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1
這是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學生結合生活的物品,認識扇形,掌握扇形的各部分名稱。
2、通過動手操作、實驗觀察,探索出扇形的大小與圓心角的大小有關。
教學重點:
在動手操作中掌握扇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
理解扇形的大小與圓心角的關系。
教學準備:
扇形實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有一根繩子長31.4m,小紅、小東和小林分別想用這根繩子在操場上圍出一塊地,怎樣圍面積最大?
二、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1、出示第75頁主題圖,談話
(1)主題圖上呈現的是什么?
(2)這些物體的名稱都含有扇字,那什么是扇形呢?
(3)根據畫面情境,你能說出一些扇形的物體嗎?
2、揭示課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扇形的物體,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扇形。
3、板書課題:認識扇形
三、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認識扇形的各部分名稱。
(1)介紹扇形的含義:一條弧和經過這條弧兩端的.兩條半徑所圍成的圖形叫做扇形。
(2)介紹扇形各部分的名稱
弧:圓上A、B兩點之間的部分叫做弧。
圓心角:像<AOB這樣,頂點在圓心的角叫做圓心角。
(3)觀察:在同一個圓中出現不同圓心角的扇形,你發現了什么?
(4)結論:扇形的大小與這個扇形的圓心角的大小有關
2、認識特殊的扇形
(1)以半圓為弧的扇形的圓心角是多少度?
學生自主探索:半圓的圓心角是180 (2)以
1/4圓為弧的扇形呢?
1/4圓:圓心角是90
四、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完成第76頁第1題。
根據扇形的含義,找一找物體中的扇形。
2、完成第76頁第2題。
圓心角一定是兩條半徑組成的角。
3、完成76頁第3題
把畫圓和畫角結合起來,培養學生作圖能力。
4、完成76頁第4題
介紹扇環知識。扇環就是圓環的一部分,求圓環面積的方法遷移到這,求扇環的面積
五、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教學內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75、76頁。
教學目標:
1、認識弧、圓心角以及他們之間的對應關系,認識扇形。
2、能準確判斷圓心角和扇形。
3、理解扇形的大小在同一個圓中與圓心角有關,了解扇形與所在圓的關系。
4、感受圖形之美,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認識弧、圓心角、扇形,能準確判斷。
教學難點:
理解扇形的大小在同一個圓中與圓心角有關,了解扇形與所在圓的關系。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出示口算,指名生答。
480=240
6=24
3.145=15.7
5=25
+=
-=0
二、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生活中常見的扇形物體:扇貝、扇形藻、折扇。
師:它們的名稱中都含有一個扇字,它們的形狀都是這樣的(課件抽象出圖形)我們把它們稱為扇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扇形。(板書課題:扇形)
三、教學新課
1. 師提問:關于扇形,你想知道什么?
生答:定義,各部分名稱,周長,面積,大小與什么有關,怎樣畫扇形
師選擇性板書:定義,各部分名稱,周長,面積,大小與什么有關
2. 師指出:扇形的定義和它各部分的名稱,數學書上有介紹,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打開數學書第75頁自學這部分內容。
生自學,同時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虛線圓和扇形不作標注,另外再畫兩個圓,標好圓心和一條半徑。
3. 自學后反饋:自學完了,你知道了什么?
①生答:圓上A、B兩點之間的部分叫做弧,讀作弧AB。
師:你能在黑板上找到弧AB嗎?請一名學生上黑板指出。
②生答:一條弧和經過這條弧兩端的兩條半徑所圍成的圖形叫做扇形。
師:請你上來指指。他指得對嗎?
師生共同小結:扇形是由一條弧和兩條半徑圍成的.,所以扇形的定義是:一條弧和經過這條弧兩端的兩條半徑所圍成的圖形。
③生答:頂點在圓心的角叫做圓心角。
師:真棒,你能在黑板上指出來嗎?我們來看看這個扇形的圓心角的特點:一,頂點在圓心。二,它的兩條邊其實就是半徑。三,他所對的圓上的部分是所在扇形的弧。
教學目標:
五年級《梯形的面積》教案設計
1、在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推導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積計算公式。
2、會正確、較熟練的運用公式計算梯形面積,并能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在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思考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滲透數學遷移、轉化思想,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積公式,會計算梯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自主探究梯形面積公式。
教具準備:
CAI、完全一樣的梯形若干個。
學具準備:
每生準備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有等腰、直角、一般)
課前預習:
梯形各部分、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平行四邊形面積、三角形面積、滲透梯形方法、(你能不能把梯形轉化成前面學過的圖形,需要用筆直尺、畫一畫。)小組合作大膽交流、每人都要說自己的想法。直到老師說做好為止。
課前準備:
誰來介紹你們的姓名、年齡、學校、愛好等等,讓大家都來了解你。
我們先介紹這,我相信同學們在課堂上的表現一定會讓所有的老師都記住你。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情境圖)。
談話:同學們,今天李老師和你們一起來參觀王伯伯的甲魚池,請仔細觀察,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
生:1號甲魚池的形狀是梯形的,每平方米放養甲魚苗200只。
師:根據發現,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觀察情境圖,提出問題。
生:1號甲魚池的面積有多大?
師:你提的問題很好,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誰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1號甲魚池能放養多少甲魚苗?
二、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1.教師: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有價值。(課件)我們來看這兩個問題。要求1號甲魚池的面積,也就是求什么圖形的面積?
生:梯形。
師:你會求這個梯形的面積嗎?那么怎樣求梯形的面積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梯形的面積。板書課題:梯形的面積。
教師:如果我用這個梯形紙片代表甲魚池的面積,想一想,你能用什么辦法求出這個梯形紙片的面積?請你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2.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了解。
3.展示、匯報交流。
師:哪個小組先來說說你們的方法。拿著你的梯形到前面來說給同學聽一聽。
生1:(方法1)——把梯形分成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分別計算出它們的面積,再求出它們的面積和。
師:你覺得這個方法行嗎?大家看,這個小組的方法是把梯形分割成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來求,誰是這樣想的?
師:誰有不同的方法?
生2:(方法2)——把梯形分成兩個三角形,求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再計算出它們的面積和。
師:你這個方法也挺好。這個小組是把梯形分割成兩個三角形來求梯形面積,真是些愛動腦筋的好孩子。和他方法一樣的同學請舉手。誰的方法和他們都不一樣?
生3:(方法3)——把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在一起,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梯形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再除以2就是梯形的面積。
師:這個同學說的太好了。大家認為這個方法好不好?
這個同學的方法是把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這個底是誰的底?高呢
生:平行四邊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高。
師: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再除以2就是梯形的面積。
師:大家看,這位同學用了這樣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是不是任意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都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師:大家用手中的梯形拼一拼,誰再上來拼一拼,再說給同學們聽聽。
師:看來任意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都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每個梯形的面積就是平行四邊形面積一半。大家理解這個方法了嗎?還有不同的嗎?
生4(方法四):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拼成了長方形,一個梯形的面積就是這個長方形面積的一半。
師:這個方法是不是所有的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都可以用。
生:是兩個直角梯形。
師匯總:對,剛才同學們想出了這些方法來求梯形面積,你們真了不起。下面我們來看這些方法。(課件演示)
第一種是把梯形分割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
第二種是把梯形分割成兩個三角形;
第三種把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
表揚:這三種方法都是把梯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解決。同學們能夠運用轉化的方法,你們真的很棒。這種方法很重要,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經常用到。
我們前面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都有自己的面積計算公式,那么梯形也有自己的面積計算公式。
師:大家先來猜想。你認為梯形的面積可能與梯形的什么條件有關系?
生:上底和下底,高
生:與腰有關。
師:梯形的面積到底與它們有什么關系呢?你們想不想研究?
三、探究操作,推導出梯形面積公式
(一)出示問題,明確目標
我們首先來看這三種方法,根據我們現有水平,由于前兩種方法對我們來說研究起來確實有困難,下面我們就采用第3種方法來深入研究梯形的面積。
(點課件)大家一起來看這種方法,同學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面積等于拼成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師板書: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平行四邊形
梯形的面積=拼成平行四邊形面積÷2 =底×高÷2。
拼成平行四邊形的底會與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關系?拼成平行四邊形的高和梯形的高又有什么關系?根據這些關系,你能推導出梯形面積計算方法嗎?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用手中的梯形拼一拼,想一想,怎樣推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請同學們在小組內研究研究。
(二)自主探究
合作學習
小組內討論交流。
學生分組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參與到每個小組中進行討論和指導,以便發現和收集信息。
(三)成果交流,質疑解難
1.全班展示回報
師:哪個小組的同學說一說你們小組是怎么研究的?拿著你手中的紙片到前面跟同學說一下。
生: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平行四邊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底)乘高除以2。
師表揚:這個小組研究的非常好,推導出梯形面積計算方法。大家聽明白了嗎?
師:你們也是這樣想的嗎?哪個小組再來說說你們的做法?
2. 師:剛才同學們經過研究,推導出梯形面積計算方法。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梯形面積的推導過程。(課件演示轉化過程)
梯形面積=平行四邊形面積÷2 梯形面積=底×高÷2 師: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是梯形的上底與下底的和,平行四邊形的高與梯形的高相等,就是(上底+下底)×高÷2
師:這樣我們就得到了梯形的面積公式是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3.師:通過研究,我們發現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與下底的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誰再來說說梯形面積計算方法是什么?生說師板書。
板書面積公式: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提問:(上底+下底)×高算的是什么?為何要除以2?。
4.學習字母表達式
談話:誰能用字母表示?說說每個字母分別表示什么?
師:S=(a+ b )×h ÷2(板書)
四、運用知識,解決情景問題。
師:這節課同學們研究了怎樣求梯形的面積。推導出求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現在我們就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前面提出的兩個問題:1號甲魚池的面積是多少?能放養多少只甲魚苗?(課件出示題目)
請學生做在練習本上。兩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獨立練習。全班交流。
五、隨堂檢測,鞏固目標。
師:看來同學們會運用梯形面積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接下來我們要向自己挑戰,有沒有信心。
挑戰自我:
一、判斷
1、兩個梯形就可以拼成平行四邊形。()
2、梯形的面積一定比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小。()
3、在下圖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梯形面積的2倍。()
師:同學們判斷的很好,理解問題很透徹,希望同學們向更高的目標挑戰。下面看看實際生活中的梯形,你能計算出他們的面積嗎?
二、(挑戰自我)
解決問題
1、學校操場要建一個梯形指揮臺,平面是梯形,上底是5米,下底8米,高6米,
這個梯形臺的平面是多少平方米?
2、一塊梯形的墻,上底15米,下底比上底多5米,高是6米,這塊墻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3、一個梯形,上底和下底的和是36cm,高12cm,它的面積是多少?
師:顯示我們聰明才智的機會到了,請同學們大顯身手。
4、王大爺用50米長的籬笆靠墻圍了一個羊圈(如圖)。求這個梯形羊圈的面積。
學生獨立練習,全班交流。
六、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經歷了梯形的轉化過程,推導出梯形面積公式。能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同學們收獲這么多,你們認為學習快樂嗎?希望同學們快樂地學習,快樂地成長,謝謝大家。向在座的老師說再見。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p106~107。
教學目標
1.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了解扇形統計圖的作用;
2.學會觀察扇形統計圖,能根據扇形統計圖提出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3.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扇形統計圖的價值,體會統計方法與統計思想。教學重點:在合作討論的過程中體會數據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教學難點:從扇形統計圖中盡可能多并且正確地獲取信息、利用數據進行分析、作出判斷。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你們愛運動嗎?你最喜歡什么運動?請看大屏幕——這是我們六(3)班同學開展課外活動時的情景。誰上來說說這個熱鬧場景呢?如果我們繪制一個統計圖,要能清楚地看出每個運動項目的人數,你認為應該繪制什么樣的統計圖比較好呢?(條形統計圖)
2、(出示p106頁條形統計圖)這是六(3)班同學最喜歡的運動項目條形統計圖,從這個條形統計圖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3、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就是可以清楚地反映各種數量的多少。但是,如果我們想清楚地知道喜歡每種運動項目人數各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幾,你們還能從條形統計圖中直接看出來嗎?老師告訴大家,有一種統計圖就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數量與總數之間的關系,同學們想知道那是什么統計圖嗎?這種統計圖就是——扇形統計圖。(出示課題)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扇形統計圖》。
二、開放交流,促進理解
(一)、質疑:看到這個課題,你想學到哪些知識?
(二)、自學解疑:
1、同學們真好學,想知道的可真多啊!梳理了大家的疑問,我們重點來解決這幾個有價值的問題:(課件出示)
(1)、整個圓形表示什么?每個扇形分別表示什么?
(2)、扇形統計圖能更清楚地看出什么?
(3)、扇形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有什么不同?
⑴什么是扇形統計圖?
⑵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是什么?
⑶扇形統計圖的作用是什么?
請大家帶著這三個問題自學書第106—107頁
2、匯報交流
(出示課件:扇形統計圖),觀察這個扇形統計圖,你得到哪些信息?從這個扇形統計圖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到什么?
3、對比分析
扇形統計圖與我們學過的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有什么不同?
4、歸納小結
用整個圓代表單位“1”,表示全班學生的人數,用不同大小的扇形來表示不同的百分比。
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能更清楚的表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之間的關系。(板書)
三、聯系生活,深化拓展.
1、完成“做一做’
(1)、看圖:運動有益身體健康,飲食也很重要。你們喜歡喝牛奶嗎?(出示課件):牛奶各營養成分含量圖,這是牛奶中部分營養成分的含量的扇形統計圖。請喜歡喝牛奶的同學說一說牛奶中含有哪些營養成分?
(2)、計算: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補充營養成分各多少克?
誰是單位“1”?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以水分為例,水分占牛奶的87%,要求250克牛奶里水分有多少克,實際上就是求誰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什么方法?即:250×87
你想知道250克牛奶中哪幾種營養成分的質量?請選擇其中的幾種算一算!
(3)、小結:不同的食物中都含有很多不同的營養物質,所以我們一定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飲食。
2、完成練習題1:李明作息時間圖
我們除了要合理的安排好運動、飲食以外,我們還要合理的安排好我們的學習,休息等作息時間
(1)(出示課件):李明作息時間圖
請看,這是李明一天的作息時間安排統計圖。你能從中得到哪些信息?通過咱們的計算,你認為李明的作息時間安排得合理嗎?你與李明有什么不同呢?
2)說自己的作息時間
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作息時間?請大家回去把它繪制成扇形統計圖。
四、評價體驗,暢談收獲
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如果大家能把這節課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那么將是老師最大的收獲!
板書設計:
扇形統計圖
能更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數量同總數的關系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