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8
這是電源和電流教學設計,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讓學生明確電源在直流電路中的作用,理解導線中的恒定電場的建立;
2.知道恒定電流的概念和描述電流強弱程度的物理量——電流;
3.從微觀意義上看電流的強弱與自由電子平均速率的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類比和分析使學生對電源的的概念、導線中的電場和恒定電流等方面的理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電源、電流的學習培養學生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的生產實踐的意識,勇于探究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物理學問題。
二、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理解電源的形成過程及電流的產生;
2.電源和電動勢的概念。
(二)教學難點
電源作用的道理,區分電子定向移動的速率和在導線中建立電場的速率這兩個不同的概念。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為什么雷鳴電閃時,強大的電流能使天空發出耀眼的強光,但它只能存在于一瞬間,而手電筒中的小燈泡卻能持續發光?
【設計意圖】通過現象對比,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師】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電源的知識學起。
(二)電源
《電流與電源》教案
【師】分別帶正、負電荷的A、B兩個導體球,它們的周圍存在電場。如果用一條導線R將它們連接起來,分析A、B周圍的電場,A、B之間的電勢差會發生什么變化?最后A、B兩個導體球會達到什么狀態?R中出現了怎樣的電流?
【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分析A、B周圍的電場,A、B之間的電勢差的變化情況。認識到最終A、B兩個導體球會達到靜電平衡狀態。理解導線R中的電流只能是瞬時的。
【師】如何使電路中有持續電流?
【類比】(把電源的作用與抽水機進行類比)
《電流與電源》教案
水池A、B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若在A、B之間用一細管連起來,則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定向運動,從水池A運動到水池B。A、B之間的高度差很快消失,在這種情況下,水管中只可能有一個瞬時水流。
【師】怎攔才能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斷的水流呢?
【生】可在A、B之間連接一臺抽水機,將水池B中的水抽到水池A中,這樣可保持A、B之間的高度差,從而使水管中有源源不斷的水流。
【歸納】電源就是把自由電子從正極搬遷到負極的裝置。(從能量的角度看,電源是一種能夠不斷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變為電能的裝置。)
(三)恒定電場
導線中的電場是兩部分電荷分布共同作用產生的結果:
其一是電源正、負極產生的電場,可將該電場分解為兩個方向:沿導線方向的分量使自由電子沿導線作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垂直于導線方向的分量使自由電子向導線某一側聚集,從而使導線的兩側出現正、負凈電荷分布。
其二是這些電荷分布產生附加電場,該電場將削弱電源兩極產生的垂直導線方向的電場,直到使導線中該方向合場強為零,而達到動態平衡狀態。此時導線內的電場線保持與導線平行,自由電子只存在定向移動。因為電荷的分布是穩定的,故稱恒定電場。
恒定電場:由穩定分布的電荷所產生的穩定電場稱恒定電場。
(四)電流
1.概念: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電流的方向:規定為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
3.定義: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跟通過這些電量所用的時間的比值。
定義式:《電流與電源》教案
電流的微觀表示:
取一段粗細均勻的導體,兩端加一定的電壓,設導體中的自由電子沿導體定向移動的速率為v。設想在導體中取兩個橫截面B和C,橫截面積為S,導體中每單位體積中的自由電荷數為n,每個自由電荷帶的電量為q,則t時間內通過橫截面C的電量Q是多少?電流I為多少?
【結論】
Q=nV=nvtSq
I=Q/t=nvqS
這就是電流的微觀表示式。
4.單位:安培(A),1A=103mA=106µA
5.電流的種類
直流電:方向不隨時間而改變的電流。直流電分為恒定電流和脈動直流電兩類:其中大小和方向都不隨時間而改變的電流叫恒定電流;方向不隨時間改變而大小隨時間改變的電流叫脈動直流電。
交流電:方向和大小都隨時間做周期變化的電流。
以上就是福建教師招聘考試網整理的《電流與電源》教案,通過例題分析,讓學生把電流與導線內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的速率聯系起來,同時說明定向移動的速率和在導線中建立電場的速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教學目的
1.知道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知道電流方向的規定;
3.知道什么叫電源和電源的作用。
(二)教具
驗電器兩個,帶絕緣柄的金屬棒一根,橡膠棒一根,毛皮一塊,帶座小燈泡一個,開關一個,干電池一節,剖面干電池1個,蓄電池一個,磁性黑板一塊。
(三)教學過程
1.復習
提問1: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去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金屬球帶什么電?金屬箔片帶什么電?
提問2:驗電器是通過什么方法帶上電的?
2.引入新課
演示本節的實驗。
這個實驗表明在金屬棒中發生了電荷的移動。
3.進行新課。
(l)電流的概念:
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水在水管中沿著一定的方向流動,水管中就有了水流。電荷在電路中沿著一定的方向移動,電路中就有了電流。
在剛才的實驗里,金屬棒中的電荷是怎樣移動的?是從A到B,還是從B到A?
重做實驗,繼續觀察驗電器A、B金屬箔片張角的變化。可看到B的金屬箔片張開到一定角度就不再增大了,A的金屬箔片的張角也不再減小。實驗表明電荷不再通過金屬棒往驗電器B上移動了,金屬棒中不再有電流了。“這種瞬間電流在實際當中沒有多大用處。
(2)維持持續電流的條件
演示實驗:掛上磁性黑板,把背后粘有小磁元的電池、燈座、開關依次貼在磁性黑板上。打開開關,用導線將上述元件連接好。合上開關,小燈泡持續發光;打開開關,小燈泡熄滅。將干電池取走,合上開關,小燈泡也不發光。
引導同學思考:小燈泡持續發光,表示有持續電流通過小燈泡的燈絲。你能否通過上述實驗找到維持小燈泡中有持續電流的條件?
①有電池。
②合上開關。
(3)電源
能夠持續提供電流的裝置叫電源。大量用電器的電源,是發電廠里的發電機;發電機是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日常生活中和實驗室里常用的電源,是干電池和蓄電池;干電池、蓄電池是將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的裝置。
干電池、蓄電池上有正極和負極,干電池的正極是碳棒,從外表看,即為帶銅帽的一端;負極是鋅筒(展示干電池剖面實物)。蓄電池的正、負極通常用“十”“一”號標在電池的上部。
演示實驗:用蓄電池(其中一組)、小燈泡、開關、導線連接電路,合上開關,觀察小燈泡發光情況。
啟發:你在日常生活中都在哪些情況下使用過干電池?在哪些地方見過使用蓄電池?
(4)電流的方向
電荷有兩種,電路中有電流時,發生走向移動的電荷可能是正電荷,也可能是負電荷。還有可能是正負電荷同時向相反方向發生定向移動。
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
這個規定是在19世紀初,在物理學家剛剛開始研究電流時,并不清楚在不同的情況下究竟什么電荷在移動時做出的,而在后來的研究中發現,這樣的規定并不影響研究電流的有關問題,并且在酸、堿、鹽的溶液中就有正電荷的定向移動,因此這個規定一直沿用至今。
按照這個規定,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思考判斷〉:在課本圖4?5的實驗中,電流的方向是從A流向B還是從B流向A?在課本圖4?6的實驗中的電流方向又如何?
〈討論與練習〉
如圖1所示:已知驗電器A帶正電,B不帶電。拿一根帶絕緣柄的'金屬棒把A、B兩個驗電器連接起來。這時B帶什么電?在連接的瞬間,金屬棒中做定向移動的是正電荷還是負電荷?電流方向是從哪到哪?
4.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電流這個概念,電流是電學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我們要從電流的形成、電流方向的規定、持續電流存在的條件等幾方面加深對電流的認識。
5.布置作業
1.復習本節教材并完成本節練習。
2.小實驗:自制一個水果電池。
找一根5厘米長的銅片或粗銅絲,再從廢干電池上剪下一條2毫米寬的鋅皮,刮凈,把銅片和鋅皮插入蘋果或番茄、檸檬等水果里,就做成了一個水果電池。取兩根導線,把它們的一端分別接在水果電池的兩極上,另一端和舌頭斷續接觸,注意兩根導線不要碰著。這時舌頭上有什么感覺?
(四)說明
在演示課本圖4?6的實驗中采用了磁性黑板,這樣做的目的在于方便同學們對演示電路的觀察。若沒有磁性黑板,可用塑料泡沫板代替。在電路元件的背面釘上長螺絲,演示時插入泡沫板即可。
備注:本教案依據的教材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第二冊第四章第三節。
一、概述物理選修1-1電流和電源教案
電源和電流是高中物理1-1第二章第二節,是直流電的入門章節。本節課需要一課時。
要求學生明確電源在直流電路中的作用,理解導線中的恒定電場的建立。知道恒定電流的概念和描述電流強弱程度的物理量---電流。通過對電源、電流的學習培養學生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的生產實踐的意識,勇于探究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物理學問題。
二、教學目標分析
一、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明確電源在直流電路中的作用,理解導線中的恒定電場的建立
2.知道恒定電流的概念和描述電流強弱程度的物理量---電流
3.從微觀意義上看電流的強弱與自由電子平均速率的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類比和分析使學生對電源的的概念、導線中的電場和恒定電流等方面的理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電源、電流的學習培養學生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的生產實踐的意識,勇于探究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物理學問題。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電源的形成過程及電流的產生。
難點:電源作用的道理,區分電子定向移動的速率和在導線中建立電場的速率這兩個不同的概念。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1.高中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直流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知道它們的含義,和它們的前因后果,適用條件,以及相關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但定量描述自然科學的現象和規律,包括用物理知識處理物理問題,以及用簡單的圖,表和數據描述物理活動的特征還不是特別清楚。
對自然科學發展的成就和成果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通常這一條內容課本中是沒有的`,但常出現在報刊雜志和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中。
2.科學概念,原理和規律都是由實驗推導出來的,教學過程中的實驗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自然科學概念,原理和規律的理解, 學生具備一定的實驗能力,并能夠根據要求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
3學生能讀懂自然科學方面的資料,同時還要能讀懂圖示的物理意義,以及有關物理意義,以及有關物理量之間的定性與定量函數關系.
4、學生對自然科學基本知識有一定的應用能力,應用這些知識去指導自然科學的研究工作,社會的生產和人類的生活,必須懂得自然科學知識的實用性和社會價值,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實驗法。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資源與工具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為支持教師教的資源;二是支持學生學習的資源和工具,包括學習的環境、多媒體教學資源、特定的參考資料、參考網址、認知工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別說明的傳統媒體。
如果是其他專題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方面的課程,可能還需要描述需要的人力支持及可獲得情況。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為什么雷鳴電閃時,強大的電流能使天空發出耀眼的強光,但它只能存在于一瞬間,而手電筒中的小燈泡卻能持續發光?
通過現象對比,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過渡: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電源的知識學起。
1.電源
教師:(投影)教材圖2.1-1,
分別帶正、負電荷的A、B兩個導體球,它們的周圍存在電場。如果用一條導線R將它們連接起來,分析A、B周圍的電場、A、B之間的電勢差會發生什么變化?最后,A、B兩個導體球會達到什么狀態?R中出現了怎樣的電流?
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本節課為人教社《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五章第二節內容。
(2)教材分析:
八年級物理教材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新教材在八年級第一學期最后一章安排了“電流和電路”的學習,本身體現了教材不過分強調學科的邏輯特點,而注重基于學以致用的興趣,從學生認知規律和探究出發,設計教材結構,在學習了電流和電路后,接著安排了“家庭電路”,確實是從學生生活需要出發,做到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電流和電路”這一節開始用一個小實驗,邁入電學門檻,教材用了貼近生活的三種用電器——燈泡、小電動機、音樂門鈴,讓學生“想想做做”,目的在于感知、領略電學的美妙之處(一按開關燈亮了,電動機轉了,門鈴響了),引發學生的興趣,嘗試成功的喜悅,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引入下文——燈亮是因為有電流流過燈泡。
學習電流方向后,教材簡介了二極管的單向導電以及發光二極管,這個知識點的安插,是因為它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只求學生了解,無需詳細學習。但是,給我們達成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提供了素材。
再如,電池的介紹,教材用彩色照片出示了“鋅銀”電池、“充電”電池、“手機”電池等。此類的知識可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觀察、上網學習、調查研究、查尋資料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初步認識電流、電路及電路圖,學會按實物電路連接圖畫出對應的電路圖。
2、知道電流的形成及其條件,知道電流方向的規定。
3、認識斷路、通路、短路,知道電路的組成。
4、知道電源和用電器,能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過程和方法
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學習觀察實驗現象,學習從現象中分析歸納出規律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連接電路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動腦筋找出新的連接電路的方法。
重點:知道電流、電路的基本概念。能認識、使用電路圖。
難點:能認識、使用電路圖。
教具準備:干電池 燈泡 導線 開關 小電動機
教學過程
情景創設 導入新課
我最棒:用小燈泡、電源、開關導線,連接電路,使小燈泡亮,看誰最快最好!
注意:任何情況都不能把電源的兩端直接連在一起!!!!
思考:你在實驗中有什么收獲和體會?有什么疑問?
自主學習 領悟新知
自學課本,你能完成下面的問題嗎?
1、電流:上面實驗中的燈泡會亮,是因為有電流流過它們。電流是怎樣形成的?
(1)、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了電流。要出現電流,還需要:電池、發電機這樣的 ;燈泡、電動機這樣的 ; 的連接; 的控制。
(2)、電流的方向: 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在電源外部,閉合電路中的電流方向是從電源 經過 流向 。
2、電路:
(1)電路的構成: 、 、 、 。
(2)電源的作用是: ;用電器的作用是: 。
你知道哪些是電源?
你還知道哪些是用電器?
什么是斷路、通路、短路?
3、電路圖:利用規定的 代替實物,把電路表示出來的就是電路圖。
討論:怎樣畫電路圖美觀?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探究要求
利用兩個小燈泡、一個開關、兩節電池(帶電池盒)和一些導線,怎樣連接才能使燈泡發光,并能用開關控制小燈泡,比比看哪個小組連接的最快。
按照探究要求,邊實驗,邊獨立解決一下三個問題,將你的答案寫在空白處,然后小組內相互交流相互補充,完善。在連接電路之前請先看老師有哪些提示。
友情提示:
⑴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電池的兩端直接連在一起!
⑵在連接電路時,可以從電源的正極開始順次連接。
⑶連接電路時,開關一定要斷開,經檢查無誤后再閉合。
你要解答的問題:
問題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你連接的能使小燈泡發光的電路畫下來。你在連接電路的過程中,是否遇到小燈泡不發光的現象呢?如果遇到,請你繼續分析:在電路連接的過程中,有哪些情況可造成小燈泡不發光?
問題2:要使小燈泡持續發光,必須滿足什么條件?
問題3:請根據左圖給出的電路圖,將右圖中的實物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起來。
交流一:根據幾位同學所畫電路圖,要求從正確性、美觀性進行評價,評出最佳作品。
由此,請你總結出畫電路圖要注意哪些問題?
交流二:根據展示的幾個電路,請你歸納出電路的幾種狀態:
反饋評價、拓展應用
1、觀察手電筒的結構,畫出它的電路圖。
2、打開手電筒開關后,發現小燈泡并不發光,請參照示例猜想兩種可能使小燈泡不發光的原因,并簡單寫出驗證你猜想的方法。
示例:原因:可能電池用久了;驗證方法:換上新電池
①原因: ;驗證方法: ;
②原因: ;驗證方法: ;
總結
請同學們整理、反思剛才的學習內容,用簡短的語言完成知識網絡,然后小組內交流完善。并提出對于本節課的學習還有什么疑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