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6
這是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教學設計高中,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教學設計高中第 1 篇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知道串聯和并聯電路的特點。
2.會設計兩個用電器的串聯和并聯電路并能畫出電路圖、連接電路。
3.能說出生活、生產中采用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實例。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探究發現串并聯電路的特點。
難點;規范畫出串并聯電路、動手連接串并聯電路。
教學工具
多媒體、板書
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上節課學習的電路圖中,我們只用了一個用電器,可是在一個實際電路里,用電器往往不只一個,有時兩個,三個甚至更多個,那么怎樣將它們連入電路呢?這一節我們將來學習第十五章第三節串聯和并聯。
(二)出示學習目標:課件展示學習目標,指導學生觀看。
過渡語:明確了學習目標,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指導認真自學課本,時間約7分鐘
二、先學環節
(一)請同學們帶著下列問題看課本P41-43頁內容,勾畫知識點并記憶,可查資料要獨立完成:
1.閱讀課本p41頁,結合課本插圖和右邊的電路圖找出串聯和并聯電路的特點。
2.結合課本p42頁實驗:連接串聯和并聯電路,明確電路的構成及電路圖,會設計兩個用電器的串聯和并聯電路并能畫出電路圖、連接電路
3.閱讀課本p43頁,生活中的電路及想想議議,舉出幾個生活、生產中采用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實例。
(二)學生自學教材:師巡視
(三)自學檢測反饋
要求:7分鐘完成自學檢測題,要求書寫認真、規范。讓4個小組的的同學到黑板前展示,書寫成績和題目成績記入小組量化,要求書寫認真、規范,下面同學交換學案,小組長組織成員用紅筆將錯誤畫出,準備更正。
1.如下圖所示,L1與L2屬于串聯的是 ( )
2.以下電路正確的是( )
3.如圖所示電路,要使燈L1、L2串聯,則應閉合開關———,斷開開關———;要使燈L1、L2并聯,則應閉合開關 _______,斷開開關_______;絕對不能同時閉合開關 _______ 。
4.如圖所示,回答問題:
閉合開關時,會出現短路的圖是______;由兩盞燈并聯組成的電路圖是_______;由兩盞燈串聯組成的電路圖是_______;無論開關閉合還是斷開,電路中總有燈不能發光的是_____.
三、后教環節(15分鐘)
(一)展示交流,統一答案:
先交換學案,然后更正。選取4個小組同學分別展示1、2、3、4小題,下面同學提出修改和補充建議,老師要做出及時評價,2分鐘時間讓學生用紅筆更正,提出先學中未解決的疑惑,小組或全班討論解決。
(二)小組探究串、并聯電路的特點:
注意:在連接電路的過程中一定要 開關,防止發生 。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教學設計高中第 2 篇一、設計思想
《串聯和并聯電路》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但是知識難度比較小。根據初中生生性活潑好動、喜歡動手的特點,將本部分內容設計為學生的探究活動。在本節課學習之前學生在生活中看到的用電器很多,但對于這些電器的電路連接情況卻知之甚少,本節課的重點就是讓學生在進行“燈泡實驗”中,通過對不同連接情況下的燈泡的亮度的觀察,感受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不同之處,從而探究生活中用電器的連接情況。
學生對生活中接觸到的形形色色的不同的用電器僅僅是在感性上的認識,并沒有從理性上真正的理解,所以在他們的頭腦中必然會形成一些前概念,而這些前概念中正確的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但還有一些錯誤的則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正常學習。所以,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先了解學生的前概念,在上課過程中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活動,糾正錯誤的前概念,形成新的正確的認識。為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問題的能力,在本節課的上課過程中,教師只是巡回與各個探究小組之間,點撥、指導學生,讓學生不斷的生疑、解疑、釋疑。
二、設計過程
1、課前準備
讓學生做預測題,了解學生在“串聯和并聯電路”這部分內容上形成的一些前概念,對其中的錯誤認識進行統計。
本節課的預測題:
①插在同一個插排上的電視和臺燈,能否同時使用?當兩者都打開的時候,關閉其中的一個,另一個是否也會關閉?
②馬路上有很多路燈,晚上會一齊亮起來,若其中一個因為損壞而滅掉,其它的路燈還會亮嗎?
③我們教室里有三排6個燈棍,卻只有兩個開關。問:每個開關控制幾個燈棍,每個開關控制的燈棍是同時亮和滅嗎?為什么?你認為,這兩個開關控制的燈棍如何連接就不會影響對方的燈棍亮暗?
2、進行新課
讓學生自己動手做“燈泡實驗”,實驗模板如圖一所示:
實驗儀器:10個相同的電燈泡;“燈泡實驗”電路板
實驗要求:把燈泡分別接到電路中,通過觀察燈泡的亮度,回答下列問題:
①把幾個燈泡全部接到上面或下面的電路中,閉合開關后,它們的亮度一樣嗎?
②減少燈泡的個數再重復上面的實驗,它們的亮度是否一樣?與上一次比較,這些燈泡是變亮了還是變暗了?
③增加燈泡的個數,回答第②題的問題,根據我們上節課學習的知識,能不能自己說出其中亮度變化的原因。(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討論)
④取兩組相同個數的燈泡,把第一組接到上面的電路中,閉合開關觀察其亮度;再把第二組接到下面的電路中,閉合開關,觀察兩組燈泡的亮度是否一致?并與第一組燈泡單獨接入電路時的亮度比較,觀察有何變化?
⑤改變燈泡的個數,但保持上下兩個電路中的燈泡的個數相同,重復第④步的實驗步驟。通過對第④⑤步實驗中燈泡亮度的變化情況的觀察,嘗試自己總結出一些規律?并加以說明原因。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教學設計高中第 3 篇(一)教學目的
1.理解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連接特點,會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會畫簡單的串、并聯電路圖。
2.通過實驗與觀察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二)教具
磁*黑板,投影儀及畫有電路元件符號的投影膠片,電池阻,小燈泡,開關,導線,投影膠片數張(上面可事先印好電路元件,為畫電路連接圖備用)。
①合上、打開開關s,觀察現象。
提問:你看到什么現象了?兩燈同時亮,同時熄滅。
②調換開關s的位置,觀察兩燈的發光情況?
提問:開關s的位置對串聯電路有無影響?有人說,開關必須接在電源正極和燈之間才起作用,若將開關放在燈和負極之間,即使開關打開。燈也能亮,因為電流已經流到燈泡那了。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你能否設計個實驗*一下?
小結:串聯電路的特點:
電流只有一條路徑,通過一個元件的電流同時也通過另一個;電路中只需要一個開關,且開關的位置對電路沒有影響。
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見到哪些電路屬于串聯電路?教室里的燈能用串聯的方法嗎?
(3)討論并聯電路
〈練習2〉:將練習1圖中的筆跡用溫布擦掉,再用新的筆跡代替導線,將l1、l2組成并聯電路,開關s同時控制兩盞燈,畫出它的實際連接圖。可將幾位同學所畫的連接圖,在投影儀上進行評析。
〈練習3〉:找出下面電路連接圖中的錯誤和不足。
4.小結(略)
5.布置作業
(1)完成課本上節練習。
(2)完成課本上章末習題1、2、3。
備注:本教案依據的教材是*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第四章第六節。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教學設計高中第 4 篇(一)教學目的
1.理解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特點;
2.會根據電路畫出串、并聯電路圖;
3.會根據電路圖模擬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4.培養學生觀察與思考相結合的能力,教給學生連接電路的規范和技能。
(二)教具
6伏電池組,2.5伏小燈泡3個(帶燈座),電鈴一只,單刀單擲開
關3個,絕緣導線10根;自制電路示教極(板上固定有12個接線柱,如圖1所示)。
(三)教學過程
1.復習舊課,引入新課
教師:我這里有一些電路元件(出示準備的元件),請同學們準備好,分別到黑板前來畫出一個元件的符號(教師順次一個個地出示元件,同時指定幾個學生分別把符號畫于黑板右側)。
2.新課教學
教師:這節課我們將要用這些元件連成兩種常用的基本電路,即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弄清它們的連接特點和電流特點。
板書: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
教師:現在我們要把只電燈泡、一只電鈴、一個開關和電源組成電路,使得開關斷開時,燈不亮、鈴不響,開關閉合時燈亮鈴響。(教師根據圖2按照連接電路的規范在示教板圖1上用接線柱l-8組成串聯電路,但圖2先不板畫出來,接著演示電路的效果。)
教師:這個電路實現了我們預期的效果。現在請大家對照實際電路把它的電路圖畫出來(可讓一個學生到黑板上畫)。教師巡視檢查和評論學生所繪電路圖。
教師:我們看到,這些元件是一個接一個地順次連接在電路中的(配以手勢)。像這樣的電路叫串聯電路。大家想一想,在串聯電路中電流是怎樣流過電路中各個元件的呢?(請一名學生回答,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板畫的電路圖上標出電流的流向,然后指導學生看本節課文第一段。教師板書概括。)
板書:串聯電路連接特點:各元件逐個順次接人電路。電流特點:電流無分支。
(在板書“電流無分支”時,教師同時口述;就是通過一個元件的電流同時也通過另一個。)
教師:像剛才這樣用一個開關使電燈、電鈴同時通、斷電的效果只有用串聯電路才能實現嗎?能想出另一種接法的電路嗎?請大家議一下,畫出電路圖來。思考時,可以參考課文上的電路圖。(學生在議論時,教師按圖3在示教板上安排好器材,同時指定一名學生在黑板上畫出他設計的電路,教師做必要的修正。)
教師:現在我們按照大家的設計連接電路,看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為此,我們先在電路圖中把電流的流向標出來(教師標出)。下節課大家將要親自連接電路的實驗,請注意我是按照什么順序連接電路的(教師按規范操作的“六字訣”連接電路,一邊連一邊對操作順序和注意點作出說明。接好后,演示效果)。
教師:大家看看,這個電路跟串聯電路的連接特點和電流特點有什么不同?請大家閱讀課文第二段對照總結。(學生讀書,教師板書標題,內容暫不寫。)讓一位學生回答并聯電路的連接特點和電流的特點。(根據學生回答:訂正后板書內容)
板書:并聯電路
連接特點:元件并列在電流分支處。電流特點:電流有分支,干路電流分成幾部分分別流經各元件。
教師:大家對比一下我們剛才的電路和課本圖4-12的電路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讓一個學生回答)圖中用了三個開關,不有些浪費嗎?學生議論,教師指定一個學生回答后,作出下面的概括:并聯電路可以通過各支路的開關分別控制各支路上的用電器,一個支路的通斷不會影響另一支路的通、斷。這是并聯電路特有的優點。在不要求各用電器同時工作的情形下,就要采用并聯電路。大家聯系課本圖4-14,觀察我們教室內的照明電路,看看各燈是否是并聯的?(指導學生觀察)回家去打開電冰箱看看,冰箱內的照明燈與壓縮機是否一定會同時通斷電?課本中電冰箱內部的電路圖畫得對不對?為什么?
并聯電路廣泛用于家庭電路和工業電路,就是因為實際中經常要求各用電器能獨立通斷,互不干擾。但是,對只要求各用電器同時通斷的場合,采用串聯電路可以節省開關,課本圖4-21所示的節日的彩燈就是這種情形。(引導學生觀察圖4-21)。
3.小結
教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串聯和并聯這兩種基本電路,大家復習時一是要注意掌握兩種電路的結構特點和電流特點,二是要注意電路圖跟實物連接圖的對應關系,做到看到實物圖能畫出它的電路圖,能根據電路圖將有關元件連成要求的電路。剛才我們連接電路的操作順序可以概括為下面的“六字訣”。
板書:連接電路的六字訣標→識→查→連→查→通。教師:今天作業 時,先在作業 本上做模擬練習,為下節課做實驗做好準備。
4.布置作業 (參看課本“電路”一章習題第1、2、3、4題)
(1)找一個手電筒,把它的后蓋打開觀察,了解開關閉合時電流的通路,并畫出電路圖。
(2)畫出圖4所示的電路的電路圖。
(3)按照圖5甲所示的電路囪,將圖5乙中各個元件連接起來(用鉛筆線表示連接導線)。
(四)設想、體會
l.本教案的設計,意圖通過教學同時實現下列效果。
(I)把知識技能的學習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循序漸進展開教學。在串聯電路教學中,由于學生尚缺乏相關的知識基礎,因此采取教師引導、講解、示范的辦法,先提出對電路功能的要求,教師連出一個電路,實現了這一要求。隨即動員學生根據演示電路,畫出電路圖。在并聯電路的教學中,則要求學生運用在串聯電路中獲得的關于電路效果與電路結構間的聯系的認識,參考課本的并聯電路圖設計能使燈、鈴同時工作的并聯電路圖,并識別演示電路和課本上電路在功能上的差別。在串聯電路教學中,著重于對電路的結構和特性的認識,并通過教師的操作示范暗含著連接電路的技能傳授。在并聯電路的教學中,則明白向學生提出認識電路特點和連接電路的操作順序、規范兩個學習目標,并在教學過程 中把規范操作的示范和操作順序要點的說明結合在一起。在小結電路的特點的同時,側重于電路連接操作順序和規范的小結。在設計演示電路時,注意與課本的電路結構有所差別,不依樣畫葫蘆,給學生以更多的觀察、思考、獨立辨別的.機會,以得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設計演示并聯電路時,只用一個開關,使燈、鈴同時工作,不僅與課本電路有所差別,而且簡化了電路,便于學生抓住并聯電路的基本特征,同時也暗含了防止學生可能產生的“只有串聯才能使各用電器同時工作”的片面認識)。
(2)創造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的機會,保證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以提高教學效益。在復習舊課時,就動員學生板畫元件符號圖,在串、并聯電路的教學中,都是從要求電路實現特定的功能的角度提出問題,要求學生畫出電路圖,識別演示電路和課本中的電路的結構或功能的差別,讓學生看課文第一、二段,并提出小結的要求等,都是為使學生能把觀察、閱讀與思考相結合,動腦與動手相結合,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措施。
(3)使本課學習的承上啟下作用在教學中得到體現。要求學生畫元件符號和電路圖,是為了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知識于本課的學習;把連接電路的操作順序和規范的傳授作為一個教學目標 ,是為下節課的學生實驗打下較好的基礎。
2.突出重點知識,處理好一般知識。由于學生對實際電路的感性和理性知識比較貧乏。所以本教案對家庭電路和彩燈電路,按教材的編寫意圖,采取模糊處理的辦法。既要涉及這些電路,把串、并電路與生活生產實際聯系起來,又不去追究實際細節,把教學的多數時間用于學習基礎知識技能上。要注意,課本圖4-14的實物電路和電路圖并不一對應。課堂上沒有時間,也不可能(也不要求)讓全體學生詳細弄清楚。只可以讓有興趣的學生課外去分析,個別解決。
3.執行本教案時,只要安排緊湊,控制得當,可以順利完成。若余有23分鐘時間,可以在小結時對連接電路的操作順序的“六字訣”中的“兩查”的必要性作出演示:利用已連好的并聯電路,閉合好開關。用一段0.5~IA的保險絲與一根絕緣導線的一端接在一起后,用它去使電燈短路,發現保險絲熔斷冒火花。以此說明在連接電路前應先查開關是否斷開了,以及連好電路后要查電路連接是否正確的必要性。若時間無富余,此演示可移到下節學生實驗時,復習連接電路的“六字訣”時做。至于所演示的現象屬于短路,則根據學生實際,可講也可留到以后再講。
備注:本教案依據的教材為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冊第四章第六節。
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教案示例之一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