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3
這是我的自畫像一等獎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欣賞作品,感受作品抽象、變形的繪畫風格。
2.嘗試用變形、裝飾的手法表現自畫像,感受其中的樂趣。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美工》
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談話,引發幼兒對作品的興趣
師:什么是畫像?小朋友平常看到過的畫像是什么樣的?
二、初步感受作品夸張、變形的表現風格。
師:這幅畫和你平時看到的畫有什么不同?人物臉部的五官是怎么樣安排的?看了這幅畫,你的感覺是怎樣的?
三、進一步引導幼兒從作品的線條、色彩等方面進行分析,感受作品的主題。
師:你感覺這幅畫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畫家是怎樣表現的?(重點引導幼兒感受畫面,尤其是人物臉部線條的裝飾特點)
四、創作自畫像
鼓勵幼兒用夸張、變形的方法為自己畫一幅肖像。
五、作品展示。
展示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共同欣賞,說說自己最喜歡誰的作品以及為什么。
【活動目標】
1、能畫出自己的主要特征。
2、通過畫自己提高自信心。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的近期照片一張,圖畫紙、水彩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我介紹。
1、師: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張可愛的臉蛋,臉蛋上有什么?(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除了臉蛋還有什么?(軀干、四肢)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每個人長得一樣嗎?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照片看看,自己長得什么樣,你喜歡做什么?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2、引導幼兒進行小組交流、討論,介紹照片中的自己,說說自己的形象特征。
3、請個別幼兒自我介紹。
二、引題與示范。
1、引導語:我們每個人長得都不一樣,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喜歡做的事情,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給自己畫一張自畫像,把自己最好最喜歡的樣子畫出來,在畫之前小朋友看看老師是怎樣畫的。
2、教師邊說邊示范畫一張自畫像(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張可愛的臉蛋,臉蛋上有圓圓的頭……)。
三、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1、提醒幼兒先構思,再動筆作畫,突出自己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特長愛好。
(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不同的畫畫材料請小朋友自己畫,在畫之前要先想好怎樣畫,畫自己在做什么,然后再動筆。)
2、幼兒分組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與分享。
1、組織幼兒展示作品,相互欣賞與交流。
2、小結:每個小朋友都畫的不錯,都把自己最好的形象展現出來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最棒的一面,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
活動評析:
這個活動從教材的分析,目標的定位,教學環節的設置都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1、準備充分
無論是從教學活動的設計還是從教學具的準備上都看得出教師很用心,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為這個活動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2、能認真分析教材,制定了適宜的情感目標“通過畫自己提高自信心”
中班孩子個性開始凸顯,有了一定的獨立性。本次活動通過畫自己了解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對培養幼兒的自信心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3、教學環節清晰
活動有四個環節:一是導入活動“幼兒自我介紹”引導幼兒觀察交流,二是引題與示范,三是幼兒創作,教師指導,四是展示與分享,整個活動環節清楚。
活動反思:
1、導入要切入重點,直接明了。
引入部分教師要重點引導幼兒認真觀察獲得較為豐富的感性經驗,這對幼兒在繪畫中能大膽表現出自己的特征很重要。中班幼兒特別是上學期的幼兒觀察能力比較弱,作為教師應采取有效的觀察方法,幫助幼兒學會細致地觀察發現自己和別人的不同。這就需要在教師一步步的引導下,通過對比了解每個人眼睛、臉型、嘴巴、發型等都不同,讓幼兒得到直接的感性經驗。建議老師就可以出示班上兩個臉部特征比較明顯的孩子的照片(PPT)作為對比的對象。孩子們比較熟悉,讓他們觀察并說說他們長得有什么不一樣?然后教師進行小結。這樣孩子就知道了每個人不同的特征會表現在什么地方,再去觀察自己的特征就更直接明了了。
2、教師的示范要突顯特征。
教師的示范對幼兒在范畫中的影響力很大,對幼兒在繪畫中的啟發很有幫助。邱老師的范畫是以自己為范本,特征不夠突顯,最明顯的就是邱老師是長臉不是圓臉。范畫時教師以自己為范本對教師的技能要求較高,建議可以有目的地選擇1、2個臉部特征具有鮮明特點的幼兒進行范畫。在畫的時候一邊說出這個幼兒的臉部特征一邊進行范畫,如他的臉是圓圓的,眼睛大大的,嘴巴小小的等,及臉部具有代表性的特征(酒窩、痣)。一邊說一邊畫的作用在于強調如何表現其特征。
3、教師的指導要體現針對性。
邱老師在指導中比較側重于幫助孩子學習人物畫,對表現臉部特征還缺乏有效地引導。例如:一女孩自己是短發但是畫出了長辮子老師沒有及時給予指導。因為教師在引入觀察和范畫部分沒有很好地突顯特征,所以繪畫作品中有8名幼兒畫出了人物畫,剩下的大多是蝌蚪人,沒有較好的表現出自己的特征。對于能力強的幼兒,教師可以提出畫出自己的愛好、特征的要求,這樣可以讓他們有更大的表現空間,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對于能力特別弱的幼兒,教師可以適當動筆幫助他們添畫降低難度。同時教師在指導時要有意識的挑選幾幅比較成功的作品作為評價對象。
4、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具體明確。
邱老師的評價語是“畫的是誰?”“你是怎樣畫自己?”“在干什么?”“誰畫的還很漂亮?”這樣較籠統,建議教師應該針對本次活動技能對如何表現特征方面提出更具體明確的要求,如:
?。?)你覺得自己和別人哪些地方長得不一樣?最特別的地方是什么?
(2)如果孩子的作品把特征畫得很明顯,可以請幼兒猜猜是誰?為什么你能一眼認出?
成功之處:
本次習作練習充分體現了“主體參與,分層指導”的原則,做到以人為本。同學之間的交流恰恰滲透了語言交際能力的訓練及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以學生的說為主,教師的導為輔,適時加以點撥,順利完成說、寫任務。課后反饋中,孩子對此種貼近自己的作文內容頗感興趣,特別是交流討論中,學生做到了實事求是。
不足之處:
教學中也留下了一些遺憾:大概第一次習作是自由命題自由選材,對四年級學生來說相對比較容易,而這一篇寫《我的自畫像》,有了框框,有了約束,加之我可能對四年級的學生寫人的習作期望值偏高,學生對自己長相的特點抓得不準,用詞不恰當等。在今后的習作教學中,我要正確引導學生學會用簡潔而樸實的語言有條理按順序描繪出事物的主要特點,讓學生“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課題名稱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習作2《我的自畫像》
教學目標分析
1、讀懂例文《我的自畫像》,了解主要內容,初步感知圖文結合介紹自己的方法。
2、讀懂習作要求,初步領會介紹人物的基本要領:抓住人物的整體形象、長相、性格、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特點,按一定的順序并配上自己創作的自畫像。
3、按習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圖文結合抓住主要特點向大家介紹自己。
4、激發學生習作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學習者分析
小學中年級是習作的起步階段,既是低年級看圖說話、寫話的延續,又是高年級作文訓練的準備。因此中年級作為作文教學承上啟下的入門階段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剛升入三年級的學生,畢竟年齡幼小,生活閱歷淺,閱讀面和知識面較為狹窄。孩子們剛接觸作文,難免會觸難而退,如何讓他們消除畏懼心理,以最快的速度接受作文,喜歡作文,是寫好作文關鍵。我選用范文引路法,讓學生學會模仿,學到方法,學會習作。
教材重難點分析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三、四年級習作的目標,我將本次習作的重、難點確定為:
1、讀懂習作要求,初步領會介紹人物的基本要領。
2、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勗拰?,讀懂例文。
1、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他讓我給同學們帶來了他的自畫像,并且描述了圖畫中的自己,希望同學們能喜歡他。(課件先出示小虎的畫像,然后出示例文。)
2、讀例文。(學生認真聽。)
3、通過小虎的介紹同學們都認識了這位新朋友,你們說一說這位新朋友有什么特點?他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自己的?(學生自由發言。)
4、總結學生的發言。(身材、長相、年齡、表情、性格、愛好。)
5、過渡:你們也有自己的特征,請你也試著把自己介紹給小虎認識一下。
【設計意圖:以親切的語氣給同學們介紹新朋友,學生的精神一下子集中起來。然后引導學生看圖,感知杜小虎同學的外貌形象。接著帶領學生從介紹人物的角度研讀例文,明了例文是由圖入手,從整體形象、外貌、性格、興趣等方面按順序介紹自己的。最后將圖文結合起來結合起來把握,讓學生了解到圖的描繪與文的描述緊密融為一體,兩者完美統一。】
?。ǘ┮龑в懻?,歸納要點。
1、要想讓新朋友對你有一個具體的了解,你也得畫一幅自己的畫像,并且把自己介紹給小虎。想一想,你可以從哪些方面介紹自己呢?
2、老師從學生的回答中概括并板書。(年齡、性別、長相、性格、興趣)
3、介紹時必須抓住以上各方面的特點——與別人不同的地方。請你說說你自己哪里與眾不同。(小組討論,互相啟發后發言。)
4、小結并歸納習作要點:介紹一個人必須包括人物的年齡、性別、長相、性格、興趣等多方面。還必須抓住以上各方面的特點——與別人不同的地方。介紹時必須按一定的順序。
【設計意圖:第二個環節是學生初步領會習作要求的重要環節。在研讀例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啟發學生自己小結,使學生明確本次習作的要求,達到預期的目的?!?/p>
(三)教師指導,口頭作文。
1、課件出示詞語供學生參考:
例如:外貌描寫:紅撲撲的`小臉、臉蛋黑里透、紅水靈靈的大眼睛、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小而有神的眼睛、能說會道的嘴巴、櫻桃似的小嘴
性格描寫:活潑、內向、愛說愛笑、潑辣、靦腆
2、同學們先在小組內進行自我介紹,學生之間可以相互提醒、補充。(同學互相交流。)
3、小組將說的比較好的同學推薦到班級交流,相互評議,共同提高。教師適時點撥細節處理。
[設計意圖:在進行口頭作文這個環節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參與意識,在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中,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ㄋ模W生獨立仿寫練習
1、學生自己畫像,進行習作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2、選兩三個同學的草稿讀給大家聽,請大家猜作者是誰,如果大家一聽就猜出寫的是誰,那就說明他抓住了外貌等多方面的特征,予以表揚。如果猜不出,組織討論,進行修改。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口頭作文,對自己的特點進行了描述。學生樂于表達,敢于表達。使學生更好地從“讀”中學“寫”,有利于學生寫作水平日有寸進,不斷提高。】
(五)總結。
今天,同學們不光認識了一位新朋友,而且還學會了怎樣把自己介紹給新朋友。請大家說一說介紹自己要抓住哪些特點?(學生回答問題。)
教學反思
本次習作練習充分體現了“主體參與,分層指導”的原則,做到以人為本。同學之間的交流恰恰滲透了語言交際能力的訓練及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以學生的說為主,教師的導為輔,適時加以點撥,順利完成說、寫任務。課后反饋中,孩子對此種貼近自己的作文內容頗感興趣,特別是交流討論中,學生做到了實事求是。教學中也留下一些遺憾:大概第一次習作是自由命題自由選材,對作文起步的三年級學生來說相對比較容易,而這一篇寫《我的自畫像》,有了框框,有了約束,加之我可能對三年級的學生初學寫人的習作期望值偏高,學生對自己長相的特點抓的不準,用詞不恰當等。在今后的習作教學中,我要正確引導學生學會用簡潔而樸實的語言有條理按順序描繪出事物的主要特點,讓學生“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