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05
這是聲音的特征教學目標,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聲音的特征教學目標第 1 篇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音調的概念,明確音調的大小取決于物體的振動頻率,并了解超聲波和次聲波在生活中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鋼尺振動實驗,發現音調與物體振動頻率有關,進一步了解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體現“從生活到物理,從物理到社會”的學習意義,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敢于質疑、敢于創新的科學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音調的概念及音調的決定因素——頻率
難點
探究音調的影響因素的過程。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在課堂上開展一個小型音樂會,播放出不同的音樂,教師對樂音下一個定義,并提出問題:
同樣是樂音它們有什么區別?
學生交流討論后得出:聲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不同樂器發聲不同。
教師明確學生的討論結果后繼續提出問題:
聲音的高低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聲音會有高低之分?
學生在疑惑中帶著問題進入今天的課程——《聲音的特性》(板書)
環節二:新課講授
(活動一)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
教師演示鋼尺實驗。教師把鋼尺緊壓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鋼尺振動發出的聲音。然后改變伸出桌邊的鋼尺長度,控制每次振動的幅度,學生觀察鋼尺的振動情況和聲音的不同。
學生會發現:如果將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較長一些,撥動鋼尺時鋼尺振動得較慢,聲音較低沉;當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較短時,撥動鋼尺時鋼尺振動得較快,聲音尖而細。
教師講解:音調是聲音的特性之一,發聲體振動越快,音調越高,振動越慢,音調越低。物理上用頻率表示物體的振動快慢。
學生閱讀教材內容,并分組討論下列問題。
(1)在國際單位制中,頻率的單位是什么?
(2)物體振動的快慢、頻率跟音調的關系是什么?
教師總結:頻率是用來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學中把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在國際單位制中,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簡稱赫,符號為Hz。
(活動二)超聲波與次聲波
教師播放蝴蝶和蜜蜂在花叢中飛行時的視頻,提出問題,為什么同樣是翅膀的振動,但能聽到蜜蜂“嗡嗡”的聲音,卻不能聽到蝴蝶飛行的聲音。
學生討論:蜜蜂翅膀振動較快,頻率高,蝴蝶翅膀振動較慢,頻率低,所以人能聽到的聲音頻率有一定的范圍。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表示肯定,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得出:人耳的聽聲范圍是在20Hz~20000Hz之間,高于20000Hz的聲音稱為超聲波,低于20Hz的稱為次聲波。
之后教師通過PPT介紹超聲波和次聲波在生活中的應用。
環節三:鞏固提高
通過問題的形式,加深對音調的理解。
問題:某昆蟲靠振翅發生,如果昆蟲在2s內振動了700次,那昆蟲的振動頻率是多少?人能否聽到這種聲音?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提問,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對本節課的重點知識進行總結。
作業:復習本節課的知識,聲音除了音調外還有什么特性,并根據這些特性制作一個樂器,嘗試解釋原理。
聲音的特征教學目標第 2 篇教學目標
1、借助生活經驗了解聲音的三個要素和聲速。
2、借助探究活動增強體驗,培養能力、學會思維與合作。
3、通過過程感受激發想象能力和民族精神。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創設情境,引發心理需求
1、播放音樂(千差萬別的聲音)
2、這些聲音有何不同?
(生):聽音樂、描述感受
二、活動1:探究聲音的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
(師):創設問題,引發表現欲和求知欲
問題設置、過程引導:(以打鼓為例)
1、鼓聲是怎樣產生的?
2、怎樣能顯示出鼓面的振動?
3、要使鼓聲更響些,你會怎樣做?
4、鼓聲的強弱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
5、怎樣做能顯示出鼓面振動幅度的大小?
(生):首戰告捷,獲得心理滿足
思考、表述、操作、討論、對比、總結
(師):多媒體課件放映并解說:示波器顯示聲音的強弱
三、活動2:探究決定聲音高低的因素
(師):創設情境,引發探究,激發學生自我發現,追求過程和方法體驗
問題設置、過程引導:
1、你能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嗎?
2、用一張硬紙片撥動梳子,怎樣做可以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
3、聲音的高低不同時,梳齒的振動情況有何不同?
4、猜想:聲音的高低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什么關系?
5、怎樣檢驗你的猜想?
(生):感受過程,抽象思維,體驗知識發生
思考、表述、操作、討論、對比、總結
(師):多媒體課件放映:齒輪敲打塑料片、示波器顯示聲音的高低、弦樂器的音調
(生):閱讀課本(信息快遞),認知概念。
四、活動3:辨別聲音
(師)(生):(樂器演奏表演、少數學生發音,其余學生閉目靜聽、識別)
1、辨別不同樂器的聲音
2、辨別不同人的聲音
(生):閱讀課本:(1)體驗聲音的另一特征──音色
(2)感受不同樂器發聲的波形圖。
(3)生活、物理、社會
五、階段小結
(師):引導歸納
(生):自主回顧,感受成功
1、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聲源振動的幅度稱為振幅。
2、聲音的響度與聲源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3、聲音的高低叫做音調,聲源每秒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單位是赫茲。
4、聲音音調的高低決定于聲源振動的頻率,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5、聲音的三要素:響度、音調、音色。
六、想一想,議一議
(師):問題設置
(生):練習、交流、矯正
1、聲音的三要素是指、、。
2、“震耳欲聾”是指很大,“聲音刺耳”是指很高。
3、男低音獨唱時由女高音輕聲伴唱,他們的聲音有哪些要素不同?有什么不同?
4、聽起來感覺不同的兩個聲音,可能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七、活動4:估測聲音傳播的快慢
(師):問題設置:
1、光的傳播有多快?
2、聲音的傳播比光更快還是更慢?你有什么事實依據?
3、要測出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需要用哪個公式?要測出哪些物理量?
4、給你一把發令槍和一個秒表,怎樣測出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生):思考、表述、討論、閱讀
(師):問題設置、引導想象
1、假如你是一名鐵道檢修工人,如何判斷火車離你的遠近程度?
2、假如你駕駛著一架超音速飛機,且能聽到外面聲音,這時你會感覺到什么異樣的情景?
3、如果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變為0、1米/秒,我們的世界會有什么變化?
(生):自由想象,合理陳述,獲得深層心理慰藉
想象、思考、討論、表述、
八、課堂回顧
(生):整理歸納、形成結構、自主表述
(師):播放結束曲
聲音的特征教學目標第 3 篇一、設計思想
聲音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很熟悉的自然現象,如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出高層次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呢?這需要精心設計課程內容,講究藝術性的學習和體驗,為此我選擇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教學方法來講這一節課。本節課的內容較多,不僅有聲音的特性,音調、響度和音色,還有頻率、超聲波、次聲波等概念,并且在探究能力上對學生的要求有了較大的提高,因此我采用多媒體演示和學生探究實驗相結合的方法,不僅讓學生能欣賞帶有聲音的動畫,還親自動手用器材實驗,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我利用多媒體采用分工協作探究,每組獨立進行探究,而對于實驗記錄的數據和現象運用多媒體展示給每一位學生,最后學生通過分析,歸納出正確的結論,完全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淡化教師主導作用,體現“學生本位”的精神,同時還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的發展。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聲音的特性:音調、響度、和音色;
2.知道樂音的音調跟發音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
3.不同發聲體發出樂音的音色不同。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做“音調與頻率有關的實驗”和“響度與振幅有關的實驗”,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體會現實世界物體的發聲是豐富多彩的,更加熱愛世界,熱愛科學;
2.通過參與實驗活動,培養學生積極參與主動與科學探究實踐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協作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音調、響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關因素。
難點:音調與響度的區別。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尺、鐵架臺、細繩、乒乓球、音叉,橡皮筋、木梳子。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媒體應用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創設情景師生共同欣賞一段音樂和一段噪聲,請學生談談對這兩段音樂的感覺,提出問題:為什么同是聲音給人的感覺會有這么大的差異呢?播放音頻學生仔細聽兩段音樂,討論并說出對這兩段音樂的不同感覺。創造課堂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學習了聲音的三要素: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調的理解學生覺得比較困難,可以通過鋼尺或大小音叉,刻度尺等等的振動來感知、認識。在頻率的學習方面要通過學生的實驗來認識。響度比較容易,在研究響度與振幅的關系時要注意控制變量法的應用。音色的教學是個難點,認識音色可以從發聲體的材料、結構等導致振動方式的不同等方面來分析、講解。
聲音的特征教學目標第 4 篇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聲音的特性。
知道樂音的音調跟發音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跟發音體的振幅有關;不同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做“音調與頻率有關”、“響度與振幅有關”的實驗,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現實世界物體的發聲是豐富多彩的,從而更加熱愛世界,熱愛科學,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探究中體會和理解音調、響度和音色。
通過實驗探究音調、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
教學難點
音調與響度的區分
教材分析
教材將聲音的特性按照音調、響度、音色的順序進行講授。但是,生活中的實際經驗往往將“音調”和“響度”兩個概念混同起來。本人考慮到響度比音調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接觸到,而且響度比音調更加好理解一些。在排除響度的干擾之后,音調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因此將課本中二者的順序顛倒了一下,將知識的處理由易到難。
學情分析
聲音的知識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日常生活中許多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于這些發聲體所發出聲音的特性各不相同。但是學生對于聲音的特性的有關知識(尤其是音調和響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錯誤理解。而本節課能否完成教學任務就看能否順利改正學生的錯誤理解,真正理解音調和響度。
此外,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學生也向著多方向發展,擁有樂器演奏等多方面的才能。本節課可以讓學生自帶部分樂器供課堂探究之用,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資源
大小木魚、大小銅镲、大小銅鑼、大小鼓、大小音叉、敲打木槌、鋁板琴、學生自帶樂器(吉他、豎笛等)、乒乓球、鐵架臺、示波器。
(說明:以上器材可從學校音樂器材室中尋找,也可用其他樂器代替)
教學過程
一、課題引入
同學們,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了解了人耳是怎樣聽到聲音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大自然中的一些美妙的聲音吧!(播放錄音)
請學生提出想要知道的有關聲音的問題。將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分類,抽取與聲音的特性有關的問題作為本節探究的內容,從而引出課題。
板書:
課題:聲音的特性
二、新課教學
(一)手耳并用
請學生利用手邊的器材(包括老師提供的器材及學生自帶的樂器)來發出盡可能多的聲音,仔細傾聽,嘗試用不同的形容詞來描述聲音的不同,并展示自己的做法。
生1:聲音有大小不同。用力敲銅鑼,聲音大;輕敲,聲音小。
生2:有的聲音低沉,有的聲音尖銳。敲大鼓,聲音低沉;用同樣大小的力敲小鼓,聲音尖銳。
生3:有的聲音渾濁,有的聲音清脆。敲大木魚,聲音渾濁;用同樣大小的力敲小木魚,聲音清脆。
生4:聲音有強弱不同。用力敲銅鑼,聲音強;輕敲,聲音弱。
教師將學生的回答進行歸類,并引導學生用專門的物理術語表示聲音的不同。
板書:
聲音
響度:表示聲音的強弱(大小)
音調:表示聲音的高低(尖銳或低沉,清脆或渾濁)
聲音為什么會有強弱、高低的不同呢?研究問題要追根求源,從本質入手。請同學們回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學生回答: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繼續引導學生思考:物體的振動會有什么不同?
教師演示:手來回擺動的動作。學生觀察,總結振動有哪些不同。
與前面聲音的不同對應。
板書:
聲音振動
響度:聲音的強弱(大小)振幅:振動的幅度
音調:聲音的高低(尖銳或低沉,清脆或渾濁)頻率:振動的快慢
振動是怎樣決定聲音的響度、音調的呢?
(二)探究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響度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
學生猜想響度可能與振幅有關,有的學生猜想響度可能與頻率有關。
進行實驗
請同學們利用手中的器材,使它們發出不同響度的聲音,并觀察發聲體的振動有什么不同?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總結出規律?
學生分小組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成果展示與總結
學生邊展示,邊總結。
生1:用力敲銅鑼,鑼面振幅大,響度大;輕敲,鑼面振幅小,響度小。
你是怎樣比較出鑼面振動幅度的大小的呢?
生1:將手指輕輕接觸正在發聲的鑼面,手指振動越強烈說明鑼面振幅越大,振動輕微說明振幅越小。
有其他更直觀的反映方法嗎?
生2:將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鑼面,乒乓球被彈開的高度反映了鑼面振動幅度的大小。
肯定學生的回答,點出該物理研究的方法并板書:轉化法。
還有其它的做法嗎?
生3:將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乒乓球被彈開的高度反映了鑼面振動幅度的大小。
用力敲音叉,音叉振幅大,響度大;輕敲,音叉振幅小,響度小。
板書:(將響度與振幅用箭頭聯系起來)
響度:聲音的強弱(大小)振幅:振動的幅度
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
(三)探究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音調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
學生猜想音調可能與頻率有關。
引導學生分析,要研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必須使振幅一定,即用大小相同的力使物體發聲。對學生進行“控制變量法”的研究方法教育。
(四)探究聲音的特性之三──音色
游戲:
(1)耳朵“辨”樂器。播放錄音:梁祝1(古箏演奏)梁祝2(二胡演奏)
同學們辨別是何種樂器演奏的
教師介紹:不同的樂器演奏音調和響度相同的曲子,聲音各有特色,我們稱之為音色不同。
(2)耳朵“辨”人。
請后面的兩名同學讀屏幕上的句子:“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請前面的同學說出朗讀者的名字。
引導學生了解:不同人,聲音各有特色,我們也稱之為音色不同。
板書:
音色:聲音的特色。不同樂器,音色不同;不同人,音色不同。
教師介紹: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的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五)自己閱讀教材,還能學到些什么?
讓學生自學頻率的概念、單位、超聲波、次聲波等知識,并進行展示與交流。
想想議議:
為什么我們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出的聲音,卻能聽到討厭的蚊子聲?
(六)課堂練習:
1、請解釋下面幾句話中的“聲音”各指的是聲音的哪個特征?
(1)對不起,請您講話聲音高一點
(2)李寧唱歌的聲音真好聽
(3)電鋸發出的聲音很尖,很刺耳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