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2
這是串聯和并聯教學設計,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串聯和并聯教學設計第 1 篇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流的形成及其條件,知道電流的方向。
2.通過動手實驗,認識斷路、通路、短路,知道電路的組成;能從能量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從電路的組成認識開關的作用;能畫常見的電路元件符號。
3.結合小電風扇、電于門鈴、手電筒等電路的實際連接,學會按實物電路的連接畫出對應的電路圖。
過程與方法
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學習觀察實驗現象,學習從現象中分析歸納出規律的方法。知道用電器符號、電路圖可把具體的電路連接情況簡潔明了地表達出來,這也是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之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認識電路組成,研究各元件的作用的興趣;在學習連接電路、畫電路圖等基本技能的實踐活動中,培養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
讓學生認識簡單電路,能動手連接簡單電路,會畫簡單的電路圖,培養學生良好的電學實驗習慣。
難點
1.電流的形成。
2.“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和“根據電路畫電路圖”。
教學方法
探究法、實驗法、討論交流法。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師:先請大家猜個謎語:“一根藤上結白瓜,生根結果在你家,年年看瓜瓜不長,夜夜看瓜瓜開花。”打一生活常見的東西。
生:是電燈泡。
師:真棒,電流通過電燈泡會發光,其實電的作用還遠不止這些,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它的蹤影。電給了人類一片生機,那么什么是電路?要形成電流要什么條件呢?今天就從電流和電路來認識電。
二、新課教學
電流
教師出示小燈泡、小電動機、音樂門鈴各一個,一個開關、兩節電池(帶電池盒)和一些導線。
師:動腦筋先后分三次連接電路,分別使燈泡亮、電動機轉、門鈴響。燈泡、電動機、門鈴要受開關的控制。
師: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電池的兩端直接連在一起。
學生動手實驗,教師巡回檢查指導。
師:很高興看到小燈泡亮了、電動機轉了、門鈴響了,你們的實驗很成功。想想它們為什么會亮、會轉、會響呢?
生:因為有電流流過它們。
師:很好。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電流是如何形成的。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37頁的內容,找出答案。
師生共同總結:導線、燈泡的燈絲都是金屬做的。金屬里有大量自由電子,它們可以自由移動。平時它們運動的方向雜亂無章,可是接上電池后,它們就受到了推動力,出現了定向移動,于是形成了電流。即: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師:馬路上有車流,江河里有水流,它們都有方向的,電流有方向嗎?
生:物理學中,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師:那么負電荷移動的方向與電流的方向有什么關系呢?
生:負電荷移動的方向與電流的方向相反。
師:請同學們思考,按照這個規定,當電路閉合時,電流在電源外部的流動方向是什么呢?
生:在電源外部,電流從電源的正極經過用電器流向負極。
多媒體展示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流動方向
同學們見過二極管嗎?請同學們閱讀教材,了解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及常見的二極管。
電路的構成
多媒體展示前面電鈴的連接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師:我們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就叫電路。最簡單的電路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呢?
生:最簡單的電路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組成。
師:能夠提供電能的裝置是電源,我們熟悉的電源有哪些?
生:干電池、蓄電池、發電機等都是電源。
師:消耗電能的裝置是用電器,哪些都是用電器呢?
生:日光燈、電視機、燈泡、電動機、電鈴等都是用電器。
師:開關在電路中起什么作用呢?
生:開關是控制電路通斷的元件。
師:導線在電路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導線是連接電路的元件。
師:下面我們來了解實驗室常用的電源。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小資料,了解實驗室常用的電源干電池和學生電源。
電路的三種狀態
師:電鈴有電流通過,滿足什么條件?
生:電路中有持續電流的條件:
1.電路中有電源提供電流;2.電路閉合為通路。
師:你能否以同樣的方法連接電路,使小燈泡發光呢?
學生分組實驗連接單燈電路,閉合開關,觀察燈泡是否發光。針對有些組燈不亮的現象,及時討論提問,并且分析一下燈泡不亮的原因。
師:在前面的分組實驗過程中,有的同學把小燈泡、導線、開關連接起來后,閉合開關,燈卻沒亮,這是什么原因呢?
演示斷路現象:在演示板上把小燈泡(故意用斷絲燈泡)、開關、干電池用導線連接起來,合上開關,小燈泡不亮。
討論:燈泡不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演示:把小燈泡從燈座上取下,燈泡尾部的金屬觸點直接接觸干電池的兩極,用導線把燈泡螺絲套和電池的負極相連,燈泡不亮,說明燈絲斷了。
演示通路現象:換上一只好的燈泡,把它用導線、開關和電池相連。
師:有什么辦法使小燈泡熄滅?
演示短路現象:在發光的燈泡兩端并聯一根導線,在短路的瞬間,燈泡熄滅了,拆掉這根導線后燈泡又亮了。
師:在發光的燈泡兩端并聯一根導線,燈泡為什么不亮呢?這是因為電流直接從導線和開關中流過,而燈泡中幾乎沒有電流,因此燈不亮。不僅如此,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上,電路中會有很大的電流,可能把電源燒壞,還可能引起火災。這是絕對不允許的。這種情況叫短路。
師生共同總結:斷開的電路叫做開路;接通的電路叫做通路;直接用導線把電源的兩極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短路。
多媒體展示:正確連接電路時應注意的問題:
1.不能短路;
2.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
3.檢查連接無誤后方可閉合開關。
電路圖
師:如何把演示板上的電路連接情況反映出來呢?用畫實線代替導線,畫出課本實物的連接圖。
師:如果都用實物連接圖來表示電路連接情況是費時、費力的,其連接情況也不易識別。下面我們用統一的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中的各元件。
多媒體展示電池、開關、燈泡、電鈴、電動機等元件的符號,要求同學跟著一起畫。
教師示范門鈴電路的電路圖畫法。仔細觀察電路圖,歸結電路圖作圖規則。
再要求學生把課本的實物連接圖畫成電路圖,及時反饋,同時指出同學畫圖當中出現的錯誤。
小結: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強調畫電路圖的要求:(1)要用統一符號表示;(2)連線時要畫得橫平豎直;(3)元件不能畫在拐角處(變阻器除外);(4)線路要畫得簡潔、整齊、美觀、布局合理。
師:電路圖不僅畫起來比實物圖方便,而且看起來也方便,所有復雜的用電器的電路都有電路圖。
串聯和并聯教學設計第 2 篇教學目標 2學情分析 3重點難點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電流和電路》
1、討論金屬導體導電的原因、食鹽水溶液導電原因。復習鞏固了已學知識,又為引入新課做鋪墊。引導學生認識電荷的定向移動。
2、作圖演示:A、B兩個驗電器,A帶正電,B不帶電,用金屬棒連接AB后,B帶正電,說明B失去了電子,電子方向有B移動向A。
3、引入電流的概念:
板書: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原來金屬導體中有大量自由電子,當接上電源后會發生定向移動,從而形成電流。(通作圖演示,并為電流方向引出做準備。)
板書:正電荷定向移動方向為電流的方向。(簡述物理學發展史)
實際上形成電流的電荷有兩種(正電荷、負電荷),電路中有電流時:
(舉例說明)發生定向移動的電荷可能是正電荷,也可能是負電荷,還可能是正負電荷反向定向移動。科學家們的規定,恰好方便了人們對電流方向的判斷。
4、剛才的分析中,電流的存在是瞬間的,如何獲得持續的電流昵?(討論)
(對電路進行詳細分析,對金屬導體再次進行分解)
(1)基本電路演示,給學生觀摩的機會,為下一次學生實驗做鋪墊。
(2)畫實物圖進行分析:講解電源、導線、開關、用電器。
(3)得出結論:形成電流的條件是有電源,電路要閉合。
5、按照電流方向的規定,提問工作電路中,電流方向的問題。
(探討電池內部的基本結構,形象進行比喻正負電荷的移動問題)
板書:電路中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正極經過用電器流向負極。正極——用電器——負極。內部:負極——正極
(討論)基本電路中,如果把小燈泡換成發光二極管。電流方向如何判斷?
板書:發光二極管正常發光時,長腳對應正極、短腳對應負極。
(結合電源外部電流方向、懂得用二極管判斷電流方向的方法)
6、電流的作用是使用電器工作。如何實現呢?
(討論)
滿足形成電流的條件,學生復述。
7、連接的電路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認識電路的組成及電路元件的作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1)電路的構成:(簡要介紹元件的作用,學生憑生活經驗也有認識。)
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把其它能轉化為電能。如:電池,發電機等。
用電器:消耗電能的裝置,把電能轉化為其它能。如:燈泡、電動機、電鈴等。
導線:輸送電能的導體。
開關:控制用電器工作。
(2)電路要通過設計來進行安裝,遇到問題要進行分析并及時維修。為了設計、安裝和維修的方便,我們要用統一規定的符號把它們的連接情況畫出來,這就是電路圖。
8、電路圖:
(1)介紹常用電路元件的符號。(在前面電路構成的四類元件旁畫出元件符號。其余的在今后學習中陸續介紹,以減少信息記憶量。)
(2)請同學們畫出示教板上電路的電路圖。(前后呼應,這是讓學生從形象到抽象的過渡,教師巡視點撥,使學生初步感悟畫電路圖的技巧。)
(3)點評:電路圖呈方塊形,符號大小要適中,美觀易分析;導線連接要到位,符號要準確,除開關外不留斷口,規范;電路圖與實物圖要吻合,設計安裝要一致。電路圖為了方便,往往要把具體問題抽象、概括、使其簡潔明了。
七.小結
1、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電流方向的規定及判斷方法。
3、認識基本電路。
4、初步了解電路元件的符號。
5、初步畫出基本電路圖。
第2節 電流和電路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第2節 電流和電路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電流和電路》
1、討論金屬導體導電的原因、食鹽水溶液導電原因。復習鞏固了已學知識,又為引入新課做鋪墊。引導學生認識電荷的定向移動。
2、作圖演示:A、B兩個驗電器,A帶正電,B不帶電,用金屬棒連接AB后,B帶正電,說明B失去了電子,電子方向有B移動向A。
3、引入電流的概念:
板書: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原來金屬導體中有大量自由電子,當接上電源后會發生定向移動,從而形成電流。(通作圖演示,并為電流方向引出做準備。)
板書:正電荷定向移動方向為電流的方向。(簡述物理學發展史)
實際上形成電流的電荷有兩種(正電荷、負電荷),電路中有電流時:
(舉例說明)發生定向移動的電荷可能是正電荷,也可能是負電荷,還可能是正負電荷反向定向移動。科學家們的規定,恰好方便了人們對電流方向的判斷。
4、剛才的分析中,電流的存在是瞬間的,如何獲得持續的電流昵?(討論)
(對電路進行詳細分析,對金屬導體再次進行分解)
(1)基本電路演示,給學生觀摩的機會,為下一次學生實驗做鋪墊。
(2)畫實物圖進行分析:講解電源、導線、開關、用電器。
(3)得出結論:形成電流的條件是有電源,電路要閉合。
5、按照電流方向的規定,提問工作電路中,電流方向的問題。
(探討電池內部的基本結構,形象進行比喻正負電荷的移動問題)
板書:電路中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正極經過用電器流向負極。正極——用電器——負極。內部:負極——正極
(討論)基本電路中,如果把小燈泡換成發光二極管。電流方向如何判斷?
板書:發光二極管正常發光時,長腳對應正極、短腳對應負極。
(結合電源外部電流方向、懂得用二極管判斷電流方向的方法)
6、電流的作用是使用電器工作。如何實現呢?
(討論)
滿足形成電流的條件,學生復述。
7、連接的電路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認識電路的組成及電路元件的作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1)電路的構成:(簡要介紹元件的作用,學生憑生活經驗也有認識。)
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把其它能轉化為電能。如:電池,發電機等。
用電器:消耗電能的裝置,把電能轉化為其它能。如:燈泡、電動機、電鈴等。
導線:輸送電能的導體。
開關:控制用電器工作。
(2)電路要通過設計來進行安裝,遇到問題要進行分析并及時維修。為了設計、安裝和維修的方便,我們要用統一規定的符號把它們的連接情況畫出來,這就是電路圖。
8、電路圖:
(1)介紹常用電路元件的符號。(在前面電路構成的四類元件旁畫出元件符號。其余的在今后學習中陸續介紹,以減少信息記憶量。)
(2)請同學們畫出示教板上電路的電路圖。(前后呼應,這是讓學生從形象到抽象的過渡,教師巡視點撥,使學生初步感悟畫電路圖的技巧。)
(3)點評:電路圖呈方塊形,符號大小要適中,美觀易分析;導線連接要到位,符號要準確,除開關外不留斷口,規范;電路圖與實物圖要吻合,設計安裝要一致。電路圖為了方便,往往要把具體問題抽象、概括、使其簡潔明了。
七.小結
1、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電流方向的規定及判斷方法。
3、認識基本電路。
4、初步了解電路元件的符號。
5、初步畫出基本電路圖。
串聯和并聯教學設計第 3 篇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什么是電流、電路和電路圖。
2、知道什么是電源和用電器。
3、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二、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電流的產生,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通過連接電路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通過連接電路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善于思考、勤于動手的學習習慣。
2、通過“根據電路畫電路圖”的訓練,使學生不怕重復,不厭其煩,從而形成堅韌不拔的意志。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電路中形成電流的條件,從而得出電路的基本組成。
●教學難點
組織、指導學生在連接電路過程中,認真觀察和分析,并能得出正確結論。
●教學方法
探究法、實驗法、討論法。
●教學用具
干電池、小燈泡、導線、開關、小電動機、門鈴、發光二極管、實物投影儀。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我們生活在電的世界里,也許你會感到它很神秘。為什么收音機通上電就能放出音樂?為什么電視機通上電就能看到影像?為什么電飯鍋通上電就能做熟米飯?為什么電風扇通上電就能轉動?電就在我們身邊,對于電,同學們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甲]我覺得電挺神秘的,電是從哪兒來的呢?
[生乙]為什么一按開關,電燈就會亮了呢?
[生丙]要小燈泡發光,應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生丁]哪些物體可以導電呢?
[生戊]水的流動能看見,那么,電流的流動能看得見嗎?
[師]同學們提的問題很好。實際上,這些看似復雜的東西都是由最簡單的電路組合而成的,讓我們走進這個“電的世界”看一看,試一試,現在就來分組,每兩個人一組,自己動手,不要錯過機會。不過在動手實驗之前,要帶著問題去做。知道嗎?
二、新課教學
1、想想做做:怎樣連接電路?
[師]請大家看一看,你們的臺面有什么器材?你能否將這些器材連接,分別使小燈泡發光、電機轉動?看誰做得最快。
[生甲]老師,實驗時要注意什么嗎?
[生乙]這個電會不會電人啊?
[師]不會電人的,放心去做(36V以下的為安全電壓)。這兩位同學能夠大膽提問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其實實驗是一門科學,絕對不能違背操作原理。注意: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電池的兩端直接連在一起!否則會燒壞電池,甚至會發生危險。現在,開始動手吧!
[學生動手實驗,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和評價。]
[提問、講授新課]:
[師]真快啊!你們真棒。我已看到小燈泡亮、小電動機轉,也聽到你們的門鈴在響,你們的實驗成功了,說說對于哪些問題,你們已明白了。
閉合開關,燈泡就亮了,為什么?什么叫電流?電流是怎樣形式的?
[生]老師,我想問一個問題可以嗎?
[師]可以。
[生]電流流動能看見嗎?
[師]本來是看不見的,現在來模擬一下,讓你們看看,要細心觀察。
[動畫演示]電流的方向
[師]同學們注意觀察電流流向的慢鏡頭,你說出電流是怎么流的?它是什么方向?
[生]電流沿著“電池正極→用電器→負極”的方向流動。
2、電流的方向是怎樣的?如何判斷電流的方向?
[師]對于整個電路來說,電流方向是從電源正極出發經用電器流回負極的,而對于燈泡來說,電流在燈絲中無論沿什么方向流動。都能發光。
[小結]:電流方向的規定: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電路中電流的方向: 電源的正極——用電器——電源的負極。[板書]
Ex:讓學生在自己所畫的電路圖中標出電流的方向。
(教師在此可簡介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舉個例子說吧,有一種二極管,電流流過時能夠發光,叫發光二極管。如電視機、收錄機等許多家用電器上的指示燈都是發光二極管;有些城市道路上的紅綠燈、廣場上的大屏幕電視、馬路兩旁的布告牌等都用的是發光二極管。
[生]原來漂亮的發光布告牌是用了發光二極管。如果我要在設計的小玩具中接入二極管,那玩具就會發出各種光,到了晚上會很漂亮!
[師]你能想到“學有所用”值得我們學習,好多的發明家就是從想開始的。我希望每位同學都能動手動腦設計出自己的獨特的小玩具或學習儀器。
3、PPt演示、讓學生判斷燈泡的亮和滅?教師在此可適當補充“通路”、“斷路”和“短路”的概念,并引出電路中形成電流的條件?
(1)處處連通的電路叫通路;有一處斷開的電路叫斷路;
不經過用電器直接將電源兩極相連叫電源短路,(講清危害)
將一導線直接連在用電器的兩端叫用電器短路。
[師]從演示中可以看到:當閉合開關時,燈泡亮,電路中有電流流過。
[師]大家觀察和實驗都很認真。電流形成除了有電源外,還需要電路閉合。就像大家做的實驗。當閉合開關時,燈泡亮,小電動機轉動,門鈴響;斷開開關時,就沒有電流,用電器不工作。
(2)電路中形成電流的條件?[板書]
有電源 電路閉合(即處處接通)[板書]
[師]很高興,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實驗、討論、歸納出了電流的形成條件,為我們的成功鼓掌!
([生]沉浸在喜悅之中,學習熱情高漲!)
4、探究:電路的構成
[師]下面讓我們一齊來探討電路的基本組成。
[生甲]燈泡、小電動機、門鈴等是需要用電的儀器,可以統一叫做用電器。[板書]
[師]對,用電器是需要有給它提供電能的裝置,誰給它提供呢?
[生乙]一定是電池。從實驗中可看出,開關是控制用電器工作的,而導線是起連接作用的。
[師]說得非常正確。電池是提供電能的裝置,同學們用的電池叫干電池。同學們還知道哪些提供電能的裝置呢?
[生]發電機可以提供電能。生活中的各種電池都行。
[師]對。能夠提供電能的裝置,我們把它們叫電源。如我手里拿的是咱們實驗室的學生電源,它可以代替電池使用。
[生]我們這個實驗是不是就是連接電路呢?
[師]是的。那這個簡單的電路組成是什么呢?誰能總結一下?
[生]電路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組成。[板書]
n簡單電路的構成及作用:P102
(1) 電源 —— 提供電能
(2) 用電器 —— 消耗電能
(3) 開關 —— 控制電路的通斷
(4) 導線 —— 電流的通道
評:在平等的交流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5、動手動腦:畫電路圖
[師]剛才同學們做實驗時用的是實物,我們要把電路畫下來,該怎么辦?
[生]我們不是在光學中學過,用符號來畫光路圖。我想電學中也可以用符號來表示實物。
[師]如用符號來代表電路中的各個實物,就叫電路圖。看來,大家“類比”的方法掌握的很好。
接下來,同學們就看一下課本上幾種常用元件及對應的符號,用最短的時間記住它們,比比誰最快!
(學生記,教師給予指導,如何用形象記憶法、理解記憶法等)。
教師注意糾正學生常犯的幾個錯誤:
6、[想想議議]
[師]下面大家看課本P104圖5。2—9是某人連接的電路,用剛學過的知識判斷一下小電動機能轉嗎?
[生甲]不能轉。
[生乙]因為當電路在閉合時,電路中才會有電流。這個實驗中的電池沒有接在電路中,被“甩”在了外面。
[師]分析的很好。電路的閉合性是很重要的,否則用電器就不能正常工作。那可不是我們的目的。
三、交流與評價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以下內容:
(一)、電路中形成電流的條件:
(1)有電源
(2)電路閉合(即處處接通)
(二)、電路中電流的方向是“電源正極→用電器→負極”。
(三)、電路的基本組成部分(四個部分)
(1)電源 ——提供電能
(2)用電器 ——消耗電能
(3)開關 —— 控制電路的通斷
(4)導線 —— 電流的通道
(四)、電路圖:利用規定的符號代替實物,
把電路表示出來的圖形就是電路圖。
串聯和并聯教學設計第 4 篇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流的形成及其條件,知道電流的方向。
2.通過動手實驗,認識斷路、通路、短路,知道電路的組成;能從能量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從電路的組成認識開關的作用;能畫常見的電路元件符號。
3.結合小電風扇、電于門鈴、手電筒等電路的實際連接,學會按實物電路的連接畫出對應的電路圖。
過程與方法
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學習觀察實驗現象,學習從現象中分析歸納出規律的方法。知道用電器符號、電路圖可把具體的電路連接情況簡潔明了地表達出來,這也是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之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認識電路組成,研究各元件的作用的興趣;在學習連接電路、畫電路圖等基本技能的實踐活動中,培養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
讓學生認識簡單電路,能動手連接簡單電路,會畫簡單的電路圖,培養學生良好的電學實驗習慣。
難點
1.電流的形成。
2.“根據電路圖連接電路”和“根據電路畫電路圖”。
教學方法
探究法、實驗法、討論交流法。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師:先請大家猜個謎語:“一根藤上結白瓜,生根結果在你家,年年看瓜瓜不長,夜夜看瓜瓜開花。”打一生活常見的東西。
生:是電燈泡。
師:真棒,電流通過電燈泡會發光,其實電的作用還遠不止這些,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它的蹤影。電給了人類一片生機,那么什么是電路?要形成電流要什么條件呢?今天就從電流和電路來認識電。
二、新課教學
電流
教師出示小燈泡、小電動機、音樂門鈴各一個,一個開關、兩節電池(帶電池盒)和一些導線。
師:動腦筋先后分三次連接電路,分別使燈泡亮、電動機轉、門鈴響。燈泡、電動機、門鈴要受開關的控制。
師: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電池的兩端直接連在一起。
學生動手實驗,教師巡回檢查指導。
師:很高興看到小燈泡亮了、電動機轉了、門鈴響了,你們的實驗很成功。想想它們為什么會亮、會轉、會響呢?
生:因為有電流流過它們。
師:很好。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電流是如何形成的。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37頁的內容,找出答案。
師生共同總結:導線、燈泡的燈絲都是金屬做的。金屬里有大量自由電子,它們可以自由移動。平時它們運動的方向雜亂無章,可是接上電池后,它們就受到了推動力,出現了定向移動,于是形成了電流。即: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師:馬路上有車流,江河里有水流,它們都有方向的,電流有方向嗎?
生:物理學中,把正電荷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
師:那么負電荷移動的方向與電流的方向有什么關系呢?
生:負電荷移動的方向與電流的方向相反。
師:請同學們思考,按照這個規定,當電路閉合時,電流在電源外部的流動方向是什么呢?
生:在電源外部,電流從電源的正極經過用電器流向負極。
多媒體展示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流動方向
同學們見過二極管嗎?請同學們閱讀教材,了解二極管的單向導電性及常見的二極管。
電路的構成
多媒體展示前面電鈴的連接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
師:我們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就叫電路。最簡單的電路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呢?
生:最簡單的電路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組成。
師:能夠提供電能的裝置是電源,我們熟悉的電源有哪些?
生:干電池、蓄電池、發電機等都是電源。
師:消耗電能的裝置是用電器,哪些都是用電器呢?
生:日光燈、電視機、燈泡、電動機、電鈴等都是用電器。
師:開關在電路中起什么作用呢?
生:開關是控制電路通斷的元件。
師:導線在電路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導線是連接電路的元件。
師:下面我們來了解實驗室常用的電源。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小資料,了解實驗室常用的電源干電池和學生電源。
電路的三種狀態
師:電鈴有電流通過,滿足什么條件?
生:電路中有持續電流的條件:
1.電路中有電源提供電流;2.電路閉合為通路。
師:你能否以同樣的方法連接電路,使小燈泡發光呢?
學生分組實驗連接單燈電路,閉合開關,觀察燈泡是否發光。針對有些組燈不亮的現象,及時討論提問,并且分析一下燈泡不亮的原因。
師:在前面的分組實驗過程中,有的同學把小燈泡、導線、開關連接起來后,閉合開關,燈卻沒亮,這是什么原因呢?
演示斷路現象:在演示板上把小燈泡(故意用斷絲燈泡)、開關、干電池用導線連接起來,合上開關,小燈泡不亮。
討論:燈泡不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演示:把小燈泡從燈座上取下,燈泡尾部的金屬觸點直接接觸干電池的兩極,用導線把燈泡螺絲套和電池的負極相連,燈泡不亮,說明燈絲斷了。
演示通路現象:換上一只好的燈泡,把它用導線、開關和電池相連。
師:有什么辦法使小燈泡熄滅?
演示短路現象:在發光的燈泡兩端并聯一根導線,在短路的瞬間,燈泡熄滅了,拆掉這根導線后燈泡又亮了。
師:在發光的燈泡兩端并聯一根導線,燈泡為什么不亮呢?這是因為電流直接從導線和開關中流過,而燈泡中幾乎沒有電流,因此燈不亮。不僅如此,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上,電路中會有很大的電流,可能把電源燒壞,還可能引起火災。這是絕對不允許的。這種情況叫短路。
師生共同總結:斷開的電路叫做開路;接通的電路叫做通路;直接用導線把電源的兩極連接起來的電路叫做短路。
多媒體展示:正確連接電路時應注意的問題:
1.不能短路;
2.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
3.檢查連接無誤后方可閉合開關。
電路圖
師:如何把演示板上的電路連接情況反映出來呢?用畫實線代替導線,畫出課本實物的連接圖。
師:如果都用實物連接圖來表示電路連接情況是費時、費力的,其連接情況也不易識別。下面我們用統一的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中的各元件。
多媒體展示電池、開關、燈泡、電鈴、電動機等元件的符號,要求同學跟著一起畫。
教師示范門鈴電路的電路圖畫法。仔細觀察電路圖,歸結電路圖作圖規則。
再要求學生把課本的實物連接圖畫成電路圖,及時反饋,同時指出同學畫圖當中出現的錯誤。
小結: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強調畫電路圖的要求:(1)要用統一符號表示;(2)連線時要畫得橫平豎直;(3)元件不能畫在拐角處(變阻器除外);(4)線路要畫得簡潔、整齊、美觀、布局合理。
師:電路圖不僅畫起來比實物圖方便,而且看起來也方便,所有復雜的用電器的電路都有電路圖。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