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幼兒園健康衛生教育教案十二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第1篇、小班數學活動小兔搬家教案反思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ABAB的排列規律。
2、嘗試有規律的交替排序,培養幼兒的邏輯推理能力。
3、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二、活動準備:
課件,紅色、藍色的花,小兔回家的路,展板,小兔頭飾三、活動過程:
(一)小兔搬家1、教師頭戴小兔頭飾:"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2、我今天有個好消息想分享給小朋友們:我要搬新家了!所以,我想去采些花來裝飾我的小路。
(二)探索、發現規律。
1、漂亮的花(1)哇,草地上有好多花呀,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顏色?
(2)這些花是怎么排隊的?指名說---集體說(引導幼兒看課件觀察,并說出排序的規律。)(3)老師小結:原來這些花是按照一朵紅色,一朵藍色,一朵紅色,一朵藍色的規律交替的排列著。所以顯得更漂亮。
2、摘花啦(1)小兔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去摘花了,我們來看看小兔是怎么摘花的吧?
(3)教師邊操作課件,邊請小朋友說一朵紅色,一朵藍色,一朵紅色,一朵藍色。
(4)草地上的花真多呀,小朋友也來幫我一起摘,好嗎?但是在摘花摘花的時候我有個要求:一朵紅色,一朵藍色,一朵紅色,一朵藍色的摘,邊說邊摘。
(5)幼兒操作摘花,教師在旁指導。
(6)引導摘完花的幼兒將花送進各組的框子。
3、裝飾小路(1)小朋友們幫小兔摘了好多花呀,小兔已經開始裝飾小路了。
(2)教師出示已經裝飾好的小路,引導幼兒說說,小兔是怎么裝飾小路的?
(3)請個別幼兒操作。
(5)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試試?那我們現在走到桌子旁,趕緊去試試吧!
(6)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三)展示成果(1)將幼兒的作品連在一起展示在展板上。
(2)請幼兒觀察,驗證小路是否正確,有問題的我們一起驗證。
(3)師幼一起驗證個別成果。
(4)謝謝小朋友幫我裝飾了小路,今天的小路裝飾的都特別漂亮。
(5)那我們現在踏著這漂亮的小路,一起去小兔家玩吧!
教學反思
這節課有兒掌握的不是很好,由于我班幼兒大多數都是民族幼兒,對漢語的理解能力較差,對漢語的一些詞和句子理解不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意識到要想讓民族幼兒學好漢語,掌握漢語的詞和句子必須要多說,多聽,多練習。
第2篇、大班健康不隨地吐痰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懂得隨地吐痰是不衛生、不文明的表現。
2.結合圖片和討論,知道有些病菌會通過空氣傳播疾病,了解隨地吐痰傳播病菌的危害。
3.逐步養成不隨地吐痰的習慣。
4.鞏固和加深對眼睛作用的認識,了解眼睛損傷給生活帶來的影響。
5.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了解隨地吐痰不僅會污染生活環境,而且還會危害身體健康。
圖片(小朋友隨地吐痰)2.請小朋友回家向爸爸、媽媽咨詢有關痰和病菌傳播的危害。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使幼兒明白:我們不能隨地吐痰,隨地吐痰是不文明、不衛生的行為。
2.教師引導幼兒參與討論:
▲在我們的痰里面,有什么?
▲你知道痰里面的病菌是怎樣傳播的?
鼓勵幼兒大膽地談談痰傳播疾病的途徑。
3.教師小結:生病的病人身體內有很多的病菌,吐出的痰里也村有許多的病菌,這些闥如果被人踩了,就把細菌帶到了各個地方;這些痰被太陽曬干了,痰里的病菌會跑道空氣中,就會被吸入我們的身體內,傳播各種病菌,危害人體的健康。
4.組織幼兒討論:
▲自己在生病痰多的時候,如何保護他人的健康和環境的衛生?
使幼兒明確衛生要求:不能隨地吐痰,咳嗽時不要正對他人,并且要用手帕或手捂住嘴巴。
▲如果你有痰呀,怎么辦呢?
幼兒與教師共同討論并得出以下的結論:
①吐在垃圾箱中。
②如果附近沒有垃圾箱,可以把痰吐在紙頭上,等有了垃圾箱再扔進去。
③可以把吐在廁所里,用水沖掉。
2.了解病菌傳播的多種途徑。
▲你知道哪些疾病是通過空氣傳播的呢?(感冒、肺結核等)▲你還知道哪些疾病,它們是通過什么途徑傳播的?
(教師舉例,如:紅眼病--接觸傳染)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孩子們掌握的不錯,興趣濃厚,但在實踐中孩子并不能按學習到的去履行,這需要成人做榜樣,并督促孩子去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第3篇、小班數學活動拼圖游戲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圖形的認識,感知圖形之間的組合關系。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對數學的興趣。
3、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正方形 三角形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通過游戲"猜猜看"導入,復習對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認識。)老師:小朋友們好,這節課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很多圖形寶寶,我們來看看,都 有哪些圖形呢?我先不告訴你們它的名字,我來說它的樣子,看看那個小朋友能猜出 來它是誰。這個圖形寶寶和太陽公公的形狀一樣。
(根據這一特征,幼兒可以猜出是圓形。如果不能,老師再說出第二個條件。)老師:對,是圓形寶寶,我們和圓形寶寶打個招呼吧。(繼續出示正方形和三角形)老師:好啦,我們繼續看看還有什么圖形寶寶吧,大家跟他們打個招呼好嗎?
(幼兒打招呼)二、基本部分。
老師:這些圖形寶寶小朋友都認識。那你還知道有什么東西和他們的形狀一樣呢?
(引導幼兒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如手帕是正方形的,餅干是圓形的等等。 可以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想象,鼓勵幼兒發散思維。)老師示范拼擺圖形,引導觀察圖形間的組合關系。
老師:小朋友們說的好,老師現在要變個魔術給小朋友們看,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
(老師可自由組合拼擺出不同的圖案。如橢圓形和三角形組成蝴蝶,小花,三種圖 形組合成小貓,飛機等。)老師:小朋友看,圖形寶寶變成什么了? (小花)老師:小花的花瓣是什么圖形寶寶變的呀? (三角形)。
老師:小花的花心呢? (是圓形寶寶變的)老師:那現在我們來一起說說,小花是由幾個三角形組成的,我們來一起數一數吧! 那蝴蝶是由幾個橢圓形和三角形組成的呢? (幼兒回答)三、活動結束。
老師:原來啊,這些圖形寶寶可以拼成這么多好看的圖形呢,回家之后小朋友也可以自己來動手做一做,好嗎?、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第4篇、小班數學公開課數字寶寶教案反思
數學活動《有趣的數字寶寶》
三.活動目標:
1、在認識數字0——9的前提下,將他們排序。
2、在比較觀察中,了解發現數字在生活中的意義。
3、數字變化后,幼兒對其形狀感興趣,幷樂意產生想象。
4、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5、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四.活動準備:
PPT課件、日歷、奶瓶、溫度計
五.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10個格子,幼兒數出。
2、幼兒根據提示猜出每個格子中的數字寶寶。
(二):1、給數字寶寶排序(提示順序,倒序,單數,雙數)
0123456789
9876543210
13579
2468
2、分享老師展示的各種排列方式
(1)認識基數13579
(2)順時針,圓形,三角形
(三):結合生活中的數字,讓幼兒理解這些數字寶寶所表示的意義,教師展示PPT中不同的物體
(1)日歷
(2)奶瓶
(3)溫度計
(4)目錄
(四):數字寶寶的組合圖形
幼兒逐一觀察每個有數字寶寶組成的圖形,說一說畫的是哪些圖形?是有哪些數字寶寶組成的?
(五):活動延伸:
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數字寶寶,動手畫一畫。
教學反思
活動中,我充分考慮到如何“防止小學傾向”活動全過程以游戲為主,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特別是隨著音樂的身體活動,不僅讓幼兒認識自已,又找到了自已身體上與數字有關的事物。
活動中,投放了一些材料。打扮漂亮的貓寶寶;分組裝好的花片;裝有數字的彩色氣球。這些調動了幼兒的興趣,做到材料投放的有效。在小屋內,上床有氣球,幼兒爬上床才取下氣球,鍛煉幼兒的攀爬技能。
課后,有個聽課老師問我,你這節課是不是想實現孩子認識1-5,初步理解數意義?我說,是啊。可后來細細一想,我真的實現了。我預定的目標的嗎?是不是每個幼兒都認識了呢?今后在活動中要注重實現活動目標
如果讓我重上這節課,在“神秘小屋探險 ”時,我會和幼兒做一些進入“神秘小屋”的準備活動。如手電筒等。
第5篇、小班數學活動快樂的毛毛蟲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5以內的數量,能按點卡匹配相應的圖片和實物。
2.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準備胸前有袋袋的黃、綠色肚兜,供幼兒系上扮毛毛蟲。
與故事內容相對應的食物小圖片若干,1~5點卡、5格分類盒、教學課件、歡快的音樂伴奏帶、紗巾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趣師:今天天氣真好,毛毛蟲們快到草地上來玩吧!
(在歡快的音樂伴奏下,師生一起模仿毛毛蟲快樂地在"草地"上爬行、嬉戲,教師不時地用頭輕輕觸碰幼兒的頭或用臉輕輕地貼近幼兒的臉,并大聲地招呼:"你好!""你真可愛!"……在教師的感染下,幼兒也快樂地相互碰碰頭、貼貼臉,整個氣氛輕松、快樂而友好。)二、逐段欣賞故事,模仿游戲,感知5以內的數量。
1.欣賞第一段故事,讓幼兒在看看、說說、數數中,感知5以內的數量。
師:毛毛蟲第一天找到什么食物?有幾個啊?
2、教師帶領幼兒模仿游戲,感知5以內的數量。
師:寶寶們肚子有點餓了吧?我們也去找蘋果吃。
你找到了什么?數數有幾個?
師:趕快把這些好吃的食物吃掉吧。
(幼兒"啊嗚啊嗚",將圖片放進胸前的兜兜里。)師生在草地上邊爬邊尋找食物(教師向場地撒小圖片)。根據幼兒在場地上聚集的情況,可不斷變換著方向向空處撒小圖片,保證幼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3、出示相應的點卡。
師:你剛剛吃了什么,有幾個?
一個蘋果,可以用一個圓點來表示。
4、依次類推,欣賞并模仿第二、三、四、五段故事。
5、師:毛毛蟲吃飽了,它找到了一片樹葉,趴在上面睡著了。我們悄悄的來做游戲吧。
三、點卡找朋友――匹配1.教師出示點卡,示范匹配相應數量的食物。
師:圓點寶寶們想和這些好吃的食物做朋友,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們吧。
2.操作活動。幼兒每人取一份分類盒,將兜兜中的小圖片,按數量匹配到分類盒中相應點子下面的空格里。
3.集體和老師一起驗證。
四、毛毛蟲變蝴蝶――感受快樂1.師:毛毛蟲醒來的時候,長出了一對翅膀,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啦!
2.音樂聲中,師生一起揮舞著學蝴蝶飛出活動室。
附故事:毛毛蟲一條綠色的毛毛蟲,爬呀爬呀,它的肚子餓了,想找一些東西吃。
第一天,它看見了一個紅蘋果,"啊嗚、啊嗚"大口吃掉了。
第二天,它發現兩只黃香蕉,"啊嗚、啊嗚"大口吃掉了。
第三天,它找到三片綠樹葉,"啊嗚、啊嗚"大口吃掉了。
第四天,它又發現了四塊巧克力,"啊嗚、啊嗚"大口吃掉了。
第五天,它找到五顆紫葡萄,又"啊嗚、啊嗚"大口吃掉了。
毛毛蟲的肚子不再"咕嚕咕嚕"叫了,它快樂地趴在葉子上說:"我要結一個繭,把自己包起來,好好睡一覺。"過了幾天,毛毛蟲醒來了。它的腳不見了,長出了一對美麗的翅膀。它說:"我變成一只美麗的蝴蝶啦!"
活動反思:
爬是幼兒體育活動中六個基本動作之一,它是手膝著地,交替有節奏的運動,它不僅可以增強幼兒四肢肌肉的力量,還可以促進幼兒大腦兩半球的健康發展。我班幼兒特別喜歡在地上爬,所以就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特點設計了此活動。
幼兒在整個游戲過程中興致高昂,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嘗試不知不覺地掌握了各種類型的爬。望著幼兒興奮的笑臉,我由衷的感到只有了解小班幼兒的特點,才可能較好的設計出適合幼兒發展的有價值的小班活動,也只有不斷反思、總結,才能使自己和幼兒都得以成長和發展。
第6篇、大班健康食品袋上的小秘密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知道食品袋上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要食用新鮮的食品。
了解幾種常見的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冷藏、冷凍、干燥、罐裝等。
樂意參加調查實踐活動,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完成調查內容。
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生的方法。
鞏固和加深對眼睛作用的認識,了解眼睛損傷給生活帶來的影響。
【活動過程】
1 教師引導幼兒初步了解事物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教師組織幼兒觀察大家事先收集的食品外包裝。
引導幼兒討論:你發現食品袋上有什么?包裝上為什么要注明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教師小結:在購買食品時要注意看清外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這樣可以保證我們吃上新鮮、衛生的食物。
2、教師和幼兒共同進行食品保存方法的調查。
教師激發幼兒的調查興趣。
活動反思:
食品是幼兒每天都接觸的,知道食品的食用安全是幼兒應具備的技能,此活動貼近幼兒生活,具有易于操作性且能豐富幼兒生活經驗。幼兒對周圍事物十分感興趣,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歡探索問題,但孩子有時會對事物認識不全面,缺乏科學性,通過本次活動在幼兒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大膽探索,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并能對現象能進行客觀描述的能力。孩子們了解包裝袋上的信息,重點引導幼兒對食品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有了一定的認識,并學習用筆記錄自己食品袋上的日期。
第7篇、大班健康牛牛換牙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孩子們對于自己的身體中藏著的秘密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逐步了解了自己身體的特征以及在生長過程中的變化,體驗著成長的快樂。大班年齡段對于幼兒來說有一個重要的得長大的標志就是換牙了,孩子在面對自己從來沒經歷的事情時,都有一種不安甚至恐懼心理,這個時期正是我們開展對幼兒健康教育的最佳時機。所以針對幼兒現一階段的熱點設計了關于牙齒的活動,讓幼兒了解自己的牙齒,正確對待換牙等情況。
活動目標:
1、樹立護牙意識,消除換牙帶來的恐懼心理。
2、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學會健康護牙。
3、了解愛護牙齒小常識。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5、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活動前了解本班幼兒換牙的情況2、PPT課件3、音樂 4、每人一把牙刷活動設想:價值分析:
一、導入大家剛才在歌曲里都做了些什么?你們的牙齒干凈了嗎?請張開嘴巴讓大家看一看,你們也相互欣賞一下。但是,有一個小朋友他就沒那么幸運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聽了故事,你就知道了。
二、討論故事內容,初步了解換牙的基本常識,將幼兒和老師的牙齒做比較,學習乳牙、恒牙的概念提問:“牛牛的牙齒怎么了?好好的牙齒怎么會掉下來呢?知道換牙是怎么回事嗎?”出示PPT乳牙以及恒牙圖片,看圖講解。
1、互相觀察換牙情況,消除換牙帶來的恐懼心理。
2、了解換牙時的衛生。
①不能用手晃動乳牙提問:當你發現自己的牙齒活動了,怎么辦?
②不能用舌頭舔換牙部位“有的小朋友會用舌頭去舔剛剛長出來的牙齒,這樣對嗎?為什么?
③克服恐懼,勇敢對待④特殊情況下,讓爸爸媽媽帶領去看牙醫。
提問:有些小朋友的乳牙還沒有掉,新牙就在旁邊長出來了,這時該怎么辦呢?
教師總結并展示圖片,簡單講解愛護牙齒的小方法。
三、請小朋友實際操作,演示自己在家的刷牙方法。
總結刷牙方法: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往上刷,里面同樣方法刷,咬合面橫著刷,不能低于三分鐘,刷刷干凈講衛生。
四、結束:跟著音樂教師和小朋友一起刷牙,結束離場。
[活動反思]
《換牙》是本期健康活動主題之一,借助幼兒換牙期,對幼兒進行換牙護牙的教育,幫助幼兒學習刷牙的正確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習慣。本次活動中,孩子通過觀察、繪畫、小組討論等多種學習方式,讓幼兒體驗和分享了換牙給自己帶來的特殊感受,并與大家分享了由此帶來的成長的喜悅和煩惱,初步了解了換牙的常識。
第8篇、小班數學公開課區分上下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指南》中數學領域認知目標3"感知形狀與空間關系"明確指出:能感知物體基本的空間位置與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詞。小班幼兒年齡段為3-4歲,對小動物和各種玩具都非常感興趣,抓住這一特征,我會以這些東西為教具,以一個物體作為參照物,讓幼兒區分出物體所在上下的位置關系。
活動目標:
1、能以客體為中心區分上下,感知上下位置關系。
2、學習用"××在××的上面,××在××的下面"的句式表述。
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4、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重點:能夠以客體為中心,感知物體所在上下的位置關系。
活動難點:讓幼兒嘗試用一句完整的話"××在××的上面,××在××的下面"來表述物體的上下位置關系。
活動準備:圖片及玩具若干,白板,桌子,椅子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二)出示毛絨玩具小鴨、小狗,學習以客體為中心區分上下(三)游戲:躲貓貓(四)活動結束活動延伸
活動反思:
整節活動幼兒的積極性特別高,利用課間教育幼兒非常感興趣,也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整個活動利用游戲貫穿始終,使孩子在感受中認識了上下,一環扣一環,完成了活動目標。
第9篇、大班健康少吃零食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和食物在人體內消化吸收過程
2、學習簡單的自我保護方法
3、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
4、鞏固和加深對眼睛作用的認識,了解眼睛損傷給生活帶來的影響。
5、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電腦制作《小豆子的旅行》(或圖片及小豆子旅行的故事錄音)
(2)健康知識卡片、消化圖、自制健康行為棋
活動過程:
一、觀看"小豆子的旅行",了解各器官的功能
今天,有顆小豆子要到淘淘的消化器官中去旅行,它會看到些什么,里面會發生什么事呢?請小豆子來告訴我們。
(1)放第一段食物從口腔到食管的動畫。
提問:小豆子從哪里進去?看到了什么?
(2)放第二段,了解胃的功能。
提問:胃有什么作用?
小豆子在胃里還看見了什么?
我們怎樣來保護我們的胃呢?
小結:以后我們要注意,少吃冷、硬的東西,少吃零食,不吃不干凈的東西,不能吃得太飽,也不能餓壞了胃,要吃飽早飯少喝冷飲。
(這一部分的目標是讓幼兒在了解胃的功能的基礎上知道不良的飲食習慣會使胃生病。)
(3)放第三段,提問:小豆子到哪里去?(小腸)小腸有什么用呢?
小豆子在小腸里看到些什么呢?
小豆子為什么沒有從小門里出去呢?
(這一部分的目標是讓幼兒知道食物沒有被磨碎就不能被身體吸收利用。)
(4)第四段錄音。
提問:小豆子又到了哪里呢?
大腸里都是些什么呢?什么叫殘渣?能不能讓殘渣長時間在體內呢?
小結:我們小朋友要定時大便。
二、分組找順序排圖
我們知道了每個消化器官的用處,現在,老師為每組小朋友準備了一套圖片分別表示每個消化器官的工作情況,請各組小朋友合作,按照剛才小豆子旅行的順序排列出來。然后,講一講為什么這樣排?
(圖略)
在觀察圖片基礎上討論如何保護各消化器官
例:(1)如何保護牙齒,保持牙齒的鋒利。
(2)食管旁邊有一把小鎖,平時是關閉。如邊吃飯邊講,就會把食物嗆入氣管。
(3)大腸里的殘渣都是些臟的東西,所以大便以后要洗手。
(這一部分的目標是通過形象的圖片進一步了解各器官的功能及消化的順序。)
三、進行健康知識有獎搶答活動,把幼兒分成四隊。
準備些圖片,上面有的行為是對的,有的是錯的,當教師出示圖片時馬上搶答對還是錯?為什么?回答得又多又對者為優勝。
內容有:小攤下吃東西、喝酒。運動后馬上喝水,飯后劇烈運動,吃湯飽飯等。
延伸活動:玩健康行為棋,(棋譜上都是一些生活習慣方面的內容)
1、老師講一下下棋的規劃。
2、幫助幼兒理解棋盤上圖的意思。
3、自由結合下棋。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設計中,我所設計的目標中幫助其他幼兒不吃零食這個動目標沒有達到,幼兒他不知道怎么去勸說其他的小朋友.他只能說出這個食品不能吃,吃了會肚子痛,不能用更好的語言表達出來。
通過本次活動的設計讓我知道了在活動期間要用標準的語言來說,需要多次舉例.在活動期間要多讓幼兒思考該怎么表述,并且糾正幼兒不對表述方式。
第10篇、大班健康哪些東西不能吃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食品的保質期及它的作用,知道應該在保質期內實用食品,激發幼兒的食品衛生意識;
2、能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探索和發現;
3、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4、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生的方法。
活動準備:教室里面的各種廢舊物品
活動流程:談話導入--觀察感知--聯系3、15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師:老師今天的身體有點不舒服,我的肚子有點疼,你們知道怎么回事嗎?(幼兒猜測)
其實,我是吃壞了東西了,哎,昨天的時候,老師和好朋友出去玩,買了一些牛奶喝了,誰知道牛奶是過期的,所以,老師的肚子現在還疼呢。吃了過期的東西會不舒服的,會生病的。
老師是怎么知道吃過的牛奶是過期的呢?(盒子上有時間的)盒子上的時間叫食品保質期
2、觀察感知哪些食品有保質期啊?看看我們的教室里面哪些東西有保質期啊?你在哪里找到保質期?師生小結:一般來說,飲料的保質期都在哪里?(瓶口上)
盒子包裝的保質期在哪里啊?(盒子底部)口袋食品的保質期在哪里啊?(口袋邊上)
原來他們的位置都不一樣的啊師:那保質期的時間是不是都是一樣的呢?回家的時候你們看看再告訴我。
3、聯系315講一講昨天老師吃了過期的食品后,你們知道老師是怎么做的嗎?我去消費者協會投訴了,因為昨天是3、15號,也就是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如果你買的東西質量不好或者是過期食品都可以為自己討回公道的。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是根據我班幼兒具體存在的問題所設計的,在活動中讓每位幼兒通過觀看課件來感受這種行為的危害性和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孩子的反應很好,在活動后,孩子在用餐時也能盡量注意吃飯時要注意的問題,同時,也不再撿地上臟的東西吃,不足在于,我沒有加入有趣的游戲,讓孩子們能夠鞏固所學的內容,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先與家長溝通,讓家長記錄一下幼兒在家中的進餐片段,以免幼兒在幼兒園時能夠注意,但是在家中又會出現不好的習慣,同時設計一些有趣的游戲,比如說“誰是我的好朋友?”讓孩子能分辨哪些東西可以吃,哪些東西不能吃。這樣教育效果就會更加明顯,同時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提醒孩子們的飲食行為!
第11篇、小班數學認識1到10的數字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繼續認識、熟悉、分辨數字1-10。
2.正確感知1至10之類數字的排序。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活動準備:
1.大數字卡片1-10
2.四張實物卡
3.幼兒數字卡片1-10若干
活動過程:
1.通過欣賞《數字歌》復習數字1至10。
2.復習數字1-10
(1)教師出示數字卡,讓幼兒認讀
教師:我們請來了幾位數字朋友,看看都有誰?
(2)教師出示實物卡,請幼兒找出相應數量的數字卡并粘貼
教師:有幾個蘋果?用數字幾來表示?請你把它找出來。
3.玩游戲“數字蹲蹲”
(1)介紹游戲玩法:老師選10個小朋友分別拿上1-10的數字卡,教師手拿數字卡1,為游戲開頭,如“數字1蹲,數字1蹲,數字1蹲完數字2蹲”“數字2蹲,數字2蹲,數字2蹲完數字3蹲”以此類推,直至10位小朋友全蹲完。
(2)請全體幼兒分別拿上1-10的數字卡,圍成圓圈,集體玩數字蹲游戲。
4.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讓兒童學會學習是21世紀世界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它必然要求教師改變角色和方法,作為兒童的援助者,引導兒童自主學習。所以在教學活動中要關注對兒童的引導和啟發,把教育的重心從“教什么,學什么”轉移到“如何學”上來。現在,我采取了為幼兒創設學習環境,引導幼兒主動探索,并在矛盾中尋找答案的學習方法,發現幼兒能積極投入,思維也很活躍,由于所學的內容是幼兒通過實踐、思考后自主習得的,所以幼兒能較快理解并掌握,與此同時,也激發了幼兒大腦的積極參與,有利于幼兒腦功能的開發。
第12篇、大班健康快到空氣好的地方去玩教案反思
一、教學目標:
知道空氣是維持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
懂得為保障人體健康,減少疾病,
多吸收新鮮空氣的一般方法。
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生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懂得人吸收新鮮空氣的意義;
三、教學難點: 了解有關人們呼吸的知識
四、教具準備:人體呼吸系統掛圖一張。
五、教學內容與過程:
1、 出示掛圖,講解:空氣的組成,空氣對人體健康的作用,人們的呼吸等問題。
2、 啟發學生說說城鄉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空氣污染,
3、 看掛圖,進一步講解注意呼吸過程的衛生。
4、 教師總結本課要點:強調要多吸收新鮮空氣,保障人體健康。
5、作業:回家做空氣與小動物生存關系的小實驗。
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新鮮空氣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大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