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09
這是摔跤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會讀本課的5個生字和兒化音,會寫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精神抖擻、手疾眼快、膀大腰粗”等詞語,理解詞義。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和小胖墩兒這兩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心理活動等描寫人物的方法。
4、通過想象,寫第二次摔跤的片段,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感受小嘎子這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2、學習通過語言、心理、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
引入課題,初識“嘎”
1、同學們看過電視劇《小兵張嘎》嗎?
生:看過。
2、想一想人們都是怎樣稱呼“張嘎”的?(小嘎子、嘎小子、嘎子哥……)
無論怎樣稱呼都含著大家對小嘎子的喜愛之情。同學們喜歡嘎子這個人物嗎?一起叫叫他的名字吧!
3、今天,我們一齊來學習人物描寫的第一組課文。板書:《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
師:齊讀課題,“嘎”是個多音字,注意讀準字音,小嘎子。
4、師:知道什么叫“嘎”嗎?“嘎”在字典里有下面兩種解釋。﹙出示﹚
(1)乖僻,脾氣不好。
(2)調皮,淘氣。(有時用來稱小孩兒)
師:根據對課文的理解,你覺得那種解釋更合適,為什么?
生:我覺得第二種,因為文中的“小嘎子”就非常淘氣、調皮。
師:是的,那種活潑、淘氣,但又不讓人厭惡的小男孩,北方話就叫“小嘎”。
師:從課題中,你們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從課題中,我們不僅知道主要人物,也知道了主要事件,你們很善于捕捉信息,讀書就應該有這種敏銳感。
二
學習字詞,突破方言
師:課文不長,就300多字,但很多的是地方方言,雖然難讀,但我相信我們會讀的更好。
師:同學們我們先來練習讀一讀,誰來給我們試著讀一讀。(出示)
胖墩兒 單褂兒 一點兒 虎勢兒 猴兒 牛勁兒
師:什么叫“虎勢兒”一站那?
生:就是指“小嘎子”和“胖墩兒”對站著,互相像老虎一樣虎視眈眈,氣勢洶洶地盯著對方。
師:虎視眈眈,氣勢洶洶這兩個詞語用得真好,第二組詞語誰來讀。﹙出示詞語﹚
讓學生先自由讀,然后再開火車讀。
公雞鵮架 傻大黑粗 精神抖擻 推拉拽頂 手疾眼快 膀大腰粗
三
整體感知,聚集動作,再讀“嘎”
師:讀好了這些詞句,我們再來讀課文就容易得多了,現在請同學們大聲把課文讀一遍,爭取把每個句子都讀通順。
師:關于摔跤的方式,胖墩兒提出兩種供小嘎子選擇,一種是—一叉一摟,另一種是—隨便摔。
師:小嘎子選擇了那種,他為什么這樣做。
3、他們到底是怎么比賽的呢?我們一起到文中去深入研讀。
生:他選擇了第二種,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劣勢,如果和胖墩一叉一摟,他就輸定了,說明他機靈,老師認為摔跤厲害的人不外乎兩種,一種是技巧派,靠技巧取勝。一種是實力派,靠身體結實,人高馬大來取勝。你們覺得小嘎子屬于什么派別?
生:巧取派。
師:請同學們讀第三自然段,看技巧派的高手在摔跤時有哪些技巧,現在請同學們把描寫小嘎子摔跤時動作的詞語畫出來,好吧,我們開始動筆吧。﹙學生默讀,圈畫﹚
師:咱們交流一下,你們都圈畫了哪些動作的詞。﹙學生逐一匯報,PPT出示﹚
師:讀讀這些動詞,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覺得小嘎子有很多的方法,真不愧是技巧派的摔跤高手。
生:我覺得這些動作的詞都非常生動,寫這些動作的詞說明嘎子非常靈活,非常機靈。
師:從這些動作的詞中,我們仿佛看見了一個活生生的小嘎子,這讓我想起老舍的一句話。﹙出示﹚
只有描寫行動,人物才能站起來—老舍。
師:這里描寫行動,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動作描寫,這個人物才能站起來,我們該怎樣理解那?
生:在這篇課文里,就是指小嘎子的性格特點更加鮮明,更加突出。
師:同學們理解的真好,那么在這些動作詞當中,你覺得那個詞最能突出小嘎子的性格特點?
四
聚焦動作,豐富“嘎”
生:我找的這一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地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我覺得這句話中“蹦”字最能說明小嘎子的性格特點。
師:﹙ppt出示該句話﹚大家看看這句話,你覺得小嘎子為什么要蹦來蹦去?
生:我覺得他在想辦法,尋找機會。
生:我覺得他一方面在尋找機會下手,另一方面也在故意干擾對手。
師:一個“蹦”字讓你讀出了怎樣的嘎子,把你想到形容他的詞語寫在黑板上。﹙一生上講臺板書:機靈、聰明、富有心計、靈活﹚
師:簡簡單單的一個動作詞,就讓我們讀出了小嘎子的活潑機靈,富有心計。這小嘎子真不愧是技巧派的摔跤高手。誰來讀,讀出小嘎子的機靈勁。﹙出示句子并指名讀﹚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地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
師:你們覺得還有那個動作的詞也突出了小嘎子的性格特點?
生:我覺得“兩個人走馬觀燈似的轉了三四圈,終于三抓兩撓,揪在了一起。”這個句子中“轉”字也用的非常準確,說明小嘎子非常機靈,很有心計。
師:你們理解的很好,咱們再來看看這句話,如果我們這么改一下,所表達的效果有什么不同?﹙PPT出示,去掉走馬燈似的﹚
師:你們知道什么叫走馬燈似的?
師:現在我們請一個同學當嘎子,再由他推薦一個伙伴當胖墩兒,你們說不清楚,就讓他們用動作來表示吧。﹙兩名學生上臺,互相對站著﹚
師:像他們這樣,你轉我也轉。兩人互相對視著,隨時準備動手,這就是走馬燈似的轉,兩個人走馬燈似的的轉了一圈,兩圈,三圈。
師:同學們,你們看。這小嘎子不僅身子轉,而且—
生:﹙齊﹚腦子也在轉。
師:那我采訪一下,臺上的小嘎子,你腦子也在轉嗎?
生:轉。
師:你在轉什么?
生:如何才能扳倒他。
師:其他同學也想一想,如果你是小嘎子,你在想什么?
生:匯報……
師:由此,你們又看出小嘎子是什么性格?如果你想到新的詞語,請繼續到黑板上補充﹙學生上講臺板書:有計謀、機敏﹚像這樣,在動作詞前面加上比喻的修辭,人物形象更鮮明,其實,文中的類似還有很多,請看大屏幕﹙出示﹚。
師:動作詞前面加上比喻,表達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生:非常生動,非常形象。
生:這樣寫,就更有畫面感了。
師:咱們也來學一學,請看大屏幕,誰來說一說。﹙出示﹚
發令槍一響,只見他——跑了出去。
胖墩兒一拳揮去,小嘎子—閃到一邊。
師:活學活用,同學們真了不起!好的,咱們再回到課文,你覺得還有那個動作詞也能突出小嘎子的性格特點?
生:我覺得“推、拉、拽、頂”這個詞也說明小嘎子很靈活。
師:是的咱們來看看這個句子,這句話集中寫了小嘎子的動作,面對膀大腰粗,一身牛勁的胖墩,小嘎子首先用什么辦法?﹙出示句子﹚
小胖墩兒膀大腰粗,一身牛勁兒,任你怎樣推拉拽頂,硬是扳不動他。
生:用推。
師:假如你就是小嘎子,面對一身牛勁的胖墩,你怎樣推?
生:我用雙手使勁推,我用吃奶勁推,我對著他的肩膀用力推。
重難點:
1、將從某件事某個瞬間受到的觸動得到的成長,具體真實地記錄下來。
2、自主修改作文,根據同學的意見修改作文。
一、圖片導入,引出主題,
播放學生班級成長照片,一年級、三年級、五年級時的照片,形成鮮明的對比。
師:同學們看到剛才的照片,大家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1:時間過得真快,我們都長大了。
生2:大家的變化好大啊!明華的個頭長得最快。
生3:小美蓄長發了。
師:轉眼間,你們都是小大人了。孩子們,你們認為什么是“長大”?
生1:長個子了。
生2:年齡增長了。
生3:懂事了,會做很多事情。
教師小結:長大不僅是年齡的增長,身形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成長。在成長過程中,懂得照顧他人、懂得尊老愛幼、可以獨立完成某件事情、可以體會家人的等等,這都是我們長大的標志。
二、師生互動,交流成長故事
師:孩子們,從小到大,發生了許多事,哪一件事讓你感覺你自己長大了。
生1:爸爸教我騎自行車,學會騎車后,我感覺我長大了。
師:學習騎車時,你心里感覺害怕嗎?
生1:很害怕,總是摔跤,我不想學習了。
師:學會后,你又是怎樣想的?
生1:我覺著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做任何事情只要堅持,就可以成功。
師:學習騎自行車這件事,讓你明白堅持就是勝利,這就是你長大的標志。
師:誰再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長大的故事。
生2:三年級時,我自己坐公交去上學。
師:自己坐公交,你好厲害,還記得第一次坐公交時的情景嗎?
生2:公交車上乘客很多,我坐在靠窗的位置,時豎著耳朵聽公交報站,生怕坐過站。
師:成功到校后,你感覺如何?
生2:滿滿的成就感,自己上學時一件很容易的事。
師:現在讓你自己去完成一件事,你敢去做嗎?
生2:敢!
師:你有勇氣獨立完成一件事,敢于嘗試,這就是你長大的標志。
補充:師生繼續交流自己成長的故事,并簡單談談當時的感受,注意控制時間。
三、回顧課文,學習寫法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要寫的作文是真實的`成長故事要求寫作內容具體完整,并且生動詳細。接下來我們來回顧課文學習寫作方法。
師:大家還記得,課文《梅花魂》第二件事是什么?
生:五歲時,我在書房玩耍,不小心在外祖父摯愛的么墨梅圖上留下臟手印,惹得外祖父大發雷霆。
師:同學們記憶力真好。“五歲時”三個字告訴我們什么信息。
生:事情發生的時間。
師:從“書房”這兩個字,大家知道了什么?
生:事情發生的地點。
師: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
生:我不小心弄臟了墨梅圖
師:結果呢?
生:外祖父很生氣。
師:一件事要敘述完整,要讓讀者明白什么人,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發生了什么事情,結果怎么樣?
師:我們看課文《梅花魂》第三段,有這樣一句話:“外祖父頓時拉下臉來”,這句話是什么描寫?
生:神態描寫
師:“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嗎”這句話是什么描寫。
生:語言描寫
師:“用細刀片輕輕刮去污漬,用細綢子慢慢抹干凈”,這一句話對應了人物的什么描寫?
生:動作描寫
師:所以說,要把一件事情寫具體,寫生動,就要寫清楚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
四、佳作欣賞,寫作實踐
教師展出范文
師:同學們讀一下這篇范文,小作者長大的標志是什么?
生:媽媽生病了,小作者照顧她。
師:小作者怎樣照顧媽媽,找出細節描寫。
生:自由回答
師:孩子們,接下來的時間就交給大家,寫完作文后自己修改,并且和同學交流分享。
一、教材分析
這個片段選自中篇小說《小兵張嘎》。《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主要寫了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的情景。先是由小嘎子提議摔跤,在摔跤的過程中,他時時處處想使巧招,結果反被胖墩兒摔了個仰面朝天,反映了小嘎子頑皮、機敏、爭強好勝、富有心計的個性特點。
文中對小嘎子摔跤時的動作描寫極為細致。作者用了“站、圍、蹦、轉、揪、推、拉、拽、頂、扳”等表示動作的詞語,從不同的方面對小嘎子的摔跤動作進行了細致描繪。在這當中,還夾雜著對嘎子心理活動的描寫,從另一個側面豐富了人物性格。動詞的準確運用和心理活動的細致刻畫,塑造了小嘎子這個兒童形象,顯示出作者在人物刻畫上的功力。
補充設計理念:由課內到課外,由表達到運用,以生為本,以學定教,合作學習,讀寫結合
二、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隨文認識生字詞,理解“破綻、精神抖擻、扳不動、咕咚、合了襠、手疾眼快、膀大腰圓”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小嘎子鮮活的人物形象。
3.學習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描寫感受人物形象的方法并在課外閱讀中運用。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興趣。
在閱讀中體味表達的妙處與作用并運用在課外的閱讀中,目標定位較準確,自能讀書,自能作文是最高目標,能否在目標里體現讀寫結合?這個能不能做一些嘗試?)
三、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人物形象。
(二)教學難點
學習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描寫感受人物形象的讀書方法,并在課外閱讀中運用。
四、教學準備
(一)生預習課文。
(二)教師準備:
1、課件,預習單或學習單
2.《小兵張嘎》原著中的精彩片段閱讀材料。
2.準備《紅日》《小英雄雨來》《赤色小子》《鐵道游擊隊》《紅巖》等經典小說資料。(這些書學生都讀過嗎?里面的人物學生知道和喜歡嗎?老師要知道學生喜歡讀什么,什么樣的人物是他們喜歡的,可以課前進行閱讀現狀調查,了解,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方能提高,也就凸顯了以生為主,以學定教。)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檢查預習效果
1.(談話)師:今天我們來一起讀書。大家平時讀過哪些書,是怎么讀書的?(今天不是讀書,所以導入可以談談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著里的人物,為接下來的人物出場做熱身。)
2.今天我們先來讀一個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板書課題(指導書寫“嘎”字),學生齊讀課題。(讀出競賽的感覺,讀出伙伴間較勁的感覺)(出示課題或圖片資料,介紹小兵張嘎,老師要會講故事,吊胃口,人物形象呼之欲出,為下面的閱讀做鋪墊)
質疑“嘎”的意思。
學法指導一:讀課題、質疑課題。
3.檢測生字詞。(各種形式的讀配合)
精神抖擻(sǒu) 破綻(zhàn) 扳(bān)不動
咕咚(dōnɡ) 合了襠(dānɡ) 膀大腰粗 手疾眼快
4.師: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突出主角,把握文本重點)(這個問題不難回答,不預習也可以知道,難的是作者為什么要寫這兩個小孩摔跤?他是怎么寫的?可以作為探究的重點,教師預設的問題一定要是孩子覺得想問又問不出來的)
學法指導二:從課題入手,抓住人物,事情經過,結果敘述文章主要內容。
(二)深入研讀,感受形象,感悟寫法
1.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說到本文的兩個主人公分別是小嘎子和胖墩兒,那作者在這個片段中重點刻畫的是哪個人物呢?(嘎子)我們走進本文中的小嘎子,去看一看嘎子的嘎人嘎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思考邊用筆畫出相關詞語或句子,寫批注。
學法指導三:邊讀邊悟邊批注。(批注法是很好的學習方法,教師可以及時跟蹤學生的閱讀狀況,但要注意指導,此時要注重合作學習,可以用學習單(語言、動作、心理等)的方式來進行任務驅動,分工合作,匯報自然也就有序了)
2.生默讀,做批注。
3.學生匯報,相機點撥,指導朗讀。(學生匯報人物特點并上臺板書)
預設嘎人嘎事一:
“要不——摔跤。”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著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摟。”
想像:小嘎子在做選擇時是怎么想的?會讀還要會想
預設:選擇了對自己有利的方式,看出他富于心計的特點。板書:富于心計。
指導朗讀。
預設嘎人嘎事二:
“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
點撥:猴有什么特點?從小嘎子的動作能看出他什么特點?小嘎子在圍著胖墩兒蹦來蹦去的過程中心里會想些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嘎子?(機敏,爭強好勝)
指導朗讀。
小結寫法并板書:(動作描寫、心理活動描寫)
介紹:描寫人物心理有兩種方法:一是直抒胸臆,直接描寫“我”的所思所想,二是通過人物的表情、動作來間接表現。
預設嘎人嘎事三:
“這一來,小嘎子可上了當:小胖墩兒膀大腰粗,一身牛勁兒,任你怎樣推拉拽頂,硬是扳不動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
(人物特點:身處劣勢,仍不忘想辦法,可以看出他有智謀,好勝)板書:智謀
對比朗讀:做動作理解“推拉拽頂”。把“推拉拽頂”這幾個動詞去掉,換成“任你怎樣使勁掙扎”,體會動詞的妙用。
心理描寫: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別住了。
預設四:
如有學生提到胖墩兒,也用以上學法讓學生自悟人物特點.(沉穩、老實、以實力勝對手)
(三)補充閱讀,豐滿人物形象。
(一)閱讀補充材料,進一步感悟人物特點。
1.嘎人嘎事四:
嘎子眼珠子一轉,快步上前,橫在院門口,說:“你們想干什么?”
一個鬼子晃了晃手中的長槍,齜(zī)牙咧(liě)嘴地嚷了幾句,讓嘎子讓開,他們要進院里去。嘎子故意放大聲音說:“你們想找什么,我給你們拿去還不成嗎?我家里有病人!”
鬼子惡狠狠地用槍把嘎子往旁邊一撥,大步往院子里闖去。嘎子見攔不住,便朝里面大聲喊道:“爸爸,外面有兩個太君,非要上咱們家來!”
(1)自由讀,走進嘎子,感受原著中鮮活豐滿的人物形象。(機智、勇敢)(表演讀和角色朗讀是好方法,關注提示語。)
(2)學法提示:通過語言描寫也能表現人物特點。
(3)組織學生讀好嘎子的語言。
(二)小結寫法及閱讀法
通過作者的刻畫,一個頑皮、機敏、富于心計、爭強好勝、有勇有謀的小男孩形象躍然紙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都是源于作者成功的描寫。作者在《小兵張嘎》中用大量細致的動作描寫寫出了嘎子的機智敏捷,其中還夾雜了心理描寫和語言描寫寫出了他的爭強好勝和富于心計,從一個側面豐富了人物的性格。
學法指導:我們在課外閱讀中既要快速瀏覽整本書的大概內容,也要善于品讀這些精彩的細節描寫,從細節描寫中感悟人物特點。
(四)拓展閱讀,學以致用
(一)自讀補充片段(課前發放)(這里發放什么材料不知道,但可以采取讓學生讀出最能代表人物形象的相關段落或句子請其他生猜,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關注表達特點,強化語言、動作與心理描寫的表達方法。)
課前你所準備的材料大都是抗日題材的材料(《紅日》《小英雄雨來》《赤色小子》《鐵道游擊隊》《紅巖》),除了《小英雄雨來》大都是現在的學生不熟悉的,建議讓孩子們自己選擇描寫人物的片段,可能更有共鳴,也更激發學生熱愛課外閱讀。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生字,積累課文中描寫人物的精彩句段。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感受人物形象。
3. 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寫、動作描寫,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教學重難點:
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性格特點,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寫、動作描寫,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
確定教學目標與內容的理據 《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一片段,作家主要通過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刻畫了一個活蹦亂跳的爭強好勝的富于心計的小嘎子和敦厚老實、以實力取勝的胖墩兒,對小嘎子動作的描寫特別細膩生動。所以,我把抓住重點語句,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從中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作為這節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具體環節 一、 初讀片段,感知人物 (10分鐘)
1、 看題目,猜內容,明背景
2、 自學課文:自由響亮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 學習生字詞:扳 版 板
二、 深入研讀,感受形象
1、 聯系上下文,說說兩人的優勢和劣勢。
2、 默讀,思考:小嘎子是一個怎樣的人?作家用什么方法寫的?用筆把相關的句子或詞語畫出來,并寫批注。
3、 學生匯報,相機點撥,指導朗讀。
(1)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著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摟。(選擇了于自己有利的方式,富于心計)
想像:小嘎子在作選擇時是怎么想的?(人物特點)
引讀——(語言表達)
(2) 小嘎子精神抖擻,欺負對手傻大黑粗,動轉不靈,圍著他猴兒似的蹦來蹦去,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仿佛很占了上風。(機靈敏捷,爭強好勝)
點撥:小嘎子在圍著胖墩蹦來蹦去的過程中心里會想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嘎子?
(3) 這一來,小嘎子可上了當:小胖墩兒膀大腰粗,一身牛勁兒,任你怎樣推拉拽頂,硬是扳不動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氣,剛想用腳腕子去鉤他的腿,不料反給他把腳別住了。(身處劣勢,仍不忘想辦法,有智謀,好勝)
比較:把“推拉拽頂”這幾個動詞去掉,換成“任你怎樣使勁掙扎”,體會動詞的妙用。
4、如有學生提到胖墩,再用以上的學習方法學生自悟人物特點(沉穩、老實,以實力勝對手)
三、反思形象,感悟寫法
過渡:是啊,一個蹦蹦跳跳的總想獲勝的小嘎子和一個沉穩老實的小胖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源于作家成功的描寫。
動作描寫,寫出了小嘎子的機智、敏捷;心理描寫,寫出了小嘎子的爭強好勝。
點撥:人物動作、心理的描寫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三、 創設情境,讀寫遷移。
1、 指導觀察的方法。
要求:仔細觀察“扳手腕”的過程,觀察選手全身的各個動作以及表情。
2、 扳手腕比賽。
要求:仔細觀察,不得喧嘩
3、 學生寫作:把自己觀察到的,用上不同的動詞寫出來。
4、 展示點評。
三、創設情境,讀寫遷移
1、 我們每天都會寫作業,每天都會看到別人寫作業,請你仔細地回憶你熟悉的或曾經見過的一個同學寫作業的情景,注意運用適當的描寫方法,發揮合理的想像,寫出人物的特點。
2、 學生寫作。
3、 展示點評。(一個優點,一個缺點,一個建議)全班點評,同桌點評。)
5、 激發興趣,拓展閱讀。
6、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節選自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徐光耀先生的中篇小說《小兵張嘎》。這部小說后來又改編成電影,1980年,小說和電影分別獲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最近又改編成了電視劇。同學們,趕快把這本書找來看看吧,你會有更多精彩的發現。
這樣教的道理 為了突破這個重點,我采取了“自學為主,同伴互助,教師點撥”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帶著問題“小嘎子是一個怎樣的人?作家用了什么描寫方法?”讓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進行自學,劃出反映人物性格特點的語句,并寫批注。在這一環節,讓學生通過品讀語言,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主動思考與探究,感悟人物形象。同伴互助主要體現為小組學習,通過與組員之間的對話與交流,加深和完善自己的體會,然后全班交流匯報。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理解,把文中描寫人物動作或心理的語句都找出來了,而且也能理解。在交流匯報期間,我順學而導,通過朗讀、想像、比較等方式讓學生體會小嘎子的性格特點,體悟文章寫法,并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