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09
這是光的直線傳播教案蘇科版,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蘇科版第 1 篇
教學目標
初二物理《光的直線傳播》教案
知識目標
1.知道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并能用來解釋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現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知道光在其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能力目標
1.通過光線的概念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利用物理模型研究問題的能力.
2.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實驗培養學生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3.通過解釋光直線傳播的現象,培養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對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學,進行反對迷信、崇尚科學的思想教育.
2.通過對我國古代對小孔成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學生進行嚴謹的科學態度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理解光的直線傳播規律,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難點是對光的直線傳播條件的認識.學習時要認真觀察實驗,并注意利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現象.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
教材首先介紹了光源,并通過圖5—1說明光源的確切含義.教材通過對生活中的光現象:汽車頭燈射出的光束、電影放映機射向銀幕的光束等歸納得出光的傳播是直線進行的,從而引出光線的概念;然后以激光準直為例,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現象的.應用,影子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教材通過對影子、日食、月食的分析進一步證明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鑒于學生的能力教材并未對日食和月食進行過多的論述,教師要注意加以引導,避免沖淡重點知識的教學.本節的最后介紹了光速,并指出在不同介質中光的傳播速度不同.
教法建議
1)加強演示實驗
利用激光演示光在空氣、水、玻璃中的傳播情況,再用自然光進行演示,從而得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組織學生討論,由學生舉出應用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如:射擊、排隊等.日食和月食的講解可配合以錄像電腦模擬加強感性認識.
2)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解釋現象.
影子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影子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個問題對學生會有較大的吸引力,可利用投影儀做出不同的影像,要求學生利用新學的知識加以解釋,再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日食和月食進行簡單的說明.增加小孔成像的實驗,并進行討論,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解釋小孔成像的原因.
3)適當設疑 強化概念
光沿直線傳播是有條件的,對此可通過設疑進行強化,并通過演示實驗加以證明.
4)進行學史教育 培養科學探索精神
對光速的教學不要緊限結果,要增加一些學史的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理解光的直線傳播規律.
教學難點:對光的直線傳播條件的認識.
教具:
裝有水的大水槽、激光演示器或激光筆、澆花用噴霧器、方木板、白紙、大頭針、直尺、圖釘
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引入
方法1:從本章的引言導入新課
首先請同學說明光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重要性,說明人看清物體是由于有光進入眼睛引起視覺.然后簡介人類很早就不僅使用自然光源,而且還研究和使用人造光源了.接著按書上圖5-1簡介人造光源的發展,提出問題“光源發出的光沿什么途徑傳播?”從而引入新課.這樣引入新課既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進行了勞動創造人類文明觀點的教育.
方法2:由學生活動實踐引入新課
課前布置物理實際活動內容“調查光源發展史”,并要求學生上課時帶來自己準備的光源,上課開始請幾位同學簡介光源發展(其余同學的資料課下交流展示),展示各自準備的光源,提出問題 “光源發出的光沿什么途徑傳播?”“我們如何通過實驗進行研究” 從而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 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方法1:由演示實驗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由于生活中光沿直線傳播的可視性較差,學生對光在水和玻璃中沿直線傳播的感性認識也較少,最好能演示給學生看看.
[演示1]用光具盤讓光垂直于玻璃面射入玻璃中(并掠過光具盤),觀察光在玻璃中的傳播路線.
[演示2]用水槽,讓光垂直于水面射入水中(在水中滴入少許牛乳或紅墨水),觀察光在水中的傳播路線.
[演示3]用激光筆照射白墻,看到墻上有一紅斑,但光在空氣中的路徑不可見,用噴霧器在筆和墻之間噴水物,可觀察到激光的傳播路徑.
總結得出結論:光沿直線傳播.
[演示4] 用水槽,讓光斜射入水水中,觀察光在空氣中與水中的傳播路線.
得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在均勻介質中.
介紹光線是人們用來表示光的傳播路線的一種方法.因此畫光線時必須用箭頭表明光的傳播方向.
方法2:探究式學習(要求學生基礎較好)
給學生提供一定量的器材,如:各種光源、噴霧器、化石粉、檀香(可制造煙霧)、水槽、玻璃等,由學生設計實驗,目的是觀察到光傳播的路徑.
由學生實驗及老師根據課上教學實際情況的補充實驗得出結論: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介紹光線的概念.
2. 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
方法1: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采取教師設計情景或演示實驗由學生來解釋現象的原因.如手影的游戲,激光器的準直等,最后老師簡介日食月食.
方法2:由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事例并運用光的直線傳播的原理來分析.
根據情況可選擇補充如下兩個實驗并組織學生討論:
1)小孔成像.可在課前提前布置,要求學生利用廢包裝桶或盒,制作一個觀察器(底部開有小孔,頂部蒙一片半透明薄紙的屏),教學進行到此時,進行觀察.通過小孔成像原因的分析,使學生逐步接觸并理解幾何光學中成像問題的一般分析方法.
2)準直的實驗.準備三個大頭針,一塊方木板,一張白紙,圖釘、直尺.用圖釘把紙固定在方木板上,在木板上相距一段距離插上兩枚大頭針A,并使其與木板垂直,在某一位置觀察大頭針A,并演視線插上兩根大頭針B、C,使B剛好擋住A,C剛好擋住B,拔去大頭針,用直尺把三只大頭針在紙上扎的小孔連起來,可以看到這三點在一條直線上.
3. 光速
以教師講述介紹為主,可以先提出光傳播是否需要時間這個問題,然后簡介歷史上許多科學家,都思考過這一問題,并想用實驗測出光速.經過許多代科學家不懈的努力,隨著人們物理知識的豐富,解決了許多測量上的困難,才測出了光速.再向學生介紹真空中的光速及在介質中的光速.
三、總結擴展
光是客觀存在的,它在均勻介質中具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因此用光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光線”是抽象出的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但光線不是光.運用光沿直線傳播的事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問題,如栽樹時要使其成一直行,并使我們可以解釋很多自然現象,如日食、月食等,有助于我們破除迷信.
四、板書設計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蘇科版第 2 篇一、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 2、了解光的直線傳播規律在社會生活與生產中的一些應用。 3、了解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 4、通過學習讓學生體驗學光學的樂趣,并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合作與交流。 二、教學重點 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學難點 利用光沿直線傳播的規律揭示生活中的相關現象 四、實驗器材 1、學生分組:激光筆一支、果凍一個、軟橡皮管一根、帶孔的紙板兩張、大頭針幾枚、平面鏡一面、白屏一張、裝了水的玻璃杯(水中滿了少量墨水)。 2、教師教具:小孔成像演示器(用蛋糕盒自制)、氦氖激光器(或激光筆)、水槽兩個、濃度不同的糖水四種、40瓦電燈等。 五、教學過程 1、新課引入 課前利用課間休息,滾動播放一組與光現象緊密聯系的優美圖片和視頻:影、倒影、水面下(視深變淺)物體,霞光萬道、晨曦中穿透樹林的道道陽光、白光通過三棱鏡的色散、彩色的肥皂泡、北極光、日暈、日幻……最后將畫面停在“節日夜空中的多彩的激光”直指本課的主題。讓學生欣賞絢麗天象的同時認識到大自然中有許多光沿直線傳播的例子,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進入這節課的學習。 2、新課教學 (1)探究光的直線傳播的條件 ①引導學生應用桌面上的器材,通過開放性實驗探究得出:光在空氣、水、以及果凍這些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但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要發生偏折。 [問題一]同學們剛才看到了許多光沿直線傳播現象,但是光總是沿直線傳播嗎? 先開放性分組實驗,然后小組間交流實驗結果 方法一:用激光筆發出光束向滴了少量墨水的水中投射,可以看到光在水中沿直線傳播。 方法二:用激光筆發出光直接照射果凍,發現光在果凍中沿直線傳播。 方法三:將激光射過拉直了的橡皮管,但橡皮管彎曲就無法射過。 方法四:將幾枚大頭針插在一條直線上,眼睛沿這條直線看去只能看到第一根針。 方法五:將激光沿白屏從空氣斜射入水中,可以看到光在空氣和水中的'路徑都是直線,在空氣和水的界面上發生了偏折。 組織學生歸納得出: 光在空氣、水、果凍、玻璃中沿直線傳播;但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發生了偏折。 ②教師演示光在非均勻糖水中傳播的實驗。得出光在同種非均勻介質中路徑發生彎曲。 [問題二]這兩個現象說明光必須在同種介質中才沿直線傳播,但光在同種介質中光就一定沿直線傳播嗎? 教師演示:在支架上固定一個薄水槽,其中放置一個白屏來顯示光的路徑,事先配有四杯濃度不同的糖水,將它們按濃度從大到小依次倒入水槽(四種糖水的量按一定的比例),由于各層糖水間相互混合,所以水槽內形成了從上到下濃度逐漸變大的不均勻糖水。將一束激光從透明水槽側面沿白屏表面75°左右的入射角,由最上層溶液斜向下射入非均勻糖水,可見激光路徑在非均勻糖水中向下彎曲。 同時做一個對照實驗,用激光光束斜射入同種均勻的蔗糖溶液中,再對同學們觀察──光的路徑仍是直線。 ③引導學生歸納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介紹光線的概念 由于平時我們見得最多的是光沿直線傳播的情形。所以物理學中就用帶箭頭的直線來表示光的傳播方向.比如要表示電燈的光在空氣中的傳播時,我們就沿光的傳播路徑作一些直線,(如圖2)。這種直線叫做光線。 (3)應用:解釋自然現象 ①影子的形成 設問一:請同學們想想;如果電燈的光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了不透光的障礙物,在障礙物后邊會有什么東西形成? 演示;在一個圓筒形蛋糕盒的筒口處糊一張白紙,底部的圓洞上固定一個不透光的紙板人,打開后邊的電燈,同學們在屏上可以看到一個人影,讓學生分析人形的形成。 ②日食 由影子的成因,順利過度到日食。 設問二:當地球、月亮和太陽運動到一條直線上,地球處在月亮的影區時.地球上影區中的人能看到太陽嗎?這種現象叫什么? ③小孔成像 演示:仍然運用前邊的器材,保持電燈不動,用一個大紙板完全遮住圓筒形蛋糕盒底部的進光口.并在紙板上開一個小圓孔。 設問三:如果打開電燈,一部分光將穿過小孔射到屏上,請同學們猜想一下,在屏上將看到什么? 打開電燈,學生觀察屏上的現象以及燈絲的形狀,大家看到什么了?“V”字形的光斑,燈絲的形狀也是“V”字形的。但是開口和光斑相反。引導學生分析出小孔成像的原理。 (4)光的傳播速度 介紹: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299792458m/s,近似等于3×108m/s。3×108m/s到底有多快呢? 你知道我們平時一眨眼需要多少時間嗎?需要0.1秒,就在你眨眼的工夫,一個以光速飛行的超人,能夠飛行3萬公里。這個距離讓一個普通人不停的走,大約要走250天,可見光速之大。 3、小結 請同學們回想一下,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研究光的直線傳播我們經歷了一個什么樣的過程? 帶領學生回憶:在觀察神奇美麗的光現象的過程中,提出光是否總是沿直線傳播的問題,然后通過實驗探究,在相互交流中概括出了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結論。并且運用這個結論解釋了一些自然現象。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自然,不僅如此,還可以利用它改善我們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那么利用它你能做些什么? 4、作業 目標檢測P35頁1-10題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蘇科版第 3 篇教學目標
1、能識別光源,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2、通過探究,歸納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能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一些簡單現象。
3、了解模型法。
4、通過探究性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于學習物理,相信科學。
3學情分析
本節知識學生有較豐富的感性經驗,學生學起來有激情、有興趣。但對光在不均勻的介質中傳播會發生彎曲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對光速感覺神奇,對現在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更覺不可思議。
4重點難點
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能用光的直線傳播的知識,解釋一些相關的現象。
5教學過程 5.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第一節
光的直線傳播
一、引入:1、欣賞圖片(光芒四射的太陽與自然景色渾然一體,絢麗的燈光和旋轉的射燈扮靚了城市的夜空,給人感覺心曠神怡,美不勝收,)
2、提出問題:剛才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光的哪些知識?
學生回答:略。
二、新課:
1、光源:(1)什么叫光源? (2)哪些是光源?月亮是光源嗎? (3)光源怎樣分類?
2、光是怎樣傳播的?
活動一:觀察光在空氣中是如何傳播的?
學生在空礦泉水瓶中噴入煙霧,用激光筆照射,觀察光傳播的路徑。
活動二:觀察光在水中是如何傳播的?
學生在水槽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筆照射,觀察光的傳播路徑。
活動三:光在透明固體中是如何傳播的?
學生用激光筆照射半透明的果凍,觀察光的傳播路徑。
歸納總結:光是怎樣傳播的?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是什么?
活動四:讓學生用激光筆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水中插有白色的紙板,以反射光在空氣和水中的傳播路徑,便于觀察),觀察光的傳播是否發生了偏折,早晨看見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其真實的太陽還在地平線以下,這都是介質不均勻,光發生彎曲的結果。
3、描述光的傳播(模型法)
光線:沿光的傳播方向畫條直線,并標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一條光線并不真實存在,它是一個理想模型,我們看到的光線一般是一束,它是由多條光線構成。
讓學生練習畫一畫光線。
4、生活中光的直線傳播現象
(1)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便在物體的后面形成了影子。
讓學生到投影幕前用手做成各種小動物的頭像,在幕布上出現了影子,看誰表演得最好!
(2)小孔成像
活動五:讓學生用蠟燭、紙板、剪刀自作小孔成像。觀察成像的正倒情況;成像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成的像與小孔的形狀有關嗎?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探索熱情很高,有的同學在桌面找到四個像,六個像;有的同學扎兩個孔、四個孔呢?若在紙上掏一個大洞呢?
小孔成像早在公元前4世紀的《墨經》中就有記載,比西方要早得多,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觀察日食、月食的圖片,解釋成因。
小游戲:找三個同學分別戴上標有“太陽”、“月亮”、“地球”的帽子,三個同學變換位置關系,演示日食、月食的成因。
(4)再如激光準直、瞄準射擊、排隊等都是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
5、光速:光傳播需要時間嗎?為什么我們感覺不到呢?
學生自學教材71頁,回答問題:
(1)光和聲音在傳播方面有哪些不同?
(2)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大?在其它透明介質中呢?
(3)閃電和雷聲是同時同地發出的,為什么我們總是先看見閃電而后聽到雷聲呢?
(4)光年是什么的單位?它有多大?怎么計算?
三、課堂小結
結合學習目標,說一下這節課我的收獲以及還存在的疑惑。
四、布置作業 ( 見課件)
五、板書:
條件:在同種均勻介質中
光的直線傳播 現象: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
光的直線傳播 應用:激光準直、排隊、打槍等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蘇科版第 4 篇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l 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l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
2、過程和方法
l 閱讀“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內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3、情感、態度、價值觀
l 通過親身的體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l 通過親身的體驗與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
l 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提高探索的積極性。
重、難點:
1、 光的直線傳播的內容。2、分析解釋有關現象。
教學器材:
激光源、玻璃杯、水、煙霧、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我們為什么可以看見物體?……物體有光線射
入我們的眼睛。例如:陽光、日光燈、電視等。
②學生探討:光線是如何傳播的?
二、 進行新課:
1、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例如:……………………學生舉例
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幾種類型? (1)、自然光源 (2)、人造光源
2、探究:光的傳播
演示試驗 ①:圖片……陽光穿過樹林
演示試驗 ②:激光在水中穿過
演示試驗 ③:激光在煙霧中穿過
結論: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應用:影、排隊、射擊、日食、月食……
(可以讓學生先討論,部分現象要解釋)
3、光的速度:
討論:光有沒有速度?(有,非常大)
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為 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利用對比說明:34頁圖示。 在其他介質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
4、分析總結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點:倒立的實像。
5、影子與像的不同:
三、小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四、課后活動:
1、 完成物理套餐內容。
2、 課本后練習。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