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9
這是質量教學設計引入,是優秀的物理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質量教學設計引入第 1 篇
學習目標
(1)、初步認識質量的概念,正確說出質量的單位和進率,并能正確地進行質量單位換算。
(2)、知道質量是物體的一個基本屬性,它不因為物體的形狀、位置、狀態的變化而改變。
(3)、了解常見的測量工具,能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4)、構建具體的質量量級觀念。
學習重難點
(1)、質量是物體的一個基本屬性,它不因為物體的形狀、位置、狀態的變化而改變
(2)、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導入新課
我們周圍的世界五彩繽紛,在這個精彩的世界里的一切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的。看我手里的這個鐵釘,鐵釘是由 組成的,再看這個鐵錘,鐵錘也是由 組成的,那么鐵釘和鐵錘所含有的鐵的多少一樣嗎?又如書和練習本都是由紙組成的,它們所含有的紙的多少一樣嗎?可見,組成物體的物質有多也有少,在物理學上,把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物體的質量。
過程設計:
導學質量部分:
1、看課本,完成下面的問題:
(1)、質量用字母 表示。
(2)、質量的國際單位: ,符號: ,常用單位還有 、
和 。
(3)、105mg= g= kg = t
2、看課本小資料2,一些物體的質量,構建具體的質量量級觀念。
一只雞的質量約是2000
一位中學生的質量約是60
拓展:
小實驗:出示:①一個牙膏皮。提問:
(a)將它卷起來,形狀變了,它的質量變不變?
(b)將它從南京帶到北京,位置變了,它的質量變不變?②裝有冰塊的帶蓋玻璃杯。提問:容器內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狀態變了,它的質量變不變?
得到結論: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他不因 、 和
的變化而變化。
導學質量的測量:
小組討論,生活中所知道的測量質量的工具有哪些?
(討論完之后進行展示)
天平是實驗室測質量的常用工具。
原理:
托盤天平的結構:
托盤天平的使用:
1、閱讀《托盤天平使用說明》,重點說明:
(1)、被測物體的質量不能超過量程。
(2)、向盤中加減砝碼時,要用鑷子,不能用手接觸砝碼,不能把砝碼弄濕、弄臟。
(3)、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盤中。
如果不按照這幾點做,會出現什么后果?學生討論,進行班內交流。
使用方法:
(1)、放:把天平放在 上;
(2)、撥:把游碼撥到 處;
(3)、調:調節橫梁兩端的 螺母,使指針指在 處;
(4)、測:把被測物體放在 ,按 的順序依次向 試加砝碼,若天平仍不平衡,再調節 在標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平衡;
(5)、讀:右盤里 加上游碼在 上,所對應的刻度值,就等于左盤里物體的質量;
(6)、收:測量完畢,把物體取下,用 把砝碼放回盒內。
3、以測橡皮的質量為例,進行實驗,測固體物質的質量。
(小組之內做好監督,按照使用方法,做好記錄和檢查)
質量教學設計引入第 2 篇教學目標:
《質量》的教學設計
1、知識與技能
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
通過實驗操作,學會天平的使用。
學會測量物體的質量。
2、過程與方法
通過閱讀天平的使用說明書,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在天平的實際操作過程中總結規律,熟悉使用方法。
經歷“質量是物體的屬性”的探究過程,進一步領悟實驗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天平使用的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與協作精神。
在探究“質量是物體的屬性”中體會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發現”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質量的概念與單位,利用天平測量質量。
教學難點
“質量是物體的屬性”的探究。
教學資源
多媒體資源(見課件)
實驗器材:天平、砝碼多組、橡皮泥
教科版八年級物理6.1節《質量》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的主要教學內容是質量的初步概念、單位;天平的使用方法;“質量是物體的屬性”的實驗探究。在教學中,我將大膽嘗試“先學后教”的新的教學模式,主要通過課件,運用講解,啟發誘導、自主探究式,并貫穿使用合作的討論式。在講質量的概念時,通過多舉例子,讓學生區分物體和物質,使學生建立起質量概念。在講質量單位時,先讓學生自主學習,同伴合作,老師適當點撥,然后通過練習感知常見物體的質量,加深對單位的'了解。在講質量的測量時,先讓學生看天平的使用說明書,邊看邊操作,自已摸索,從中學到規律性的東西,然后通過老師的操作,課件展示,總結出天平的使用方法(先學后教)。在講“質量是物體”的屬性時,讓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看物體形狀、位置變了質量是否改變。然后觀看冰化成水的實驗。最后得出質量是物體的基本屬性,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本節最后設計了三道習題,鞏固本節的知識。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課件顯示圖片: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心重110噸;一盒餅干的凈含量900g,問:110噸和900g表示什么呢?今天我們來學習6.1節《質量》。
一、認識質量
(1)、物體與物質
①課件顯示圖片:大鐵釘、桌凳、輪胎。問:它們分別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鐵、木材、橡膠)
②我們把鐵釘、桌凳、輪胎稱為物體,鐵、木材、橡膠稱為物質。
③可見物體是由物質組成的。
(2)引入質量的概念
①課件顯示圖片:大鐵釘和大頭針;桌子和凳子;大輪胎和小輪胎。
②問:每組物體含物質的多少一樣嗎?
③引導學生觀察,歸納得出:
a:大鐵釘比大頭針含鐵多;b:桌子比凳子含木材多;
c:大輪胎比小輪胎含橡膠多。
④組成物體的物質有多有少,物量學中把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物體的質量。
設計意圖:先創設鐵釘、桌凳、輪胎的情景圖,使學生對“物體”、“物質”的模糊理解頓時變得清晰明了。為學質量概念作好鋪墊。針對質量的概念比較抽象,我采用對比鐵釘、大頭針;桌子、凳子;大輪胎與小輪胎等生活中常見的物體,明白“組成物體的物質有多有少”。從而歸納出質量的概念。老師有意識引導,學生憑借生活經驗,輕而易舉地掌握了質量的概念。
(3)質量的單位
①請學生自學書本有關質量單位的內容。
思考:質量有哪些單位?符號是什么?換算關系怎樣?(同學相互討論,師后出示課件)。
②師出示練習,感知生活中常見物體質量,讓學生回答(填上合適的單位)。
一個中學生的質量約:50 一個蘋果的質量約:150
一元硬幣的質量約:6 一頭大象的質量給:2
設計意圖: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我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學習、組織討論、學會合作,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感知生活中常見物體質量,充分體現了生活與物理緊密相聯的原則,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二、測量質量
1、介紹常用測量質量的工具。
①你們知道哪些測量質量的工具呢?(提問)
②課件顯示一些測量工具:磅秤、杠秤、案秤、電子秤、托盤天平。
2、托盤天平的使用
①學生自學托盤天平的使用說明書。
②學生嘗試性操作:根據說明書用天平測橡皮泥的質量(同桌相互討論,共同合作,遇到不懂的問題先記下來)。
③提問:剛才大家在測質量時遇到什么問題?
④老師實際操作,詳細講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同時解決學生的提問。
⑤出示課件視頻:天平構造、使用方法等。
⑥總結出天平使用方法(課件顯示)。
⑦出示課件(視頻)、以提問的方式鞏固天平的使用方法。
設計意圖: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方法,先讓學生自主學習,能夠自已解決的問題盡量讓學生自已解決,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養成思考的習慣,學會概括。最后總結出天平的使用方法。
質量教學設計引入第 3 篇(一)教學目的
第一節質量優秀教案
1.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
2.知道物體的質量不隨形狀、狀態和位置而改變。
3.知道托盤天平和物理天平的構造及其使用方法。
(二)教具
教師演示用具:鐵錘1把,大鐵釘1個,盛有1分米3的純水的燒杯1只,牙膏皮1塊,裝有冰塊的帶蓋玻璃杯1只,托盤天平1臺、物理天平1臺,砝碼1盒。
學生實驗器材:托盤天平和砝碼或物理天平和砝碼。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在課本第一、二章中,我們學習了力學中長度的測量、簡單的運動的初步知識,從第七章質量和密度至第十四章功,研究的都是物理學中力學的內容。今天就學習質量這個物理量。
(板書:一、質量)
二、講新課
1.質量
(1)通過對實物的觀察,引入質量的概念。
請學生觀察講臺、課桌。提問:①它們是由什么東西組成的?②講臺和課桌哪個的木材多?
教師出示鐵錘和鐵釘讓學生觀察,使學生知道鐵錘和鐵釘都是由鐵組成,但鐵錘含有的鐵比鐵釘含的鐵多。
講解:講臺、課桌、鐵錘、鐵釘物理學中稱為物體,組成這些物體的木材、鐵叫“物質”。由上面的觀察看出:講臺、課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鐵錘、鐵釘含鐵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學中用“質量”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板書:1.概念 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2)讓學生通過觀察,知道物體的質量不隨形狀、狀態和位置而改變。
出示:①一個牙膏皮。提問:(a)將它卷起來,形狀變了,它的質量變不變?(b)將它從南京帶到北京,位置變了,它的質量變不變?②裝有冰塊的帶蓋玻璃杯。提問:容器內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狀態變了,它的質量變不變?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只要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不變,它的質量就不變,可見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位置、狀態而改變。
(板書:物體的質量不隨它的形狀、狀態和位置而改變)
2.質量的單位
(1)復習小學學過的重量的單位
提問:小學數學在表示物體重量時,常用哪些單位?
學生回答,教師講解:千克是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為了方便,還有比千克大的單位噸,比千克小的單位克、毫克。
板書:2.單位:噸,千克、克、毫克)
出示:1分米3的純水。介紹它的質量是1千克。請學生看課本圖7—l“國際千克原器”。
(2)學生練習一些質量單位的換算
提問:質量的單位由大到小怎樣換算?
(板書:1噸=103千克、1千克=103克、1克=103毫克)
請學生觀察課本表格“一些物體的質量”。讀出“大頭針的質量、蘋果的質量、鯨的質量”。
教師示范,學生完成課本本節后的練習(1)、(2)。
教師板書:大頭針的質量=8.0×10-5千克=8.0×10-5×103克=8.0×10-2克=80毫克。
請四位學生上黑板每人完成該練習的一個問題。
3.質量的測量——天平
(1)介紹常用測質量的器具
講解:日常生活中買糧、買菜,稱出的'都是貨物的質量。請學生看課本圖7—2“常見的測質量的器具”。
提問:誰能說出每種工具的主要優點?
臺秤、案秤使用方便;桿秤攜帶方便;電子秤能自動顯示質量的價格。
教師出示:托盤天平和物理天平,介紹學校實驗室與工廠化驗室常用天平稱質量。
(2)托盤天平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講解:由于托盤天平使用較簡便,先學習托盤天平的用法。
(a)托盤天平的構造
讓學生將課桌上的托盤天平與課本圖7—3對照,認識托盤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稱。
請一位學生上講臺利用托盤天平的實物說明托盤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稱。
(板書:托盤天平的構造:底座、橫梁、托盤、平衡螺母、指針、分度盤、游碼、標尺)
(b)天平標尺的零刻線、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
講解:使用有刻度的工具,要先觀察①零刻線在哪里?②量程多大?③最小刻度值多大?
讓學生觀察課桌上的托盤天平,然后匯報上述三個問題的結果。
學生匯報,教師指出:由于標尺上零刻線在左邊,游碼放在標尺的零刻線處時,是游碼的左邊與“0”對齊,因此游碼讀數時以左邊的線為準;天平的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這臺天平配套砝碼盒內砝碼的總數加游碼最大的讀數所表示的質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標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質量數。
(C)托盤天平的調節
講解:托盤天平是較精密的稱質量工具,使用前要先調節,先把游碼放在零刻線處,再調節橫梁平衡。
(板書:托盤天平的調節)
教師邊講邊示范,教師調一步,學生跟著調一步。
教師指出:①由常見蹺蹺板的道理知道,指針偏左,右邊平衡螺母向右調;指針偏右,右邊平衡螺母向左調;②在調節橫梁平衡時,如指針在分度盤中央左右擺動的格數相等,橫梁也平衡;③天平調好后,左右天平盤不能互換。
(d)天平的使用
讓全班閱讀課本天平的使用方法部分。
提問:如何用調好的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稱一個鐵塊的質量?
(板書:天平的使用)
師生討論后歸納:用調好的天平稱物體質量的方法:①鐵塊放左盤,砝碼放右盤;②向天平盤加砝碼要由大到小逐步替換;③鐵塊質量等于砝碼和游碼的質量數相加;④測量結束后,砝碼放回砝碼盒,游碼移回零刻線。
(3)介紹物理天平
(a)物理天平的構造
講解:實驗室也常用物理天平稱質量。引導學生看課本圖7—4,對照講臺上物理天平的實物,說出物理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稱。
(板書:物理天平的構造)
(b)物理天平的調節
教師邊講邊演示:物理天平使用前要先調節底板上的底腳螺釘,讓重垂線的小錘尖端跟底板上小錐體的尖端正對,使底板水平;然后再調節橫梁上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
(C)物理天平的使用
講解:觀察物理天平的零刻線,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及用調好的物理天平稱質量方法與托盤天平相同。
(4)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項
引導學生看課本天平使用要注意的事項。
三、布置作業
課本“學到了什么”1.(1)、(2)。
質量教學設計引入第 4 篇一、教材分析:
《質量》課程教學設計
1、教材內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從本章到第十四章講述力學知識。跟前面幾章簡單的物理現象相比,知識的講述深入了一步。在能力培養方面,除了繼續注意提高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外,在講述概念和規律的過程中,更應注意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過分析物理事實,找出共同特征,從而概括出概念和規律。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就本章而言,涉及到兩個常用的物理量--質量和密度。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和用天平、量筒測物體的密度是初中學生應掌握的其中兩項基本技能。所以,本章是基礎的一章。 就本節而言,認識質量及其測量儀器,特別是學習使用學校實驗室和工廠化驗室常用的天平(本地區配置托盤天平),是為后續各節的學習所準備的。因此,本節是基礎的一節。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和換算。
〈2〉能力目標: ①會調節天平平衡; ②會使用游碼; ③初步學習用天平稱固體的質量; ④培養學生將學到的物理知識及技術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意識。
〈3〉方法目標: ①繼續學習"從現象出發,經過分析、比較得出結論"的研究方法; ②繼續學習運用"關鍵詞歸納法"歸納文段要點; ③初步學習"實驗探索法"發現事物內部規律的學習方法。
〈4〉德育目標: ①在質量初步概念的引出過程中滲透"現象"與"本質"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②在實驗過程中滲透"實事求是"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雖說質量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但教材對初中學生的要求較低,因此,它不是本節的教學重點。天平作為一種常用測量質量工具,是后續章節有關實驗的不可或缺的儀器;并且,它是質量測量中一種較為精密工具,對學生日后的生活、工作都會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本節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都是讓學習天平的使用。
三、教學方法
"質量":現象歸納法、練習法;
"質量的測量":實驗探索法、關鍵詞歸納法。
四、板書設計:
一、質量
1、質量--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
2、單位:
(1)通用單位:千克--kg
(2)常用單位:噸--1t=______kg
克--1g=______kg
毫克--1mg=___kg
3、測量:
(1)工具:實驗室用--托盤天平
(2)托盤天平的使用:
①方法: 天平平臺放,游碼零刻線;
平衡螺母調,指針中線指;
左物右碼放,砝碼游碼和。
②注意事項:稱量、鑷子、干燥、清潔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