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18
這是百合花教學設計高中,是優秀的高中語文必修上冊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了解小說的思想內容,分析其藝術特色;
2.合作探究,體會小說用細節描寫表現人物精神的寫作方法;
3. 通過朗讀理解人物形象,體味小說“清新俊逸”的風格;
4. 學習小說中主人公的崇高品質和美好的心靈,體會通訊員與新媳婦之間真摯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 體會細節描寫的作用,并能形成在寫作練習中運用其方法刻畫人物性格的能力;
2. 學習小說鑒賞的基本方法,學習在閱讀中養成分析小說的良好習慣。
課前準備
1.搜集有關茹志鵑及其作品有關的資料;
2.制作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檢查預習,簡介作者
(一)導入:出示百合花,說說它的花語。
我叫百合花,又叫夜合花,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傳說中我是夏娃的眼淚化成的,被人們視為純潔的禮物。因我的鱗莖由許多白色鱗片層層環抱而成,狀如蓮花。
我的根既可食用又可潤肺止咳,我的花好像一朵白蓮花,你常見到的我的姐妹有紅百合、粉百合和黃百合。而我們白色百合更是氣質高雅,色澤溫潤,香氣清幽。常常被用來象征清麗、純潔、美好、高雅,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西方人把麝香百合視為耶穌復活的象征,白百合花為梵蒂岡國花。法國人民更是把百合花作國徽圖案。在很多國家把百合作為圣潔的象征,《圣經舊約雅歌》中寫道:“他的戀人象山谷中的百合花,潔白無瑕”。
因而人們取 “百年好合”之意來給我命名.
(二)檢查預習
由于課文篇幅較長,內容簡單,文字曉暢,情節較簡單,所以,課上讓學生在規定的10分鐘內速讀全文,順手劃出字詞。
1、給加點的字正音
撂(liào) 訥訥(nènè) 忸怩(niǔ ní) 憨憨(hān hān)
執拗(niù) 髻(ji) 尷尬(gāngà) 訕訕 (shàn shàn)
瞅 (chǒu) 挾(xié) 嬤嬤(mómó) 砦(zhài)
虔誠(qián) 磕磕絆絆(kē)
2、解釋下列詞語
張皇 忸怩 憨憨 執拗 尷尬 訕訕 虔誠
(三)作者及寫作背景
茹志鵑,女,1925年參加新四軍,1955年轉業到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任《文藝月報》編輯。1958年3月,在《延河》上發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標志著她藝術風格開始形成。這篇“沒有愛情的愛情牧歌”,曾被茅盾譽為當時最使他滿意和感動的一篇作品,贊賞這篇小說具有清新俊逸的藝術風格,是“靜夜的簫聲”。
《百合花》是茹志鵑前期的代表作。她寫這篇小說時,正是反右斗爭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員是這場擴大化運動的受害者。冷峻的現實生活使她“不無悲涼地思念起戰時的生活,和那時的同志關系”。
(四)初步明白本小說題目的含義(略)
【設計意圖】小說題為“百合花”用意深刻,故而設計從百合花導入,先使學生有一個直觀印象,對百合花的美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這有助于理解小說標題,也有助于后面小說主題的教學。至于作者作品,建議由學生完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 討論交流一:劃分段落,概括大意。
全文以時間為順序,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展開情節。
根據情節的階段性,可以分為四部分。
一部分:開端——帶路 (從開頭到“這都怪我了”)
二部分:發展——借被 (從“我們到包扎所”到“現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肩膀了”。
活動目的:1、了解百合花的含義。
2、能夠運用身邊的材料制作百合花。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活動重、難點:
了解百合花的意義并能制作百合花。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剪*、*紙、卡紙等工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百合花圖片讓學生欣賞
你們認識這些花嗎?這些花漂亮嗎?
指名學生回答。
今天我們就來制作百合花。
2、板書課題:百合花
二、講授新課
1、教師講解怎樣制作百合花。
2、教師演示制作過程:?1)、準備一張正方形卡紙2)、在正方形卡紙上先畫個像扒開的香蕉皮3)、再在兩個分叉上畫上三個叉,像花朵了。4)、花朵中間畫天線,接著畫花梗兩個豎線5)、最后畫上長長的葉子6)、用剪*把畫好的花朵剪下來粘貼到卡紙上。7)、再在卡紙上裝飾些其它的小制作,這樣一幅完整的小制作就做好了?
3、小組討論制作方法。
三、學生動手*作,教師指導
要求:1、制作新穎、獨特。
2、保持地面干凈、在制作過程中要注意安全。
3、作品展示、點評
將做好的作品放到講臺上,大家互相點評,選出最佳獎。
4、教師總結?百合花表示偉大的愛,希望今天咱們把自己制作的百合花送給你們親愛的媽媽。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識記、積累文中的生字、生詞;復述課文。(重點)
2.理解小說的主題;體會運用細節刻畫人物的方法。(難點)
3.培養純潔美好的心靈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投影儀顯示白色百合花的圖片。(注意一定要是白色的百合花,這樣符合文章的內容和寓意。)
請學生談看圖片的感受,得出白色:百合花:這種花丼的主要特點:色澤文雅,香氣清幽,白凈純潔,即清麗、純潔、高雅……
(提示:這是個開放的話題,盡管讓學生談。)
我們今天將學習茹志鵑的文章《百合花》。
二、自主學習——預習提示
生字注音
2.生詞注解
局促不安:拘謹不自然。
訥訥:形容說話遲鈍。[中國教%育出版@~#&網]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樣子。[來&#~源*:zzstep.c^om]
執拗:固執任性,不聽從別人的意見。
鹿砦:一種軍用障礙物,形似鹿角,用樹木的大枝杈釘成,用以阻擋步兵或軍用車輛。
劈手:形容手的動作迅速,使人來不及防備。
珠爍晶瑩:像珍珠那樣閃亮,像水晶那樣明凈。
張皇:恐慌,慌張。
憨憨:傻氣,難為情。
3.作家作品
茹志鵑(1925—1998),曾用筆名阿如、初旭。當代女作家。上海人。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靜靜的產院》《高高的白楊樹》等。新時期以來發表的主要作品有《剪輯錯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兒女情》等。
4.背景追溯
本文選自小說集《百合花》(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版)。短篇小說《百合花》是茹志鵑的成名作。作家寫這篇小說時,正值“反右”斗爭處于緊鑼密鼓之際,她的親人也未能幸免于此。面對冷酷的現實,她不由懷念起戰時的生活和那時的同志關系。于是,這象征著純潔感情的:百合花:便在作家的:匣匣憂慮::不無悲涼的思念:之中燦然開放,給當時的文壇帶來一股沁人的清香。[來源:中國教~^育出版*網#@]
三、合作學習——探究討論
(一)整體感悟
復習關于小說的內容。[來源:中~國%#教@育出&版網]
本文是一篇小說。小說是一種敘事性的文學體裁,它的特點是以刻畫典型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活動環境的描寫,來反映復雜的社會生活。小說有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典型環境。
故事情節可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文章主要寫了哪幾個人物?圍繞這些人物寫了哪幾件事?“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名師指引】主要人物:“我”、小通訊員、新媳婦。
事情:小通訊員送:我:去前沿包扎所、借被子、為救人犧牲,新媳婦獻被子。
“我”是線索人物,是整個故事的目擊者。
(二)深層理解
分析情節結構,即理清作者的思路,按情節的展開
在文中劃分出來,并要求用簡單的語言概括(概括后要求與同桌互相交流),然后師生一起分析。
【名師指引】全文以時間為順序,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展開情節。
第一部分(第1~23段),開端,帶路。
第二部分(第24~45段),發展,借被。
第三部分(第46~60段),高潮,犧牲、獻被。[中國教育出版網*~&%@]
第四部分(第61~62段),結局、蓋被。
四、結構思路
一、讀一讀,注意帶點的詞語,說說下面的句子好在哪里。
目的:引導學生感悟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再說話寫文章時,根據表達的需要,選用最恰當的語言形式表達所要表達的內容,以提高表達效果。
過程:1自己讀一讀這4個句子,感受句子所表達的意思。
2出示另一組句子進行對比,讓學生通過對比感受“打比方”或“把物當作人來描繪”能增強語言的形象*、生動*和感染力。
節日的*,人多極了,鮮花也很多。
1839年6月的一天,廣州城里的人們都情緒高漲。
夜深了,這個山村寂靜極了。
洶涌的海浪猛烈地向岸邊撲來。
3我也能用這兩種表達方法寫句子。
二、認識修改符號,并練習正確使用。
目的:引導學生學習使用修改符號。
過程:
1.認識修改符號。
(1)引導學生看例句和說明認識刪去、刪改、增加、調換這四種修改符號,
(2)了解他們的作用和用法。
2.試著用修改符號修改下面用錯的字、詞、標點。
(1)完成書上的練習。(指導學生要把修改符號些正確,并且要讀一讀修改后的句子,來檢查修改得是否正確。)
(2)同住兩個同學互換互查。
(3)老師給以正確的*。
(4)擴展聯系。老師再提供幾個病句,加大練習量。
積少成多
讀讀背背:
目的:積累有關理想的格言,樹立遠大理想,勇敢地去實現理想。
過程:1自己出聲的讀一讀句子,試著理解句子的含義。
2大聲地讀你能理解的句子,通過讀表達你的理解。
3與全班同學交流你理解的句子。(在同學們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提升認識。)
4說說理解了句意之后的感受。(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理想。)
5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大聲的誦讀句子。
6鼓勵學生背誦句子。(要求不要太高,能背幾句都可。)
閱讀平臺
目的:激發學生從小維護世界和平的美好感情,并鼓勵學生能為此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過程:1自己小聲地讀一讀詩歌。大體了解詩歌的內容。
2再讀詩歌,想一想全世界兒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3在小組中討論:《兒童和平條約》主要講了哪些內容?說說你讀后想到了什么?在討論的基礎上小組合作誦讀詩歌。
4全班交流小組討論結果,并展示合作誦讀。
語文大課堂
──我們向您致敬
目的:引導學生圍繞本單元愛國精神這一主題,通過辦小報的活動形式,提高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和動手、動腦、動口、動筆的語文綜合能力及合作精神。
過程:
1.教師總結本單元課文的編排特點,倡議開展辦小報活動。
教師導語*:學習了本單元的課文后,大家的心情都很不平靜。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偉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多少中華兒女,為了祖國的崛起、祖國的尊嚴、祖國的榮譽,歷經磨難而信念彌堅,飽嘗艱*而斗志更強,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種精神,深深熔鑄在我們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我們應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奮發有為,開創未來的強大精神支柱。為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承傳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增強我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讓我們行動起來,去收集和了解熱愛祖國的杰出人物的事跡,來表達我們的崇敬之情吧!
2.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作辦小報的前期準備工作。
(1)確定本次小報的主題,選定要贊美的人是誰。(教師可給學生提示范圍:可以是偉大的領袖、可敬的愛國志士、杰出的科學家,也可以使優秀的體育明星、狼洞模范、教育工作者、義務工啄著等等。)
(2)依據組員的特長,合理分工,明確各自的任務。
3.搜集相關資料,如有關者個人的故事、照片、名言佳句等。
4.舉辦“名人事跡報告會”。
(1)把搜集到的人物故事、照片、名言佳句等,在小組里進行交流,人人動口。(注意教師要指導學生在組內交流的過程中要篩選有價值的資料。)再在全班進行交流、展示。(目的是讓同學通過活動了解到我國歷史上更多的杰出愛國人士的事跡。)
(2)交流前提出要求:
①想好重點介紹什么,按怎樣的順序說。
②聽別人介紹時,要聽清楚介紹的重點,聽后要相互評一評。
(通過交流活動提高學生聽說的能力和交際能力)
5.在交流的基礎上完善本組的內容。
6.小組合作,一齊動手辦一起介紹名人的小報。
(1)確定主題,選好題目
以“我們向您致敬”為大題目,根據本組準備的內容確定小的題目。
(2)發揮各組員特長,合理分工。人人參與,人人動手、動腦。
準備資料安排版面設計制作
7.把小組制作的小報向全班展示,并作介紹。進行評價??稍u出最佳小報、最佳版面設計、最佳設計制作等。鼓勵學生的積極參與肯定學生的閃光之處。激發學生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的興趣。為下一步寫活動作鋪墊。
8.把這次活動的過程和感受寫下來。
(1)引導學生回顧辦小報的全過程,你覺得印象最深的是哪個環節。
(2)說說為什么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把這個過程和感受寫下來。
要求:寫活動過程時要抓住最有趣的地方來寫;寫感受要把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
(4)寫好后讀給同組的同學聽,征求意見。再進行修改。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