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6
這是虎園遐想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遇事要多動腦筋,養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2.發展幼兒思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表現力。
3.理解故事內容,把握不同角色的性格特點,能用連貫的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豐富詞匯:癟嘴--因沒牙而口形不飽滿。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播放老虎的叫聲,用聲音引出"林中之王",引導幼兒形容描繪老虎給人的感覺。
2.出示癟嘴老虎的課件,師:有一只老虎以前就是那么厲害,可是它現在一點都不厲害了。
請幼兒觀察:它怎么了?老師用肢體語言表現癟嘴的樣子。豐富詞匯:癟嘴--因沒牙而口形不飽滿。
過渡語:那這只兇猛的大老虎為什么會變成一只癟嘴的老虎呢?引出故事。
二、展開:
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第一部分,初步認識大老虎厲害的牙齒。
(1)大老虎的牙齒厲害嗎?有多厲害?小兔子和小猴子是怎么說的?
(2)出示小狐貍的手偶,教師模仿小狐貍:你們怕大老虎的牙齒,我就不信,我還要把它的牙齒全部拔掉呢!過渡語:出示課件,教師提出問題:那小狐貍到底想到了什么辦法呢?老虎又是怎么做的呢?誰又去勸的老虎呢?狐貍又是怎么騙的呢?老師把這四個問題拋給小朋友,大家可以利用手中各種途徑去尋找答案。
幼兒分組"自主學習,尋找答案",通過提問與表演,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狐貍想到了什么辦法?它是怎么說的?(請個別幼兒說,集體模仿狐貍的樣子:啊!尊敬的大王,我給你帶來了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糖)
(2)老虎吃過糖嗎?它是怎樣做的?(請幼兒上臺模仿老虎的樣子: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連睡覺的時候,糖還含在嘴里呢。)
(3)這時候,誰來勸老虎了?出示獅子的手偶,它是怎樣說的?(請一名幼兒扮演老虎,其余幼兒模仿獅子:哎呦呦,糖吃得太多,又不刷牙,牙齒會爛掉的。狐貍最狡猾,你可別上他的當呀。)
(4)大老虎聽了嗎?為什么沒聽獅子的話?狐貍這次又是怎么騙的?(出示狐貍手偶,集體模仿:啊,你把牙齒上的糖全刷掉了,多可惜呀;別人的牙怕糖,你大老虎的牙這么厲害,鐵條都能咬斷,還會怕糖!)
(5)表演故事的精彩片段:一名幼兒扮演老虎,一半幼兒扮演狐貍,一半幼兒扮演獅子,全班進行故事表演。過渡語:大老虎的牙是不是真的不怕糖呢?請幼兒繼續聽故事錄音。
播放故事第三部分,通過討論,把握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點,并引導幼兒能用連貫的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1)老虎牙疼的時候找過誰?它們是怎樣做的?為什么?(都不敢給老虎拔牙)
(2)這時候,誰來了?它是怎樣做的?最后一顆牙是怎樣拔掉的?
(3)最后,大老虎變成了一只什么樣的老虎?(癟嘴的老虎)
(4)請幼兒先自由討論,后回答:這是一只怎樣的狐貍?(如:大膽、詭計多端、愛動腦筋、狡猾、聰明、機智、勇敢)老虎呢?(如:笨、愚蠢、不聽別人勸告)為什么?如果你是這只老虎你會怎樣做?(如:不會上狐貍的當的;先動腦筋再做事;謙虛聽取別人的建議;每天早晚都刷牙)
(5)小朋友,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誰能為故事取個名字?
活動目標:
1.大膽運用圖形組合的方法,通過改變物體的方向表現老虎的各種動態。
2.激發幼兒親近自然,熱愛動物的情感。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老虎圖片若干張,老虎操作教具,背景圖,炫彩棒
活動過程:
一、欣賞老虎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一張老虎圖片,感受老虎的基本特征。
提問:這是誰?它長得什么樣?
小結:這是一只很威風,很神氣,有許多斑紋的大老虎。
2.教師播放各種不同動態老虎的圖片
提問:這只老虎在干什么?請你來學一學。
(爬樹)的老虎頭在哪里,身體在哪里?(教師畫出老虎的動態輪廓)四個腳在什么地方?尾巴是怎么樣的?
3.依次講解各圖片。
二、教師示范
1.教師示范畫老虎頭部
師:今天,我們就來畫一畫老虎,先畫老虎的腦袋,是(圓圓的),耳朵是(半圓形的),老虎的額頭上最大的特征是什么(王)字,眼睛、鼻子、嘴巴、胡子再畫上花紋。
2.師幼共同示范
A:師:你們想請一只什么樣的老虎呢?
如:一只側面的老虎
有了老虎的頭部,它的身體應該在什么位置呢?(側面)四肢與尾巴的位置呢?
B:誰來請一只不同動態的老虎呢?(幼兒嘗試)
小結:原來確定了老虎身體的位置就能表現出不同的動態特征。
三、幼兒作畫
師:剛才小朋友說了這么多老虎的不同的動作,有正面的、側面的、背面的、有躺著的、爬樹的、抬頭的、低頭吃東西的、躺著睡覺的,在玩耍的等等,那現在就請你們把各種姿勢的老虎畫下來吧。
1.教師提醒作畫要求
在畫之前老師有幾個要求,請你聽清楚,
(1)你的老虎要畫的大,它可是百獸之王。
(2)畫之前你可以請手里的老虎幫忙,先擺好姿勢,盡量要和邊上的小朋友不一樣,再畫到紙上。
(3)這一次我們要用炫彩棒圍邊的辦法來涂色哦!
(4)畫完老虎后請你用喜歡的圖案添畫出背景中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能力較弱的,思維比較局限的)
四、分享交流
森林里聚集了這么多威風的老虎,誰來說說你們的老虎是怎么樣的,在做什么呢?
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難點:輪唱。
教學方法:游戲活動激趣法、聽唱及視唱法、教師示范引領法、學生合作體驗法。
一、教學目標設計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通過歌曲的學習的輪奏的學習,培養學生互相合作的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2、感受和體驗描繪動物的音樂,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懂得人要愛護動物的道理。
3、通過唱歌、游戲等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樹立學習音樂的愿望。
4、通過學習法國歌曲《兩只老虎》,使學生了解不同國家音樂風格。
5、學生初步學會簡單的二聲部歌曲及輪唱歌曲帶來的立體飽滿、層次感的不同感受。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體驗活動,讓學生感受音樂帶給人的歡樂,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獨特的創造力。
2、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包括說節奏、輪唱等)
3、在各項音樂活動中,展開聽、說、唱等多元自主實踐活動,感知速度、力度變化所塑造出不同的音樂情境及傳遞出的情感變化及輪唱歌曲帶來的立體飽滿、層次感的不同感受。
(三)“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夠用有不同的速度、力度等形式演唱歌曲,展開對歌曲情境的想象。
2、能夠準確地拍擊二聲部的節奏,增強合作意識。
3、能準確地唱出唱名。
4、學習鞏固輪唱方法
二、課前準備:
課堂口號(音樂課堂,歌聲飛揚,音樂無限,快樂無限。Yes!)a、語言卡農
1、師:同學們,大家喜歡做游戲嗎?
生:喜歡!
師: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做個游戲,叫語言卡農。這個游戲需要大家學會用耳朵聆聽別人控制自己,要懂得默契配合,能做到嗎?
生:能!
師:靜靜觀察教師里有什么東西?默默地記在心中。
師:(過一分鐘)請同學們把看到的一一說出來,聲音不要太大,注意語速。提問:為什么會亂?(沒有節奏,沒有指揮,沒有一起開始。)
師:現在由老師指揮,老師指到什么大家讀什么,加上節奏,大家按節奏拍手。師:(總結)學會聆聽別人,控制自己,培養合作意識團結精神和配合要默契。
2、語言卡農
師:這次老師先開始,等老師讀到第二個詞時你們在開始讀,要重復同樣的內容。(試一試,強調聆聽,控制。)
生練習語言卡農,加上節奏,教師指揮。
3、總結:真了不起孩子們,這種輪讀的方式會出現什么情況?注意到了嗎?(置疑)生:不能一起結束。師:那大家想想為什么?
三、導入新課:
學習卡農式二聲部歌曲<兩只老虎>。
1、請同學們翻開課本26頁,仔細觀察,在<兩只老虎>這首卡農式二聲部輪唱歌曲中找出答案。找之前,我們先來復習一下上節課的齊唱,加上表演,注意表情和形象,唱時注意
強弱對比。
2、這次我們唱旋律家表演,邊唱邊觀察答案,默記在心里。(學生觀察第一聲部)
3、學生唱二聲部再觀察。
4、提問:觀察到了嗎?怎么辦?與以前的歌曲相比記譜方式有什么不同?小組可以互相交流。
5、教師講解不同之處。
四、體驗歌曲,學會簡單的二聲部唱法―――輪唱。
在這一環節我們目的不僅局限于讓孩子回用輪唱的方式演唱歌曲,而且我們還力求滲透兩點。
(1)、讓孩子知道歌曲有很多演唱形式,比如現在接觸到了齊唱、輪唱。
(2)、讓學生初步體驗聲部之間和諧之美,為今后和聲部教學打下良好基礎,讓孩子感受到音樂魅力。
1、解決難點
二聲部開始空四拍
一聲部結尾重復一次真奇怪
2、學習輪唱
要求:配合默契,節奏準確,聲音不要太大。
3、拓展:加入三只老虎,四只老虎輪唱。
4。兩拍后跟進輪唱。
5。加入節奏數板旁白。
五、師總結: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
1、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動物;
2、在了解國外音樂法國民歌<還要睡嗎>和法國童謠<兩只老虎>的對比表現中,我們知道了在相同旋律不同速度力度下所表達的不同情緒。那么現在,請同學們思考:在相同旋律下相同歌詞下,獨唱,齊唱,還有我們剛學的輪唱在聽覺上有什么不同?
生:輪唱形式聽起來更加立體飽滿有層次感。
師:這種輪唱形式要求大家學會什么?
生:聆聽別人控制自己,默契配合,團結。
六、總結:
歌曲演唱的方法有很多,為了增加歌曲氣氛可以加入很多種形式,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共同學習。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小老鼠、大老虎的情感及其變化的過程,嘗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
2、通過猜測、傾聽、想像、議論、表演等方式。加深對故事內容及主題的理解。
3、認識到友誼必須建立在真誠、平等的基礎上才能長久。
4、培養孩子聽故事的技巧和觀察畫面的能力。
5、借助繪本閱讀,在觀察、想象、說話中,讓孩子享受閱讀的情趣。
6、以故事的形式把孩子們引領進豐富的情感世界。感受朋友之間那種互相友愛、互相寬容體諒、分享彼此快樂的純真友情。
7、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學會續編故事。
活動準備
1.玩偶:形象反差較大的一只形態可愛的小老鼠和一只大老虎。
2.道具:老虎外衣、虎頭帽、灰尾巴、鼠帽。甜面圈、花兒、城堡立體圖。
3.提示牌:西部牛仔的游戲、分甜面圈、采花、搭城堡。
教學重難點:
1、感受朋友之間那種互相友愛、互相寬容體諒、分享彼此快樂的純真友情。
2、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學會續編故事。
活動過程
1.教師演示小老鼠和大老虎的玩偶。引發幼兒對故事情節的'猜測。
教師出示玩偶形象反差較大的一只形態可愛的小老鼠和一只大老虎。
伴隨玩偶的出現,教師邊有節奏地晃動著小老鼠,邊模仿小老鼠輕聲細語地講述故事的第一自然段。
引發幼兒討論: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間會有點什么小問題呢?
2.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故事前半段。
教師繼續以小老鼠的身份聲情并茂地講述故事,注意經常用眼神與幼兒交流,吸引幼兒認真地傾聽故事。
3.教師設置懸念。鼓勵幼兒大膽想像。
當教師講到“大老虎用他剛剛學會的空手道把我的城堡踢飛了”時停住,請幼兒猜猜小老鼠會怎么做,并鼓勵幼兒配合動作表現出來。
教師用跺腳、氣憤的語氣講述故事中小老鼠的做法。
教師請幼兒想想:小老鼠和大老虎分手后,各自的心情是怎樣的?
4.幼兒繼續欣賞故事至“可是。我們還是出現了一個問題……”
教師繼續運用語氣、眼神變化,配合動作生動地講述故事,特別要表現出小老鼠內心的感受和變化。
5.教師和幼兒共同回味故事中人物情感的變化。加深對主題的理解。
教師和幼兒共同回憶:小老鼠的心理是怎么一步一步地發生變化的?大老虎的心理又是怎么一步一步地發生變化的?
教師:聽了這個故事,你們想說些什么?(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6.教師和幼兒共同運用戲劇表演的方式演繹故事。
教師身披老虎外衣,頭戴虎頭帽或頭飾,扮演老虎。另一位配合的教師帶領部分幼兒身后夾一個灰尾巴,頭戴鼠帽扮小老鼠。兩名幼兒做提示者,負責適時出示提示牌。其余的幼兒做評論者。
借助道具(甜面圈、花兒、城堡立體圖)以及提示牌(西部牛仔的游戲、分甜面圈、采花、搭城堡),教師和幼兒共同表演故事。小老鼠的心理獨白以及人物間的對話,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共同朗讀。
請評論者說說誰什么地方表現得好,什么地方可以進行改進等。
7.教師采用逐步退后的方法。引領幼兒逐漸地進入自主表演。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