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3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隨筆繪畫11篇,是優秀的中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在一次小班的美術活動中,我和幼兒一起畫“媽媽的毛線球”,想讓幼兒在手手臂帶動手腕畫圓圈的過程中鍛煉小手的靈活性,并為日后的繪畫活動奠定基礎。
活動開始了,我先做了明確的示范和說明,緊接著,幼兒開始聚精會神地畫起來,不一會兒,畫紙上就出現了許多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毛線球”。這時,我發現迪迪的畫紙上只畫了很多小豎線,“毛線球”一個也沒有。我輕輕地走到他身邊想看個究竟,不料他卻連忙用雙手將畫紙捂住,還不停地用手指擦著已經畫好的線條,頭狠狠地低了下去。顯然,他覺得自己“畫得不好”。就在這時,坐在他旁邊的小女孩搶著告訴我:“老師,老師,他什么也不會畫,他畫得亂七八糟。”迪迪聽后,更加不好意思了,紅著臉,一臉羞愧地看著我。幼兒的心是多么脆弱,當眾出丑讓迪迪變得很難堪!
我看著迪迪的表情,強烈地感受到他的窘迫和自卑。而我,既不能很虛假地去表揚“你畫得不錯”,也不能用簡單的否定繼續傷害他。我蹲下身來,在他耳邊輕輕地說:“迪迪,如果不會畫毛線球,就先畫長長的毛線吧,下一次我們再把長長的毛線繞起來……”聽我這么一說,迪迪捂著畫的手終于慢慢地挪開了,他看著自己的畫,若有所思地說:“老師,我畫的是剪斷的毛線!”迪迪是多么聰明,他對自己的畫作了如此合理的解釋!“你真的很有創意,其他小朋友都沒有想到!”我趁機表揚了他,并告訴他:“不過,剪斷的毛線媽媽就不能用它織毛衣了,我們來幫媽媽畫長長的毛線,好嗎?”迪迪想了想,點了點頭,又重新畫了起來。待活動結束時,我發現迪迪的畫紙上多了許多毛線,而且比原來長了,有些已接近毛線球的形狀了,雖然畫得比較小。
通過繪畫作品,教師可以有效地了解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和情感狀態。迪迪平時在班里話不多,性格比較內向,處理能力比較差。入園以來,他對幼兒園的環境異常敏感,缺乏安全感,總是表現得過分緊張,也害怕嘗試新事物。通過家訪,我進一步了解到,迪迪在家中比較受老人的溺愛,老人什么事情都不讓他動手,父母為了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才特地把他送到我園的全托班來。在集體生活中,樣樣事情都要學著自己來,這給迪迪的心理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在這次繪畫活動中,迪迪不敢畫,構圖小,并對自己的作品極不自信,正是其心理狀態的集中反映。
既然繪畫能反映幼兒的心理狀態,通過繪畫活動是否也可以改善幼兒的心理狀態呢?針對迪迪內向、膽小、不敢嘗試、缺乏自信等性格特點,我嘗試著先從繪畫活動入手來培養他的自信心。
在一次區域活動中,我發現迪迪來到了美工區準備畫畫,就鼓勵他大膽隨意地進行線條練習。迪迪拿起筆,拘謹地在畫紙的一個小角落來回畫,只有手腕在小幅度地動。我先是對迪迪說:“寶貝,把油畫棒拿高些,畫的時候動作大個點,讓你的手臂也動起來!”可這樣的語言指導并沒有太大用處。于是我又站到迪迪身后,伸出左手幫他一起按住畫紙,右手握著他的右手,試圖讓他體驗這種“大刀闊斧”的感覺,可迪迪仍舊不能用手臂帶動手大膽地放開畫。突然,我的腦海里閃現出他平時酷愛玩汽車的情景,于是我對迪迪說:“我們來‘開汽車’吧!”他一聽說要“開汽車”,興趣大增。我找來了他平時最喜歡的那輛橘黃色玩具車,將一支油畫棒固定在車的尾部,當迪迪開著這輛小汽車在紙上走時,畫紙上就會留下一條條油畫棒的痕跡,我鼓勵他要“讓小汽車跑遍白紙的每一個角落”。他高興地點點頭,迫不及待地去嘗試,拿著小汽車這里開開,那里開開,嘴里還發出“嘟嘟”的汽車聲。在“開汽車”的過程中,迪迪的手臂自然地動了起來。當線條隨著小汽車在白紙上“跑動”時,迪迪露出了會心的微笑。我也不停地鼓勵他“今天迪迪真棒,小司機做得真好,開了好多好多路,看看還有什么沒有開到的地方嗎?”他又不停地找,不停地開,線條隨著小汽車逐漸布滿了整張白紙,而迪迪以往畫畫時的緊張和不自信也被輕松愉快與自信的情緒狀態所取代……
在以后的幾周里,只要迪迪選擇了美工區進行游戲,我就會去陪他一會,坐上來和他玩“線條賽跑”的游戲,比比誰畫的線條長,用顏料玩“印印小手印”的游戲;用染了顏料的乒乓球玩滾畫游戲……迪迪看到色彩、線條創造出如此美麗的圖畫時興奮不已,對美術活動的興趣也越來越大。一段時間后,迪迪畫線條越來越大膽,構圖也逐步變大。
在兩個月后的一次美術活動“毛線變變變”中,迪迪已能大膽地畫毛線球了。所有的幼兒畫好毛線后,我問:“一團團的毛線像什么?”幼兒有的說像大餅,有的說像雨傘,有的說像頭發。“迪迪,你覺得像什么?”“像蝸牛!”迪迪一改往日的羞怯,干脆而大聲地說。“真棒!那我們就來變一變蝸牛吧!”于是,迪迪歪歪扭扭卻自信地給毛線球添上了頭,變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大蝸牛。
任何教育,如能取得家長的協同配合,效果一定會更好。為了更有效地幫助迪迪自信起來,加強對迪迪在園指導的同時,我也及時與迪迪的家長聯系,爭取他們的支持。在我們的提議下,家長為迪迪布置了一個家庭畫展,并在家中留出一聲墻壁專門讓迪迪練習繪畫。同時,我們也提醒家長要多鼓勵幼兒,千萬不要用大人的眼光和思維去評判幼兒、教育幼兒,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幼兒,不要簡單否定幼兒的想法。當看到幼兒畫得“不像”或畫得“不夠漂亮”時,學著去賞識,學著去解讀幼兒的作品,或者多讓幼兒講講他的作品。
一天,迪迪媽媽欣喜地告訴我們,“現在,迪迪到了家里,自己吵著要畫畫,而且能堅持比較長的時間,畫冠了,讓我幫他貼在墻上展示出來,接著,還要讓我們做小朋友,他要學老師的樣子來評價這幅作品。他學著老師的樣子說話,逗得我們哈哈大笑,他也笑了。從他的笑容里,我們看到了迪迪從未有過的自信。”
反思
在對迪迪進行繪畫過程中,我深刻地體會到:自信是幼兒完成一切活動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質,抱著自信的心態,幼兒便會積極地去學、去看、去感受、去理解。
第一,幼兒的繪畫是表現其內心世界的另一種語言,教師通過解讀幼兒的圖畫,可以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
第二,對于小班幼兒,教師如能以朋友的身份和幼兒對話,以鼓勵的方式請幼兒解釋自己的畫,說出自己的想法,能有效地增強幼兒繪畫的信心。因為輕松、愉悅的環境能拓展幼兒的思維,激發幼兒自身的潛能,喚起幼兒多元的感受力和創造力。
第三,教師要善于抓住幼兒真實的表現給予真誠的表揚和鼓勵,讓幼兒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任務。
第四,小班幼兒受其認知發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經驗較少,繪畫缺乏目的性,教師在小班幼兒的繪畫指導中,除了示范與語言指導,如果能將畫畫轉化為一種幼兒愿意嘗試的游戲,對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掌握一定的繪畫技能會更加有效。
又到了繪畫的時間,今天的繪畫主題是《我的老師》,孩子們吹呼雀躍,我卻不斷為一個難題傷腦筋:以前的作品,幼兒畫的人物多是很抽象的,長方形的身體,長方形的四肢,全身上下一種色彩涂到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想出一個新辦法:讓幼兒自己挑選模特!
首先,讓幼兒用語言描述自己最想畫的老師的發型、服裝、鞋子等,包括服裝色彩的搭配,圖案的位置等各種細節都表達出來。這一活動大大地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大家爭先恐后地站起來描述老師的模樣。在此基礎上,我請小朋友們來畫《我的老師》,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課后的講評活動,我請每一位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講述,講的幼兒興高采烈,聽的幼兒聚精會神。而且,我也聽的入迷了,因為孩子們畫的太棒了。別的老師一看就知道畫中的人是誰,真太奇妙了!
現狀:
1、總體發展水平低。
與同年級段的孩子作品來看,我班存在的問題是涂色不均勻,線條不流暢、不成熟。構圖上更差,只有極少數的孩子會考慮到畫面的布局和構圖。
2、能力差異大,兩極分化明顯。
能力強的孩子能很好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做到畫面豐富、色彩鮮艷、構圖合理、想象豐富;但能力差的孩子不能畫簡單的線條和基本的圖形,涂色的方法沒有掌握。這些都對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教師在教學上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必須做到因材施教,針對不同水平的幼兒進行輔導。對能力差的孩子教師也不能操之過急,而必須是循序漸進,逐步提出要求。否則就會使孩子因為距離過大而失去信心。
3、習慣沒有養成
握筆姿勢錯誤、坐姿不正確;作畫時的態度不夠認真,有的邊畫邊不停地講話,有的光看別人畫畫而自己很少畫,等別人都畫得差不多時這才匆匆畫上幾筆了事;有的沒有整理的習慣。雖然這些只是一部分幼兒的表現,但我們應該對此引起重視,加強對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好習慣受益終身!
4、個別幼兒對繪畫沒有興趣
個別孩子一到畫畫就:說:煩死了,我不要畫畫!有的幼兒不敢說,但屬于應付型的,胡亂涂幾筆 就交上來了。有的幼兒就干脆說“不會畫”。
這些現象的改變需要班級的老師團結協作,大家擰成一股繩共同努力。首先從思想上重視起來,我想大家共同配合,共同想對策,就一定會有改變。我有信心!
餐前安靜活動時,孩子們在睡眠室排排坐聽故事。洋洋負責給小朋友們發貼畫:發現誰聽得認真就發一枚貼畫貼在胸前。他還選了一張給我。我很高興的說:謝謝哦!發完一輪貼畫洋洋回到了座位上。
過了一會,他來到我身邊說:“馬老師,我喜歡您的這張貼畫,咱們換換行嗎?我想了想說:“不行,我也喜歡這張貼畫。”他的小嘴撅了起來,說:“這張還是我給您的呢!為什么不行?”我很認真地說:“你發給我了,就是我的了,屬于我的。”“那我想要呀!”他說。我逗他:“那你就說一些好聽的話吧,我一高興說不定就給你了。”他想了想,嘴里嘟噥著“說什么好聽的話呢?……”終于他說了一句:“馬老師您真漂亮。”聽后我裂開嘴笑了,他看到我笑了像得到了表揚一樣繼續說:“還有什么好聽的話呢?”擺擺頭,眨巴眨巴眼他又想出一句話:“馬老師越長越漂亮了!”我聽了笑出了聲——哈哈哈!“你真會說話呀!還有嗎?我還哪里好呀?”他又說出了:“馬老師身體健康”;“馬老師身條兒好”;“祝馬老師新年快樂”……
聽到他說的每一樣我都開心地笑!幸福的笑!得兒意的笑!他也高興地笑,仿佛忘記了還需要換我的貼畫,只是沉浸在表揚我的喜悅中。其他幼兒也隨著我們的開心進程一起聽著、看著、期待著、笑著……我把貼畫揭下來交到他手中,他高興地蹦了起來,滿足的笑容一直蕩漾到了耳根兒。
小孩子的小腦袋里永遠都充滿了奇思妙想讓你想都想不到,孩子的世界永遠都是多姿多彩的,孩子的世界需要你的鼓勵、支持。
一天早上老師讓孩子們畫小雞和小鴨,老師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只小雞和一只小鴨做示范,再讓小朋友們畫。小朋友們拿起畫筆在自己的畫圖本上畫了起來,老師看了看有的小朋友畫的小雞和小鴨沒有脖子,有的小朋友畫的沒有腿,各種各樣的小雞、小鴨都有。看小朋友畫畫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小朋友們畫完了。冉冉小朋友拿著自己的話給我看,她畫的小雞和小鴨有各種各樣的顏色,非常漂亮。我把冉冉小朋友的畫給全班小朋友看,小朋友們都說好看,老師夸獎她畫的是最漂亮的小雞和小鴨。
孩子的世界不需要太多束縛,讓孩子自由發揮吧,讓孩子展現出自己的特點吧。
班里的偉偉對美術課每次表現的不怎么感興趣,老師講完繪畫方法后讓小朋友們自己練習時,別的孩子都能自己拿筆動手繪畫,而他卻眼睛總是吧嗒地看著我,問他為什么不畫,他就是不吭聲。一節活動下來,別的孩子都完成了練習,可他的本子上總是空空如也,于是我便耐心地手把手地教他畫。可幾次下是,效果并不明顯。于是我便抽空找到他的家長進行溝通。得知,原來他在家也是這樣不肯自己動手畫。他的家長很著急,經常為了畫畫的事情嚴厲的批評他。
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本是一件好事,可是家長在孩子不會畫的情形下,也不問青紅皂白就亂批評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對畫畫產生了厭煩感!了解問題存在的原因后,我積極的與家長做好了溝通,讓家長配合老師的工作,以后多給孩子鼓勵的話語,家長也都一一答應了。
為了能使偉偉小朋友重新拿筆畫起來,重新喜歡上畫畫!我不光在美術課上對他進行指導還在平日里一有機會就正確的去引導,鼓勵他使幼兒在表揚中得到進步,得到發展。當孩子們受到同伴和老師的表揚時,他們的情緒會更加高昂。那么繪畫便會在他們心中得到升華。從此以后他的畫畫水平明顯提高,家長看到他的變化也感到很欣慰。家長表示以后會更積極地配合我們的工作,一切為了孩子讓我們一起去努力。
幼兒從小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會感到好奇,特別對于畫畫更是有著濃厚的興趣。而且畫畫對于幼兒、兒童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從小養成幼兒愛畫畫,對孩子的成長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今天上畫畫課,決定讓孩子們每人畫一張“全家福”。
“孩子們,這節課我們每人畫一張全家福好嗎?”“好好好,我家有四口人,爸爸媽媽姐姐和我!我家有三口人,爸爸媽媽和我……”孩子們爭先恐后的說著。還沒等我講清楚,孩子們就準備好圖畫本和彩筆了,有的嘴里還不停的嘟囔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姐姐哥哥……
整頓好課堂秩序后,孩子們開始畫了。我也拿出了一張紙跟孩子們一起畫起了全家福。家里四口人:老公、我和兩個閨女。用最簡單的輪廓畫出了一家四口坐在草地上聊天的情景,頓感心里暖暖的。畫完后看著孩子們全神貫注的投入到畫畫中,心里很是為他們高興。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們陸續畫完了!“畫完的,跟旁邊的同學交換著看一下,看看誰畫的最好看!”“我畫的最好,我畫的最好,我和爸爸媽媽牽著手,我和姐姐穿著新裙子……”孩子們拿著自己畫的全家福高興的不得了!看著他們開心天真的樣子,我也發自內心的笑了!
這堂課孩子們過的很充實也很高興。我們平常應多給孩子們提供畫畫的機會,在畫畫中增加孩子們的親情感,想象力,同時還培養了他們對畫畫的興趣。
美術活動對培養幼兒的創造力非常有利,這是由孩子的年齡特點及他們特有的表現力決定的。中班繪畫教育中,教師的范例束縛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這樣畫出來的作品往往是成人思想的翻版沒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我們要指導好幼兒的美術活動,不能簡單地用“象”這樣的標準來評價幼兒美術作品,而應從創造的新穎性、獨特性及繪畫技能表現等方面來評價。對作品的評價應注意幼兒的個體差異,應從個人的發展水平來評價。
在美術活動時,看著他們的作品總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就忍不住拿過畫筆,邊說邊畫:“這里應該這樣!” “顏色要涂勻,不能很空!”正當我為自己改過的作品而高興時,一個小小的聲音傳來:“老師,別幫我,我自己會畫!”我為了讓幼兒的作品更趨完美,總在不經意間,從自己的審美出發,為孩子的作品添一點,改一點。目的也是讓展示的作品更好,但從幼兒的發展目標來看,結果卻是大相徑庭。這樣的情形提醒了我,“這是我的畫,你為什么要破壞我的作品呢?”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盡量讓孩子們嘗試著自己畫,對于他們的作品總是給予積極的評價,在我的鼓勵下孩子的畫更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我為幼兒提供了寬松的學習環境,他們的畫更富有想象力。
《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各個領域的內容應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為什么不去選擇孩子喜歡的、感興趣的內容,讓孩子學習呢?
我經常詢問最近孩子們喜歡什么動畫片,動畫片講的是什么。從孩子這一興趣點出發,想個內容讓孩子們練習觀察、講述,體驗合作和表達等。孩子們一聽老師也喜歡這個動畫片,興奮極了,紛紛爭著搶著要講給老師聽。我耐心地傾聽了孩子們爭搶著的介紹,還在適當的時機建議:能否為動畫片畫插圖呢?孩子們積極響應。于是老師播放了一集動畫片子。孩子們看得非常專注,然后圍繞看到的內容開展了一系列的探討、觀察、插圖表達、展覽等活動。活動過程中,每一個話題、建議都能引發孩子們積極的參與和行動。
在這個活動中,老師有效利用了孩子喜歡的內容,引發孩子們的學習活動。這個內容孩子們熟悉極了,所以非常容易引起孩子們的共鳴,老師緊緊抓住了孩子的這一興趣點,與孩子進行積極的互動,讓他們練習觀察、練習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了解不同動物的不同生活方式,體驗關心他人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建立積極主動參與的態度。
幼兒多數喜歡“涂鴉”這種繪畫的起始形式,這也是發展孩子想象力、創造力的有效手段。我注重讓幼兒在涂鴉式的繪畫中動手動腦,去觀察、體驗和感受,支持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獲得豐富的直接經驗、情感體驗和價值取向,而非強調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
繪畫活動中,我特別注意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在幼兒的興趣點上挖掘具有教育價值的內容,使幼兒獲得有關經驗,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心。我發現,如果能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幼兒在沒有心理壓力的情況下,許多幼兒常常會在各場合自發地、旁若無人地作畫,并會長時間陶醉于這種充滿樂趣的想象中,當我讓幼兒作意愿畫的時候,孩子們的表現很投入,也是最開心的時候,因此,我努力使畫畫成為幼兒喜歡和感興趣的活動,并讓幼兒在活動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表現自己的個性特點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另外,我理解童心,從兒童的角度去欣賞繪畫,不追求完美。盡情發現畫面上每一根線條、圖形、色彩傳達出的幼兒的思想和情感,贊賞幼兒點滴的創造,并提供機會讓幼兒進行分享、交流,提高評價能力。采用適當的方法獎勵幼兒,使幼兒得到滿足,產生快感,受到激勵。抓準時機,教給孩子技能技巧,讓孩子畫出心中的畫,促進幼兒個性的發展。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幾乎哪個孩子都喜歡看動畫片,但是看電視沒有節制是不可以的,它會損害眼睛。現在熱播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幾乎哪天都播放,孩子一看就是一天。這不前幾天開家長會,東東的媽媽反映,孩子在家天天看電視,怎么吆喝都不管用,請老師想辦法。不止是東東的媽媽一個人這樣說,很多家長都反映,現在的孩子都不好管了。
開完家長會后,我和同班老師商議了一個辦法,辦法就是可以讓孩子們回家看電視,時間是一個小時,并且你要把你看的動畫片的內容,第二天講給起他的孩子聽。我把這個辦法對孩子們說了,孩子們都很高興,這個辦法實施了一段時間以來,我發現效果還是不錯的,有的家長反映,孩子在家看電視的時間少了,并且看完自覺地讓家長看,孩子們在班上講的內容也很充實,這個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看電視的時間少了,而且也鍛煉了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我覺的很好。
《中班幼兒隨筆3篇》:中班幼兒隨筆第1篇好孩子太累早上,晨晨一臉不情愿地來到班里。“怎么了,晨晨?”我問。“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了,這幾天早上來幼兒園總是別別扭扭的,問他是不是不
《50篇幼兒園教育隨筆中班上》:50篇幼兒園教育隨筆中班上第1篇幼兒園中班教育隨筆【1】午餐在當今這個社會咱們的孩子生活在一種愉悅的時代一來伸手二來張口。每次在我的耳邊總是有家長在嘮叨著,老師孩子吃
《幼兒教師隨筆中班17篇》:第1篇幼兒教師隨筆中班 新學期開始,我們又迎來了一批新的小朋友。他們中大多數孩子沒有上過托班,乍然離開自己熟悉的家和家人,進入幼兒園這么一個全新的環境,有多么的不適應。 看,幾個性格內向、膽怯的孩子從父母或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