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18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美甲店教案跟反思四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實錄:
角色游戲開始了,徐佳瑤穿上了美發師的工作服,拿起了電吹風、各色發夾、彩帶招呼著跟前來回走過的小伙伴“快來美發呀!我們的美發技術是一流的,保證你滿意。”在她的宣傳下果然有幾個“愛美一族”的姑娘受不了誘惑走了進去嘗試一下。
“我想做個新娘頭,”陸澤清翻開了桌上的美容書,指著其中的一頁說。徐佳瑤馬上熱情相迎,并像模像樣的拿起吹風機為她塑造發型,用橡皮筋扎了個馬尾,選了幾個彩色發夾固定發型,最后插上了彩色綢帶,陸澤清滿意地點了點頭。此時一旁的張佳倩急著說:“我也做一個發型,但你要做得和美容書上一模一樣,頭發也要彩色的。”徐佳瑤一時為難起來,說:“這里沒有染發劑,我給你戴上兩個假發圈吧,也很好看的。”張佳倩一看說:“黑色的我不要,還有好看點的假發嗎?”當得知沒有時只好失望地離開了美發店。徐佳瑤又接待了幾個客人后生意顯得冷清了一些。雖然仍在熱情地招呼著,但生意似乎不太理想。
現象分析:
從美發店游戲中可看出,中班孩子的角色游戲的主題擴展,情節得到了發展。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中班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的思維也由直覺行動性開始轉向具體形象的思維,比起小班幼兒的角色游戲情節要復雜。美發師能向客人作介紹且會用語言招呼客人,能用語言與同伴交往。再者,中班幼兒在進行角色游戲時能認真扮演角色,并且還有了初步的規則意識。隨便離開崗位的現象少了,因為他們在游戲前就分配好了各自的角色,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識。從游戲過程中我也發現了現有的游戲材料已不能滿足幼兒游戲情節發展的需要了。而材料投放是要以幼兒需要興趣為出發點的;游戲中幼兒根據自己的
愿望和想法與玩具材料發生互動,才能使活動的方式方法具有靈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兒真正產生興趣和自主體驗,在美發店中的小道具顯然顯得有點貧乏。
采取措施:
此時的我認為有必要介入幼兒的游戲。于是我以角色的身份走入了美發店。“美發師,我今天帶了自己做的假發圈,你說好看嗎?”徐佳瑤見了忙說:“這發圈能戴嗎?”(她見我拿來的是用彩色扭扭棒做的假發圈,露出了一臉的好奇。)“當然行了,”邊說我邊將發圈插在了頭上。于是,徐佳瑤幫我為我設計了起來。正梳著頭發準備夾發夾的時候,突然我故意叫了起來:“哎呀,我有急事得走了,這彩色假發圈先放在這,我等一會兒再來好嗎?”經我如此一說,她馬上點頭表示了同意。當我離開后觀察到,徐佳瑤又將此發圈給其他孩子戴上了,孩子們相當喜歡,并表示可以到材料庫取一些材料自己做。徐佳瑤后來還主動外出宣傳呢。此后,在美發店出現了“美發區”并提供了一些半成品的操作材料。孩子們對制作自己的“美發用品”產生了越來越濃的興趣,連一些動手能力弱的孩子也爭相回家收集各種彩色綢帶帶回幼兒園。我覺察到了孩子們的興趣、需要后在材料庫中我有意識增添了類似的材料。同時“美發用品商店”的游戲主題也開始萌芽了。
教學反思:
在這一游戲案例中我體會最深的是在幼兒自主性游戲中老師不能是傳統意義上的老師角色。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敏銳地觀察每個孩子的每一點變化,了解他們的每項興趣與需要,通過觀察游戲了解幼兒,通過環境材料的創設和適當的介入支持幼兒的游戲。游戲中當觀察到美發店生意冷清了一段時間后, 我以游戲者的身份以自己的行動以及游戲的語言和材料,暗示幼兒的游戲行為,促進幼兒游戲的發展。由于孩子們玩游戲還是停留在已有的經驗之上,沒有動腦筋去創新,膽子還太小,沒有放開,不會選用替代物。我及時提供、調整了游戲材料,且為幼兒提供一些半成品,指導幼兒進行以物代物、一物多用,讓幼兒能夠自主的活動。以后玩游戲要重點引導孩子動腦筋去創新,選用替代物。
幼兒活動情況記錄:嘉嘉今天被涵涵安排到了美甲店工作,游戲剛一開始,就有其他班級的男孩子來美甲店做指甲。其他班的小朋友說:“美甲多少錢啊?”嘉嘉側過身子說:“1塊錢一個手指。”小朋友問:“你說什么?”嘉嘉大聲了點說:“1塊錢。”小朋友又說:“我要做恐龍圖案的指甲。”嘉嘉說:“我不會。”小朋友說:“那坦克指甲行不行?”嘉嘉還是搖搖頭。小朋友聽了,說:“怎么什么都沒有,我走了。”
行為分析:嘉嘉是一個面對熟悉的人很活潑的孩子,面對不熟悉的人時就會變得十分內向。游戲中他被安排到美甲店,面對其他班級的小朋友,嘉嘉是有點不自然的,講話也是低低的,不會主動去為客人服務。他對美甲店的玩法很熟悉,能夠為小客人們制作好看的美甲。但是最近我們班級有美甲上畫新圖案的玩法,他不知道,所以在對話中很被動。
教師后續的支持:1.混班游戲讓孩子們認識更多小朋友的同時,也要關注要一些內向的孩子,引導他們適應游戲環境。
2.角色游戲講評時可以圍繞今天孩子們發明的新玩法來介紹,鼓勵孩子們在游戲中相處多種多樣的玩法,豐富角色游戲的內容。
在角色游戲中,佳佳說:“你要做什么樣子的美甲?”可可說:“我要做有小兔子形狀和小貓形狀的美甲。”佳佳說:“小兔子形狀和小貓形狀的美甲要貴一點的,你的錢不夠啊。”可可說:“那我再去取一點來。要多取多少錢。”佳佳算了一下說:“你再取十塊錢來。”可可把錢取回來后,佳佳已經在畫小兔子了。她收了可可的錢后對她說:“我已經幫你做好了小兔子的美甲了。”
行為分析:隨著年齡增大,男孩子與女孩子之間的性別意識越來越明顯了,在今天的角色游戲中沒有男孩子會去美甲店。導致后面的按摩店里也沒有男孩子來玩。在活動中,佳佳能夠用禮貌用語與顧客交流,詢問顧客的需求,并且在后面的算價錢中也能運用加法進行了計算。可可在活動中比上學期進步了很多,能夠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設計師。
教師后續的支持:1.美甲店的內容太單一了,不太適合男孩子,可以除了美甲之外還可以發展其他的內容,例如男孩子們會很感興趣的紋身等。2.把幼兒好的想法及時與其他的孩子分享,創造出更多的角色游戲玩法。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小時候的我們也喜歡游戲喜歡玩,我回想兒時的游戲,處處都是對人的鍛煉。拾子是印象深刻的一種游戲。
游戲基礎玩法:選擇十個石子作為一副“色子”,用來決定輸贏。兩個人的游戲總有一個先開始,剪刀石頭布是最公平最讓人信服的方法。贏的那個人先開始玩。十個石子攥在一個手里,向上拋的同事手背打開讓石子落在手背上。如果沒有石子落在手背上就算輸了,那么就要換另外一個人玩。然后,手背拋起石子,讓石子在空中劃落的同時手要去抓住一個或者多個石子。此時手里只能有一個石子,如果抓住的是多個石子,那么可以把多余的石子一個一個選擇你想放的位置來安放。最后是一個一個的拾子,把手里石子拋上空中的同時要撿起地上的一個石子然后接住落下來的石子。如果沒有接住就是輸了。
游戲玩法創新一:在熟悉了基礎玩法后,熟練的技巧總是不能滿足內心的成就感。于是,拾子游戲變幻就開始了。“色子”的材料范圍廣了。彈珠、酒瓶蓋都成了不錯的選擇,彈珠光滑不好拿捏,酒瓶蓋形狀不規則且扁平不好拾。這對拾子人來說都是進一步的挑戰。
游戲玩法創新二:游戲環境的選擇不同了。沙土環境總是讓人拋起石子的同時也揚起了沙,混淆視線,想要抓住石子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如果是彈珠,很容易被沙子蓋住。在光滑的游戲環境里,石子分散的很廣,如何讓它們集中一些,也是玩時候的一種技能。
游戲玩法創新三:游戲的要求不同了。10個石子,一個在手里,在抓地上的石子的時候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有的要求一個一個地抓,不能多抓;有的要求3個3個地抓,不能多抓也不能少抓;有的要求第一次抓1個,第二次抓2個,第三次抓3個,第四次抓3個。
當然,游戲的創新玩法也不是單一的,是相互交叉搭配的。這就使游戲進入了更高的難度層次。回想游戲的細節,對人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首先,游戲本身是一個合作游戲。先要找到玩伴才能開始游戲,這對人的社會交往是非常有利的,如何邀請別人游戲,如何能邀請成功,這些都發展著社交的技能。如果別人拒絕了,自己也會想一想別人為什么會拒絕,無形中也鍛煉了邏輯思維。拒絕是殘忍的一件事情,雖然會有挫敗感但內心接受的同時也增強了自己的抗挫折能力。
其次,游戲的過程發展著人的手眼協調能力、手部精細動作、手部抓握速度等。
最后,在游戲創新玩法的過程中,發展著數的分與合,數的調控分配能力等。而且,在創新的過程中,規則的變化發展著人的適應能力。規則的制定發展著人與人之間的協商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班游戲教案20篇》:《中班游戲教案20篇》供各位幼兒園教師參考學習,搜集最新最全的中班游戲教案20篇,歡迎收藏學習!
《大班食品安全教案30篇》:第1篇、大班安全活動教案:食品安全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集體討論活動。 2、認識食品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以及安全標志。 3、能夠辨別食品的安全,購買健康合格產品。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
《大班健康教案10篇》:大班健康教案10篇供各位教師參考學習,我們會定期更新增加更新教案,歡迎收藏!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