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四季教案中班5篇
日期:2021-07-02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藝術四季教案中班5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第1篇、中班科學活動感受四季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進一步比較四季的明顯不同。 2、感受季節的不斷漸變以及它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3、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兒歌掛圖,大字紙;故事書《魔法奶奶的電話》;寫有四季字卡的 紙條,后面有雙面膠(人手一套);魔法電話教具 活動過程: 一、復習兒歌“春夏秋冬轉圈圈”,及四季排列,月份分配 1. 觀察魔法電話:魔法電話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它能撥通春姐姐、夏大哥、秋姑姑和冬爺爺,找找四個鍵分別在哪里? 2. 邊聽故事邊通過觀察圖片,猜想小朋友喜歡某個季節的理由。 3. 提問:故事里誰喜歡夏天?她為什么喜歡夏天?你喜歡夏天嗎?為什么?老師用簡畫記錄,從而補充故事內容。(其他季節按同樣方法提問) 二、游戲四季輪換拍 1. 幼兒每人一套寫有春夏秋冬的紙條,分別畫上四季簡易圖,將畫好的紙用雙面膠貼在衣服雙手易拍到的地方,化裝成季節娃娃。 2. 聽游戲帶領著發出的語言指令迅速做出反應,即用手拍貼在身上的圖畫 單手拍:如聽到“吃火鍋是什么季節?”邊答邊拍身上圖片。 雙手拍:如聽到“夏天過去是什么季節?再過去又是什么季節?”兩手分 別拍在相應圖上,并回答“夏天…….” 連續拍:如從春天到冬天 結伴拍他人 邊拍圖畫邊念兒歌“春夏秋冬轉圈圈”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現的樂趣。
第2篇、中班科學認識四季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1、了解四季里常見的花。2、知道四季變化的順序,初步感知四季是不斷變化的。3、學會表達自己對四季變化的認識。教學時間:2教時第一教時活動準備:幼兒用書《四季的花兒》、筆。活動重點:了解具有季節代表性的花朵。活動難點:用連線的方法將各季的花兒與相應的季節連起來。活動過程:1、各種各樣的花。看圖:"你認識這些花嗎?你見過嗎?你喜歡什么花?為什么?"引導幼兒從花的形狀、顏色來表述。2、教師指導幼兒閱讀幼兒數學用書,并討論:春、夏、秋、冬各季有季節代表性的花分別有哪些?你家里或幼兒園里是否種植過這些花呢?3、請幼兒用連線的方式將各季的花兒與相應的季節連起來。第二教時活動準備:四季的拼圖每人一份。活動過程:1、了解四季有意的變換順序。教師有意不按順序出示四季的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各個季節的主要特征。引導幼兒根據四季的特征正確排列四季的變換順序。2、分組進行拼圖游戲。幼兒分組進行拼圖游戲,教師巡回指導,不斷提醒幼兒要按不同的季節進行拼圖并排序。鼓勵各組幼兒按排列的順序,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四季變化特征。3、制作冊教師引導幼兒在四張紙上分別畫出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征。將畫好的四季特征按順序裝訂在一起制作成四季冊,并請幼兒寫上自己的名字。幼兒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四季冊。活動反思:在這節課中,我能照顧到幼兒的理解能力。都是用一些幼兒經常接觸到的顏色和幼兒比較容易做的動作來上課。用幼兒容易想到的花朵來代表每個季節,做到層次分明,容易區分。趣味性強,能挑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第3篇、中班語言四季歌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詩畫形式使幼兒了解春、夏、秋、冬的明顯特征。 2.培養幼兒詩畫教學的興趣,輕松自然的掌握兒歌內容。 3.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培養細致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錄音機、配樂兒歌一首《四季歌》、筆、繪畫用紙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兒歌 1.幼兒完整欣賞配樂兒歌一遍。 2.請幼兒說說兒歌中講到了什么? 二、畫兒歌 根據幼兒的講述教師畫兒歌 1.春 迎春花、柳樹、蜜蜂、蝴蝶等。 2.夏 火紅的太陽、枝繁葉茂的大樹、荷花等。 3.秋 美麗的菊花、飄落的樹葉、黃色的小草。 4.冬 臘梅花、雪花飄、雪人等。 三、看畫學兒歌 1.春 師:春天來、春天來,什么花兒開? 幼:春天來、春天來,迎春花兒開。 師:紅花開、黃花開,誰和誰都飛來? 幼:紅花開、黃花開,蜜蜂、蝴蝶都飛來。 2.夏 師:夏天到、夏天到,什么東西當頭照? 幼:夏天到、夏天到,火紅的太陽當頭照。 師:誰枝繁葉茂,誰朝著太陽笑? 幼:大樹枝繁葉茂,荷花朝著太陽笑。 3.秋 師:秋天到、秋天到,美麗的什么畫開放了? 幼:秋天到、秋天到,美麗的菊花畫開放了。 師:什么吹、什么飄,誰換上了黃衣袍? 幼:秋風吹、樹葉飄,小草換上了黃衣袍。 4.冬 師:冬天到、冬天到,什么花兒開放了? 幼:冬天到、冬天到,臘梅花兒開放。 師:什么吹、什么飄、雪人松柏齊叫好? 幼:北風吹、雪花飄、雪人松柏齊叫好。 四、編動作念兒 根據兒歌內容,編上簡單的動作,完整的念兒歌。 課后反思: 以前在兒歌教學中,大多是教師說一句,小朋友學一句,通過多次反復,小朋友也就掌握了,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的,雖然會說了,但完全靠機械記憶,缺乏主動性。現在我覺得運用畫兒歌的形式,圖文并茂,直觀形象,趣味性強,詩畫對應,看畫學詩針對性強,孩子們在欣賞圖畫的同時,輕松自然的掌握兒歌的內容。 通過教學活動,我覺得在幼兒學會說兒歌,還可以啟發幼兒畫兒歌,通過說、畫使幼兒理解并掌握兒歌的內容,編排簡單的動作,通過說、畫、表演等系列活動,圓滿的達到認知的目的。
第4篇、中班美術四季小路教案反思
設計思路:隨著主題“春夏和秋冬”的深入開展,孩子們知道了四季輪換的順序,也初步了解了四季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感受。通過不斷地積累,班級中的孩子漸漸能自己區分哪些是好朋友顏色(相似色),在繪畫中嘗試自己擇色運用。但是在炫彩棒的使用技巧上有所欠缺,如:顏色不能很好的過渡、銜接,使兩種顏色融合起來,比較生硬。另外,在接觸了兩種顏色的接色后,部分孩子提出了選擇三種相似色的要求,因此,根據主題和孩子的經驗,設計了這個美術活動。本次活動分為四個環節:第一環節中通過四張色彩強烈的范例引發幼兒的討論,再現生活經驗,體會四季不同的特征,感受不同季節色彩漸變的美;提供的色卡幫助幼兒分辨兩、三種相似色。第二環節中在示范時運用兒童化語言幫助幼兒更容易理解掌握顏色的自然過渡,感知接色的方法。第三環節:在四季音樂的陪伴下,幼兒進行有目的的創作,想象表現畫面的色彩。最后環節在欣賞比較中學習同伴的優點,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色彩漸變的美。整個活動以一條小路貫穿,帶領幼兒走入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中,帶給幼兒不同的視覺感受。活動目標:1、運用相似色接色的方法使顏色自然過渡。2、嘗試表現季節的色彩效果,感受色彩漸變的美。活動準備:四季范例、畫好路的紙、不同路的小樣、色卡、炫彩棒、鉛畫紙、四季音樂。活動過程:一、欣賞談論——了解四季的不同色彩特征和其對應的相似色1、由一條小路引出,你們看到過什么樣的路?出示不同的路。2、到不同季節的小路上去散步,出示四個季節的范例,討論:他們分別是什么季節的小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顏色?3、找一找這些顏色是怎么排隊的?并出示相應的色卡。4、小結:四季的色彩都是不同的,春天是綠色;夏天是紅色;秋天是黃色;冬天是藍色。二、操作嘗試——選用四季的色彩來感知接色的方法1、去春天的小路上散步,示范:走啊走,看到一大片梧桐樹,快速涂深綠色,一大片柳樹,涂淡綠色,哪個地方要接色就往哪個方向走(關注接色的順序和方向),看看顏色有什么變化?2、找出接下來的顏色,請幼兒嘗試接色部分(關注幼兒接色的方法)。3、小結:每個季節的路邊看到的是不一樣的風景,我們先找出好朋友的顏色,再讓他們抱一抱,讓小路連起來。三、創造表現——運用接色的方法表現不同季節的小路1、要求:確定季節;選擇對應的顏色,讓人家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季節;用“開門,抱一抱”的方法。2、想象在小路上散步,慢慢地在紙上描畫一條彎曲的小路。3、按照各自確定的季節,有目的地選擇各種顏色進行不規則色塊的連接。4、邊涂色,邊觀察畫面的色彩效果,加以調整,直至涂滿整個畫面。四、感受體驗——欣賞同伴作品,感受接色的美1、猜猜畫的是什么季節?(關注幼兒相似色的運用搭配是否和諧)2、比一比,同一個季節的小路有什么不一樣?(關注幼兒接色的方法)活動反思:本次的美工活動便是請小朋友們走在林間的四季小路上,孩子們通過各種顏色之間鑲嵌、拼接與涂染,繪出了他們心中的四季小路,在他們的世界里,四季小路又會是怎樣一番美景呢?你可以從孩子們心中了解到更多更多……這一話題,孩子們比較感興趣,都愿意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第5篇、大班科學活動一年四季和12個月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一年四季和12個月都屬于生活常識的范圍之內,作為大班的幼兒有必要了解四季的特點、掌握12個月。 教學目標: 1.幼兒了解一年既可以分為12個月,也可以分為四季。 2.幼兒通過觀察一系列的圖片能說出四季的相應特點3.幼兒熱愛自然,親近自然。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教學重點: 能清楚了解12個月所對應的季節。 教學難點: 讓幼兒自己組織語言,說出四季的特征。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1~12月的卡片、具有四季明顯特征的大自然圖片。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熟練掌握1~12這12個數字,并基本了解一年有四季之分。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一年媽媽和她的12個寶寶老師:"大家好,我是一年媽媽,我有12個寶寶,為了好記,我給他們每個人的名字里都取了一個'月'字。第一個寶寶叫一月、第二個寶寶叫二月、第三個寶寶叫三月,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其余幾個寶寶叫什么名字呀?"(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其余的月份)幼兒:"四月、五月、六月、七月……"老師:"我的寶寶們喜歡三個三個地待在一起,每三個寶寶喜歡同一種顏色,我們來看看他們喜歡的是哪些顏色吧!"(引導語:"小朋友們這是哪三個寶寶啊?"、"看看他們喜歡的是什么顏色呀?")二、一年媽媽給12個寶寶分房間老師:"我呀有四棟房子,分別取名'春屋'、夏屋、秋屋、冬屋,我根據寶寶們喜歡的顏色,先把這四棟房子刷成了綠色、紅色、金色、白色,這樣3月、4月、5月放在綠色的春屋里,可是我遇到了一些問題,我不知道春屋里該放些什么東西呢?小朋友能不能來幫我想想這個問題呀?"(幼兒回答"剛剛發芽的小草可以放在里面"、"還有風箏也可以放在房子里"等,)教師依據四季依次提問,比如"我們來看看6月、7月、8月寶寶該住那個房子里呢?房子里又該放些什么呢?大家注意哦,他們只會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刷成的房子住哦!"三、回顧問題一:"小朋友們現在是幾月份啊?",幼兒回答問題二:"這個月的寶寶喜歡和哪兩個寶寶住在一起啊,他們喜歡什么樣的顏色,住在哪個房子里啊?房子里有些什么啊?"(讓幼兒回答后,教師再進行總結)問題三:"誰來說一說你喜歡哪個房間呢?你為什么喜歡那個房間呀?"反思:1、材料準備過于簡單,如果能更豐富一點的話,小朋友參與其中的興趣會更大;2、老師對課堂掌控過多,小朋友能再自由一點就好了。
相關文章
《大班手工折紙教案20篇》:《大班手工折紙教案20篇》供各位幼兒園教師參考學習,搜集最新最全的大班手工折紙教案20篇,歡迎收藏學習!
《大班美術區域活動教案10篇》:第1篇、大班美術活動倒影畫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幼兒很愛美,尤其對鏡子比較感興趣。我想要是能讓幼兒將鏡子中的事物可能用繪畫的方法表現出來那有多好啊,加上孩子之前有對稱的經驗,所以我想在此基礎上能否有一點提
《大班安全活動教案30篇》:第1篇、大班安全活動教案:爸爸媽媽不在家教案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2、幫助幼兒了解一個人在家時的安全知識,知道生疏人叫門時不開門,不做危險動作,不亂摸家里的電器開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