面就浮現在我們的腦海,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來感受美,品味美。
2、合作學習,感受美:
同桌一起細細品味讀課文:課文描寫的哪一處鄉村風景最美?試著說說自己的理由,并找出有關的段落美美地讀一讀。
3、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⑴ 你從課文哪些語句體會到了鄉下人家無論何時何地都散發著的獨特、迷人的美?你能把你體會到的美用你的朗讀體現出來嗎?
(生交流過程中,師適時點撥,提示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鄉下人家獨特、迷人的美,并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其他學生通過“評讀”的方式來參與學習)
⑵ “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
“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市里)
閉上眼睛,聽老師讀一讀課文中對鄉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寫,想象畫面,再想象一下“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的城市的景象,說說你的感覺。
通過比較,感受到鄉下人家的淳樸、可愛。
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鄉下人家的“可愛”嗎?
(說明:以上教學環節的設計只是一個預設,實際教學中,應以學生的發言為主線,教師的點撥、指導適當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牽著學生的鼻子走。)
三、整體回顧,延伸拓展
1、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發現無論在屋前、院子里還是小河里,無論在春天,夏天還是秋天,鄉下人家的確具有它獨特、自然的美,現在我們再來齊讀課文的最后一節,現在,你一定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2、師生齊讀最后一節。
3、自由閱讀《在天晴了的時候》,試著畫出作者描寫了哪幾種景物,是怎樣描寫的,自己有哪些感受。
四、激發興趣,布置綜合學習活動的任務
1、讀了這篇課文,你是否感覺到了農村生活的詩情畫意?讓我們開展一次“走進田園”的綜合活動吧!
2、讀一讀書上的提示,然后分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組準備怎樣開展這次活動(如鄉村圖片展、收集國內外農村生活資料、鄉村詩歌朗誦比賽等等)
3、各組交流,匯報自己小組開展活動的計劃。
4、教師統籌安排,確定活動日程。
五、課外作業
抄寫課文中優美的句子、段落。
【板書設計】
鄉下人家
獨特、迷人的風景
無論何地無論何時
屋前:瓜、藤、葉(別有風趣)春天
院子里:花、竹、筍(樸素中帶著華麗)
四處:雞(悠閑自得)
小河:鴨(快樂游戲)
門前:吃晚飯(和諧自然)夏天
瓜架上:紡織娘(快樂歌唱)秋天
【披文入情──《鄉下人家》教后反思】
《鄉下人家》描寫的是一幅田園風光的寫意畫卷:那房前順著棚架爬上屋檐的碧綠的藤蔓,門前空地上依著時令開放的美麗的鮮花和屋后伴著春雨從土里探出頭來的嫩筍,那覓食雞群,那嬉水的小鴨,那鄉下人家在門前的樹陰下邊吃晚飯,邊閑話家常,其樂融融,夜里伴著紡織娘美妙的歌聲甜蜜的進入夢鄉……這一個個自然、和諧的場景,使人如臨其境,仿佛在與鄉下人家一起享受鄉下人家生活的`樂趣、這篇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間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時間順序交叉描寫,展現了鄉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贊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下面,我來談談教學體會。
我所在的學校本身就處在農村,因此班上的同學大都來自于農村,但是他們有種“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覺、也就是說,對于鄉村田園風光,他們都習以為常了,所以就不太在意、盡管這樣精美的文質,也不能夠深深地吸引他們、但我還是試了一下。
這節課的一開始,我就先讓同學樣讀通課文,鼓勵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走近鄉下人家,感受田園生活的美,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興趣。
接著,我帶領著學生品味優美語言,積累精彩句段。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讀文感悟,學習寫法。所以教學時,我以讀代講,通過 “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的方式展開教學。學生通過看圖、讀文、想象再朗讀的過程,已經能夠入情入境地體會鄉下生活的美好,多多少少地體會了自己深處鄉間的一種幸福感。
讓我感到遺憾的是:課堂中時間的控制還不是很好。開始部分的糾正字音耗費了太多的時間,而后面重點的讓學生讀讀、想想、說說,就展開的不夠。讀了課文,看了圖片,其實學生是有很多感受想表達的,但由于時間關系,我幾次打斷了學生。因此,我想課前預習的效果是很重要的,它直接關系著課堂教學的效果。
【學習目標】
1、認讀5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裝飾”“和諧”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了解課文內容,走近鄉下人家,感受田園風情,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由衷地熱愛之情,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興趣和熱愛。
4、學習作者通過描寫和鄉下人家最密切相關的景、物來抒發情感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內容,走近鄉下人家,能隨文章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
【教學難點】
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出來的鄉村生活的美。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讀熟課文,回憶曾經經歷的鄉村生活。
【教學時間】
兩課時(本次講授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多數生活在農村,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鄉下。你們雖然長期居住在鄉下,可能對鄉下的生活司空見慣但卻熟視無睹。那么,現在請同學們用心地回想一下,組織好語言說說你了解到的鄉村生活是怎樣的?(學生自由談)
2、從大家繪聲繪色的講述中,可以看出鄉村的美麗風景深深地吸引著你們,再讓我們去看看吧!
3、(播放風景的圖片)看到這兒,你想說些什么?學生自由談感受。
4、老師童年的時候也生活在鄉下,與大家感同身受,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描寫鄉下人家的課文。
5、板書課題:鄉下人家
二、檢查預習情況
(一)出示詞語
1、誰愿意給大家讀一讀,如果有讀錯的字音,請其他同學糾正,正音后全班齊讀兩遍。
2、全班齊讀。
(二)出示含有多音字的詞語:雞冠花結出
1、這個詞語中有個字不好讀,誰能讀好?
2、指名讀,開火車讀,糾正讀音。(“冠”讀一聲,在這個詞中指帽子或形狀像帽子的東西的意思;“結”讀一聲是指植物生長結出果實)
3、齊讀兩遍。
(三)出示含有多音字的句子(區分“場”的不同讀音)
1、現在增加難度了,把字放到句子里了,你能讀準嗎?自己試著讀一讀,指名交流。(cháng,在這句話里是量詞,指一事起迄的經過:下了一場雨。)
2、齊讀帶有多音字的句子。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己放聲朗讀課文,找找文中描寫了鄉下人家的哪些美麗風景?
2、學生交流,匯報,教師相機板書。
(屋前瓜架、鮮花嫩竹、雞鴨覓食、院落晚餐、月夜蟲鳴)
3、如果讓你用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鄉下人家這幾幅風景的特點,你覺得哪句話合適?指名說。然后,課件出示句子“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4、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看這句話里的哪些詞語能概括鄉下人家的特點?(板書獨特,迷人)全班齊讀最后一節,理解“獨特”、“迷人”的含義,進而理解整段話的含義。
5、學生討論后師小結:“獨特”是指“獨有的,與眾不同的”;“迷人”是說“吸引人”,這句話是說鄉下人家,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季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很吸引人的美。
四、小結
那么哪一幅圖最能讓你感受到鄉下人家的獨特和迷人呢,我們下節課繼續。
五、作業:1、抄寫生字新詞。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精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走近鄉下人家,感受田園風情,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由衷地熱愛之情,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興趣和熱愛。
2、學習作者善于抓住鄉村生手中最平凡的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靈活運用擬人手法描寫鄉村生活的特點來抒發自己情感的表達方法。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說說鄉下人家留給你的總體印象?根據學生的情況,再課件出示句子“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這句話里的哪些詞語能概括鄉下人家的特點?(標記:獨特、迷人)
2、作者描寫了哪幾幅獨特迷人的風景畫面呢?(課件出示畫面)
3、哪處景色最讓你感受到它的獨特、迷人呢?這堂課讓我們繼續跟著作者的腳步走進文本,走進鄉下人家,去感受那獨特、迷人的風景吧!
二、精讀課文,重點探究
過渡:那鄉下人家到底獨特、迷人在哪?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一幅風景畫。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齊讀第一自然段。
2、這段話寫得真美,請喜歡這段的同學一起來讀讀,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畫,一邊想象畫面。(屆時評價)
3、那么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鄉下人家的獨特迷人,誰來說說?
(1)當花兒落了的時候,藤上便結出了青的、紅的瓜,它們一個個掛在房前,襯著那長長的藤,綠綠的葉。
①自己再讀讀看,你從哪些字詞中感受到的?
從“一個個”你讀出了什么呢?
從“青、紅、綠綠、碧綠”你又讀出了什么呢?
②師:這么美的風景想看嗎?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課件出示)
③我們不僅要看,還要邊讀邊想象,細細的欣賞品味其中的美,請同學們再一起讀這一句。
師:我們常常在城市中看到那高樓門前蹲著的是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再來看看我們眼前的瓜架,你又想說什么?
(2)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
①石獅子和大旗桿一般是在什么地方能看到的?給人什么感覺?
②在這里“別有風趣的裝飾”指的是什么呢?為什么說這些都是“別有風趣的裝飾”呢?
③為什么說這些裝飾比石獅子或大旗桿可愛多了?
小結:這句話,作者通過對比的寫法,門前豎著旗桿顯得太單調,若是獅子又太威嚴,使人很難產生親切之感。而這種最平凡的事物把農家小屋點綴得別致生動、親切可愛、質樸自然,無人工雕塑之感。(課件出示對比圖片)
過渡:欣賞完了鄉下人家屋前的風景,再讓我們去門前屋后走一走,看一看吧。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穿過這瓜架,我們來到門前的場地上,你看到了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的場地上種幾株花,芍藥,鳳仙,雞冠花,大麗菊,它們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
1、這里獨特、迷人的風景作者用了兩個詞來形容,你能找出來嗎?它們是什么關系?作者為什么說既樸素又華麗呢?
2、“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
小結:這些鮮花是農村里最常見的,卻開得如此旺盛。真是”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看看這“依著時令,順序開放”這兩個詞語你感受到了什么?(一年四季都有美景相伴)
師:是呀,一年四季都有鮮花陪伴,這農家小院真是迷人,喜歡的一起來讀這句話?
過渡:在你們的朗讀中我們仿佛看到了百花齊放的畫面。多么獨特的農家風光呀。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感受。(課件出示畫面)
過渡:鄉下人家時時刻刻都讓我們感到無比的愜意,讓我們在春姑娘的帶領下,來到屋后的竹林中,會是什么樣的獨特和迷人呢?哪句是描寫竹林畫面的?
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竹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
1、從“探”字體會到什么?能換成鉆、伸、冒嗎?表達作者一種什么情感?(可以提示一下成語——雨后春筍)
小結:屋前鮮花開,屋后春筍冒,鄉下人家就是一個天然的植物園,讓我們再次來感受這獨特、迷人的農家風光。齊讀第二自然段。
過渡:看了這幾個地方我們不由想起作者的話,引讀——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再看課文,你還能從哪些地方地方感受到這份獨特、迷人呢?
(三)學習第三~六自然段
1、自由朗讀3—6自然段,邊讀邊想畫面,找出文中描寫獨特迷人的地方。(可以提示一下學習前面幾幅畫面時的學習方法,以便下面用)
過渡:當鄉下人家的屋前屋后有這濃密的竹林和這空闊的場地,他們會用來做什么呢?屋后倘若有一條小河,又會用來做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1)一只母雞,率領一群小雞,在竹林中覓食;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
①看到這只母雞你想到了什么人?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么的母雞?
②這雄雞聳著尾巴,大踏步地走來走去它在干什么呢?心里會怎么想?這是一只怎樣的公雞?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③作者運用了什么手法?你從這句話體會到了什么?
(2)即使附近的石頭上有婦女在搗衣,它們也從不吃驚。從“從不吃驚”這個詞你讀出了什么?
過渡:我們剛才跟著作者的腳步走過了鄉下人家的房前屋后,時間過得真快,此時太陽已經落山了,熱情的鄉下人家邀請我們留下來吃晚飯,自己讀讀這段話,此時你看到了什么?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會瞧見鄉下人吃晚飯的情景。他們把桌椅飯菜搬到門前,天高地闊地吃起來。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天高地闊地吃起來”是怎么吃的?
“天高地闊地吃”的環境又是怎樣的?如果你在這種環境中吃飯有什么樣的感覺?和你平時在家吃飯的感覺一樣嗎?
小結:嘴里嚼著美食,鮮花陪伴,蟲鳴悅耳,還這樣天高地闊地吃飯,能說不獨特、迷人嗎?(齊讀)
2、第六自然段:(出示圖畫)
秋天到了,紡織娘寄住在他們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靜的夜里,它們便唱起歌來。你能說出“紡織娘”指的是什么?
月明人靜的夜里,它們便唱起歌來:“織,織,織,織呀!織,織,織,織呀!”(注意讀出標點的作用)
那歌聲真好聽,賽過催眠曲,讓那些累了一天的人們,甜甜蜜蜜地進入夢鄉。
小結:當我們欣賞了這一幅幅風景后,也會由衷地說:“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三、總結提升
1、這些獨特、迷人的風景在鄉下人家看來其實是最平凡的、最普通的,因為他們的生活就是如此的。那作者究竟是怎樣用他的筆來展現的呢?
無論是房前還是屋后,無論是早上還是傍晚,無論是春天還是秋天,無論是隨著空間的'轉移還是時間的變換,鄉下人家都有它獨特的迷人自然的美。
正因為如此,作者才發出感慨:“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2、拓展:課文中強調:“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那么,文章寫到冬季了嗎?你能想象一下鄉下人家冬天是怎樣一種美景嗎(自由說——時間允許可以動筆寫下來)
3、最后,讓我們帶著對鄉下人家無比向往的心情通讀全文。
四、布置作業
1、填空。
(1)鄉下人家特有的景物有(),(),(),(),(),()。
(2)鄉下人家,不論(),不論(),不論(),不論(),都有一道()的風景。
2、讓我們在課后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3、有條件的同學課下走進鄉下,去感受風景的獨特迷人。
4、課后可以把鄉下人家冬天的美景寫下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