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8
這是二年級狐假虎威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通過寓言故事,知道“狐假虎威”的意思,對課文中的狐貍和老虎有自己的認識。
2、積累好詞語,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重點:
1、對寓言故事,既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又要注意健康的價值取向。
2、抓住課文中關鍵詞句體會狐貍各老虎的角色特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課件。
訓練點:培養學生積累詞語和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讀題導入,設疑激趣。
(出示狐貍和老虎的圖片)讓學生用()的狐貍、()的老虎來說一說對它們的印象。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狐假虎威》用拼音板書課題。讓學生區分好“狐”和“虎”的讀音,完善課題后強調多音字“假”的讀音,設疑,“假”在這里是什么意思?“狐假虎威”又是什么意思?
(設計意圖:讓學生說出在生活中對狐貍、老虎的印象并適當地進行了詞語搭配訓練。為學生體會這兩種動物的角色特點做好鋪墊,“狐”和“虎”的音讀時易錯先區分拼音再出示字更易讀準。)
二、品讀積累,感悟課文。
上節課我們已經讀了課文,那么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呢?(5個)下面我請同學開火車讀課文,一人一個自然段,注意要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
1、學習第一自然段。
讀的真不錯!老師也想讀,師讀第一自然段,本段有幾句話?(2句)男生齊讀第一句,這里面有個詞語(出示:茂密的森林)結合片熟讀這個詞語。我們還可以說“()的森林”。又可以說“茂密的()”呢。結合圖說一說。女生齊讀第二句。(課件出示句子)開火車讀句子,找出句子里的動詞(跑、撲、抓)這里的“跑”說明什么?還可以換成哪個詞?(竄、溜)請你們再讀這句話,重讀動詞,看這幾個詞用的多巧妙,把老虎抓狐貍的過程說得很清楚。下面有幾個句子你能把它補充完整嗎?出示句子:
一只老老鼠從小貓身邊()過,小貓(),把()。
一只蒼蠅從()。
再自已試著說一句。誰再來讀一讀這一段,要讀出老虎的兇猛和狐貍害怕的樣子。
(設計意圖:在積累好詞語“茂密的森林”的同時拓展積累幾個好詞語,抓住動詞體會用詞語巧妙之余進行由易到難的句子訓練,也就是從點滴做起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詞句做起。)
2、學習2至4自然段。
眼看著狐貍就要成為老虎的口中食了,接下來又發生什么事了呢?請大家自己讀一讀這三個自然段。指名簡單地說發生了什么事。
(1)學習第2自然段。
狐貍想出了什么主意呢?讀讀這個詞語“眼珠子一轉”什么樣?讓學生學一學,為什么轉?想出什么主意了?看課件讀狐貍說的話,讀這句話能和平常說話一樣嗎?“扯著嗓子”那怎么讀,學生練讀。為什么要扯著嗓子說呢?(為了嚇住老虎)示范指導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用學一學的方法理解詞語,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
(2)學習第3自然段。
指名讀文,在老虎眼里狐貍“又瘦又小”聯系生活讓學生再現“又瘦又小”的樣子。還可以說“又()又()”。老虎相信它了嗎,讀一讀書上的話。(不大相信,又不敢不信)可以用哪個四字詞語來代替,“半信半疑”,“半信半疑”知道這個詞的意思了吧!
(設計意圖:在積累詞語“又瘦又小”的同時再積累幾個同類的詞語,為今后在寫作中恰當時使用詞語打下了基礎。)
(3)學習第4自然段。
老虎這“半信半疑”的樣子可讓狐貍有機可乘。指名讀這段話,老虎為什么“猶豫不決”(相信又不相信),那老虎拿定主意吃它了嗎?(沒有。)對!“猶豫不決”就是拿不定主意的意思。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這個時候狐貍什么樣?“冷笑”你們冷笑一個,這個笑得讓老虎相信你的權威。示范并指導讀。
狐貍一次“扯著嗓子”,一次又“冷笑”這兩次說話都是為了嚇住老虎,可是讀起來卻不一樣我們來一起讀一讀,生讀讀白師說狐貍說的話,再換角色讀。
(設計意圖:通過聯系故事情節理解較難理解的詞語“猶豫不決”并聯系生活實際進行鞏固。)
3、學習第5段。
師生齊讀最后一段。有幾句話?指名讀第一句,讀“一前一后”誰前誰后?為什么?進行一()一()的訓練。
指導學生看圖,狐貍和老虎都什么樣?齊讀書上相應的句子。學一學它們的樣子,指兩名學生上前表演。來讀一讀這兩組詞語。(神氣活現、搖頭擺尾)的狐貍、(半信半疑、東張西望)的狐貍。
(設計意圖:結合圖來理解詞語,形象、直觀,表演的同時也積累了這些詞語。)
小動物們都有什么反應,“趕緊”可以換成哪個詞?(趕忙、趕快。)
(設計意圖:用換詞語的方法理解詞句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今后恰當地使用這些詞語。)
動物們怕誰?齊讀最后一句。其實呀狐貍是借老虎的威風跑了百獸,這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現在這個成語我們一般用來形容依仗別人的勢力欺負人。
學完這個故事你又是怎么評價狐貍的呢?(肯定它的自救意識,否定他欺騙人的行為。)今天我們學習了“狐假虎威”這則寓言故事,象這樣和狐貍老虎有關的成語還有很多,(出示課件上準備好的成語讓學生讀一讀,)象這樣的故事也有許多“驚弓之鳥”、“守株待兔”、“畫蛇添足”等。可以自己找來讀一讀,想想這幾個成語的意思。
(設計意圖:以“狐假虎威”這個成語為切入點,引出更多的成語讓學生對這些成語有初步的認識,能記幾個收獲幾個。)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出示課題:(圖1)(jiǎ)(圖2)(wēi)
2、寫課題:課題中有三個是生字,你愿意來寫哪個?
3、過渡:小朋友,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茂密的大森林,走進動物的王國。
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
4、“狐假虎威”不光是這篇課文的題目,還是一個成語呢,你理解嗎?
二、學文。
過渡:今天就讓我們來細細地讀課文,看看狡猾的狐貍是怎樣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
1、學習第1——5自然段。
(1)自由讀文。要求:說一說:這是一只怎樣的狐貍,又是一只怎樣的老虎,為什么?
( )的老虎(圖)
( )的狐貍(圖)
(2)同桌分角色讀文。自由練讀——指名讀
(3)老虎啊,讓我采訪你一下,當你松開爪子的時候,你心里想的是什么?
過渡:老虎啊,其實你心里想什么,狡猾的狐貍早就知道了,為了讓你徹徹底底地相信,它趁你發愣的時候,早就又想好了一個妙計。
2、學習第6——8自然段。
(1)自由讀第6自然段,指名讀(扮演狐貍的學生讀)。
(2)引讀:老虎跟著……(第7、8自然段)
(3)課文中這個情節寫得非常好,老師還想請小朋友來表演呢!
(小黑板出示)
表演前的準備:①想一想:你對哪個角色最感興趣?
②找一找、讀一讀:劃出描寫你感興趣的那個角色的句子,并仔細讀一讀。
③試一試:試著演一演,你想怎樣演好這個角色呢?
(4)請學生分角色表演。(狐貍、老虎、小動物)請學生評價。
(5)神氣活現的狐貍,半信半疑的老虎,順利逃脫的小動物們,如果我再給你們一次表演的機會,你最想用什么動作來表達你現在的心情呢?小觀眾們,現在老虎還是摸不著頭腦,你們是觀眾,是旁觀者,請你們來告訴老虎真相,幫它撥開疑團吧!
3、學習第9自然段。
(1)引讀:老虎受騙了。狡猾的狐貍……
(2)學到這里,:“狐假虎威”這個成語你理解了嗎?
三、說一說:
出示圖1(狐貍)、圖2(老虎)、圖3(作者)
小朋友們,你最想對他們中的誰說一句話?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和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成語“狐假虎威”的寓意。
4.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并能靈活應用是難點。
教學準備:頭飾、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老師知道你們讀過很多書,誰說說你讀過哪些寓言故事?(生答)你讀的寓言故事真多!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看老師板書課題:狐假虎威(伸出右手來跟老師一起寫,也可以小聲讀出來)威(注拼音)誰來讀這個字?(一生:威) 你再來讀這個字——指假,生讀jiǎ。你真不簡單,多音字讀得很準確,在這里讀三聲。假還讀哪個音?誰再來讀?(jià)再(組詞):寒假、暑假、放假。(你讀得真準!)齊讀課題。
過渡:老虎和狐貍之間到底會發生什么故事?
二、自學:
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標出生字詞,多讀幾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檢查自學:
過渡:同學們已經自學完了,生字詞認識了嗎?(認識了)老師考考你!
1.(電腦出示)帶拼音生字詞
a 、我們先開火車讀 (讀得不錯)
b、誰來讀?(一生讀)(讀錯糾正)(聲音大一點會更好!)
c、一齊讀!( 讀得真熟練!)
過渡:去掉拼音你還認識嗎?
2.(電腦出示)不帶拼音生詞:(誰來讀?)
a. 一生讀(讀錯糾正后齊讀)(這么短時間你就會讀了,真了不起!)
b.(不按順序)我們搶讀(大家讀得真準確!)(老師真佩服你們!)
c.咱們一齊讀!
過渡:詞語讀的很好,課文讀的怎么樣呢?
3.開火車讀課文。
誰來讀?大家都想讀!我們開火車讀課文。一人讀一個自然段。其余同學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同學們讀書真認真)
師問:誰說說寫了件什么事?(概括地說,誰、干什么?)
(生:老虎逮住了狐貍。)(師:狐貍被吃掉了嗎?誰來補充?)
(生:老虎逮住了狐貍,狐貍騙了老虎逃跑了)(你概括得真全面)
(生:狐貍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了)(你說得真具體)
板書:生說后師相機板書狐貍圖、老虎圖。
過渡:狐貍用什么辦法騙過老虎的?我們看故事怎樣發生的?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四、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感情朗讀
1.學習第1自然段
(1) 自由讀第一自然段。問:讀了這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狐貍被老虎捉住了。)師:(在什么情況下捉住的狐貍?)
(生:老虎很餓)
(生:老虎找食物,說明很餓,狐貍被老虎捉住了。―――)(你說得真全面)
師:是啊,饑餓的老虎正在尋找食物,慌不擇路的狐貍從老虎身邊竄過,老虎猛撲過去,逮住了狐貍。這時的狐貍處境怎么樣?(生:非常危險)
過渡:狐貍面臨被老虎吃掉的危險,結果怎么樣?
2.學習2—5自然段
(1)自由讀2—5自然段,邊讀邊劃出狐貍說的話。
誰來讀狐貍說的第一句話?(一生讀后出示第二自然段)
(2)師述:“狐貍眼珠子骨碌碌一轉”都轉轉試試!我看你這只狐貍眼珠子骨碌一轉,你在想什么?
(我不能讓虎吃我,想辦法逃走……)
(這只遇到危險的狐貍真會想辦法)
(我想脫離虎口……想辦法對付老虎……)
師:你真愛動腦筋!
(3)想出辦法的狐貍“扯著嗓子”對老虎說,誰能扯著嗓子讀狐貍說的話
a自己扯著嗓子讀讀
b同桌兩人扯著嗓子互相讀
c師范讀(瞪著眼睛攥著拳威脅)
d誰再來扯著嗓子喊(一生加動作精彩:大拇指指向自己)(你不但讀得好,而且動作加得恰當!)(師:你都把老虎嚇住了)
e大家一起讀!
(4)師述:“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師有一愣的感覺、表情)
過渡:這時的狐貍更威風,更自信,它對老虎又說了什么?(或狐貍接著又怎么說?)
(5)你來讀!(讀完后電腦出示第二句話)(讀慢一點更好了);
(6)自由讀讀狐貍說的話,想想什么意思?(生說不出來,師指導)
(生:狐貍用老天爺嚇唬老虎。師:老虎怕誰?生:老天爺)
(7)師問:狐貍怕誰?(老虎)老虎怕誰?(老天爺)
師結:狐貍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把老天爺都搬出來了。
(8)(一生讀)你剛才快嚇住了,現在怎么不厲害了(假的?)就憑你這氣勢,不被吃掉才怪,誰能把老虎鎮住,讓老虎相信是真的。
(9)(一生讀)(可以加動作)師:語氣上鎮住它了,表情上也鎮住它了。
(10)誰能讀得更好?(一生讀)(一手叉腰,手指指點點)
師結:你有大王威風(你都把老虎嚇住了)
(11)這時的老虎被蒙住了,松開了爪子。(出示5自然段)“蒙住”什么意思?(嚇住、騙住)
被蒙住的老虎會怎么想呢?
(我還真不能吃它了呢?吃了它老天爺會怪罪我的)(狐貍說的是不是真的?煮熟的鴨子會飛走嗎?唉!到口的美餐會吃不著了!唉!)
(12)師:看著被蒙住的老虎,狐貍搖了搖尾巴,又會怎么想?
a.(狐貍抖抖毛,挺了挺胸,晃了晃身子):瞧!我幾句話就把它蒙住了。
b.這只兇惡的老虎上了我的當。
c.它相信了,我得讓它心服口服,證明給它看,我領它走一遭!
(13)(想的好的,讀)你給老虎說:“不信……威風。”
(或師述:瞧,這只兇惡的老虎上了狐貍的當,你對老虎說:“不信……”。)
(注意:不信和怕不怕這兩個詞)你再讀一遍!
(14)師:狐貍說這句話的目的是什么?(生:進一步用事實證明它說的話是對的)
a下面四人小組分角色讀2至5自然段。(32人)
(小組長組織:一人讀狐貍的話, 一人讀老虎說的話,一人讀敘述,一人當評委,評評誰讀得好)
b找一組分角色讀2至5自然段(你們小組分角色讀)
(師:這小組讀得真好,課下同學們繼續分角色讀)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成語“狐假虎威”的寓意。
2. 認讀文中20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新詞,掌握多音字“悶”。
3. 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重點:認讀文中20個生字并朗讀理解韻文是重點。
教學難點: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難點。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正確熟練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習生字識字形。
教具準備:頭飾、布景、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我們今天學習《狐假虎威》(板書:《狐假虎威》)。這一課的生字比較少,通過預習,認識了沒有?好.現在我請小朋友讀讀課文,看看能不能把生字讀正確。
(指名讀課文。老師糾正了“呀”讀 音,告訴小朋友,在課文中應讀第一聲,并領讀,另外告訴小朋友,“納悶”的“悶”應當兒化。 )
二、學習課文
1. 小朋友讀的不錯,這個故事很有意思,小朋友一定很喜歡,誰能看著圖,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師出示圖畫)小朋友自己先練習說一下。
2. 誰來給大家說說呢?(學生到前臺給大家講故事)
3. (表揚學生講的不錯。)誰能用一句話來把這個故事講出來。別看講的少,課不那么容易啊!大家可以默讀一下課文,想一想。
(學生默讀)仔細讀課文,課文中有一句話就把這個故事的內容概括出來了,也就是說,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說出來了,誰能找到,請劃下來。
4. 根據回答出示:“狡猾的狐貍是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
你能不能將這句話的意思用自己的意思把話說出來。(學生回答)
5. 是的。這句話就是“狐假虎威”的意思,這樣看來,“假‘在這里的意思就是—— (學生可能會說:“狐貍的威風是假的,;老虎的威風是真的。” )
6. 是嗎?你再把最后一節好好的讀一讀,想一想。(生讀“狡猾的狐貍是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看出來了嗎?這里的“假”是 ——(“借”的意思)
7.查字典,我們來看看字典中有沒有“借”的意思。(學生迅速查字典)(生回答)
8. 這下我們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貍借用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了。下面我們認真的讀一讀這個故事,要讀得正確、流利、讀出感情。(指名讀 第一節)
(1)生讀: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尋找食物,一只狐貍從老虎的身邊竄過,老虎撲過去,把它逮住了。
(2)“竄”是什么意思,可以換個詞語嗎?
(3)學生可能回答“跑”。師問:為什么不用“跑”呢?我們再來請教一下字典先生,看看“跑”和“竄”到底有什么不一樣?(學生查字典)
(4)學生回答:逃跑、亂跑
(5)那么在這里是亂跑還是逃跑呢?(是逃跑)理解了,老虎來了,狐貍緊張不緊張(緊張)大家再讀一讀,看誰能大家感到緊張。(自讀后指名讀)
9. 請小朋友自己讀一讀3—6小節,看誰讀懂了,怎樣讀狐貍和老虎的對話,(學生讀的時候,師板書:骨碌 扯 蒙
(1)“骨碌”是什么意,誰懂了?能做個動作給老師看嗎?(學生可以自己做做動作)(請其中一個做有趣的學生上臺給大家表演一下,師在一旁讀“狡猾的狐貍眼睛骨碌一轉。)
(2)這就是“骨碌”的意思,從這句話中,你看出了什么?(狐貍在想注意,在想點子)
(3)是的。“扯著嗓子”的“扯”懂嗎?(邊說用手做出“拉”的動作)
(4)學生可能會被老師的動作覺得是“拉”的意思。
(5)不錯,那“扯著嗓子”中的“扯”是拉什么的呢?(拉嗓子)把嗓子拉長?(邊做動作把喉嚨拉長)這受得了嗎?想想是把什么拉長?讀一讀就知道了?(學生讀句子 )讀懂了嗎?是 把什么拉長?(把聲音拉長)
(6)對就是把聲音拉長,狐貍告訴老虎,我不怕你,最后一個“我”字要拉的長一點,而且要讀出問的語氣。注意 “我”后面是一個問號。(學生再讀,師范讀,齊讀,)
(7)第四節狐貍說的一段話很難讀,大家看看,怎樣讀,用什么樣的語氣讀,才能把老虎蒙住。(學生讀)
指名讀:老天爺派我來管理你們百獸,你吃了我,就是違抗了老天的命令。我看你多大膽子。(注意在學生朗讀后進行適當的評價,在聲音讀大的基礎上,鼓勵孩子要將自己的表情放進去)
師范讀,學生練讀。
(8)一生上臺讀。師:你想,老虎把你逮住了,(動作抓住學生的肩膀)你不能把老師蒙住的話,你就沒命了。(該生朗讀如果不佳的話,就可以再請一位讀一讀)
(9)你胡說,我是森林之王,我又沒有到退休的年齡,老天爺怎么不讓我當大王了呢?你的話我不信!
(10)暗示學生接下去說:不信,我帶你到森林深處走一趟,讓你看看我的威風。(說完后老師松手)
小結:下節課我們就跟狐貍到森林去走一走,現在休息一下。
第二課時
教具準備:頭飾、布景、生字卡片
一 、復習導入,激發興趣。
1.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成語故事《狐假虎威》
2.練讀生字詞
(屏顯生詞:大搖大擺 搖頭擺尾 半信半疑 東張西望 神氣活現)(指名讀出感情)
3.上節課我們知道了“狐假虎威”是狐貍假借老虎的威風的意思,課文中有一句話也概括了這個意思,是哪一句?
(屏顯:狐貍是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
齊讀這句話。
4.狐貍為什么要借助老虎的威風呢?讓我們一起進入課文。
二、精讀課文,逐步體會
1.狐貍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學學狐貍的樣子做做動作,加上動作讀一讀。
(相機板書:神氣活現 搖頭擺尾)
2. 老虎呢?
它在張望些什么?老虎還有些懷疑,所以它在觀察動物們的反應。
(相機板書:半信半疑 東張西望)
3.可是老虎只顧著觀察百獸的反應,卻沒有發現他與狐貍誰走在前,誰走在后,你發現了嗎?
從哪里看出來的?(點擊變紅:跟)
狐貍為什么要走在老虎的前面呢?真是狡猾呀!
4、再讀第7小節,加上表情。
(1)百獸們看見大搖大擺的狐貍,有什么感覺?
(屏顯:納悶)納悶什么?
(2)可是再往狐貍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老虎嚇得——撒腿就跑。
跑得真快!真害怕呀!
(3)百獸們怕誰?
(4)如果你是狐貍,你看到小動物們逃走了,你會怎么想?
如果你是老虎,你看到小動物們逃走了,你會怎么想?
學習第9自然段,點題,再次理解狐假虎威的含義。
1. 老虎錯誤地認為狐貍真是老天爺派來管百獸的,小動物們都怕狐貍,可小朋友們都明白,原來——狐貍是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
2. 這就是“狐假虎威”,后來,人們就把借著他人的威風嚇唬別人的這種行為叫做——狐假虎威。
三、齊讀全文,復述全文。
1. 同學們,故事學完了,你能試著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一聽嗎?
2. 作業:將“狐假虎威”的故事演一演。
板書設計:
狐 假 虎 威
竄 撲 逮
扯 愣 蒙
搖搖尾巴 跟
搖頭擺尾 東張西望
神氣活現 半信半疑
教學反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