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9
這是物態變化板書設計,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1、理解氣態、固態和液態是物質存在的三種形態。
2、了解物質的固態和液態之間是可以轉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義,了解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
4、了解熔化曲線和凝固曲線的物理含義。
重、難點:1、實驗探究熔化、凝固的規律。 2、正確得出熔化、凝固的規律。
教學器材:燒杯、水、溫度計、海波、蠟、酒精燈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常用溫度計的測溫原理是什么?單位是什么?是怎樣規定的?
2、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3、體溫計的測溫方法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你知道物質有幾種狀態嗎?這些狀態可以轉化?(學生回答、并舉例,教師總結:)
1、物態變化:物質由一種狀態變成另一種狀態的過程。
熔化: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 汽化: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 升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
凝固: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 液化: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 凝華: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
下面我們先學習……熔化與凝固
探究實驗:課本75頁,物質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
提出問題 ……
猜想與假設 ……
設計試驗 ……
進行試驗 ……
數據記錄:
時間/min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溫度/℃
蠟的溫度/℃
利用數據作出圖像……然后說明凝固的過程,并在坐標中作出海波、蠟的凝固圖像。
……學生探究、尋找規律,教師總結如下:
2、熔化和凝固:
固體 晶體: 在熔化時溫度不變,晶體熔化的溫度叫熔點
非晶體: 在熔化時溫度不斷上升,沒有熔點。
晶體有一定的凝固溫度,叫凝固點,非晶體沒凝固點,同一晶體的熔點=凝固點。
不同晶體熔點不同(見課本熔點表),記住冰的熔點。
3、熔化時吸熱,凝固時放熱。
4、、介紹一些常見的熔化和凝固現象。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1、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2、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本節課的內容較多,且難度較大,節奏可以放慢些,可以給學生補充一些必要的知識:如:圖形圖像、物質狀態等
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
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
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知道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
2、過程和方法:通過觀察了解升華和凝華現象。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關心環境,樂于探索一些自然現象的物理學道理。
重、難點:1、判斷常見的升華和凝華現象。
2、解釋常見的升華和凝華現象。
教學器材:可密封的玻璃瓶、酒精燈、碘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物質由_______轉變為_______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兩種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物質由_____轉變為_____的過程叫液化。液化過程______熱量。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氣,就是在常溫下用_________的方法,是石油氣變成液體儲存在鋼瓶里的。
3、關于蒸發和沸騰,下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蒸發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沸騰必須在一定溫度下進行;
B、蒸發不需要吸熱,沸騰需要吸熱;
C、蒸發是液體表面汽化的現象,沸騰則是在液體內部進行的汽化現象;
D、蒸發是緩慢的汽化現象,沸騰是劇烈的汽化現象。
4、夏天扇扇子,人感到涼爽,主要是因為扇來的風:( )
A、 降低了周圍的溫度;
B、 降低了人的體溫;
C、 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發;
D、 趕走了人體周圍的熱空氣。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雪是怎樣形成的? 學生猜想:〔 …… 〕
進行新課:
1、升華(吸熱):物質直接從固態變成氣態。 凝華(放熱):物質直接從固態變成氣態,
2、實驗:碘的升華和凝華
結論:(1)、注意“直接”。(2)、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3、解釋常見的升華、凝華現象
○1衛生球變小 ○2“干冰”的人工降雨和人造煙霧 ○3“冰花”的形成
○4雪、霜、冰雹的形成 ○5霧松的形成 ○6 燈泡用久了會變黑
固體
4、小結本章內容:
液體 氣體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
要分析一些常見的凝華、升華現象
教學目標:1、理解溫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
3、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重、難點:1、設計測溫度的儀器(溫度計) 2、正確使用溫度計
教學器材:燒杯、冷熱水、溫度計、體溫計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欣賞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
問題:你知道物質有幾種狀態嗎?這些狀態如何轉化?受什么因素的影響?(學生猜想)
教師:剛才有同學說“溫度”(熱),下面我們就來學習
有關溫度的知識 → 溫度計
二、 進行新課: 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
(1)、試驗:課本70頁試驗:圖4.4-1示
結論:人們憑感覺判斷物體的溫度往往不可靠, 必須采取其他較好的辦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較好的判斷出這哪杯水的溫度比較高?
學生結論〔 …… 〕
2、溫度計:測量溫度的儀器
實物觀察……各種溫度計
結構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的規律制成的。
分類:實驗室用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實物、錄像觀察)
3、攝氏溫度:字母C代表攝氏溫度 ℃是攝氏溫度的單位,讀做攝氏度;
它是這樣規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零攝氏度,
把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攝氏度,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低于0℃用負數表示
例:37℃讀作37攝氏度 -45℃讀做零下45攝氏度
4、體溫計: ○1 結構、量程、分度值 ○2使用
5、實驗用溫度計的使用:
探究:怎樣使用?要注意些什么問題?
總結:(1)使用前 觀察量程……所測溫度不能超過或低于量程
認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數值
(2)使用時 ①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② 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③ 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繼續留在被
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讓學生讀數,把結果寫出來)……單位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的本節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
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
溫度計的使用方面,按課本要求讓學生進行探究,但一定要把步驟總結并進行板書。
可以對幾種溫度計進行對比
教學目標: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
2、了解沸騰現象,知道什么是沸點。
3、知道蒸發可以致冷。
過程和方法: 通過探究活動了解液體沸騰時的溫度特點。
重、難點:1、蒸發、沸騰的相同點與不同點。2、分析一些常見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現象。
教學器材:燒杯、水、溫度計、酒精燈、鐵架臺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_____, 熱。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_____。 熱。
2、晶體熔化和凝固時的規律是什么?
3、晶體溫度在熔點和凝固點所處的狀態是什么?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曬在太陽下的衣服一會兒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里去了?(學生猜想)
進行新課:
1、探究:水的沸騰
( ) ……提出問題
( ) ……設計試驗
如何進行、需要器材、注意事項、 儀器安裝、酒精燈的使用等
( ) ……進行試驗
數據記錄:
時間/min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溫度/℃
蠟的溫度/℃
利用數據作出圖像,學生探究、尋找規律,教師總結如下:
2、沸騰:
(1)、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2)、液體要達到一定的溫度才沸騰,沸騰時溫度不變,液體沸騰的溫度叫沸點。
(3)、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升高)
3、蒸發:
(1)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汽化現象。
(2)蒸發只發生在液體的表面。
(3)、蒸發有吸熱致冷作用
4、沸騰與蒸發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汽化的兩種方式)
5、液化(放熱):舉例說明:降低溫度可以使氣體液化(生活中水蒸氣遇冷會液化)
壓縮體積也可以使氣體液化(生活中的實例)
(1)、降低溫度與壓縮體積是氣體液化的兩種方法。
(2)、液化要放熱(水蒸氣燙傷更嚴重)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1、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2、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液化、汽化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可以舉較多的例子進行分析
可以討論:吸熱、放熱是必要條件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