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8-22
這是中國石拱橋教學導入,是優秀的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生字新詞。
2、整體感知課文。介紹石拱橋的特征。
3、學習說明文的說明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本文作者茅以升,字唐臣,江蘇鎮江人,橋梁專家、教育家。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自由讀課文。把生字劃下來。
2、以下生字和新詞讀音和默寫都要正確。
雄跨--大幅度跨越。記載--記錄事情的文字。殘損--傷殘缺損。古樸--古老而質樸。橋墩--橋梁的主要支撐物,橋梁的上部建筑就設置在橋墩之上。推崇--尊崇,推重崇敬。侵略--對他國領土、主權的侵犯,以及進行經濟掠奪和文化奴役等行為。序幕--原反映多幕劇第一幕之前的一場戲,通常交代人物的歷史和人的之間的關系,后序幕一詞又有了引申義,用來比喻重大事件的開端。巧妙絕倫--靈巧高明,無與倫比。交頭接耳--形容兩個人湊近低聲交談。惟妙惟肖--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獨一無二--沒有相同的或沒有可以相比的。
三、精讀課文
(一)文章為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征,選取了許多例子。從課文中找出這些例子,提取關鍵信息,填寫下面的表格。填完之后,縱向看一看,你有哪些發現?
(從旅人橋到雙曲拱橋,我國的石拱橋有光輝的成就)
(二)根據課文內容,畫出趙州橋的示意圖,在相應的位置上標出數據。
(三)看看本文中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找出實例并說說它們的作用。
(1)下定義。例如: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成一個整體。由于各拱相連,所以這種橋叫作聯拱石橋。
(2)引用。例如:“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
(3)列數字。例如: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
(4)打比方。例如:橋洞不是普通的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于車馬上下。
(四)朗讀下列句子,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
1、《水經注》里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
2、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
3、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間。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橋寬約8米,橋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
一、教學目標
《中國石拱橋》的教學設計
知識與能力:
1.了解說明文的基本文體知識。
2.明確本文的說明對象及其特點,學習作者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來介紹說明對象。
3.培養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快速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
4.仔細品讀文章語句,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過程與方法:
1.默讀,圈點勾畫。
2.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了解中國古代橋梁建設的偉大成就,認識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2.體會說明文的準確嚴謹和感受老一輩科學家的治學嚴謹。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學會概括、篩選信息,明確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2.學習作者抓住特點,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來介紹中國石拱橋。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的說明順序,本文由一般到特殊、概括到具體、整體到局部以及從先到后的時間順序,體會作者的說明技巧。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采用圈點勾畫法和學生合作學習、討論交流;教師在關鍵處和難點要給予及時點撥;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學生剛剛學習說明文,所以本文的學習貴在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文本,逐步體會說明文的文體特點而不是教師強行灌輸。
2.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交流,同時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重視總結提升。
3.在課文解讀中設置好幾個關鍵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展示兩段針對同一事物的不同表達方式的文字表述(一為描寫,一為說明),請同學體會、比較,談差異。
2.教師小結,引出說明文的文體知識。
【設計意圖】為后面說明文的.學習做鋪墊,讓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記敘文與說明文的文體差異。記敘文以敘述、描寫為主,側重于抒發作者感情,語言比較生動而形象,而說明文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目的是介紹知識,語言往往比較平實、簡潔。
(二)說明文文體知識簡介
簡要介紹說明文文本知識。(見PPT課件)
【設計意圖】本單元是人教版語文教材中初次正式介紹說明文,本文也是一篇規范的說明文,所以,在開始學習時要給一些必要的補充知識。
(三)整體感知
1.明確文章說明對象。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是否可以把題目改為以下之一?為什么?
候選題目:石拱橋、中國古代石拱橋、中國石拱橋的典型杰作──趙州橋和盧溝橋。
(2)學生閱讀、思考、討論交流。
(3)教師在討論的基礎上總結。
行文由拱橋,然后到石拱橋,第三段開始進入文章正題──中國石拱橋的介紹;文章只是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突出特點,目的并不是為了介紹這兩座橋。
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中國石拱橋”,這是個名詞性偏正短語,其核心詞語是“橋”,它的基本作用是“在江河之上,發揮交通作用”。“橋”字前面有三個修飾語。“中國”明確了區域,“石”限定了其材質,“拱”明確了橋的形態。
【文本分析】
本文選自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本文的內容是:以“趙州橋”和“盧溝橋”這兩座橋為例,著重說明我國石拱橋在設計、施工上的偉大創造和高超的技術水平,從而歌頌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本文的特點是:說明內容典型突出,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說明語言準確簡樸,如“大約”、“可能”、“兩肩”等詞;說明順序巧妙有序,采用先總述后分說在總括的順序;說明情感質樸,歌頌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說明方法多樣,采用了舉例子,打比方,引用等多種方法。
【學生分析】
學生需要從中學到的是:圍繞中國石拱橋這一說明對象,按照恰當的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和說明語言來說明的寫法,提高對說明文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初二的學生已經基本具備了相應的學習基礎,在認知上,對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和說明語言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在情感上,對祖國橋梁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已經有了一定的感受和體會。學生需要采用的學習方法是誦讀法、探究法等自主學習的方法。
【目標闡述】
(一)知識與能力
1.能說出本文說明對象的內容和特點;
2.能解釋本文說明方法的特點和效果;
3.能闡述本文說明語言的特點和效果。
(二)過程與方法
1.能在學習本文內容的過程中運用探究的方法;
2.能在體會本文情感的過程中運用誦讀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感受作者對中國石拱橋的喜愛與自豪;
2.能體會作者對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贊美與歌頌。
(四)教學重點
能說出本文說明對象的內容和特點;
(五)教學難點
能解釋本文說明語言運用的特點和效果。
【過程設計】
一、激趣導入,開啟“拱橋”之幕
我國素有多橋古國之譽,石拱橋作為我國燦爛文化的組成部分,從古至今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篇與石拱橋有關的文章,這篇文章的題目是——,作者——,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紹石拱橋的,共同揭開我國石拱橋的神秘面紗。
二、明確說明對象,初識“拱橋”
這篇說明文的主要說明對象是——中國石拱橋(一起開口說)
中國石拱橋的總體特征是什么?
(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分布廣泛,形式多樣,成就驚人)。
作者為了說明石拱橋的特征,精心選取了兩個例子,分別是趙州橋和盧溝橋,在文中是第幾到第幾自然段。在我們的閱讀提示語里也提到趙州橋和盧溝橋突出體現了我國石拱橋的特點,是我國古代石拱橋的典范,它們是如何體現我國石拱橋的這些特點的呢?
任務:自由朗讀第4到第8段,劃出其中體現中國石拱橋共同特點的句子,并分析體現了哪一特點。要求:快速、準確、全面(三個要求逐級提升)。時間:3分鐘左右。
三、掌握說明方法,賞析“拱橋”
快速閱讀課文,說說本文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何作用。請結合文中具體的語句加以說明。(參考句式:這句話運用了……的說明方法,作用是……。)
(學生: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打比方,作用是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石拱橋的形狀,突出了石拱橋的形式美;引用《水經注》里的旅人橋,作用是說明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
教師例子:
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這句話運用了摹狀貌的說明方法,作用是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盧溝橋石獅子的各種姿態,說明了盧溝橋的形式優美。
摹狀貌:通過描繪事物形貌來說明事物特征的一種說明方法,其作用是把說明對象描述得形象、具體、生動。
本文最主要的說明方法是舉例子,課文用趙州橋和盧溝橋了說明石拱橋的特點,使文章更有說服力。
經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這篇文章主要的說明方法有(一起開口說):打比方、舉例子、引用、列數字、作比較、摹狀貌。
四、研習說明語言,品味“拱橋”
為了準確地說明事物,說明文用語很講究分寸,經常在一句話里加入修飾性的詞語來體現說明文語言的特點。
任務:請同學們圈出體現說明文語言特點的詞語,并具體分析。
示例:
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
“比較”一詞,表示的程度較輕,這樣表達比較穩妥。
“大約”、“可能”表示不確定,只是推測的情況。“有記載的”使發言的根據增加可靠性。
“幾乎”強調了石拱橋分布范圍廣,但不排除有的地方沒有石拱橋
“當時”是時間上的限定,“可算”是程度上限定,更加符合實際。
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兩肩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和生動。
五、理清說明順序,明晰“拱橋”
一篇說明文為了把被說明的事物講清楚,說得有條理,要按照一定的說明順序。(讓學生一起回顧說明文的三種說明順序。時間順序:是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來說明的。空間順序:是按照由表及里、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等順序來說明的。邏輯順序:是按照從主要到次要、從總到分、從整體到局部、從一般到個別等順序來說明的。)
快速瀏覽全文,對照三種說明順序,概括全文的說明順序,并說說理由。檢測:快速瀏覽第3段到第9段,對照三種說明順序,概括作者介紹趙州橋和盧溝橋的說明順序。
六、總結提升,回顧“拱橋”
任務:用一句話來總結自己的學習收獲或學習啟示,并寫在學習紙上。要求:總結收獲準確、全面;總結啟示深刻、獨到時間:2分鐘左右
【教學反思】
基于這篇文章是初中學生正式學習的第一篇說明文,雖然他們在小學已經學習過說明類文章,但是關于說明文的學習內容沒有完整的學習方向。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我按說明內容的四大模塊設計教學內容: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語言。
基于部編版的作業本設計,我在教學過程中,基于學生的課堂反饋,穿插相關的習題。其中,作業本上的關于各種說明方法的特點,概括得非常詳盡,因此當學生局限在舉例子等說明方法時,我就讓學生翻看作業本上,以此豐富他們的腦海中的相關知識。此外,我認為讓學生翻看作業本上的這道題,也有利于學生對說明方法特點的總結,利于學生在腦海里形成“知識樹”。
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以及課后的學生反饋,我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在課堂中,學生的讀書形式單一,有時因為時間原因,直接跳過朗讀環節。這不利于學生語感的培養。其次,在教學說明順序時,筆者一直在強調“邏輯順序”、“空間順序”的區別,但是沒有結合具體的例子。后來,在學生的詢問中,筆者發現用“由表及里”這一說明順序來解讀兩者的區別是再合適不過的。因為“由表及里”,既可以是“邏輯順序”,又可以是“空間順序”,主要的評判依據即是否是視線所能看得見的——是視線在動,還是思維在動。這一例子的解說,既能解決學生教參上關于“由表及里”的疑惑,又能明確地讓學生知道兩個說明方法的區別。未能在課堂上解說這一例子,實在是可惜!但是,在第二節校對作業時,我立即補充了該內容。
“越努力,越幸運”,我相信每一次的教學及教學反思都能給我帶來極大的收獲!
【教學目標】
1、理清本文說明順序,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2、體味本文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幾種說明方法。
3、學習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4、培養探求世界的好奇心和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說明事物要抓住主要特征。
2、本文的說明順序。
難點:
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課時劃分】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謎語或問題
二、檢查預習
1、生字聽寫、根據解釋寫出詞語。
2、作者簡介
茅以升(1896~1989),江蘇省鎮江市人、著名的橋梁專家。畢業于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后赴美國學,獲土木工程博士學位。20世紀30年代,設計并主持修建了我國第一座現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令國外同行對中國的橋梁建筑工程師刮目相看。半個世紀以來,他為我國橋梁設計、建設事業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同時致力于研究和教學工作,培養了大批專門人才,并撰寫了大量的著作。
三、整體感知
1、說明文為了把被說明的事物說清,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并按一定的順序來說明。請同學速讀課文,給課文分段,看看各段分別說明什么。
2、學生默讀全文,標上段落序號。
3、討論、交流并明確:按“總~分~總”的邏輯順序來寫。
總述石拱橋的特點(1~2)
說明中國的石拱橋狀況(3~9)
趙州橋(4~5)
盧溝橋(6~8)
中國石拱橋取得成就的原因(9)
我國石拱橋當代的發展(10)
4、小結:從石拱橋到中國的石拱橋,再舉例趙州橋、盧溝橋說明,從整體到部分,由一般到特殊。
三、賞析、解疑:
1、第1、2段
2、石拱橋具有什么樣的特征?
⑴ 把橋把比喻成“虹”說明石拱橋形式優美。
⑵ “出現得較早”、“雄跨”說明石拱橋的結構堅固。
3、朗讀課文第3段,思考:中國石拱橋具有什么樣的特征?討論并歸納:
⑴ 有悠久的歷史
⑵ 幾乎到處都有
⑶ 有許多是驚人的杰作
4、重點研讀第4~5段:
⑴ 為什么說趙州橋是驚人的杰作?
① 歷史悠久。修建年代之古,是用時間之長
② 非常雄偉。列數據從長、寬來說明。
③ 制造奇特。從四點具體說明。
(施工技術)
⑵ 趙州橋的四個點個說明了什么?順序能不能對調?
⑶ 第一個特點說明大拱的長度,形狀;
第二個特點說明拱上加拱的創造性設計;
第三個特點說明大拱拱圈的作用。
第四個特點說明全橋的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
按總~分~總,主一次的順序,故不能互換。
⑷ 引用張嘉貞和張鷟的話各說明什么?
引用張嘉貞的贊語是為了說明趙州橋構造的奇特,引用張鷟的贊語是為了說明趙州橋的形式優美。
⑸ 總結趙州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① 結構堅固
② 結構堅固
③ 形式優美
總之體現了中國石拱橋的特征。
五、拓展、延伸
1、根據課文內容和插圖,畫出趙州橋的示意圖。
2、說說你最喜歡的一座家鄉橋。
六、總結
文章的1~5段,先總述石拱橋的特點,再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由一般到個別,由中國石拱橋的杰作引出趙州橋,舉例說明了中國石拱橋具有歷史悠久、結構堅固、形式優美的主要特征。
七、作業布置
1、完成課后練習一
2、精讀剩余部分的內容。
八、板書設計
石拱橋:形式優美,結構堅固。
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幾乎到處都有驚人的杰作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